建發房產造成都「新地王」:樓面價近2萬,有息負債528億

2020-12-17 騰訊網

來源:地產密探(ID:real-estate-spy)

作者:密探君

3月底,成都市住建局曾對外通報了多起擾亂市場行為的涉事主體,其中「建發第五大道」等知名樓盤赫然在列。

雖相關部門三令五申,但依然有人鋌而走險。難道是因為處罰成本太輕?

具體看,「建發第五大道」項目公司成都盛和城置業未落實對項目管理責任,任由委託的經紀公司發布「建發第五大道在售不限購公寓」信息,實則賣其他產品,誤導消費者。

但這已不是「初犯」。去年6月份,成都天府新區管委會相關部門曾對該企業因房地產廣告違法行為而處罰10萬元。

以上我們不難看出,藏在幕後的實力房企——建發房產,一家在成都深耕多年的廈門老牌國資房企,從殺入城南大源村著手運作大盤,先後推出天府鷺洲、中央鷺洲等多個項目,又往南殺入雙流打造「建發淺水灣」等,以及西門的建發金沙裡等。

從銷售業績看,近年來建發房產在成都的表現像似「起了大早」卻「趕了晚集」。據克而瑞監測:成都樓市2019年房企銷售TOP10強,建發房產根本就擠不進去。

許久不曾於成都拿地的建發房產,4月2日卻真的突然飈了。當天,成都出讓了2幅地塊,一宗地位於武侯區機投鎮,被中南置地摘得,溢價率11.4%,另一宗地位於錦江區三聖鄉沙河堡附近,由建發房產搶得,溢價率近27%,耗資約46.8億元。

單純從溢價率看,上述這兩幅地塊遠不及春節後復工以來雙流、龍泉和新都3個成都二圈層出讓的地塊溢價高。

2月25日,雙流協和一宗地成交樓面價13700元/㎡、溢價率48.6%,競得者為一家非知名房企;

2月28日,龍泉大面一宗地成交樓面價11000元/㎡,溢價率96.4%,競得者為隆基泰和;

3月19日,新都三河街道一宗地成交樓面價11800元/㎡,溢價率125%,競得者為大發地產;

3月24日,成都天府新區萬安街道2幅地塊,達到最高限價觸發熔斷,藍光地塊成交樓面價10658元/㎡,溢價率49.5%,佳兆業地塊成交樓面價9757元/㎡,溢價率49.4%,考慮到2宗地均須無償移交23%體量,實際樓面價逾13000元/㎡。

3月26日,成都天府新區華陽街道香山村一宗地成家樓面價約11254.5元/㎡,溢價率50%,須無償移交15%體量,競得者為卓越集團。

從4月2日出讓的這兩幅地塊看,武侯區機投鎮去年以來已出讓多幅地塊,這次出讓從起拍價到成交價均未超出市場預期,超乎外界預料的是錦江區三聖鄉地塊,起拍價就達到15600元/㎡!

這是誰給的自信心?要知道:去年5月中旬,同樣是錦江區三聖鄉華新村一幅地塊,最終成交價達到18400元/㎡,溢價率134%,但起拍價7850元/㎡,競得者為閩系房企禹洲地產,晉級成都「新地王」。

禹洲首入成都之後僅隔了2個月,來自珠海國資房企的華發股份聯合體摘得錦江區東大街東沿線林家坡一宗地,成交樓面價19800元/㎡,溢價率41.43%,一舉刷新成都樓市地王記錄。

如今,建發成都搶得的「新地王」樓面價也同為19800元/平米,但從區位看,華發地塊更靠近市中心,位於城東1.5環,起拍價為14000元/㎡,而建發地塊位於東2.5環,起拍價高達15600元/㎡,成交樓面價更是比肩東1.5環。

業內評價說,「地方上敢批,開發商們也敢瘋搶!」言外之意,一部分開發商在拿地投資上開始信心「爆棚」。

據悉,節後復工不久,成都相關部門曾出臺紅頭文件,大概意思就是對於房企拿地,土地款一般最多可延期半年交納,特殊情況最長可延期1年交納。與其他城市一樣,成都也想盡辦法為房企拿地解決資金端的困擾。

對於高槓桿的民營房企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放眼全國,更多大型國企、央企加入京廣等一線乃至成都、南京等新一線城市搶地大戰,讓這場本是為了應對疫情而出臺的扶持政策變得情況複雜起來,近來多地土拍頻現較高溢價。

當恆大近日喊出「控規模」、嚴格地說是控土地儲備規模時,其他更多中大型房企似乎還感覺「吃不飽」,繼續瘋狂拿地「儲糧」。在分化加劇的樓市當下,頭部之王跟後進者對市場的態度分歧明顯,「有人敬畏,有人豪賭」。

以建發房產為例,地產密探通過梳理2013年至今的這一輪完整的樓市周期,發現這家房企雖然銷售額一直在遞增,但從全口徑看,全國排名一直在50強左右徘徊,如2015年時曾躋身第37名,為史上最好的名次,去年排名第49位,對應銷售額738.5億元,比2018年前進4個名次,銷售額增加193.7億元。

5年前,建發股份曾試圖分拆建發房產、聯發集團等房地產業務以「建發發展」獨立上市,但一年後無疾而終。從建發股份去年上半年供應鏈和房地產兩大核心業務看,供應鏈受外貿影響毛利率僅有3%,房地產毛利率卻達到32.1%。

很顯然,建發股份旗下房地產收入雖不及供應鏈多,卻是公司的「利潤奶牛」。從2018年到去年半年報乃至三季報,營收、淨利增速嚴重下滑,能抓到的「最大抓手」無疑還是房地產。

註:建發股份最近三期財務業績

從去年中報我們就發現:建發股份曾著重提及要建發房產和聯發集團圍繞「衝銷售」、「保目標」等,撲捉市場小周期,促進銷售規模繼續增長。從表述看,銷售規模一再被特別強調。

去年三季報末,建發股份貨幣資金278億元,短期借款101.36億元,一年內到期有息負債131.44億元,若考慮受限資金,現金流並不寬裕。

3月6日,建發股份披露:2019年底淨資產金額660.9億元,借款餘額831.79億元。另據建發房產披露:去年底淨資產278.27億元,借款餘額528.41億元,以此計算有息負債率逾65%,比2018年末新增118億元,佔2018年末淨資產的42.38%。

據聯合資信統計,截至今年1月中旬,建發房產涉及存量債券餘額60.5億元。但地產密探研究發現,實際並非限於這些。

去年5月份,建發房產曾獲得證監會批文,被準許發行50億元小公募債,該債券主要用於「借新還舊」。去年7月下旬至8月下旬分三期已發行募資33億元(19建房01、19建房02、19建房03、19建房04、19建房05、19建房06)。

年初以來,建發房產母公司建發股份瘋狂發債。截至2020年2月末,未經審計借款餘額為1067.20億元,累計新增借款金額235.41億元,今年年1-2月累計新增借款佔上年末淨資產的35.62%。

據克而瑞監測:2018年,建發房產總土儲貨值1496億元,僅次於藍光發展,排名第73位,權益總土儲貨值1031億元,排名第75位,2019年新增土儲貨值562.6億元,排名55位,拿地耗資258.8億元,排名第43位,新增建面379.2萬平方米,排名第48位。

這說明:無論是銷售規模,還是新增土儲貨值,抑或總貨值,建發房產仍處於全國50強之後,面對樓市分化與洗牌,在成都激進拿地或只是其想擺脫困局的縮影。

舉一個近來最典型的例子,如北京國企首創置業,去年全口徑銷售額808.1億元,排名第43位,比建發還要靠前一些。據多家媒體爆料:首創置業新年伊始新任總裁燕山上任以來,「開始大規模裁員,部分城市公司某部門有5名員工,現有2名員工;部分項目幾乎所有部門都被裁掉」。

首創置業不久雖否認「大規模裁員」一說,但從去年業績看,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0.6%,歸結一點是可供結轉收入的開發物業減少。所以即便是國企,也面臨極大的市場挑戰及同行之間的激烈競爭。

無論央企,還是民企;無論頭部大鱷,還是百強或50強之內的房企,不順勢而為,就會被市場倒逼往前走,若跑不起來比別人更快,只能淘汰出局。

編輯:密探君

文章來源:地產密探

原創內容版權歸屬藍騰財經,轉載須經授權。

相關焦點

  • 建發競得湖裡2020P06 隱形樓面價58261元/㎡
    建發競得湖裡2020P06地塊  成交價26.8億  成交樓面價50566元/㎡(上限  今天(21日),廈門再次迎來土拍,此次將出讓4幅地塊,湖裡(1幅)、翔安(2幅)、同安(1幅),總起拍價92.55
  • 龍崗1天賣地近300畝攬金超35億,喜迎北投、建發、榮和3房企布局
    12月9日,南寧正式迎來本月首場土拍,「主戰場」即是龍崗片區,連拍4幅相鄰濱江地塊,規模大至135畝,小至30畝,共計300畝,當天下午4點,隨著榮和集團拿下新地塊,今日土拍正式落下帷幕,4幅地塊總計攬金35.19億元,北投地產集團、建發房產、榮和集團、金科雲廣各有所獲。
  • 34秒誕生新地王、揚州高價地橫行,房價……
    灣頭鎮GZ190經過467輪激戰,被遠洋拿下,成交樓面價8544元/㎡,成交總價38534.59萬元。2、僅34秒達到最高限價8950元/㎡,區域新地王誕生!北區GZ198商住地塊經過63輪報價,僅用34秒就達到最高樓面限價8950元/㎡,溢價率23%!
  • 成交樓面價27142元/㎡!仙林湖新地王誕生!房價要賣……
    27142元/㎡,並配建200㎡人才房面積;●經過3輪競標,六合G17地塊被金科以22.2億摘得,成交樓面價6122元/㎡;●經過1輪競標,河西南G18地塊被南京曦地鑫科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以12.5億摘得;
  • 總價11.5億!銀川再出新地王,樓面價高達6794元/㎡,房價要漲?
    銀川再出新「地王」,樓面價高達6794元/平米8月26日,銀川進行了兩場土地拍賣,卻先後誕生了兩次新「地王」。2017年,碧桂園成為新「地王」,樓面價2699元/平米2018年,世茂成為新「地王」,樓面價4220元/平米2019年,中梁成為新「地王」,樓面價4718元/平米沒想到進入2020年,在一天之內,銀川先後誕生5010元/平米和6794元/平米兩次
  • 關於成都樓面價18400元/㎡的「 新地王」 有這麼幾個謠傳不可信
    大家最關注的點還是在於地價和參拍開發商:兩宗土地都毫無懸念的上萬了,甚至宗地二還成了不少媒體口中的「新地王」;宗地一有7家開發商報名,最終由碧桂園競得;宗地二有29家開發商參與競拍,基本上雲集了國內主流的一線品牌房企,最終由禹洲地產競得。
  • 是時候重新看珠海湖心路,2020全面突破2萬+/㎡
    而在其中眾多區域,湖心路因離市中心較近的優勢,受關注程度尤為明顯。上周二(6月23日),湖心路迎來了2020首拍,南光置業以總價6.98億拿下板塊一宗罕見純住宅地塊,樓面價11635元/㎡,溢價率22.03%。這是繼去年年底復星首進後,湖心路再次迎來新面孔。
  • 觸及"三道紅線"不許增長有息負債
    具體為紅線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 紅線2:淨負債率大於100%; 紅線3: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根據「三道紅線」觸線情況不同,試點房地產企業分為「紅、橙、黃、綠」四擋。以有息負債規模為融資管理操作目標,分檔設定為有息負債規模增速閾值,每降低一檔,上限增加5%。
  • 龍崗4幅地塊共攬金35.19億元 北投、建發、榮和首次進龍崗
    成家總價:16.31億起始價:836萬元/畝成交單價:1201萬元/畝樓面價:7206元/㎡建發6.64億首進龍崗位於邕寧區和合路以東、壇瑤街以西的GC2020-117的50多畝地地塊,經過近5個小時鏖戰,343輪競價,最終由建發房產以總價6.64億元競得,成交單價
  • 樓面價26114元/㎡,廈門建發&萬科斬獲南部新城G88地塊
    樂居買房訊 今日(12.4)南京四幅地塊集中出讓,涉及城北(1幅)、城南(2幅)、江寧(1幅),其中3幅為純宅地,1幅為商住混合用地,起拍總價92.9億元,出讓總面積超20公頃。
  • 應收帳款及有息負債「三連跳」 新鄉化纖仍獲河南國資增持
    財聯社(鄭州,記者 張克瑤)訊,作為粘膠長絲和氨綸纖維行業龍頭,2019年新鄉化纖(000949.SZ)營收、淨利潤雙雙增長,但期末應收帳款和有息負債「三連跳」,也獲得了河南國資的增持。新鄉化纖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48.04億元,同比增長6.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億元,同比增長14.6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1.17億元,同比增長20.2%。粘膠長絲和氨綸纖維收入保持增勢。
  • 建發46億殺入主城,東大街捍衛城市豪宅中心地位
    46.82億收入囊中。 幾大懸念隨之揭曉: 第一,樓面成交價19800元/平米,與華發東大街D10旁創下的最高價持平,事實上到了這一價格便開始競無償配建,所以名義樓面價超過2萬是不可能的。 第二,溢價率26.9%,無償配建7%,雖然還有一宗38畝未納入出讓範圍的配套中學。但總體來看,這一價格仍在市場預期中。
  • 首場土拍7.41億成交,樓面價6833元,馬鞍山房價衝向1.5萬元
    經濟風向標安徽5月10文(李健)馬鞍山2018首場土拍今天上午結束,歷經一個多小時的爭奪,偉星房產從20家房企中勝出,最終以7.41億元成交,樓面地價為6833元/平米,新地王催生高房價,馬鞍山房價或進入萬五時代。
  • 奧園11月銷售額TOP30排名20 負債年內踩紅線近三年又增1000億
    原標題:奧園11月銷售額TOP30排名20 負債年內踩紅線近三年又增1000億   日前,據
  • 南豐集團246億港元奪得香港又一新地王
    香港又一新地王誕生了……5月31日,香港地政總署公布,九龍啟德第1F區2號地盤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56號的用地,以超過246億港元批予南豐發展,批租期為五十年。這也意味著,一向低調的南豐集團打破了恒基兆業於美利道中環商業地233億港元的成交總額,成功晉升成為香港新商業地王。該地價也創造政府賣地史上的最高價。
  • 近2.5萬!東莞新地王!
    2.5萬的樓面地價已經高出塘廈一手房網籤均價!塘廈終於拍地啦!一天兩宗,相鄰地塊!總佔地面積8.75萬㎡,總建面27萬㎡!最終,成交樓面價24618元/㎡(剔除20%配建),深圳前海開發,25億+配建20%拿下塘廈大坪社區與田心社區交界處超4萬㎡商住地。據悉,參與本次土拍的房企巨多!
  • 壕擲28億拿下中央公園地塊 - 鳳凰網房產
    來源: 鳳凰網房產蘇州站9月2日下午1點,蘇州市區土拍激情再續,位於相城元和的60號地塊正式開拍,最終被蘇州傅江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萬科)27.27億競得,成交樓面價17101元/㎡,溢價率14%。這也將是萬科在相城的第三個項目,其首個項目是萬科北宸之光(二手房掛牌均價2.7萬/㎡),另一個則是與相城城投合作開發的萬科錦上和風華苑(當前在售均價27500元/㎡)。蘇地2020-WG-60號地塊位於相城區黃蠡路南、御窯路東,為純住宅用地,出讓面積63778㎡,容積率>1且≤2.5。
  • 新地王又落在淮安生態文旅區未來新房
    還記得10月末生態新城誕生了新地王,如今才過2月生態新城又推出了203號地塊。生態新城並不是整片土地價格都一樣,城東片區今年10月末以樓面價9321元/㎡,總價35.24億元成功拍賣的沁春路南側地塊作為新地王,讓淮安從"萬元時代"跨入"2萬時代"。
  • 恆大兌現減債承諾:負債大降1578億
    1月5日,恆大發布公告,2020年實現合約銷售額7232.5億,同比增長20.3%,完成全年6500億銷售目標的111%,成為行業首家合約銷售超7000億的房企。值得注意的是,去年3月恆大宣布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發展戰略,要實現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此次公告則顯示,與3月末相比,恆大有息負債大幅下降1578億,這意味著其順利完成降負債目標。
  • 度說房產|敬過往,期未來建發房產成都公司媒體答謝會圓滿落幕
    時光飛逝,轉眼間2019已至年底,細數建發房產成都公司走過的每一個腳印,取得的每一份收穫,都離不開媒體朋友的關心與支持。時光飛逝,轉眼間2019已至年底,細數建發房產成都公司走過的每一個腳印,取得的每一份收穫,都離不開媒體朋友的關心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