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噌,這個日本料理中的「百搭王」,究竟是什麼來頭?

2021-01-15 日本物語

只要是看過《小花的味噌湯》,都會被千惠嚴苛的母愛而深深打動,她近乎苛責的要求自己的女兒小花學會做味噌湯。

千惠日復一日的向小花強調學習做味噌湯的重要性,味噌湯是料理的基礎,只有基礎打紮實了才能學習其他的菜系,患有乳腺癌的千惠深知自己時日不多。

她認為,讓自己女兒小花認識到健康飲食的重要性是最重要的,這樣小花就能從小敬畏自己的生命,並且善待他人的生命,因此千惠並沒有只是說說而已,而是嚴格要求自己的女兒身體力行,堅持做好味噌湯。


味噌是日本味道的「底色」

身為中國人的我們可能體會不到「味噌」的分量,但是在吃日本料理的時候又總能看到林林總總的「味噌系列」,比如味噌湯、味噌拉麵、味噌豬排等等。

其實,關於味噌,一言以蔽之,其實算得上是日本料理中的「底色」

許多國內的日式料理感覺味道差一些,很有可能就差在對「味噌」的研究上。首先,味噌說一千道一萬,算不上甜點也算不上前菜,只能算得上是調味品系列,如果說非要將味噌和中國調味品相比較,那地位應該和豆瓣醬、老乾媽是差不多的。

但是日本人對調味品的理解和中國本身就不同,中國的調味品多以「蘸」和「佐」為主,本質是一種「調劑口味」,「沒了可以,有了歡迎」的存在。

但是味噌的存在更像是「高湯配料」,與中國火鍋的「湯底料」有些類似,也可以將其劃歸為「基礎底料」的範疇。

所以,味噌雖然被劃歸為調味品,但是在日本,味噌是單獨出來的一個體系,它象徵著純正的「日本味道」

因此,在以前,日本姑娘要出嫁前,首先得學會做味噌湯,這是日本婆婆衡量姑娘賢惠與否的標準。


是「味噌」還是「味增」?

其實「味噌」和「味增」這兩個叫法都沒錯,只是「味噌(cēng)」更加正式一些罷了。

而且不光有這兩種讀法,在日本,味噌還叫做面豉

面豉其實完美的詮釋了味噌的配料,面豉就是「加麵粉的豆豉」,至於豆豉是什麼,我就不必多說了吧?

味噌的精髓,就在於「發酵」

它主要原料有大豆、米、麥等,米做的叫米味噌,大豆做的是豆味噌,麥做的則是麥味噌,但是你在日本市場看到的大部分「味噌」其實是「米味噌」。

不過「豆味噌」和我們熟悉的黃豆醬、豆瓣醬、東北大醬以及豆豉是最相近的,所以下面著重介紹它的製作過程。


先將大豆浸泡十二個小時以上,之後再放進大蒸鍋內蒸至「一捻即粉」的地步,然後放進木桶中均勻搗碎,搗碎的過程中加入適量的海鹽和米麴菌,最後壓實密封,嚴防空氣進入導致腐敗,之後就等個一年以上的發酵期,豆味噌就這製作完成啦!


挑選合適的味噌種類很重要

在日本,味噌的種類已經超過一千三百種,不過你不需要全部了解。

日常生活中,只需要精通三大類味噌,成為一個味噌料理大師就沒有太大的問題。大致分為紅味噌、白味噌、黃味噌。

紅味噌

日語寫作「赤味噌」,紅味噌是以黃豆作為原料的,發酵時間比較長,基本都會在一年以上。

它味道濃鬱,偏鹹,還有少許辛辣味,所以含鹽量也最高,顏色最深,因此呈現為紅色,至於具體的製作工藝,上文就提及過了。

所以如此濃鬱的味道很少用來煮湯,一般會在製作醬料、醬菜、醃菜的時候使用,還有一點需要提及的是,味噌豬排中的味噌就是「紅味噌」。

在日本,最為大家熟知的紅味噌有兩種,一種是「八丁味噌」,名聲大噪的味噌關東煮(みそおでん),就是採用它進行調料的,第二種就是「仙臺味噌」了。

白味噌

白味噌是用大米做成,發酵時間短,一般半年左右即可,味道清淡,有淡淡的甜味,含鹽量最低,顏色也最淺,一般呈現為米黃色。

所以白味噌和河鮮海鮮搭配是絕配,味道淡,絕對不會奪走生鮮的「鮮味」,感覺相得益彰。在日本,最為熟知的兩種白味噌是「西京味噌」和「信州味噌」。

黃味噌

黃味噌,使用最為廣泛,原料是米味噌和麥味噌按比例混合而成,顏色呈黃色,無論是味道、鹹度都介於紅味噌和白味噌之間。你們經常接觸到的味噌拉麵的湯底,一般就是黃味噌。


味噌的起源

味噌起源於中國,這一點是有史書可考的,味噌起源於幾千年的中國夏商周時期的制醬工藝。

而後味噌傳入日本,並在德川家康時期被極度推崇,而後成為日本大和民族的習慣,滲入骨髓,成為「日本國味」。

味噌其實最早在傳入日本的時候寫作「未醬」,奈良時期就有相關記載,本意是「還未形成醬」,之後經過漫長的變化,「未」的左邊多了一個「口」,醬又換成了噌,才有的現在的「味噌」。


味噌也是軍糧中的「明星」

俗話說,酒壯慫人膽,歐洲的軍糧裡「葡萄酒」必不可少,衝鋒陷陣全靠它,而且清理傷口的時候,葡萄酒中的成分也能很好的殺掉傷口處的細菌。

雖然味噌不像「葡萄酒」那樣濃烈,但是用處一點都不小。

德川家康喜愛味噌是出了名的,那麼喜愛味噌就會研究味噌,戰國時代,日本士兵們把植物的根莖的食用部分,與味噌放在一起煮熟,曬乾後的繩子比原先要堅韌數倍,這也是德川家康補給線路高效率的「秘訣」

然而這些繩子也可以食用,如果補給運輸到位,這些繩子就能解下來,剁成小塊,放在湯中煮,也能當做食物,這樣就最大可能的物盡其用了。

隨著德川家康統一日本,味噌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日本國味」。


日本人飲食離不開味噌

日本人每天早上喝味噌湯就和我們中國人每天早上吃豆漿油條一樣稀鬆平常。

味噌湯,是由蔬菜和味噌放在一起煮成的,一般的配料有蘿蔔、大蔥、豆腐、海帶等等。雖然配料少,但是先後順序和火候都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事情,是一個能看出廚藝功底的必修課,就和我國的「蛋炒飯」是一個道理。

日本有句諺語,「與其花錢看病,不如花錢買味噌。」可以看出味噌超凡的營養價值,古人壽命短,德川家康能活到七十五歲高齡,全靠的是味噌。

味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胺基酸和維生素,能增加免疫力、預防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貧血等症狀。

紅味噌中的異黃酮元素,是天然雌激素,能夠抗氧化、防衰老、美容養顏,對於女性來說是很不錯的選擇。

不過近幾年發現,日本人超量食用味噌導致「鈉元素超標」,擁有高血壓和腎病的患者要少吃。

不過中國人不存在這種情況,畢竟大多數人都沒怎麼吃過,但是試著嘗嘗總沒壞處,不是嘛。


相關焦點

  • 9折/有機味噌 各式料理的有機「百搭」王,日本人頓頓都離不開,天然健康、醇香美味,究竟是什麼來頭?
    日本家庭通常都會備有這種口味更加香醇的赤味噌 ,因為赤味噌與美食混合搭配會使食物更具風味,醬香的鮮美會衝擊人們的味蕾,輕鬆享受神仙美味!其實,在日本的江戶時代,百姓中流傳著「與其花錢看病,不如花錢買味噌。」的諺語。
  • 日本料理配料篇 | 味噌
    雖然在法餐廳工作了近五年,但和所有法國本土廚師一樣,我對日本料理也有一種莫名的好感。不僅是被日本廚師身上瘋狂偏執又追求極致的「匠人精神」所震驚,也是被日本料理看似寡淡(拉麵另當別論)卻又回味無窮的風味所吸引。我和Alex最常光顧的,除了大大小小的中餐館和中國超市以外,就屬日料店和日本超市了。
  • 洋食×味噌料理!在吉祥寺「SOYBEAN FARM」品嘗日本各地的味噌
    日本具代表性的食品之一味噌。味道因為原料而不同,各地都有製作各式各樣的味噌。從東京都的吉祥寺車站步行6分鐘就到了「SOYBEAN FARM」,這裡是可以品嘗到各種發揮味噌特長料理的味噌専賣店。創業於1986年。採購全國各地的味噌入菜並銷售。提供秤重銷售的服務,可以依據喜好的量購買。
  • 味噌湯,味噌拉麵,這個味噌是什麼鬼?
    一吃日本料理,常會吃到什麼味噌湯、味噌拉麵之類的。我一開始沒怎麼留意,但日料吃得多了,就發現「味噌」這兩字,怎麼老是出現,而且,有時候,還有一個類似的詞「味增」,弄得我摸不清頭腦。鄭先生我可能天資不是很高,但有個優點,「不懂會問」。
  • 怎麼做好吃的味噌料理?味噌的原料是什麼?
    進來了就點擊頭像右側關注我吧,每天都有更新哦在英文裡,味噌被稱之為發酵黃豆醬(fermented soya bean paste),味噌在日本市場中是非常多樣化的食材。然後加入一種拉丁文學名為米麴黴(Aspergillus oryzae)的菌類,添加至加了重鹽的黃豆中,有時還會混合米、大麥、鷹嘴豆(chickpeas)為原料(日本人也以米曲菌釀造清酒)。傳統製法需要2-3年的時間,知道口味與色澤達到理想程度為止。今日的工業製程則可透過加熱和其他技術加速。
  • 味噌是日本味道的根本,日本的飲食基本都與味噌分不開
    我們吃日本料理常會吃味噌湯、味噌拉麵之類,肯定會有人納悶「味噌」究竟是什麼呢?味噌 Miso,其實就是一種調味品,經常用作菜餚或者高湯的配料,不誇張的說,味噌就是日本味道的根本,以前,日本的閨秀們在出嫁前一定要學會做一手美味的味噌湯,因為這是衡量姑娘是否賢惠的標準。」
  • 日本味噌大賞,全日本的味噌都全了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美食探究所 眾所周知,日本人有一個優良的傳統,就是面對其他國家的文化,只要是對他們自己有利或自己需要的,就會毫不猶豫、毫不羞怯的去模仿,經過消化後,重新改造成適合日本本土的文化,可謂集百家所長,在飲食、語言、服飾工業等等各方面都能體現出日本人的這個思維方式
  • 味噌終於開團啦! | 廚房美味料理的秘密
    什麼是味噌(Cēng)?>味噌起源於2500年前的中國醬在七世紀由僧侶傳入日本才逐漸變成日本家喻戶曉的調料因為原料和發酵工藝的不同味噌有各式各樣的風味、顏色、口感和香氣也備受各國料理的青睞詹姆士做料理時就經常用到味噌本文末尾就附有
  • 日本料理中的調味
    初始版本:180325初版標題:《日本料理中的調味》引言多數介紹日本料理的文章通常都是以食材為切入點,以料理手段加以說明。關於日本料理中的調味一般是一篇文章介紹某一種,很少見把日料中常用調味做一篇歸納匯總的文章。
  • 日本料理大舉來襲,哪些你不知道的「奇葩」吃法?!
    夜來秋風起,走在滿街美食城的天地裡,不難發現日本料理店,近些年開始滿目琳琅,多了起來。後臺也不少網友諮詢,在國內國外見識了日本料理店的這麼多吃法,那究竟有什麼不同呢?想要知道日本人都是如何吃日本料理,小編為你奉上最真實的一路見聞:事實上,國內日料店和日本人的日常飲食差距還是很大的。
  • 當日本人在喝味噌湯的時候,他們在喝什麼?
    新世界日語 學日語 去日本留學 就選新世界 茫茫人海中,為防大家走失,請大家 為新世界日語加上星標,每天學點日本語!
  • 吃「味噌」還有分季節!紅味噌、白味噌哪裡不一樣?
    導讀:吃「味噌」還有分季節!紅味噌、白味噌哪裡不一樣?認識日本經典調味料【味噌】!味噌(みそ)是源自日本的一種發酵調味料,鹹中帶甜的口味加上淡淡的豆香大受民眾歡迎,其豐富的營養價值也讓它備受注目,日本更是有這麼一句俗諺:「味噌是醫生殺手。」
  • 教你做簡單又美味的日式料理,「西京味噌燒銀鱈魚」!
    教你做簡單又美味的日式料理,「西京味噌燒銀鱈魚」!「西京味噌燒銀鱈魚」是小編家很受歡迎的一道日本料理,它的做法非常簡單,只要買到好的白肉魚、好的西京味噌,這樣就幾乎沒有失敗的可能。以下是具體的做法:步驟一:由超市買回來的西京味噌不可直接使用,須再調過才行:先把清酒燒開放涼,然後放到西京味噌中把味噌調稀,再加入些許味霖、糖、豉油以及一顆金桔的汁,把這些調味料都拌均勻來,要調到味噌有點稠又不會太稠的狀態,就像照片中這樣。
  • 如果西紅柿炒雞蛋是國菜,那代表日本的就是味噌
    如果說起日本料理,我相信大家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多半是壽司、生魚片或者是傳說中的懷石料理。當然像小編我這麼沒見識的,以為吉野家牛肉飯就代表了日本美食了,手動羞愧。但每天都會出現在日本人餐桌的,而且歷史悠久的食物其實是味噌,味噌湯煮出來的麵條或者濃湯真的在日本十分普及,如果非要在中國找一種對應的食物的話,我個人覺得非西紅柿炒雞蛋莫屬。或許有不少日本人一輩子沒吃過神戶牛肉或者懷石料理,但是沒喝過味噌湯的日本人,卻幾乎沒有。所謂的味噌湯就是用味噌醬煮出來的湯。
  • 日本制就是好?挑對「味噌」讓你吃得更放心
    你知道一般日本超市和專賣店銷售的味噌有什麼差別嗎?味噌除了味噌湯之外還能做成什麼料理呢?現在愈來愈多人到日本挑選日本廚房調味料當伴手禮,下次你也到這家位在東京世田谷區的「有機味噌專賣店」購買健康又好吃的味噌吧!
  • 美食無國界,一款「中式」料理,味噌銀鱈魚送給你們!
    一提到料理這兩個字相信各位小夥伴都會聯想到日本,確實料理可以說是日本的一個代名詞了,不過發展至今料理在世界各國都有所發展了,關於料理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其實料理簡單的說就是一份精緻的食物,我們國人的菜品講究的是好吃,而料理更多的是注重「形」,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款「中式料理
  • 味噌,日料增味的秘密
    喜歡吃日料的小夥伴,一定都聽說過味噌,至少都喝過大醬湯吧!這個大醬就是味噌。那麼,這味增是什麼?都有哪些種類?恐怕就懵了吧!味噌湯,是日本人每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賦予其獨特味道的味噌,就是日本自古以來的調味料之一,對健康和美容都很有幫助的食材。但是,雖說是味噌,但根據日本各地的不同,也有各種各樣的味道和特徵。
  • 日本料理最健康?遊客:來日本就是吃料理!
    導讀:日本料理最健康? 遊客:來日本就是吃料理!日本位於東亞、國名意為「日出之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公裡。日本建築日本料理起源於日本列島,逐漸發展成為獨具日本特色的菜餚。日本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鮮美、形多樣、器精良,而且材料和調理法重視季節感。
  • 味噌的百變妙用大公開
    味噌的營養價值高,更有"醫生殺手"之稱,這樣的健康又百搭的食材,你一定不能不認識!今天,小編就帶你來探尋一下味噌湯的秘密!很多人以為味噌湯離我們很遠,其實不然,味噌湯其實離我們生活很近,你也可以利用簡單的食材製作出美味的味噌湯哦!味噌,日本人的長壽秘訣!
  • 美食:什麼是味噌,你如何使用它?
    導語:很高興大家來到這,今天小編和大家來說說什麼是味噌,你如何使用它等?快來看看吧!味噌是由發酵的大豆製成的,是一種稠稠的糊狀物質。聽起來不是特別好吃,但是味道很鮮美。它是許多日本料理不可或缺的原料,包括廣受歡迎的味噌湯。味噌的味道和顏色,味噌呈褐色,略帶紅色,嘗起來鹹味十足,味道濃烈。如果你好奇,可以咬一小口,但味噌不應該像鷹嘴豆泥那樣直接從容器裡拿出來吃。雖然味噌最常見的用法是日式味噌湯,味噌也為沙拉醬、醬汁和醃料、烤豆腐或蔬菜菜餚增添了獨特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