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教育方法,作為父母的你知道多少?

2020-09-10 熊二媽媽吶

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在培養兒童的健康心理,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方法:

1、鼓勵法:兒童有一種需要承認、需要鼓勵的心理,他們喜歡成功,喜歡得到大人的認同和讚揚。因此,家長就要經常鼓勵孩子,孩子通過不斷地被鼓勵和讚揚,自身的行為才能得到肯定,由肯定產生心理升華。

2、反問法:語言是溝通兒童心靈的工具,因此,家長和孩子談時要試探、發問、反問,這樣才有利於提高兒童自身的分析和判斷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

3、出難題法:給孩子出點難題,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困難,並要讓其自己解決,只有經過風雨見過世面,經受失敗和挫折,才能產生經驗和教訓。

4、講故事法:兒童都愛聽故事,家長應該抽出時間給孩子講一些健康向上的故事,一個好故事能使孩子進行一次心理上的調適,還能鼓舞孩子上進。

5、興趣引導法: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氣質和性格去發現其興趣和愛好。

6、反面教育法:家長利用反面教材讓孩子分清是非,對生活中的反面事物,家長要給予引導,使其提高分析和判斷能力,有利於其心理預防。

7、寬嚴結合法:對孩子過寬過嚴都是不正確的,要培養孩子有一個健康心理狀態和較強的心理素質,既需要嚴教又要寬容,既有組織紀律又有個人的愛好,一旦孩子犯了錯要批評的嚴一些,指出其危害,又要給予愛護和關心。

結語:

父母有責任激發孩子的想像力,教給他們行為準則和有益的東西。因此,父母親利用一些技巧幫助自己把這項工作幹得更好就顯得非常重要。

制定適當的目標

注意避免制定不明確的或是超出孩子能力範圍的目標。絕不要追求完美,那只會讓孩子和你都遭受挫折。孩子每天取得的點滴成績和進步都應記在心裡,不要只看到孩子的缺點,努力觀察並讚許孩子每一點微小的積極舉動或是進步。同樣,目標過低,不忍心讓孩子接受挑戰,會讓孩子感到無聊,乏味。

相關焦點

  • 知愈心理:對孩子的挫折教育,作為父母的你又明白多少?
    智慧的父母需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注重對孩子基礎品質的培養、逆商潛能的激發,從而使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更有力量的應對不可預料的挫折。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要做些什麼? 031.父母要樹立挫折教育意識在現代這個社會,每個父母都是把自己的孩子當作手心上的寶,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口裡怕化了。
  •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家長你真的了解嗎?父母需要掌握這幾點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你懂孩子內心的想法嗎?社會進步,教育改革,越來越多的家長管不住孩子,越來越多的老師覺得孩子難教。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發出這樣的感嘆?其實我們問一問自己,你是否關注過孩子內心的感受呢?你是否關注過孩子的心理健康呢?當你問完這兩個問題以後,你就應該明白答案了。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是我生的,我從小把她養大,還能不知道她內心的想法嗎。
  • 兒童節獻禮,保護孩子的心理安全與生命安全,作為父母要知道的事
    今天是兒童節了,大家都知道每年的6月1日是兒童節,估計也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兒童節的來歷。趁著兒童節,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兒童節的來歷。兒童節是為了悼念利迪策慘案以及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宗旨是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保障兒童權利。
  • 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兒童時期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期,各種習慣和行為模式,都在這時奠定基礎如果在此時忽略了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忽視孩子的心理衛生,那麼,孩子成人後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較困難。如何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呢?父母一定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用正常的心理原則來訓練孩子。
  • 如何對多動症兒童進行心理輔導?教你4個方法
    我們知道,孩子多動症導致其出現的注意力低下、情緒激動、運動過多等等症狀對於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需要加以心理輔導治療才能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從而引導其健康成長。 那麼,多動症兒童心理輔導方法有哪些呢?
  • 【心理健康】父母必知的十大教育兒童心理學原理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被稱之為「超限效應」。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如,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乃至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可見,媽媽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
  • 有多少父母知道「國際不打小孩日」?
    有多少父母知道「國際不打小孩日」?「國際不打小孩日」,名字聽起來雖然奇怪,但也通俗易懂,就是希望全世界的父母或者是老師、家長,能夠在這一天不體罰小孩,而且通過這一個節日所倡導的理念,最終讓一年365天都不打小孩。很顯然,這是對兒童權益的一個有力保障,正如反對體罰兒童已經作為現代社會的共識,被寫進了《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一樣。
  • 父母成長書單 | 解讀兒童心理世界,掌握專業育兒秘籍
    你看起來是,他不願意吃飯,不願意做作業,你真的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嗎?你不覺得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個人站在孩子旁邊,把孩子的心裡話翻譯給你聽,你得給他作個揖嗎?這套書來了——(塔維斯託克診所)了解你的孩子。」——羅振宇羅胖推薦∣英國權威家庭心理健康機構塔維斯託克診所談育兒之道。
  • 父母必知 4歲兒童教育的方法
    以上的說法並非要父母隨時陪在孩子身旁,只要每天抽出三四十分鐘耐心地陪他就夠了,其餘的時間媽媽可以一面工作一面應和說:「原來這樣呀!」並注意著他的眼睛,讓他知道你對他的話是有反應的。這雖然只是非常簡單的反應,但已令孩子相當滿足了。此外,在母親為晚餐忙碌時,由父親代為陪伴孩子也是個好方法,這時候父親不妨把外界有趣的見聞告訴幼兒,更能滿足小孩的好奇心以增進父子(女)間的情感。
  • 《孩子:挑戰》:兒童的4種錯誤心理目標,讓多少父母吃盡苦頭
    文/當年一木作者前言:我寫這篇文章的初心,就是通過分享《孩子:挑戰》這本「兒童心理學奠基之作」,帶著父母一起探討孩子種種問題背後的根源——孩子的4種錯誤心理目標,並且提供具體的、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認真讀完本文,相信您會受益匪淺。
  • 如何教育好孩子?父母急需了解的兒童心理6大特點
    他是中國最早將觀察實驗方法運用於研究兒童身心發展規律之中的教育家。  他是我國第一位引進西方教育的先驅者,提出了「活教育」的思想,開啟中國研究兒童之先河。  經典是歷久彌新的,當你自酌此書有時代局限時,一旦打開它,就會著實一驚。對許多當代父母和老師來說,書中的觀點依然「超前」。  本文整理自《家庭教育》第一章:兒童的心理。推薦給家長、老師閱讀,教育必須根據兒童生理與心理發展規律才能取得成效,要教育好兒童,首先要學會怎樣做父母、怎麼做老師。
  • 父母教育聽障兒童有哪些方式?
    對於他們的教育不能僅僅依靠言傳身教,那麼常見的方式有哪些呢?我們在這個基礎上還需要加強嗎,那麼一般有哪些方式能夠應對聽力障礙的孩子教育問題呢? 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時常發現,家長對於聽障兒童的教養方式、家庭氛圍、親子關係,會直接影響到聽障兒童的康復效果。許多家長總是把著眼點放在孩子能說多少、說的清不清楚上。
  • 智慧父母:父母做兒童最好的心理諮詢師
    世界上最好地家庭教育,是父母與孩子心與心的交流。  教育原本就是「心靈」與「心靈」的對話,所以愛你的孩子,與他進行「心靈交融」,教育就變得簡單多了。要教育孩子,首先就要了解孩子,要懂孩子的心,要了解孩子的思想行為——要知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著不同的心理特點,不同個性的孩子有不同的心理特徵,不同生活情況的孩子有不同的行為習慣,等等。
  • 兒童從眾心理的作祟給父母們敲響了警鐘:暑期安全教育刻不容緩
    因為孩子在家,少了老師和父母的管束,就很容易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來,尤其是當朋友來引誘時,出於個人英雄主義,就更加無法拒絕了。 就像前段時間火遍全網的那個藍衣女孩一樣,慫恿另外2名年紀比她小的兒童,一起跑到樓頂,跨過護欄,站在頂樓的邊緣,比試膽量。
  • 《兒童教育心理學》讀後感
    今天,我看完了《兒童教育心理學》這本書。作為有多年青少年心理諮詢經驗的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我強烈推存家長們或準父母來看這本書。我的推薦理由如下:01《兒童教育心理學》是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和託德老師共同創作。
  • 社會能力欠缺精神發育遲滯兒童教育方法
    社會能力欠缺、社會適應行為不良的兒童很容易引起學習困難,所以對這樣的兒童應採取以下教育方法:(1)心理動力學方法:心理動力學派的學者把兒童的適應行為不良視為內在的心理衝突症候。其治療的基本觀點:「知道事實,它將使你自由」。其治療目的在於協助兒童認識自己的需要、欲望和懼怕。
  • 針對兒童的9大暴力,你知道多少?
    忽略暴力,通常指兒童照料者有能力照料孩子、並有一定的知識和途徑向相關部門獲得醫療、出生登記或其他服務時,卻未能滿足兒童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未能保護兒童迴避危險等。被忽略的孩子往往會產生極度的不安全感,從而影響其身體和心理健康。
  • 多少孩子,被父母用挫折教育養「廢」了
    很多家長覺得,現在的孩子心理都太脆弱,受不得委屈、輸不起,於是想用挫折教育幫助孩子練就強大內心。父母開始重視起挫折教育,這一點很好。可是有些家長的做法,卻走入了誤區:人為地製造一些「挫折」,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 教給孩子正確的理財方法,作為父母,你知道嗎
    當我聽到父母把孩子的錯誤等同於不理解金錢的價值時,我不寒而慄,也許因為這帶有個人的意義。無意間,當我慈愛的父母對我說這些話時,他們就把我的反應編成程序,隨著年齡的增長,每次丟東西或摔壞東西,我的大腦會立刻跳到「哦,不!我想知道那要花多少錢?」或者「啊,我又浪費錢了」,我想知道怎樣才能把他們的「血汗錢」還給他們。
  • 情緒化教育帶來的後果——父母必須知道的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1.首先要明白情緒化教育所給孩子帶來的危害和影響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的父母管理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就是發脾氣。一看到孩子犯了錯誤就會對孩子發脾氣:「你怎麼又這樣」,「你看你弄得」。然後就在孩子面前拍桌子或者是摔東西,想以此來震懾住孩子,讓他知道自己犯了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