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長,總是期盼遠方……」凌晨一點,手機彩鈴叫醒了我,惺忪中一看,是我幫扶包保的對象打來的電話。
「張老師,我爺爺喊胸痛,呼吸困難,怎麼辦呀?」 「倒點溫開水給爺爺喝,把上次我買的藥給他吃了,我馬上趕來,等我,別怕!」 我趕緊穿上了棉衣,輕吻了身邊熟睡的女兒,輕手輕腳地把門掩上,便往停車場奔去。
張煬(右一)到九龍小區陪貧困老人一起做飯
外面冷極了,下著凍雨,引擎蓋上還積了一層白白的冰。我的心頓時涼了一下,我一個女生,獨自開車前往40公裡外的安龍縣龍山鎮拉坡村,不知道行不行。 不用想了,出發!我發動了車子打開了燈。 一路上,過往的車輛極少,為了給自己壯膽,我又打開了自己喜歡的音樂《山高水長》。五十多分鐘,我來到了鎮上聯繫鎮醫院的醫務人員後,又馬上驅車十多公裡,前往貧困戶家。 山裡的路雖然全是水泥路,但彎道很大,還有霧,穿過一片片竹林,順著幾聲狗叫,終於到達了。
張煬(左二)到九龍小區貧困戶進行節日慰問
小男孩站在屋外院壩裡等我,我趕緊下車,抱起男孩進屋,他的手都凍疆了,通紅通紅的,頭髮上全是霧水。 我們走進到爺爺的房間,他躺在床上呻吟著。見我來,爺爺用盡全身力氣對我說:「張老師,你一個人來啊?你是個好人呀!」 「我們趕緊上車去醫院。」接著,我們一起把爺爺扶上了車。二十多分鐘以後,我和小男孩的奶奶,把爺爺送到了龍山鎮醫院。因為事先聯繫好,醫生護士都站在醫院門口等著我們。 醫院的病床前,奶奶拉著我的手,眼裡充滿淚水說:「我們這個家拖累你了,老頭子患上了慢性肺病,你還給他辦了慢性病保險,現在看病基本上不花錢了。要不然不知道還要窮到什麼時候。我兒子兒媳都在外地打工,家裡還有兩個娃,你周末還來給他們輔導……」 「國家政策好,我只是扶貧隊伍裡的一員!」那夜,我們聊了很多很多,就像母女倆一樣。
張煬(左二)從龍山宜拉村領取雞苗送至九龍小區給貧困戶
不知不覺,窗外的天也蒙蒙亮了。這時,我的手機彩鈴又響了。 「山高水長,陪伴風雨陽光,山高水長,執著灌溉信仰……」打開手機一看,原來是爺爺的兒子從廣東打來的電話,他感激地哭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義 劉朝富 整理
編輯 顧航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