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導演竹內亮再拍江城,把「武漢拍給全世界看」

2021-02-21 武漢發布

今年6月,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用10個武漢人的故事,再現這座英雄之城的堅韌、豁達,全網播放量超過4000萬,並被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點讚。

12月初,竹內亮再拍紀錄片《聽武漢說》,訪問50位武漢人講述他們在2020年的「失與得」。據悉,這部12分鐘的新作即將於近日在國內上線。

竹內亮是中國女婿。7年前,竹內亮攜妻兒從日本移居南京,以獨特的形式創作「非典型紀錄片」。5年裡他幾乎走遍了中國,堅持每周一更,拍攝住在中國的日本人以及住在日本的中國人。

自6月份在武漢拍攝了《好久不見,武漢》之後,12月初起,竹內亮團隊先後去往武漢的戶部巷、漢陽門、江漢路,用鏡頭記錄下經歷疫情即將一周年的武漢人的狀態。

失去親人、失去工作、幾乎失去一切……,面對這個問題,受訪的武漢人說出答案時往往噙著淚水。「能夠活下來就贏了」,這句回答是武漢人堅韌不屈服的寫照。

「愛人病危,那時候我感覺要失去她了。到了我愛人出院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愛好像又回來了,我的世界也回來了。」失去與得到猶如圓的終點和起點,武漢人失去過,更知得到的寶貴。

在竹內亮的鏡頭下,經過歷疫情的武漢人開朗而豁達。有人得到了幸福:因為新生命的出生而對未來有更多嚮往。有人得到了親情:有了更多時間陪伴在父母、孩子身邊。有人得到了愛情:鼓起勇氣對愛的人說出那一份牽絆。

12月25日,受資生堂愛心接力活動之邀,竹內亮再次來到武漢。近期頻頻訪漢,竹內亮表示與首次來漢時最大的不同是感受到自己「對熱乾麵的愛」。在先期上線的《聽武漢說.愛又回來了》先導片開頭,他用自己「嚯熱乾麵」的鏡頭展現這份深愛。

「仍有人對武漢存有誤解」,談及創作初衷,竹內亮如是回答。有外國朋友知道他常來武漢,會問「武漢真的沒事嗎?」,並勸他「聽說武漢很危險,不要去。」

竹內亮說,「我想把真實的武漢傳達給全世界,所以特別用沒有安排的街頭採訪形式呈現出來,更強調真實感。」

相隔半年的兩次拍攝,竹內亮感受到的武漢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他回答:一樣的是大家還戴著口罩,不一樣的是武漢更加熱鬧、更有活力了。

因為上一條短片火爆全網,感動了無數武漢人,也讓竹內亮在武漢成了名人。「說實話,這讓我在武漢的拍攝更輕鬆了。」竹內亮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不久前,這條短片在海外播出,觀眾反饋「深刻感到中國人的堅強」,感嘆「這個城市其實已經恢復正常了,真讓人吃驚」,「片子裡的武漢和電視上的武漢不一樣,這部片子很真實」。

據介紹,《聽武漢說》全片時長約為12分鐘,預計將在12月底在國內上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麗瓊)

來源 | 湖北日報

編輯 | 熊志

文章經授權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日本導演竹內亮再拍江城 把「武漢拍給全世界看」
    今年6月,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用10個武漢人的故事,再現這座英雄之城的堅韌、豁達,全網播放量超過4000萬,並被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點讚。12月初,竹內亮再拍紀錄片《聽武漢說》,訪問50位武漢人講述他們在2020年的「失與得」。據悉,這部12分鐘的新作即將於近日在國內上線。記錄武漢人的「失與得」竹內亮是中國女婿。7年前,竹內亮攜妻兒從日本移居南京,以獨特的形式創作「非典型紀錄片」。
  • 日本導演竹內亮:我拍《好久不見,武漢》的理由
    「我是武漢人。」「哪兒人?!」 在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中,武漢的英語老師「髒辮熊」這樣形容外國人在疫情前後對武漢態度和認知的變化。 竹內亮:因為報名的人有一點太多了。對,捨不得。100多個人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要選10個人都相當的困難。 我的標準是拍外國人也想看的主人公,當然也包括中國人。因為我們片子的目的就是把武漢的現狀傳達給全世界,所以外國人也想看(這一點)很重要。
  • 爆款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導演重返江城,這次來拍「後疫情時代」的武漢
    楚天都市報12月5日訊(記者戎鈺 攝影蕭顥)那個因為「拍了拍」武漢而紅遍全網的日本人,又來了。12月5日下午,憑藉爆款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出圈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在漢舉辦觀眾見面會,兌現了他今年6月接受楚天都市報記者專訪時許下的承諾,「我一定會再去武漢,和大家說一句:好久不見。」
  •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用真實的武漢感動世界
    人民網東京7月2日電(孫璐 吳穎 袁蒙)6月30日,日本電視臺早間新聞欄目介紹了講述解封後武漢現狀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這部片子的導演正是今年3月因拍攝《南京抗疫現場》而在中日兩國引發較大反響的日本人竹內亮。
  • 早安武漢|把武漢拍給全世界看的日本導演又來了:發現武漢人有了些變化
    想把武漢拍給全世界看的日本導演竹內亮在武漢拍攝了「十個家庭十個故事一座城」即: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好久不見,武漢。我是竹內亮,我回來了。」6月,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刷屏,日本導演竹內亮曾承諾「要來武漢開觀眾見面會」。12月5日,他重回武漢,與來自北京、上海、新疆以及武漢各處的200餘人共同見證這裡的全新生活。
  • 拍武漢紀錄片的日本導演:想把真實武漢傳達世界 日本反響很大
    撰稿 | 記者 陳晨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開篇,日本導演竹內亮在武漢見到的第一個受訪者對他說,「我做過核酸檢測了,沒事。」竹內亮對這一場景記憶猶新,他知道武漢人經歷了什麼。在此之前,竹內亮在日本做了十幾年的紀錄片導演,後來又隨妻子定居南京。
  • 在南京的日本紀錄片導演 拍了拍武漢的生活日常
    疫情期間,一部《南京抗疫視頻》讓更多人認識了在南京生活的日本人、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後疫情時代,竹內亮團隊聚焦當下的武漢,一部《好久不見,武漢》一上線就獲得2800萬閱讀量。熱愛分享武漢文化的英語老師、用歌聲和舞蹈鼓勵病人的護士、唱著歌渡江的老人們,分享他們正在經歷的生活。竹內亮告訴揚子晚報記者,「我的日本朋友對武漢仍有偏見,希望讓更多人了解真實的武漢。」
  •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我要來大熊貓基地拍日本飼養員小姐姐
    6月30日,日本電視臺早間新聞欄目介紹了講述解封後武漢現狀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這部片子的導演正是今年3月因拍攝《南京抗疫現場》而在中日兩國引發較大反響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
  • 把真實的武漢拍給全世界看!這位日本導演在中國拍紀錄片「火出圈」,他的初心令人感動→
    因為一部刷爆社交媒體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日本導演竹內亮火了!「你為什麼住在上海?」竹內亮初見記者,幾句寒暄後,率先提問。你為什麼住在這裡?過去的十年裡,竹內亮不斷把這個問題拋給住在中國的外國人和住在日本的中國人。
  • 對話爆款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導演竹內亮 我想讓全世界看見最...
    《好久不見,武漢》劇照□楚天都市報記者 戎鈺【對話人物】41歲的竹內亮是一位日本紀錄片導演,因愛上一位中國女孩,他在7年前把家從日本搬到中國,如今是一位「中文10級」的南京女婿。但我們不可能拍這麼多人,就要去選,這個挑選的過程真的太痛苦了,最後選出了現在你們看到的這10個人。C:你用什麼標準來挑選主人公?Z:最大的標準就是,要挑選外國人也想看的人物。因為我們最大的目的不光是讓國內觀眾看,還要給日本人、給全世界的人看。所以,大家都知道的華南海鮮市場必須要有,火速建成的雷神山醫院也要有,包括最接近新冠病毒的一線醫護人員,都要有。
  • 專訪日本導演竹內亮:當時關於武漢的信息特別亂,所以我想去看看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晨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開篇,日本導演竹內亮在武漢見到的第一個受訪者對他說,「我做過核酸檢測了,沒事。」竹內亮對這一場景記憶猶新,他知道武漢人經歷了什麼。在此之前,竹內亮在日本做了十幾年的紀錄片導演,後來又隨妻子定居南京。
  • 竹內亮看到的武漢&日本網民看到的竹內亮
    該片由2013年起攜家人定居南京、和妻子一同在南京創業的日本導演竹內亮(41歲)和他領銜的「南京和之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自費拍攝完成。雖然只是一次民間自主策劃、獨立製作的嘗試,但因其發布一周在各網絡平臺就獲得了逼近3000萬次的播放量,引起各界關注。
  • 竹內亮看到的武漢-日本網民看到的竹內亮
    一部聚焦武漢現狀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在中日兩國引發現象級關注。該片由2013年起攜家人定居南京、和妻子一同在南京創業的日本導演竹內亮(41歲)和他領銜的「南京和之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自費拍攝完成。雖然只是一次民間自主策劃、獨立製作的嘗試,但因其發布一周在各網絡平臺就獲得了逼近3000萬次的播放量,引起各界關注。
  • 日本導演再推南京抗疫紀錄片 下一站去武漢拍
    竹內亮在片中講述曾拍攝了南京抗疫紀錄片的日本導演竹內亮「更新」啦。近日,竹內亮在網上推出了紀錄片《南京抗疫現場 第二部》,再次引發了中日兩國網友的關注。4月6日,竹內亮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採訪時說,他們還將繼續拍攝抗疫紀錄片,下一站準備去武漢拍。現代快報此前報導,3月2日,由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南京抗疫紀錄片《沒有新感染者的城市》登上了日本雅虎網站的首頁。片中,竹內亮以自己的視野向世界展現了南京在抗疫時期實施的「小區管控」「不接觸餐廳」等措施。這部紀錄片一經發布就引發關注,引來中日兩國網民的熱烈討論。
  •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記錄下10個武漢人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想...
    來源標題: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記錄下10個武漢人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想讓全世界看到疫情之後真實的武漢 「我做過核酸檢測,放心。」這是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中,一位開日料店的武漢人見到竹內亮時說的第一句話。
  • 日本導演竹內亮的「非典型」中國紀實
    2020年即將過去,這一年,武漢成為全世界紀錄片創作者的聚焦之處。在難以計數的作品裡,日本導演竹內亮的《好久不見,武漢》脫穎而出成為「爆款」,並被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點讚。    7年前,竹內亮攜妻兒從日本移居南京,以獨特的形式創作「非典型紀錄片」。
  • 日本導演竹內亮回應被華春瑩點讚
    繼《南京抗疫現場》後,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又一部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在中日兩國引起熱烈反響,登上日本雅虎頭版和中國微博熱搜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日前也為之點讚。
  • 日本導演竹內亮親臨武漢,痊癒後的武漢,我們「誤解」你了!
    6.1日,日本導演竹內亮抵達武漢。你曾令大家毛骨悚然疫情讓武漢人貼上了「病毒的標籤」,可有多少人能夠真正體會他們的心酸!竹內亮導演長期生活在中國,對於這次來武漢,他和編導並沒有完全告訴家人。很多國外的朋友都想知道武漢現在的樣子。他的朋友也曾勸他,現在很危險,不要去!但他的意志一直都很堅定,他想把最真實的武漢展現給世界。
  • 日本紀錄片導演:用真實的武漢去感動世界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6月30日,日本電視臺早間新聞欄目介紹了講述解封後武漢現狀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這部片子的導演正是今年3月因拍攝《南京抗疫現場》而在中日兩國引發較大反響的日本人竹內亮。彼時,《南京抗疫現場》的第一部登上了日本最大的網站雅虎日本的首頁,並在朝日、TBS、富士等日本各大電視臺反覆播放。如今,他再次通過鏡頭客觀呈現《好久不見,武漢》,讓日本網友看到最真實的武漢。圖片來源:竹內亮微博這位日本導演,拍出了最真實的武漢「我想要把武漢最真實的現狀,傳達給全世界的人看。」
  • 乘風破浪的2020——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的中國又一年
    交匯點訊 「提到武漢,腦子裡都是灰色的畫面;看過紀錄片,才知道武漢這麼美、這麼大。」今年年初,一部《好久不見,武漢》在網絡爆紅,讓眾多日本網友感嘆「我想去武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