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吃魚子醬指南,配糖油餅臭豆腐皮蛋…

2021-02-16 風味星球

熟悉風味星球的大家應該記得刀刀,一個博學會吃的「普通男青年」,賽博朋克風美食寫作第一人。透過他的文字,我們了解了香港因移民帶來的口福(←戳),蘇州家庭裡的隱秘美味(←戳),以及更多美食硬核知識。

【皮克尼克】是刀刀和幾個朋友創辦的個人公眾號,擅長分享包郵區隱蔽美味和潮流美食八卦。今天的文字就來自【皮克尼克】。

希望大家支持風味星球的同時,也一起支持風味星球最鬼才的美食作者刀刀!



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裡說:「The play, I remember, pleased not the million; 'twas caviar to the general'.」 

 

其中,「twas」是「it was」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這齣戲就跟魚子醬一樣,你們這些屌絲是吃(看)不明白的。」


 

這種階級思維是需要批判的。雖然我第一次吃魚子醬的時候,也沒吃明白,只感覺到了鹹和腥。


「可以吃的黃金」「海裡的珍珠」… 只要聽說過魚子醬的人,對它的印象幾乎都是:貴、高端,上流社會的食物。
五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得到了一罐魚子醬。我還記得那次吃魚子醬的心(慘)情(烈)。一開始就難我,我…死活也打不開罐頭!一通捯飭又查了資料才知道:要用開罐器。我這才發現盒子附贈了一個。插入凹槽,「嘣」地一聲,魚子醬才被打開。

手模作者本人

罐頭旁還配了一把貝殼做的小勺子,這…又是什麼?!我搜了一番專業解釋:原來很多專家認為金屬勺子會給魚子醬帶來一種淡淡的金屬腥,所以建議用貝殼勺吃。小心翼翼地用貝殼勺,挖一小勺魚子醬放在舌尖,緩緩收回舌頭,一個個攆破這些黑色的小球,我要細細品味魚子醬的味道……

*SlavicStyle

等真正發掘魚子醬的美好,已經是幾年後的事情了 —— 當時因為工作原因,我在各種場合密集地吃了來自各國各地,完全不同的魚子醬。那是一種嬌嫩的鮮,需要用一點點鹹味和腥味去激發,並隨著魚子醬自身的油脂在嘴裡暈開,細細品嘗,還有一點點發酵的酸味。因為品種的不同,回口還會伴隨著悠長的奶油味、堅果味或者花果香味。

*作者供圖

這時我才意識到,吃魚子醬是有門檻的,門檻就是多吃!(開玩笑…) 從吃法、種類、搭配、到背後的文化,其實都需要先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最大化的開啟魚子醬的風味。我不是專業廚師,但到今天沒事也愛上吃上兩口魚子醬,便希望為大家介紹幾種關於魚子醬的搭配和吃法。託爾斯泰筆下的俄羅斯餐桌,少不了魚子醬的影子。在計劃經濟時代的蘇聯,魚子醬更是憑票發送的,是表彰工人階級建設祖國的獎勵

普京&歐巴馬:俄式魚子醬外交

2000多年前,裏海周圍的波斯人開啟了吃魚子醬的先河,魚子醬就這樣經由伏爾加河(俄羅斯人的母親河)一路直上到達莫斯科,被廣大的俄羅斯人民所接受。我們稱俄羅斯人是戰鬥民族,是因為他們硬核、簡單、直接的做事方法和審美而這種審美也體現在了他們吃魚子醬的方式上——均勻地抹在黑麵包上,直接用碳水去中和魚子醬的鹹和鮮。更講究點的,會在麵包和魚子醬之間再塗上一層奶油。奶油底色是甜的,可以中和掉魚子本身的腥,而麵包則能很好地解除奶油和魚子醬的膩。我聽到過的一種說法是,只有鱘魚卵的醃製品才叫魚子醬。但在俄羅斯和很多其他有吃魚子醬傳統的國家裡,鱘魚魚子醬是只有上流社會吃得到的東西,小個頭的鱈魚魚卵、紅彤彤的鮭魚魚卵等,都會被稱為魚子醬。從熱愛美食的角度,我們不該為了魚的種類去界定品質的好壞。瑞典的卡利克斯地處河流與海水的交匯處,這裡盛產一種肉質及其細嫩的歐白鮭,而歐白鮭魚卵醃製的魚子醬含有大量游離胺基酸,品質相對於鱘魚魚子醬不遑多讓,更有一種清新的鮮美。黑麵包切碎,配合著蛋黃醬、胡椒、蒔蘿碎和歐芹,再鋪上一層魚子醬,穀物和植物的香氣之上,魚子醬帶來的是一種淡雅的鮮味。初入法國,魚子醬並不被大家待見。主要當時保溫運輸條件太差,從俄國運到西歐,魚子醬基本都壞了。即使今天,魚子醬的保存也需要非常小心,只適合-2℃到2℃的溫度。正如上世紀50年代,大閘蟹因為運輸條件差存活率低,價格反而一躍而起一樣:一罐品相完好的魚子醬在那個年代的西歐被越炒越高。

大閘蟹原本也不是富貴物。上世紀50年代,香港富商都是江浙移民,好吃家鄉口味。但因為運輸條件太差的原因,大閘蟹運到香港後基本死傷過半,價格翻倍,從此大閘蟹走上神壇,具體可以戳這裡閱讀。圖片是香港天香樓的天價蟹粉撈麵,這家店是蔡瀾、金庸的心頭好,幾十年如一日的出品經典的杭幫菜。

攝 | 梅姍姍

日本作家村上龍在《孤獨美食家》裡兩度提到魚子醬,但一次也沒有說起他的味道,只提到了魚子醬的貴。因為魚子醬貴,它成為了很多高級餐廳的座上賓——把奶油打成慕斯配魚子醬、在生蠔上放一朵魚子醬……各大餐廳各顯神通。全世界拿下最多顆米其林星(24顆!)的法國名廚Joël Robuchon就有一道關於魚子醬的經典名菜:蟹肉魚子醬塔龍蝦凍配椰菜泥。

Joël Robuchon的魚子醬

蟹肉鋪地,上面不吝嗇地蓋上一層魚子醬,一片食用金箔,周圍則鋪上龍蝦凍,再點綴上一顆顆椰菜泥,精緻地猶如藝術品。吃的時候用勺子從頭到底擓著一起吃:蟹肉的鮮甜、龍蝦凍的另一種鮮甜、魚子醬的鹹鮮,三種味道交疊在一起,能在腦海裡迸發出煙花。吃一點椰菜泥清零一下味覺,然後再進行下一次煙花表演。新派法餐的精緻、對味覺、視覺、口感和搭配的多重追求,都在這一道菜裡呈現出來了。食材貴了以後的好處是,會有越來越多的聰明人去鑽研如何將這個食材發揮到極致。民國七年(1918年),大總統徐世昌辦晚宴,第一道菜就是俄國魚子;著名文學家、美食家梁實秋在上世紀70年代追求歌星韓菁清時,更是帶她連續吃了一個禮拜的魚子醬。

1913年11月29日,總統府宴客菜單,可以看到在當時,中餐和西餐並無明顯的界限

中餐與魚子醬的第一次給力合體,是來自於英國倫敦的中餐廳Hakkasan(客家人)。他們把魚子醬和中國名菜北京烤鴨結合在了一起,居然成就了中餐國際化表達的一個經典代表作 —— 魚子醬片皮鴨:

Hakkasan的魚子醬片皮鴨

攝 | KimiWoo

一撮魚子醬,一層烤鴨,一層面醬和大蔥、一層麵皮,再配上一層豌豆苗這類的蔬菜。烤鴨帶來的肉類油脂香氣和魚子醬的魚類油脂香氣,伴隨著鴨皮的脆、麵皮的嫩和魚子醬的融化,舌頭好像經歷了一場短平快的按摩。從這一刻開始,魚子醬開始越來越多地走入中餐的餐桌上。疫情過後,我也發現越來越多的中餐廳開始在菜品研發中使用魚子醬。我總結了一下,大致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配烤物炸物。這兩種烹飪方式產生的美拉德反應和聚合,在食物表面形成了隔熱的脆殼,豐富的油質和汁水可以很好匹配魚子醬的鮮味。

一家米其林餐廳創意的臭豆腐配魚子醬

攝 | 包著

第二種則是涼菜配魚子醬。魚子醬馥鬱的回味可以給涼菜加長回味。不過需要注意一點,涼菜的味道不能過重,或者汁水不能太足,不然很容易把魚子醬的味道壓過去。

作者近期吃到的魚子醬配皮蛋

之前提到的所有魚子醬吃法,說白了都是元素之間的互相搭配。但家裡哪有那麼複雜的烹飪手段,居家吃魚子醬,最重要的是減法!所以倘若你有一罐魚子醬,用麵包配,用海鮮配,用炸豬排配,其實都可以!然後魚子醬的數量嘛,能求多就不求少,最好的狀態是偶爾那麼一次,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以內,讓自己的罪惡感和滿足感同時產生

作者曾經因為好奇而購買的魚子醬

有一次我突然腦洞通了,試了一次用冰淇淋配魚子醬。夏天魚子醬很容易融化,先拿出一點來微微滲出油脂,然後蓋在一小塊香草冰淇淋上吃:奶味和溫度中和了魚子醬的腥,魚子醬的鹹味和鮮味則讓冰淇淋的口感更加複雜,居然也是一個不錯的搭配!

冰淇淋配魚子醬

攝 | 包著

作為一個非資深酒鬼,我還試過用不同的酒來搭配魚子醬。最傳統的做法是搭配白葡萄酒。白葡萄酒清新的酸度可以平衡魚子醬的濃醇,這個搭配方法跟海鮮配白葡萄酒的原理是一樣的。而升級的方法則是搭配香檳,不斷湧起的泡沫更能激發魚子醬的鮮味。俄羅斯人喜歡用伏特加配魚子醬。那是一種用高酒精度去對衝魚子醬鹹腥的快感:連帶著杯子,把伏特加放到冰箱冷凍上一晚,高度酒精讓酒不會結冰,而是呈現一種濃稠的狀態。這時候再配魚子醬,鮮甜直接滑過喉嚨… 會吃!會吃!

依然是手模作者本人

其實我們的黃酒也可以用來搭配魚子醬。這種用酒麴和稻米釀造的低度酒,含有豐富的胺基酸和鮮味物質,配合著黃酒自帶的酸度、甜度、一絲絲苦度和辣度,與同樣鮮美的魚子醬相得益彰。比如塔牌的本酒,馥鬱厚重,搭配高品質的魚子醬猶如雙劍合璧;而另一款手工的冬釀酒冬趣輕盈簡單,更適合大部分魚子醬

依然是手模作者本人

卵和蛋,作為生命初始的形態,既嬌弱,又充滿能量。人們運用轉化的智慧和變通的靈感,把像魚子醬這樣的食材,變成了餐桌上的日常,本就是一個奇蹟。而魚子醬,就一個食材而言,我們既不用神化它的貴、好、奢華,也不應該把它妖魔化。這個食材能流行千年,必然有他的可取之處。從最直接的空口吃;到簡單的配餐、配酒;再到廚師們花盡心思去找最適合的烹調之法,魚子醬的舌尖之旅,正在越來越精彩。而且,當你現在打開淘寶搜索魚子醬連結,會發現並沒有想像中的昂貴,不到100元就可以買一小罐,還包郵。所以,對於魚子醬好不好吃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買一罐嘗一嘗。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

▲點擊圖片觀看▲點擊圖片觀看

相關焦點

  • 魚子醬,可以吃的黃金!
    最近去了一趟千島湖,感觸頗深!原關於千島湖的卡露伽魚子醬,讓大家看一段視頻吧。感到震撼吧?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取得魚子醬的過程,其實細節還有很多很多,從挑選,清洗,加鹽儲存,加壓,到裝罐。當然最重要的是那漫長的飼養過程。
  • 魚子醬究竟有多麼美味?
    魚子醬(Caviar),又稱魚籽醬,鱘鰉魚卵、鮭魚卵等的醃製品。嚴格來說,只有鱘魚卵才可稱為魚子醬,其中以產於接壤伊朗和俄羅斯的裏海的魚子醬質量為佳。相信大家都久聞大名呢。凡是物以稀為貴。大白鱘魚子醬,一年產量不到一百尾,而且要超過六十歲的大白鱘才可製作魚子醬。
  • 美國媽媽怎麼教孩子吃魚子醬?
    伊夫琳只想著給孩子和丈夫拿吃的,結果推回來滿滿一車他們從未嘗過的食品,這其中就有一盒昂貴的魚子醬。可是當她滿心歡喜地在餐桌上打開魚子醬時,問題來了——「這是什麼?」孩子們齊聲問道。"魚蛋「——伊夫琳的回答太有創意了!她已經預感到孩子們的戒備心理,於是覺得換一個叫法也許能幫助全家人消除恐懼感。
  • 皮蛋還能這麼吃!
    @冰晶最簡單好吃的做法:皮蛋對半切,蛋黃上撒一勺白糖,再倒點黃酒在白糖上。誰吃都說好,我家祖傳秘法。@KirschX  番茄拌皮蛋 ,當番茄的酸甜和皮蛋的炙熱融為一體(灬♥ω♥灬)@是逗逼啊皮蛋,蘸醋,配菠蘿啤,記住一定是菠蘿啤,不是菠蘿味啤酒飲料。
  • 12道鋒味 酥皮鵪鶉蛋配魚子醬黃金箔
    酥皮鵪鶉蛋配魚子醬黃金箔by:碗裡碗外_cooking主料魚子醬 鵪鶉蛋酥皮紙 金箔橄欖油 >酥皮鵪鶉蛋配魚子醬黃金箔的做法步驟1.油燒滾至200度,把蛋放進去炸至金黃色,撈起.放上魚子醬和黃金箔即成
  • 魚子醬、松露、鵝肝都是法國的好嘛?
    電影中一道開胃小菜是小圓餅配酸奶醬和魚子醬,吃的鏡頭比較少製作的時候倒是給了一點。像現在的人懶懶地直接魚子醬配蘇打餅乾,哪有現做小鬆餅的心情;接著是一大勺酸奶油+這麼大勺的魚子醬!怎麼樣是不是很吃驚,中了彩票就可以吃這麼一大勺魚子醬,這可是戰鬥民族才有的禮遇!
  • 全球十大最臭食物 臭豆腐才排第九
    紹興人對黴、臭的美食十分鐘愛,臭豆腐、黴千張、蔊菜梗,這些紹興傳統菜對於大家都不會陌生,它們既是下飯菜又是下酒菜,但你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對於吃「臭」情有獨鍾麼?  冰島人建議初次品嘗這道小吃的遊客捂住鼻子,因為發酵後的鯊魚肉氣味很難聞。第九位:臭豆腐
  • 冷菜‖魚子醬經常都在用,對它們都了解嗎?
    黑黑的魚子醬身價極高,野生魚子醬以俄羅斯及伊朗出產的為頂級貨,它們稀而珍貴。而到現代,魚子醬已 是美食饕客心中的極品之一。魚子醬最早被波斯貴族們所喜愛  魚子醬的來源在古代,魚子醬最早被波斯貴族們所喜愛。殷實的希臘人在他們奢華的宴會 上也縱情享用這種美食。之後,俄國沙皇對魚子醬的熱愛更是被廣泛知曉。
  • 魚子醬到底好吃在哪?
    除了描述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與感情生活,這部劇裡還通過對很多細節的描繪,來展現出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光從吃這件事上就有很多可供挖掘的地方——比如這些上流社會的精英們對魚子醬(caviar)堪稱「真愛」。而《上帝深愛魚子醬》更是一部專為魚子醬的故事而拍攝的電影。
  • 比臭豆腐更兇殘的韓國黑暗料理,你敢吃嗎?
    △△△如果你以為清麴醬跟豆瓣醬差不多的話就錯了。清麴醬有一股特殊的臭味,多用來做醬湯,並沒有豆瓣醬那麼小清新哦~△△△清麴醬也是由大豆發酵而成,而且跟日本納豆一樣都會拉絲。味道確實不怎麼樣,但是就跟臭豆腐一樣聞著臭吃著香呢!
  • 中華鱘製成的魚子醬敢吃嗎
    上期文章我們說到魚子醬家族非常龐大,並且給讀者們講述了中華鱘也是可以製作魚子醬的,很多讀者朋友們可能會產生疑惑,中華鱘真的能製成魚子醬嗎
  • 李湘早餐雪花牛肉,午餐三文魚配生蠔魚子醬,晚餐也很豐盛
    而且王嶽倫也是因為這部綜藝節目被我們熟知的,後來也沒參加過什麼綜藝節目了,不過近期他和李湘就參加了一起參加了這個綜藝節目,看這個節目的時候就能知道他們家到底多有錢了,因為他們兩口子早中晚餐吃的都非常豐盛
  • 「黑色黃金」魚子醬品鑑驚豔登場,就在南通!
    >(未來餐廳.自然家)報名人數:僅限25人🥂餐前酒會西班牙5J火腿/魚子醬/水果冰霜前菜獅頭鵝肝/脆皮雞/魚子醬/蟹肉色拉蒔蘿三文魚/魚子醬/椒麻啫喱湯  品不僅是舌尖上的饕餮更是視覺的享受在這裡吃的不僅是美食更是藝術和情懷魚子醬之夜受邀的坐鎮名廚陣容強大美食大師的助陣讓這次晚宴備受期待除下文揭曉的大廚外,更有神秘嘉賓助陣
  • 世界上最好的魚子醬,普通人也吃得起嗎?
    用米其林三星特供級別的魚子醬,做一道平凡小菜。· 食材 ·雞蛋 魚子醬美乃滋 第戎芥末 胡椒 鹽· 時間 ·20分鐘· 難度 ·★Step 1我得到機會探訪卡露伽最機密的生產線,記錄下一盒魚子醬是如何誕生…一隻鱘魚,從小魚苗到成體,最少也要經過7年;從魚子到魚子醬,也要經過非常嚴苛的工藝步驟。在卡露伽的工廠裡一共有16道工序,我原以為是很長的生產線,然而從魚肚中取出到完成罐裝,全程大約只在15分鐘。不要感覺密恐,其實看視頻裡的畫面,魚子逐粒被小心整齊地處理封罐,反而有點治癒強迫症。
  • 範冰冰全面復出,曬天價晚餐,魚子醬配松茸確實很豪華
    範冰冰心情大好,曬出和鮮肉的晚餐,魚子醬配松茸低調豪華  娛樂圈的明星因為賺錢太容易也引起了很多觀眾的不滿,從周冬雨的過億合同,到千萬的綜藝,他們隨隨便便就把別人一輩子想都想不到的錢賺到了,最重要的是他們賺錢理應給國家出一分力,在交稅的問題上,就是每個月賺五千塊錢的人都應該履行自己的義務
  • (食材檔案)【魚子醬】「黑色黃金」的魅惑 食材中的貴族
    這樣,你還能吃得出什麼味道呢?滋味也許不錯,但它還是魚子醬嗎?        對於盛裝魚子醬的器具也頗為講究。貝殼、木頭、牛角和黃金都是理想的選材之料。最大的忌諱是使用銀質的餐具,銀有氧化的作用,會破壞魚子醬自身耐人尋味的海洋的滋味和香味。一般食用時是以水晶盤配以貝殼匙。
  • 為啥螺螄粉、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有人特愛吃有人受不了?科學原理是……
    螺螄粉是廣西柳州的一種特色美食。由爽滑勁道的米粉,加入紅油炒過的木耳絲,油炸腐竹和花生米,還有酸豆角和酸筍,以及最精華的螺螄製成。這其實是一種特殊的「香」,由竹筍醃製發酵而來,聞著雖然臭,吃著卻爽脆可口,足以讓人垂涎三尺。可以說,酸筍就是螺螄粉的靈魂。
  • 分子料理——藍莓魚子醬
    分子料理的百度詞條我就不貼了,現在有很多店特別是西餐廳都主打分子料理,祿口機場還有賣分子冰激凌的,還不就是用各種物理化學方法把食材換一種呈現狀態嘛,比如用液氮瞬時冷凍打碎,比如卵磷脂製作泡沫樣食材,比如利用海藻膠和鈣離子結合成不溶的海藻酸鈣成為球狀微囊。藍莓魚子醬就是後者的原理,海藻酸鈣的微囊包裹著藍莓汁的海藻膠溶液,形成小小的魚子醬顆粒,一口口的爆漿。
  • 大馬哈魚子怎麼吃?
    嚴格說來,魚子醬只能有黑色一種顏色。因為鱘鰉魚子是傳統魚子醬唯一的食材來源,鱘魚的年齡、身體狀態,直接影響到魚子的大小和成品黑色的深淺,並最終成為黑魚子醬品級的依據。魚卵顆粒稍微大些的,起價700美金/盎司。
  • 鱘魚說:管你再好吃,魚子醬只能我一個人叫!
    就拿這屆晚宴來說,光龍蝦就用了3000隻,牛肉300磅、魚子醬10公斤,小金人巧克力、金槍魚塔塔、松露和芝士麵包棒、神戶牛肉,各種美食琳琅滿目,其中每年最受歡迎的就是煙燻三文魚配魚子醬了,三文魚我們大家都很熟悉,今天我們來講講魚子醬—cavi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