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古玉的真仿不是僅僅憑感覺,辨真有看真的道理、識仿有看仿仿的理由,真仿都有客觀的依據,而且這個依據是放之古玉而皆準。一組西周玉璜(圖1),真古呀?仿古呀?細仔揣摩其區別,是一個靜靜賞玩的心路歷程。
圖1-1
圖1-2
圖1-3
初步觀摩,圖1上下兩件玉璜看上去都玉料堅密緊緻,典型的周璜形制、紋飾,灑脫的西周坡刀工,砂痕歷歷,局部「豆花」輕沁等特徵,估計非資深玉玩所能輕易分出今古、別出伯仲。
高仿防不勝防,辨識就需要靜心和細緻入微的功夫了。只有辨出真仿的細微差別,才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且看圖1上玉璜的細部特徵。
細部觀察到藏品帶有泥土附著的「生坑」特徵(圖2):
圖2-1
圖2-2
圖2-3
生坑特徵是古玉鑑別的重要參考要素之一,如果生坑附著符合「自然」狀態,則近古一步,否則就要引起謹慎了。生坑附著的自然狀態就是——泥土附著既有黏附又有自然孔隙,附而不死,「活」而不僵(詳見《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對比一下「活」而不僵的生坑泥土附著的「自然態」,這個泥土附著是僵死狀態(圖3),輔助因素見假了。
圖3
此地無銀的生坑狀態無疑是弄巧成拙了,當然不能因為附著物假就辨識藏品為假古玉,仔細觀摩還有許多仿的特徵,下面採取真仿對比的方法,更能加深對真、仿差別的認知度。
圖1下的玉璜是真品西周玉璜,來源於山西侯馬考古研究所藏(圖4)。
圖4-1
圖4-2
圖4-2
圖4-3
下面為了行文方便,就將圖1上玉璜稱為「仿品」、將圖1下玉璜稱為「真品」。
從雕刻和打磨工藝痕跡上來看(圖5):
真品坡刀工藝與打磨痕跡呈現高度一致性,盡顯古拙與滄桑;而仿品的坡刀工藝和打磨痕跡則顯得突兀,為電動雕刻手工修磨的特徵(參見《古玉學步(73):微觀下的仿形畢露》)。
圖5
從陰刻線(坡刀工)的痕跡把控來看(圖6):
真品坡刀行程有限接續有序,常見歧出盡顯古樸的砣工特徵;而仿品則坡刀切線過於規整、刀頭行程過長、線緣蹦碴顯示電動工具特徵。
圖6
一句話:仿品在工藝上不是做得不好,而是做得太好了、好過了,好到手工所做不到的程度。
仿品利用玉料自帶僵色仿冒古玉的「豆花」、「白化」,增加了「藥性」(圖7)。
圖7
1、 今天一早在公司上廁所,廁所門栓壞了,我就拉著廁所門,這時來了個很急的哥們,直接拉我的門,沒錯,我正用力呢,他直接把老子拉出來了,臥槽,我屁股都沒擦就跟他打了起來
2、 高三的時候,化學老師教我們有機化學。老師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個「肽鍵」,然後對我們說:「這是一個太監,我們給它安個甲基吧!同學們,你說要安在哪裡呢?」這時,臺下已經笑瘋了。
3、 約旦:建設祖國,為國盡忠。尼泊爾:祖國比天堂還寶貴。緬甸:和諧而有秩序的生活蘊藏著幸福。法國:自由,平等,博愛。荷蘭:我們要堅持祝比利時:團結就是力量。安道爾: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瑞士:一切為大家,大家為一人。中國:中國人民銀行。
4、 取經的目的絕不是為了經書,其實以
4、 取經的目的絕不是為了經書,其實以唐僧為首的四人真實身份是整風派遣組。上屆對菩薩神仙縱容下屬為惡很清楚,但礙著相互之間的面子,無法下手。所以才找在神佛兩屆都沒甚根基的四人,以取經為名,唐僧肉為餌,清理了各種妖怪,這也很好解釋了,有後臺的被神仙帶走,沒有後臺的打死……
5、 某人在牛奶場找到一份工作,第一天上班,老闆給他一隻桶和一條凳讓他去牛奶棚擠奶,他快樂地領命而去。下班的時候,老闆見他被濺了滿身的牛奶,而且那條凳子腿也斷了,就問他:「怎麼樣,這活挺難嗎?」
他哭喪著臉答道:「擠奶倒不難,難的是讓牛坐到凳子上去。」
1.有一隻北極熊和一隻企鵝在一起耍,企鵝把身上的毛一根一根地拔了下來,拔完之後,對北極熊說:「好冷哦!「北極熊聽了,也把自己身上的毛一根一根地拔了下來,轉頭對企鵝說:「果然很冷!
2、小明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一條腿,
小明在一次車禍中又失去了一條腿,
又一次車禍中小明失去了他的另一條腿,
一次車禍中小明又失去了他的一條腿,
其實小明是一條狗.
3、有一天,捲心菜走在路上,覺得很熱,就脫了一件又一件,自己就沒了。
4、有一個包子走在路上,覺得很餓,就把自己吃了。
5、小明跟小紅是同桌,有一天,小明向小紅借一支筆,
小紅說「不借」
「借給我你會死呀!」
然後,小紅說:「哦,那借給你吧」
當小明把筆還給小紅時,小紅真的死了。
註:(本篇由小編進行網絡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