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 什麼是好的改編,翻譯出味道比忠於原著更重要

2021-02-07 導演幫

從暑期檔的《盜墓筆記》、《微微一笑很傾城》、《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到國慶檔的《我不是潘金蓮》、《爵跡》、《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小說IP在電影市場中的地位可見一斑,其強大的粉絲基礎在投資者看來等同於票房的保證。不過,擁躉眾多的小說搬上大銀幕後往往引來質疑,什麼樣的作品才算是好的改編?小說IP改編熱潮會在影市中持續下去嗎?記者對話小說作家、職業編劇以及評論人,試著尋找問題的答案。

近幾年,小說IP在電影市場中發展迅速,能在票房上有所作為的小說IP從每年兩、三部逐步發展到九、十部。2013年,郭敬明攜電影《小時代》正式和觀眾見面,同年還有《小時代2:青木時代》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均收穫了不錯的票房;2014年的《匆匆那年》、《小時代3:刺金時代》、《露水紅顏》、《脫軌時代》等電影也均改編自小說,雖然這些影片頻頻被網友吐槽,但質疑聲並沒有影響小說IP接下來的發展。

《小時代》系列改編自郭敬明同名小說

到了2015年,小說IP改編的電影不僅在數量上猛增,也開始展現更大的吸金能力:《尋龍訣》以超過16億的成績成為年度華語片票房亞軍,《狼圖騰》和《鬼吹燈之九層妖塔》分別收穫7億和6.8億票房,而《小時代4:靈魂盡頭》和《左耳》的最終票房也均超過4億。

還沒過完的2016年,《盜墓筆記》、《微微一笑很傾城》、《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夏有喬木雅望天堂》等小說IP改編的電影已經集中在暑期檔與觀眾見面,還未上映的包括《我不是潘金蓮》、《爵跡》、《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一句頂一萬句》、《七月與安生》、《三少爺的劍》等。

即將上映的影片《七月與安生》源於安妮寶貝的小說

小說IP改編熱潮引來爭議不斷,去年阿里影業放話不再啟用職業編劇,職業編劇也槓上了「改編IP」。編劇汪海林就曾稱扶植IP是「助紂為虐」,讓編劇行業貶值。對此,編劇餘飛解釋道,「牴觸改IP並不是真的否定改編這個事情,是牴觸用高素質的職業編劇改編垃圾IP。比如汪海林,讓他改《西遊記》、《紅樓夢》他肯定也沒有意見,但你讓他改一些不入流的地攤文學他就不願意了。」餘飛認為,小說IP的概念將四大名著和地攤文學完全混在一起實在不科學。

對於未來小說IP的發展,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這股熱潮不會一直持續,高質量的小說IP數量有限,當網絡小說不再大規模爆發的時候,市場將回歸到正常的狀態。餘飛表示,「現在是攢了十幾年的網絡小說爆發了,爆發一次可以,不會一直這樣爆發的,未來市場也會回歸到正常的狀態。」

如今,電影海報上常常能見到「原作者親自編劇」的slogan,似乎原作者上陣就有了「忠於原著」的保障,而且這樣還避免了影片上映後原作者可能出來撕架的問題。

從劉震雲、閻連科、嚴歌苓,到網絡文學起家的流瀲紫、鮑鯨鯨等人,都曾改編出叫好叫座的影視作品,但作家「失手」的案例也有不少:黃曉明、Angelababy主演的電影《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由海巖親自擔任編劇,《左耳》的編劇是原作者饒雪漫,《萬物生長》由馮唐參與編劇工作,《小時代》系列電影的編劇也是郭敬明自己……但這些電影的口碑卻普遍低於小說。

改編自馮唐小說的影片《萬物生長》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小說寫得好和劇本寫得好是兩碼事兒,小說創作可以天馬行空、描寫贅述,但劇本需要以推動情節為重。餘飛就表示,「原作者來改編沒有任何特殊意義,就是資方重新請了個編劇,只是碰巧原作者而已,並不是說他來改編一定改得好,《紅高粱》也不是莫言改的嘛。」此外,由於原作者把握太多話語權,還常常會以「我當時是怎麼想的,所以應該怎樣」來幹涉他人意見。

前不久上映的《盜墓筆記》,是小說原作者南派三叔的「編劇處女作」。此前《盜墓筆記》的網劇被噴,讓三叔坐不住,覺得「還是自己改編放心」。然而電影上映後口碑卻不盡人意,連很多原著粉都不買帳。

寫了多年小說的南派三叔也遇到了小說情節的取捨困境,他曾在發布會上透露,自己劇本的初稿寫了八萬字,最後只得讓導演大刀闊斧做刪減,改成兩萬字體量的電影劇本。說到原因,三叔坦言,「我自己很清楚原稿拍完得四十個小時,你要讓我自己刪我也不知道刪哪個好,就讓導演刪。」

對於小說改編電影的理解,小說作者和職業編劇也有不同的見解。南派三叔認為,改編小說最主要的是先「選邊站」,「當你要改編一個小說到電影的時候,你要先選擇哪一邊,只要你完成這個選擇,一切都很好辦。站在電影這邊,你要拍一部好電影,你就用電影的邏輯來做,如果你站在小說這邊,要拍一部好小說的電影,那你就按小說的方式,一切都是你的選擇,後果自負。」

南派三叔認為改編是立場上的選擇題,對於「選邊站」的觀點,職業編劇並不認同。餘飛就表示,「當然要站在影視作品的角度了,如果站在小說的角度那就寫小說啊,改編影視幹嘛?或者你站在小說的角度討好粉絲,粉絲真的買你的帳嗎?」在他看來,如果作品真正好,是否忠於原著不重要,而作品不好,忠於原著也沒用。餘飛認為,編劇應該從劇本的創作規律出發,否則即使票房成功了也是偽成功,「如果你不把它當文藝作品,而是迎合資本、迎合播出平臺、迎合粉絲心理、迎合有話語權的人,最後拍了、播了假裝挺紅火,實際上呢?」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也認為,「忠於原著」並非改編上最重要的事,他表示,張藝謀的很多作品都改編得很成功:《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等分別改編自作家莫言、劉恆、蘇童、陳源斌的小說,但張藝謀並沒有完全遵照原著的一筆一划改編,而是運用電影技巧將故事拍出了自己的風格。

9月底上映的三部影片改編自小說

除了這些傳統小說IP,網絡小說的改編也有成功之作,電視劇《琅琊榜》、烏爾善的《尋龍訣》、陳凱歌的《搜索》、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滕華濤的《失戀33天》等雖然脫胎於網絡小說,但改編成影視作品之後依然能獲得觀眾認可。

談到改編時的具體操作,餘飛認為,一些膾炙人口的經典小說是幾乎改不動的,「像《紅樓夢》,還有金庸的小說,沒有什麼可改的。」但對於大部分網絡小說來講,改編則需要是顛覆性的,他表示,「一般是小說給我們營造一個什麼樣的意境和氛圍,裡面有幾個還不錯的人物,把這幾個東西拿過來,大的事件點有那麼幾個就好。」

不論傳統小說還是網絡小說,餘飛認為,改編中最重要的是翻譯出原作的味道,而不能拘泥於小說的具體情節。餘飛以即將上映的《我不是潘金蓮》舉例,「光是那個獨特的味道,你把它翻譯出來,就有很多東西,其他故事方面是很簡單的事情。想翻譯出小說的荒誕感和黑色幽默是非常難的,不然馮導為什麼老想翻譯他(指劉震雲)的呢?這就不是常規的商業片,是更上檔次的東西了。」

相關焦點

  • 《蒼蠅王》影評:不完全忠於原著的改編,是好還是不好?
    文學電影是什麼?是單純地將文字用影像表達出來的改編電影,還是將抽象的文字合成一幕幕形象的畫面?又或者是賦予它更多元的一面,讓觀看電影的人可以恣意地探索文字與影像之間的完美交融?不完全忠於原著的改編,是好還是不好呢?
  • 專訪編劇吳桐|武俠是一種價值觀,而俠要忠於自己的價值觀
    如何在原著IP基礎上改編重塑?又如何理解並創作武俠故事?在《少年遊之一寸相思》即將收官之際,帶著這些問題,《影視圈》對總編劇吳桐進行了一次專訪。,被觀眾譽為「最會塑造浪漫的校園青春劇編劇」,作為武俠劇《少年遊之一寸相思》的總編劇,對您來說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 【鷹眼網劇編劇專訪003】 饒俊:改編的關鍵是在戲劇規律和原著中間找到平衡點
    但團隊的編劇說這本漫畫是她們童年的一個夢,對這個項目非常感興趣,在她們的鼓勵下,我才敢接下這部戲的改編工作。改編時,我負責大的戲劇框架,劉婭、翟墨、雨糖三位看著這本漫畫長大的「少女編劇」負責具體內容的創作,她們給我普及了很多漫畫知識。所以我的團隊既是原著粉,又是編劇,加上芒果TV對這部戲的改編方向也很明確,因此整個創作過程尚算順利。
  • 源自張愛玲小說,許鞍華導演的《第一爐香》忠於原著
    什麼時候可以看《第一爐香》是讓人很期待的。雖然從選角開始,演員就一直被吐槽,但從預告片的畫面中還是能看到張愛玲獨有的氛圍美:脆弱、破碎、頹靡!劇情忠於原著。如果不帶對演員的情緒看這部電影,起碼在氛圍和畫面上是接近原著的
  • 長毛話癆,電影版皮卡丘忠於「原著」(圖)
    雖然影片在一些寶可夢造型上相應做出了一些細微改動,但仍忠於遊戲的原始設定——無論寶可夢有多麼富有表現力的特徵、動作、肢體語言和特殊能力,它們都僅僅能說出自己的名字。但令人費解的是,電影中這個戴帽子的、特殊的,小型的、能快速移動的角色並非如此,它能說話,他是全新的大偵探皮卡丘。由於影片改編自2016年的電子遊戲《名偵探皮卡丘》,遊戲中的皮卡丘本就有一口大叔嗓,性格還有點猥瑣,愛好是喝咖啡和偷窺女生。
  • 《ABC謀殺案》難道只有「忠於原著」這一種方向嗎?
    這一部來自BBC的《ABC謀殺案》的短劇,在原著上加入了不少的改編,但個人覺得這是一次勇敢的嘗試。市面上忠於原著的版本實在太多了,幾十年有無數電影電視劇翻拍阿加莎的作品。但那只是一種改編方式,如果阿加莎的作品被一直改編下去,在未來的幾十年裡,難道只有「越來越忠於原著」這一種方向嗎?我在看2017年上映的《東方快車謀殺案》的時候,就隱隱感覺到了對經典改編的窘境。
  • 電視劇《白鹿原》編劇申捷談改編:培養而不是迎合觀眾審美
    有人認為,《白鹿原》收視低迷是因過於忠於原著,缺乏對觀眾心理需求的回應,需要「適當順著觀眾」,需要進行「當代審美上的改造」,作為這部劇的編劇,又有著怎樣的苦惱和堅守呢?  為此,南方日報記者獨家專訪了該劇編劇申捷。
  • 盤點 | 比原著小說還有味道的電視劇,你聞過嗎?
    很多小說都很好看,但是小說拍成影視劇常常做不到忠於原著。改編劇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琅琊榜》‍在小說裡基本只有餘則成鬥李涯,沒有翠平什麼事。‍‍‍李大為是個了不起的導演+編劇,雖然對原著有較大改動,但電視劇的劇情,臺詞,燈光,場景構圖,成就了經典。‍‍‍‍‍‍‍‍‍
  • 《慶餘年》改編為何如此成功?編劇王倦這麼說
    王倦則認為,IP作者和編劇的相互信任以及深度交流,對IP影視化改編的成敗,有著重要的影響。「這一點《慶餘年》就做得特別好,原著粉基本沒有不滿意的,又抓住了很多新觀眾的心,它的吸引力是全年齡段的。」 天下歸元認為,《慶餘年》的成功離不開貓膩《慶餘年》原著的高水準,更離不開編劇王倦對原著的理解。「王倦老師的改編,第一保留了原著的內核,第二用輕喜劇的方式闡述使劇作的觀賞性更高,第三成功勾畫了主要人物的群像。」
  • 《降臨》:不忠實原著也能拍出好電影
    電影與小說的起點與終點都有不同,但能改編成「一點兒也不像原著」卻同樣優秀的電影,才是文學哺育電影工業真正的方式。將原著影視化的難度巨大2017年1月20日,加拿大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的《降臨》國內首映。該片改編自華裔作家特德·姜的著名中篇科幻小說《你一生的故事》。
  • 讓人又愛又恨的IP改編劇,忠於原著讓讀者滿意?還是尊重戲劇規律?
    2017年6月15日上午上海電視節白玉蘭論壇  東方網記者付楊6月15日消息:近年來,IP改編劇風靡了電視圈。《甄嬛傳》《琅琊榜》《花千骨》《歡樂頌》等,在贏得不俗收視成績的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但是在IP改編劇製作的過程中,普遍存在了一個問題:多大程度上忠實原著?改的少了,可能不適合電視劇的拍攝和演出;改的多了,原著黨會不會「買單」?  在2017年6月15日舉辦的主題為內容創新和劇本品質的上海電視節白玉蘭論壇上,這個問題又一次被提了出來。面對這一問題,派樂傳媒董事長、著名編劇張永琛表達了他的看法:尊重是最大的底線。小說的表達和電視劇的表達是兩個範疇。
  • 《拾光裡的我們》完全忠於原著
    作為原著粉的我,是基本上會把改編自小說的電視劇看個開頭的,感覺這部相比較近幾年的IP劇來說,是比較忠於原作的改編。基本上劇情沒什麼改變。演員是新人,比較稚嫩。也看的出來是小成本製作的愛情甜劇。但的確這個小說作者本身寫文就比某些作者有腦多了。雖然只是戀愛劇,但勝在套路不多,有些新意。並非全部都是那種前一秒就知道下一個劇情是怎麼樣的那種。
  • 《親愛的翻譯官》原著作者:從幼兒園就愛編故事
    電視劇的情節改編可以接受  因為是自己創作的小說,繆娟此次回國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看電視劇。事實上,電視劇的情節和原著相比,改動非常大。「到播出的時候,就連編劇、導演都感覺剪輯的力度非常大。但這種情況我認為是對的,我們的目的是要把翻譯界的愛情故事呈現出來,一定要為這個目的服務。」對於故事情節上的改動,繆娟是能夠接受的。
  • 當唐家三少遇到王倦,網文作家與影視編劇碰撞出什麼火花?
    「IP改編要專注於故事,特別重要的一個詞就是尊重。我既然接了這個IP,首先一定熟讀它,因為我要了解它的精神,要了解表現什麼意義,表現每一個人物。如果不夠尊重這個作品,改編很難獲得成功。」談到《慶餘年》的改編秘訣,編劇王倦表示。
  • 《大宋北鬥司》口碑爆棚,原著作者月關擔當編劇,這才是良心改編
    2019好劇來襲,《大宋北鬥司》口碑爆棚,原著作者月關擔當編劇,堪稱改編界的良心,可一口氣看完已更新的12集!
  • 眾多媒體關注的《終極筆記》如何將原著氣質合理還原的?|編劇導演...
    總編劇田良良在接受業內公眾號《影視前哨》的專訪時表示,為了還原稻米們心中的盜筆,編劇團隊將重點放在用細節來展現《盜墓筆記》原著給書粉呈現的氣質而非只是簡單還原書中的場景和情節。另外還在劇本創作初期,整個編劇團隊分別按照面向書粉和普通觀眾制定了兩份調查問卷,了解不同群體對於《盜墓筆記》影視化改編的需求。
  • 縱觀《慶餘年》,為何當下小說改編的影視劇,與原著漸行漸遠?
    #影視#同樣是長篇小說改編,同樣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毫不誇張地說,《步步驚心》不僅帶動了穿越題材的風靡,也為改編作品呼喚了曙光。可是,近年來的風氣,反而變了味道。每當有一部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播出,輿論往往呈現兩極化:一面是自詡原著黨的朋友,打心眼裡的厭惡;一面則是認可改編的朋友。不可否認,這兩種觀點恰恰都反映了一個現象——由小說改編的影視劇,逐漸拋開了原著的軌跡。
  • 據說這是更忠於原著的《波西傑克遜》,劇版?
    瑞克·瑞奧丹表示《波西傑克遜》系列劇集,會更忠於原著。在劇版《波西傑克遜》中,主角波西由小說開始的12歲改成了16歲,雷克·萊爾頓表示劇版會更忠於原作,第一季始於「神火之盜」(波西尋找宙斯的雷霆,阻止希臘諸神之間的戰爭)。
  • 文學作品改編美劇|看完美劇看原著~好酸爽~
    Martin  這個恐怕地球人都知道,HBO打造的這部奇幻史詩巨著正是改編自馬丁的《冰與火之歌》系列七部小說(仍在編寫中),憑藉基本忠於原著的風格和出色的改編,HBO讓世人臣服。  小編:地球人都知道原著是《冰與火之歌》,作者本人知名度也頗高,完全不亞於小說哦,著急的劇迷天天在世界各地呼喚著他的名字……《真愛如血》(True Blood)  改編自原著: The Southern Vampire Mysteries系列小說  作者:Charlaine Harris  這部改編自暢銷書《南方吸血鬼》的故事
  • 網文作家對話影視編劇:IP改編的陣痛與成長
    2019年,以《慶餘年》為代表的一系列優秀改編劇的出現,展現IP改編的全新可能。編劇王倦提到,IP改編成功的精髓在於「尊重原著」,「尊重原著」是不是IP改編唯一的成功路徑?未來,IP改編市場將有哪些全新的發展趨勢?作家、編劇應該如何合作,才能滿足觀眾越加挑剔的審美口味?這些問題,都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