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我不是藥神》想給差評,關於生死,我有一點不同的看法

2020-12-24 戀上糖果甜

今天又和朋友討論起了《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我說我不喜歡。

朋友很吃驚,豆瓣9.0,裡程碑式的國產電影,應該人人都喜歡才對。

但人就是這麼奇怪,每個人都有他的思想,有他的動機。

當然,我並不是針對這部電影,只是我有一點點不同的想法,關於生和死。

1

有一種病叫慢粒白血病,正版的藥4萬一瓶,很多病人吃不起天價進口藥,最後只能死去。

而產自印度的高仿違禁藥,療效一樣,卻只要500一瓶。

藥販子程勇發現了這其中巨大的商機,開始走私違禁藥,開始他為了掙錢,後來為了救命。

警察在追捕程勇的過程中,希望吃走私藥的病人能夠供出程勇,其中一個老奶奶痛哭流涕地說:「四萬塊一瓶的藥,我吃了好幾年了,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

現在才好不容易有了便宜的藥,才500塊一瓶,他真的不掙錢!他只想幫我們!

你們把他抓了,我們就沒法活了!誰家還沒個病人呢?你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生病嗎?

我還想活著,我不想死……」

電影中的這一幕讓影院中的姑娘們都掏出了紙巾擦眼淚,我卻情緒平平,突然有了另一個念頭。

倘若我的家人,得了這樣的病,我會砸鍋賣鐵花錢救治;倘若是我自己,我寧願坦然地死。

或許是我的想法太消極,但為了延續幾年壽命,吃沒房子吃垮家這種事情我做不出來。

我希望我的存在,就算不能給家人錦上添花,也不要成為他們的負累。

我看過了很多因為大病而家破人亡的例子,家破了,人也沒了。

還有很多的家庭,因為治病花錢,父子之間,兄弟之間反目成仇。

2

國人的教育,從來都是要我們積極向上,敬畏生命,拼盡一切也要活著,哪怕是苟延殘喘,好死不如賴活著。

而對於死亡,則是諱莫如深,恐懼至極。

殊不知,人有生老病死,這是自然規律,沒人可以躲得過死亡。

我要認真地活,也會淡然地面對死。

王傳君飾演的病人在醫院接受清創的時候,痛得需要咬住手帕,但還是在走廊裡都能聽見他悽慘的叫聲。

不僅在經濟上是負擔,身體上,精神上,都是折磨,所以他選擇了自己了結生命。

我會和他是一樣的選擇。

活得有尊嚴,死也要有尊嚴,我不希望我被病魔折磨的不成樣子。體面地離世,同樣是人生的選擇。

人有活的權利,也有死的自由。

格列衛被納入了醫保,那麼安樂死呢,什麼時候可以合法化,讓更多絕症病人都能少遭罪,保留此生最後的那一點體面。

3

電影裡每個人都在喊著「我要活」,而生活中,卻有很多人在喊著「讓我死」。

躺在病床上神志不清,依靠導流管和紙尿片活著,僅僅是在醫學上還有作為生物存活的生命體徵,完全喪失人格,曾經光鮮得體的人,此刻卻連自己的排洩物都需要他人來清理,如果這樣的人能短暫恢復意識,他是否想要繼續這樣活著,活成一個生物,而不是一個體面的人。

反正我是不願意的。

或者是被病痛掌控神經,連呼吸和進食都劇痛難忍,止疼藥不再起作用,我覺得我不想吃這樣的苦,人生已經很苦了,為什麼不能去選擇輕鬆的方式呢。

臺灣電影《血觀音》的結局裡,棠夫人躺在病床上受盡折磨,醫生提議可以安樂死,但棠真卻阻止了,並且說出了最惡毒的祝福:「長命百歲,萬年富貴。」

她要機械地躺在冰冷的醫療器械旁邊,渾身插滿管子,身體乾枯得不成人形,不能說話,不能動彈,日復一日,長命百歲。

真是一句讓人絕望到骨子裡的祝福。

「世間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罰,而是那無愛的未來。」

這樣活著,比死亡更恐怖。

4

我覺得這也沒有什麼悲哀的。

我只希望,我活著的時候,健康快樂得活。有人愛,能愛人;讀書旅行,豐富閱歷;學會獨處,也會追求喜歡的人;勤於思考,讓每一天都充實有價值。

活不下去的時候,也能看透世事,不抱怨,不仇恨地面對死亡。

如果我還有錢,我想最後能好好看看世界;如果不幸我無法行動,那我就留給家人。

我不想花錢再去延續幾年的痛苦,沒什麼意義。

最近翼裝飛行女孩失事的新聞下面,全是網友的聲討之聲:「玩這麼危險的運動就是作死」,「為什麼不想想你的家人」,「活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善良。

女孩酷愛運動,除了翼裝飛行,還有滑雪,衝浪,潛水等等,她的經歷精彩得超過了很多人的一輩子。

就我這樣的人,活到80歲都不見得敢去跳一次傘。

她早就知道極限運動的危險,所以提前籤好了器官捐贈協議,並且之前她曾在視頻裡說:「我為自己而活,我不後悔我的選擇,我會堅持我選擇的路。」

有人喜歡安穩,有人喜歡挑戰;有人在意的是生命的長度,有人享受的是當下的自由。

不是勸誰去模仿她追求刺激,而是即便不理解,也請口下留情。

不同的人,熱愛生活的方式不一樣罷了。

當然,還是希望如程勇所說,「我相信今後會越來越好的。」

除了格列衛,希望更多的藥物都能進入醫保,希望更多的大病,普通人都能治得起,更希望藥物治病也能療心。

相關焦點

  • 再看《我不是藥神》,感動的背後,是關於人性的思考
    《我不是藥神但既然選擇了「我不是藥神」作為題目,這說明導演文牧野試圖向觀眾言說的時候擺脫「藥神」的光環。「藥神」是張仲景、李時珍這樣畢其一生心血於醫藥事業的先賢,再歷經數百年的傳誦、謳歌形成的文化符號和精神符號。那麼,依靠走私的保健品店主是否可以當得起這樣的稱呼值得商榷。我以為影片後半部分即老曹逝世後的勇哥,可以稱得上是「藥神」。
  • 《我不是藥神》:看生死抉擇,看人性光輝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自上映以來一直廣受好評,那它到底好在哪呢?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就一直在進行不同程度的醫療改革,雖然花樣一直在變,但我們卻發現治病越來越貴了。到底《我不是藥神》中的「天價藥」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原因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得多。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開發一種新藥的物質成本和時間成本非常巨大,另外,有能力獨立開發新藥的公司並不多,所以藥貴。
  • 再看《我不是藥神》,才發現最可怕的不是窮,而是人心
    有些電影,只看一遍是不夠的,比如《我不是藥神》。為什麼說這部電影只看一遍不夠呢?這當中有兩層有意思。其中有一層意思是看這部電影看完一遍還想再看一遍,再看一遍,再看一遍,而且每次看都覺得很好看,很有意思,甚至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收穫。
  • 我不是藥神:
       距離《藥神》上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火和熱都不是足以讓他一直持續發燒的理由,在當下社會裡,快餐式的商業電影和豪華的陣容特效早已經不能滿足看客們的精神需求,所謂情懷也不好多次賣弄,而《藥神》恰好不是中國近期火的電影中的任何一種
  • 我不是藥神,我是病人!
    這不,一部即將上映的電影顛覆了觀眾的對中國電影的看法。電影在上周末有一個小型的點映,口碑爆炸!一向嚴謹高要求的X瓣網友給出的全都是4星5星的高分!在看《我不是藥神》之前,就不能不了解一下《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咱們不談演員、不談演技,就來說一下他的劇情和故事。本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一個絕症病人如何努力求生並拯救成千上萬面臨同樣境遇的人。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我對電影有些看法
    上圖為電影《我不是藥神》男主角程勇得了重病,面對天價藥,吃還是不吃?選擇吃,普通家庭無法承受,不吃,生命得不到延續……7月5日,電影《我不是藥神》全國公映,這個電影中故事的主人公的原型名叫陸勇,來自江蘇無錫,他是一名白血病患者,他曾被許多白血病患者稱為「藥神」。今天,荔枝特報記者趕到了無錫,對陸勇進行了專訪。2002年,陸勇被查出患有慢粒白血病。
  • 關於《我不是藥神》朋友圈說說精選 聊聊藥神觀後感
    近段時間,朋友圈基本被《我不是藥神》看後說說刷屏了。很多人都表示,我不是藥神是我近年來,看過最好的一部國產電影了。以下是小編精選的關於《我不是藥神》說說大全,如果覺得不錯的話,也可以轉發作為自己的朋友圈說說話題哦。
  • 《我不是藥神》觀後
    當時我就陷入了一種極為尷尬的境地,難於用言語表述。我相信你很快也會面臨相同的狀況,所以你可能需要在看電影之前讀一下我這篇文章。為什麼我會極為尷尬?因為在我的朋友圈裡,打從春節開始,就不斷有電影圈和媒體圈的人在狂贊《我不是藥神》。注意,這裡的「狂贊」並不是一種文學修辭手法,而是完全可以按照字面理解---狂暴地讚美:「絕對神片!」
  • 《我不是藥神》與它背後的阿里影業
    而刷遍朋友圈的「自來水」們則表示,這是一部「零差評」的電影,甚至是「很長時間以來最好的國產片」。7月4日,在看完《我不是藥神》點映場後,韓寒發表了一篇微博,稱「很多年沒有在電影院看到這樣一部國產電影了」,該微博隨即迅速登上了「日榜第一」。
  • 秋天的懷念——《我不是藥神》
    然後我和家人默默地往回家走,我一直在努力地想,如果我要給《我不是藥神》評分,我給幾分?這部網絡現實一起搖旗吶喊的零差評的電影,我心裡看得別彆扭扭的,不是電影不好,只是題材過於沉重,現實如此殘酷,對生命的渴求讓這些病人看的可憐,把人生最美好的東西揉碎了又讓人看,心中鬱郁的,竟然好久吐不出氣來。
  • 看了《我不是藥神》,你注意程勇出獄的狀況了嗎?
    每一次看完《藥神》之後都會有不同的感觸,不僅是感動,還會感到一絲無奈,不過很多人都對最後的結局產生不解,似乎沒人能看懂結局的意義。經歷了3年,程勇出獄,然而只有曹斌一人前去接他,那麼問題來了,當初他幫助過的人都去哪裡了?為什麼不來看一眼程勇呢?
  • 我不是藥神,我是怕死的人
    這電影看了兩遍,在和一群傳播師同學們討論之後,寫作靈感噴湧而出,動起了筆。談不上影評,更談不上什麼雞湯,就是談談我想不明白,又試圖想明白的東西吧。整個電影真的是緊湊乾淨,每個鏡頭都在講話,人物性格、語言習慣、故事背景,就這樣流露眼前。有意思的事情,一開始就出現了。
  • 看了《我不是藥神》,你注意到程勇出獄的狀況了嗎?
    每一次看完《藥神》之後都會有不同的感觸,不僅是感動,還會感到一絲無奈,不過很多人都對最後的結局產生不解,似乎沒人能看懂結局的意義。經歷了3年,程勇出獄,然而只有曹斌一人前去接他,那麼問題來了,當初他幫助過的人都去哪裡了?為什麼不來看一眼程勇呢?
  • 《我不是藥神》:餘生很短,請擇善而行!
    作者 | 一味清歡 01 《我不是藥神》爆了!點映票房過億,上映首日票房過3億,豆瓣評分9.0,這部幾乎零差評的電影席捲了熱搜榜。網友紛紛在社交平臺發表評論,聲稱好久沒有見過這麼好的國產電影了,本來是奔著喜劇去的,結果卻在電影院哭成狗。韓寒甚至在微博發布長文,斷言《我不是藥神》是最近幾年罕見的國產好電影。
  • 《我不是藥神》不是神作,它是美人魚!
    之所以如此,不是因為捨不得幾十塊錢,而是不想看到國產電影沉浸在越爛越賺的怪圈裡。《我不是藥神》打破了我的觀影習慣,點映之前就被各種安利,點映之後的爆表口碑,讓我不得不提前走進影院。 說實話,看完之後有點小失望。失望的不是電影本身,而是它與網絡口碑之間的距離。
  • 羅大佑看完《我不是藥神》之後寫了一首歌,感動!
    關於電影與創作初衷,他是這樣說的,「有關生命這樣的議題因為太過嚴肅,一直以來都不容易表達,或是表達了以後不容易被接受。《我不是藥神》用了笑淚與共的模式來講述一個真人發生過的真的故事,將善意這個我們平常不自覺在碰觸的人性的觸角伸展到我們願意很開心的面對它,是這部電影打動我的地方。」
  • 《我不是藥神》在線免費看
    《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製的劇情片,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到訪,打破了神油店老闆程勇的平凡人生,他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收穫巨額利潤的他,生活劇烈變化,被病患們冠以「藥神」的稱號。但是,一場關於救贖的拉鋸戰也在波濤暗湧中慢慢展開 。
  • 我不是藥神,我是男神
    ,聽聽三刀侃大山我不是藥神,我是自信的男神相關連結:《我不是藥神》簡介:《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製的喜劇片,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收穫巨額利潤的他,生活劇烈變化,被病患們冠以「藥神」的稱號。但是,一場關於救贖的拉鋸戰也在波濤暗湧中慢慢展開 。
  • 我不是藥神,但我是有情人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8迷電影」俗話說「有什麼別有病,沒什麼別沒錢。」為何人間還有疾苦?我想大概是諸多無奈吧.《我不是藥神一句話道出了多少中國人不敢生病,看不起病的現實從片名你能看出來,《我不是藥神》聚焦的是醫療題材所以,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
  • 《我不是藥神》:程勇不是藥神,兩次都不是
    儘管《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與實際原型有所出入的故事,但很少有人會懷疑這個故事所投射的現實。於是,程勇在深思熟慮之後,決定走私倒賣這款仿製藥,而在這條鋌而走險的道路中,程勇曾有兩次接受了靈魂的拷問與洗滌。但正如電影的名字一樣,程勇不是藥神,兩次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