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盾:如果每個人都喜歡藝術,這個國家會充滿人性

2021-12-17 音樂之友

作者丨謝子竹

來源丨LCA(ID: L-Contemporary-Art)

音樂家譚盾小時候去美國留學,母親對他說:「不喜歡藝術的女孩子千萬不要娶,不喜歡藝術的家庭千萬不要去住,不喜歡藝術的國家千萬不要去。」

成年後的譚盾,越來越覺得母親的話有道理,他說:「當你喜歡藝術時,這個國家就會充滿了關愛、人情、人性,會對所有的山水、天空、大地都充滿了感情,這就是藝術的巨大力量。」

無獨有偶,宮崎駿也曾表露出類似看法,「真正做藝術的人是溫暖的,有人性支撐的」,他的每一部動畫裡不僅僅是講一個故事或者讓人一笑,還有他關心和想要呼籲的內容,文化與人性才是藝術的精髓。

▼ 譚盾憑藉《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譚盾一生獲獎無數,其中與李安合作的《臥虎藏龍》可謂是雙贏。李安憑藉這部影片獲得華語電影歷史上第一部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獎項,而譚盾不僅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還摘得了葛萊美獎最佳電影原創音樂專輯獎。

在早年的一篇採訪中,譚盾曾就創造力、藝術、傳統及民族文化做過一次很有見地的回答,讀來有啟發。

問:很多人評價您的作品裡有一種創新的生命力,比如您可以讓提琴拉出二胡的聲音,從大自然中捕捉聲音的靈感元素。當代社會中,我們呼喚創造力,但同時又創造力匱乏,能不能給我們分享一下,您的這種創造力的源泉是什麼?

譚盾:我記得多年前中央電視臺做了一期節目,把朗朗、餘隆還有我三個人聚到一起,問了我們一個問題:你們覺得最大的財富是什麼?是金錢嗎?朗朗說不是,是青春,是年輕,年輕就是財富。餘隆說,我的女兒是我最大的財富,我最愛我的女兒了。問到我,我說,其實最大的財富是人類的想像力,有了想像力就什麼都可以有。

▼ 郎朗、譚盾、餘隆

想像力在哪裡?我特別喜歡祖先給我們的教育:想像力來自於大自然,要聽水、聽風、聽濤、聽雪,聽到下雪的聲音是一件非常需要想像力的事,你能不能看見風,這也是一種想像力的反映。所以我教導小孩子,特別是學藝術的小孩子,去關愛大自然的點點滴滴,你會從中得到非常多的想像力的訓練。

▼ 交響童話《彼得與狼》- 譚盾/趙薇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收聽、收藏專輯 

想像力可以訓練,靈感也是可以訓練的。這些東西我們常常說是天生的、只有天才才有的,其實它們都可以通過訓練得來。後天的訓練非常有益,而且是最關鍵的。我們做環保時,也可以把藝術、把跟大自然的接觸與環保理念結合起來,這樣可以更加啟發我們的靈感和想像力,把環保做得更有藝術性、有吸引力、有輿論性和教育性。

問:您剛才談到全民對於藝術的接受,這讓我想到了一個問題:您之前為《臥虎藏龍》、《夜宴》、《英雄》等電影配樂,並獲得了很多獎項,但這些影片本身在觀眾群體中則褒貶不一,這是否反映出傳統題材在當代的一種不兼容?傳統藝術、傳統題材如何在當代尋找落腳點、如何在當代尋根?

譚盾:從運動的角度來看,一個跳遠運動員必須要先退回去,然後助跑,才可以跳得更遠。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也是這樣的,拳頭離得更遠,打得更重。如果以這個角度審視藝術,會發現未來跟過去有著明顯的聯繫,所以藝術家們常常尋覓消失的根脈去了哪裡。

中國古代哲學裡有兩句話特別感動我,一句是「大音希聲」,翻譯成英文就是 The greatest song can be heard only in silence,即最宏偉的聲音只能在寂靜中被感悟到,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聽雪的原因;還有一句是「形斷意不斷」,形斷掉了,其實意才剛開始。

就如彈古琴的人,琴聲後面那些五花八門、讓人無限想像的斑斕顏色才是真正意義的開始,所以我們希望回到傳統、追尋消失的根脈,是因為傳統有著「大音希聲」和「形斷意不斷」的魅力。

▼ 女書

《女書》現在在全世界巡演(女書:世界上唯一的女性專用文字,通過家族內女性成員的聚集唱習得以代代相傳,被稱為「中國文字史上的奇蹟」,譚盾以其為主題創作了交響樂作品《女書》。——編者注),人們都覺得「哇,這是一部非常現代的作品!」我說是的,我尋覓女書,尋覓一個媽媽的起源,尋覓女性吟唱的根源。

▼ 譚盾《女書》對話費城交響樂團

雖然這個東西消失了,但是我們可以從科學的角度、從母體的角度、從人類學的角度尋找機緣,而這個機緣會刺激你的想像力,從而引發未來女書的發明和創造。女書從過去走到現在,並不是目的,只是經過現在而已,它要去未來。創造才是目的,一切的追尋和回顧都是在訓練我們的想像力。

問:您剛才提到女書的世界巡演,這讓我想到關於中國文化在世界著陸的問題。中國人對於很多外國的作曲家、外國的音樂比較熟悉,但反過來,國外的民眾對於中國的作曲家、中國的音樂有相同程度的認知嗎?還是說他們的認知大都還只停留於「東方」、「王朝」、「民族文化」等符號型概念?

譚盾:中國的文化要走出去,一定要融合世界文化,佔領教育。我們做《女書》,可以用民樂做、用戲曲做,那為什麼選擇了用交響樂做?因為每個國家都有交響樂團,而交響樂團周圍會有很多音樂學院,這樣的話,一個音樂學院的學生在上課時,可以彈中國的音樂,透過中國的音樂又可以看到孔子、老子,這很有意思。

我現在在美國,很多年輕人能認出我來,因為美國的學校裡教我的音樂。而一旦教我的音樂,必然要牽扯到什麼是禪宗、什麼是老子、什麼是孔子、什麼是長江、什麼是黃河。

所以我覺得,民族文化要走出去,最重要的是跟世界機制、世界文化、世界教育接軌。莎士比亞、貝多芬在中國家喻戶曉,那是因為我們的課堂在講莎士比亞,我們的音樂課在講貝多芬,中國所有城市的新年音樂會都演奏《歡樂頌》。西方音樂已經進入到中國的教育體系,中國的音樂走出去時,不要走馬觀花,更不要天女散花;中國的文化走出去就是要擁抱世界文化,要進入他們的教育體制。

中國的藝術家需要有國家的支持,這個民族一定要懂得,象牙塔裡需要有人。這麼一個偉大的民族,如果象牙塔裡是空的,我們怎麼讓我們的文化跟世界接軌?怎麼讓我們的文化進入全世界的教育體系、進入全世界的交響樂團?我每次做一個新的交響樂作品時,都希望把傳承擴大,融入在我的音樂裡。

▼《交響曲1997:天·地·人》- Song of Peace

同時我認為,社會一定要明白,我們的藝術和藝術家需要整個社會去愛、去捧著。一個愛藝術的民族、一個學藝術的民族、一個對教育和美非常崇尚的民族,一定是非常偉大的民族。這樣別人才願意來到你這裡,跟你交心,把你的東西當成寶貝帶出去,帶到別人的靈魂之屋裡,帶到別人最深的心房裡保護起來。



相關焦點

  • 譚盾:「如果每個人都喜歡藝術,這個國家會充滿人性.」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LCA作者:謝子竹「如果每個人都喜歡藝術,這個國家會充滿人性。」音樂家譚盾小時候去美國留學,母親對他說:「不喜歡藝術的女孩子千萬不要娶,不喜歡藝術的家庭千萬不要去住,不喜歡藝術的國家千萬不要去。」
  • 譚盾:沒有藝術支撐的國度,人性的底線在哪裡?
    譚盾:中國的文化要走出去,一定要融合世界文化,佔領教育。每個國家都有交響樂團,而交響樂團周圍會有很多音樂學院,這樣的話,一個音樂學院的學生在上課時,可以彈中國的音樂,透過中國的音樂又可以看到孔子、老子,這很有意思。
  • 譚盾:大音希聲達天下
    譚盾是湖南人,一直著迷於楚文化,清朝人稱讚《楚頌》,說「風流人去一千年」,而這段旋律已經流傳了超過2400年。譚盾已經是國際公認、享譽中西的音樂大師,但在創作中,他始終把自己看成一個普通人,去感悟生活,探索人性,「希望人們可以在音樂裡,找到精神的良藥。」滄海桑田,音樂和人性不變。譚盾說過,湖南人很複雜,「既鬼氣又浪蕩,既浪漫又高尚,既理想又現實。」
  • 觀音的感悟——直覺譚盾視覺音樂
    電影是一個視聽藝術,而譚盾為這部電影所創作的音樂,無論是從作曲技巧上還是音樂風格上,都與唯美的畫面達到了完美的統一,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很通俗,而電影本身就是一種很通俗的藝術,所以說《臥虎藏龍》的配樂使得很多不大聽得懂古典音樂、交響樂的人開始傾聽他的音樂、理解他的音樂,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音樂的魅力和證實了中國音樂的實力。事隔一年,譚盾的名字隨著電影《英雄》鋪天蓋地的宣傳,而再一次成為了大眾話題。
  • 獨爆:譚盾和譚維維又撞出了火...
    這次,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和它的榮譽藝術指導譚盾大師攜手,為中國樂迷們打造的這二場北京新年音樂會,火爆十分,聽說12月30日在國家大劇院那場的票,一個月前早已售空,而12月29日在中山音樂堂這一加場,也在火熱購票中。
  • 譚盾「開講」水樂堂 左耳巴赫,右耳禪鍾
    《臥虎藏龍》中那些委婉、惆悵的調子,都源自譚盾的湘情。「湖南人喜歡兩樣東西:捉鬼和談情,所謂湘女多情嘛!」配合片中那隻「碧眼狐狸」,譚盾特意採用了巴烏這種樂器,以營造一種神秘的鬼氣;驚心動魄的打鬥場面,他則用打擊樂敲出京劇鑼鼓點,「世上這種節奏只有中國有,每一拍都是重拍」;至於最關鍵的大提琴,譚盾半開玩笑道:「那是馬友友拉『四胡』,一把四根弦的『二胡』。」
  • 譚盾,一個大時代下的瘋子
    他最喜歡吃紐約的蕎麥麵,每次都叫兩碗。」這晚,譚盾和國家交響樂團一起,演出武俠四部曲《臥虎·英雄·夜宴·復活》。譚盾和李安共同認為:歌劇是原始的電影,電影是未來的歌劇。 譚盾與李安的第一次聚會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紐約。那時的紐約,陳逸飛、陳凱歌、譚盾、李安……華人精英薈萃。「馮小剛在那拍《北京人在紐約》,張藝謀也是紐約常客,他最喜歡吃紐約的蕎麥麵,每次都叫兩碗。」
  • 譚盾《敦煌·慈悲頌》-穿越敦煌千年歷史 重現中華文明史詩
    每一幕都蘊含著深厚的哲理,用音樂與文化、歷史、心靈對話,引導人們向善,「人與萬物要和,人與眾生要愛」,倡導誠信、平等、奉獻、慈悲……在創作過程中,譚盾對壁畫故事中的諸多細節進行了改寫與重新編排,提煉出劇中人物的人性面 。譚盾先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文化要跟全世界分享,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精神平臺和信仰橋梁。
  • 明日演出丨2018譚盾新年音樂會
    剛獲得世界權威的「威尼斯雙年展藝術終身成就獎·金獅獎」的譚盾,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親善大使,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榮譽藝術指導、深圳交響樂團首席客席指揮。作為世界知名作曲家和指揮家,譚盾的藝術和音樂對世界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在新的2017-18樂季裡,譚盾將指揮歐洲知名的德國NDR廣播交響樂團巡演歐洲五個城市,並指揮世界知名的倫敦交響樂團巡演巴黎和倫敦。他還將帶領法國裡昂國家交響樂團2019年巡演法國及中國。
  • 譚盾與遊戲音樂,一場從符號到意義的「實驗」
    譚盾知道這次的作品可以傳達意義的量級,同時也必然要考慮到年輕人們的審美取向。不過,龐大的觀眾群已足夠讓他興奮:「我覺得我特別喜歡去挑戰年輕人,同時我也特別喜歡被年輕人挑戰,在音樂上的思維就會特別的活躍。」
  • 【獨家】李安「好基友」譚盾:做自由的巫師
    10月25日,譚盾在國家大劇院又一次演繹了這部作品。「我是盡了心血的。」如今再回去聽《臥虎藏龍》的音樂,譚盾說他依然能被感動。那部作品為他帶來了巨大的聲名。雖然此前他在1990年寫的《九歌》已經讓他在國際上贏得聲譽,但《臥虎藏龍》的影響力顯然大大超出音樂圈。此後,「很多不大聽古典音樂或交響樂的人,開始接近和理解我了。」
  • 譚盾7月上任世界頂尖音樂學院院長,他在上海還有一場盛演!
    如果這個理由還不夠,就在這周,國際知名的中國音樂家譚盾要來魔都了!就在2018年年底,譚盾被任命為美國巴德音樂學院院長,任期從今年7月1日開始,任期3年。能在美國頂尖的音樂學院擔任院長,再一次證明了譚盾的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相信譚盾先生身上的中國風採定能影響更多從事音樂事業的年輕人。這次來魔都,正是譚盾上任前對中國聽眾的獻禮。
  • 音樂家譚盾受聘西北師範大學客座教授
    澎湃新聞記者從西北師範大學方面獲悉:12月25日,西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舉行譚盾先生客座教授聘任儀式。西北師大校長劉仲奎為譚盾頒發客座教授聘書,西北師大副校長鄧小娟主持聘任儀式。我國四位著名歌唱家黃英、吳虹霓、王傳越、王雲鵬和音樂學院全體師生參加。
  • 江青|我與青年譚盾一起創作的日子
    我當然不會甘心於這個嘗試探索人性、探索新的語彙、新的表達方式的舞劇胎死腹中,憋了一肚子氣告訴譚盾:「按照原方案繼續下去,遲早會在外面公演的。」一九八二年我出任香港舞蹈團第一任藝術總監,《負·復·縛》便放在了第二年的劇目規劃中。記得後來在音樂上都是通過書信和錄音帶交流、磋商的,我也專程在一九八二、八三年間到北京和主創人員做進一步溝通。
  • 俠之樂 海之聲 譚盾之藥 譚盾大手筆串起青島「珠鏈」「音藥周...
    這是對譚盾音樂創作歷程的精彩剪輯,也體現了他寄托在國風、國樂中的時尚元素、浪漫情懷。譚盾表示,在疫情讓人與人、國與國割裂的情形下,希望藉助音藥周為全世界的人注入一劑「良藥」,帶大家重新擁抱自然,治癒心靈。譚盾和青島交響樂團演奏人員一起為演出進行排練。
  • 譚盾與杭蓋,交響與搖滾,會碰撞出怎樣的「巴赫宇宙」?
    隨著作曲家譚盾與民族搖滾樂隊杭蓋的合作進行到第四年,「交響搖滾」這一自創概念已經開始為人熟知,他們的合作也進行到下一個階段,向著更具實驗性的方向駛去。 這一次,譚盾選擇了「古典音樂之父」——巴赫,並將繼續攜手杭蓋與蘇州交響樂團,於2020年10月10日晚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音樂廳的舞臺上為申城觀眾們獻上一場名為《交響搖滾·巴赫宇宙》的音樂會。 他們將以「交響搖滾」這一自創藝術形式,共同打造一個超越民族與時間的實驗性音樂宇宙。
  • 西北師範大學舉辦譚盾先生客座教授聘任儀式暨「一堂生動的思政課」
    12 月 27 日,記者從西北師範大學獲悉,國際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正式受聘成為西北師範大學客座教授。聘任儀式在西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行,隨著音樂學院學子們一浪高過一浪的掌聲與歡呼聲,譚盾和世界著名歌唱家黃英、王傳越、吳虹霓、王雲鵬一行五人走進了音樂廳。
  • 譚盾|最會玩音樂的「瘋子」告訴我們人生一定要有夢
    他通過音樂和大自然對話,在他的奇思妙想下,石頭,水,紙都能成為樂器,奏響出美妙的樂章。樂器經由他的改造,能變換出新的聲音。他秉承了中國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哲學思想。這讓他的音樂有一種有機的生命力。他在音樂的世界裡如痴如狂,他不滿足於頭頂的光環,永遠都在追求新的突破,這樣的「瘋子」精神,值得每個人學習!而他的經歷,更是美夢能成真最好的證明!人生一定要有夢!
  • 把聲音拍成電影-譚盾的女人秘訣
    譚盾把母親與女兒的「女書」拍成了電影,馬伊琍把母親與女兒的「血書」演成了戲劇。無論是馬伊琍的《找到你》,還是譚盾的《女書》,都是女人生命緣分的極限表述。本場音樂會是這兩部在藝術本源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聲音電影問世近20年來,首次同臺呈現,對觀眾來說將是一次非常難得的聲音經歷。
  • 譚盾+呂思清+莫漠+牛牛,這場音樂會的陣容,絕對是王炸級別!
    如果說前三部作品是以影配樂,那麼唯有《復活》,是以影配樂、以樂釋心、以心化劍,充分表達了譚盾的創作哲學——「武俠的情懷是一種復活,是夢的復活,是友情、愛情、兄弟般的情誼的復活。」曲目單序:水的審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