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交地產豪擲近10億挺進鄭州市場,開啟了對鄭州市場的開拓。中交地產在過去的幾年裡,經歷了人事動蕩、戰略調整、負債創新高、高調激進拿地等頗有爭議的事件。
樂居推出地產X光系列報導,看一看中交地產首入鄭,高負債強擴張能否行得通?
提起中交地產,鄭州的人民可能對它還有些陌生。事實上,中交地產與鄭州人所熟悉的保利、華潤、中海等房企一樣,也是房地產領域裡的「國家隊」——央企。
2020年2月13日,中交地產以近10億的價格一舉拿下鄭州市濱河國際新城的兩宗優質地塊。中交地產這家房企才首次走進鄭州人的視野和生活。
中交地產首次入正鄭地塊位置示意圖
但比起中交地產首進鄭州,更引人矚目的是:在鄭州經開土地開拍兩天前,中交地產還攜手華潤在北京歷經半個小時報價40輪的鏖戰,一舉拿下了通州區馬駒橋地塊。
在全國都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下時,中交地產連續拿地,如此大的動作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
而這只是中交地產在全國激進拿地的一個縮影。
根據中交地產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1-3月除上文中的北京和鄭州外,中交地產還在重慶、天津、武漢、蘇州、昆明等多個城市擴充土儲,合計41.05萬㎡,總價款達超210億元!
其拿地強度遠超「恆碧萬」等頭部房企,位列主流房企之首,更大幅超出去年。
事實上,中交地產大張闊斧地補倉從近兩年已經開始。其中不乏高溢價拿地案例。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中交地產新增土地儲備分別為62.06萬平方米、172.26萬平方米與258.67萬平方米。
2019年全年,該公司新增土地儲備492萬平方米,同比增加90.2%,約為2017年的三倍,是2016年的約8倍!而同年,中交地產公司的總土地價款達到343億元。土地儲備提速相當明顯。
中交地產在土地儲備上的持續發力與其「央企前三」的目標有重要原因。去年中交地產宣布3年內做到500億元,5年做到1000億元,並提出要做到「央企前三」的目標,野心躍然紙上。而土地作為房企的糧倉往往影響著房企的規模。房企土地儲備規模豐厚,意味著後續發展有保障,便也不難理解中交地產在拿地上為何如此積極了。
但顯然,想要達到「央企前三」的目標不僅僅只需要加速拿地和快速擴張,還受營收、淨利潤、負債情況等多方面的影響。據了解,2019年中交地產近四年來首次錄得營收、淨利雙雙下滑,而其融資壓力和融資成本以及企業負債都居高不下,也為其大規模擴張,埋下了隱患。
請持續關注地產X光中交地產系列報導。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