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0:沈一石機關算盡,被高翰文抄家,自己走進火海

2020-12-25 貝蓓影視

譚綸將李時珍請到了淳安,並告知海瑞,海母及其家人也即將接到淳安,讓李時珍一面為淳安的災民防治疫情,一面為海瑞夫婦開出孕育的藥方,為海家留後。譚綸急於趕到前方抗倭軍營,臨行前與海瑞交代了時局,抵制「改稻為桑」徹底打亂了嚴黨的陣腳,沿海倭寇最近必定會有大舉動,東南即將會有大戰事。而仗要打贏就要花錢,但是現在的國庫虧空,嘉靖帝還要靠嚴嵩父子支撐局面,他們如果拿不出錢便一定會拿有錢的開刀,據胡宗憲分析,眼下有巨財能填補國庫虧空的也只有沈一石這個富商了,朝廷拿他下手是遲早的事。

胡宗憲抗倭的軍報和沈一石賑災的消息一起送到了宮裡,嘉靖帝,嚴嵩父子,裕王等人正齊聚一堂商議朝局,事情都已經擺在了眼前,改稻為桑政策的實行舉步維艱,國庫的虧空沒有補上,胡宗憲那邊又大戰在即,這是關係到社稷安危的軍國大事,朝廷一定要拿出銀子全力供應前方,百姓逼不得,軍隊誤不得,果然事情如胡宗憲所料,現在只能拿沈一石這位富商開刀了,朝廷非但沒有感念他替朝廷賑災的義舉,反而看上了他的萬貫家財,最後嘉靖帝授意,嚴嵩下令讓嚴世藩查抄沈一石的家財,以籌募軍糧送往胡宗憲大營。

沈一石機關算盡,其實冥冥之中早已料到了這個結果,他勾結鄭泌昌,何茂才瞞著楊金水,拿芸娘去施美人計,還打著織造局的牌子假裝買田卻把糧都賑災了,這兩件事捅的都是天大的窟窿。楊金水正在等著沈一石的交代,沈一石卻依然平和,原來他也有隱情的,他向楊金水揭開了一路以來他的諸般苦心謀劃,沈一石說自己和楊金水一開始就錯了,最終導致滿盤皆輸,本來改稻為桑如果能夠順利進行,的確是可以替朝廷補上虧空的,自己雖然賺不到錢,但是多了那麼多桑田再過幾年總是能把錢再賺回來的,但是癥結就出在大明朝的官場已經腐敗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自己買了田,產了絲織成綢,一多半要去補國庫的虧空,剩下的利潤還要給鄭泌昌,何茂才以及京裡嚴黨的貪官們分成,所以最後不得已,只能與二人勾結用十石稻穀買一畝田,才能不賺不賠。結果嚴世藩在裕王的壓力下派來了一個不願低價買田的高翰文,好不容易擺平了他,又遇到了裕王為了倒嚴派來的海瑞和王用汲,這才把鄭泌昌和何茂才逼急了,就搞出了那個通倭大案,又逼著自己以織造局的名義去買田,他們就是想把嚴黨和裕王的人以及織造局推到前面,去幹改稻為桑欺壓百姓的勾當,然後自己躲在後面,最終到了沈一石這邊就成了死結,不買田改稻為桑搞不成,自己會被問罪,如果真的打著製造局的名義去買田,那更是罪上加罪,兩難之下,他只能趁著楊金水不在杭州,瞞著他以及鄭何二人假意去買田,然後再身穿官服高調的到淳安建德去賑災,這樣一來楊金水就不會被連累,而自己的苦心也就能直達呂芳和嘉靖帝,就算會有意外,朝廷也會對楊金水更加深信不疑,而自己打著織造局的名義去賑災也是在給皇上長臉,說不定還能藉此逃過一劫。楊金水了解了這一切內情後,對鄭泌昌,何茂才二人真的是恨之入骨。

很快宮裡的旨意送到了浙江,著令即刻拿辦沈一石,抄沒其家產,並將所抄私財悉數調撥軍用,鄭泌昌何茂才不想惹禍上身,又將此事推給了高翰文,高翰文上次去見沈一石是去彈《廣陵散》,而這次卻是去抄他的家,他再次來到了這個他們曾經促膝長談的帳房,看到了一張沈一石親筆的書箋(情景),沈一石身後的屋子燃著熊熊大火,他擊鼓而歌,這鼓聲正是三國時期彌衡擊鼓罵曹的《風吹荷葉煞》,最後沈一石先行一步葬身於火海,但他死後留下了兩件秘密武器,一件用來殺人,則另一件用來救人,而更為驚人的是作為江南第一首富,他家裡的現銀竟然不到一萬兩,不想,這位浙江首富早已被盤剝的所剩無幾,錢,究竟去了哪裡,他留下的兩件秘密武器到底又是什麼呢?

大明王朝10:沈一石機關算盡,被高翰文抄家,自己走進火海

相關焦點

  • 《大明王朝1566》沈一石的結局早已經註定
    在這部豆瓣評分高達9.7分的《大明王朝1566》中,江南首富沈一石用鼓敲了一曲《廣陵散》,曲畢後,當著高翰文的面轉身走進了火海,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沈一石表面上是江南首富,為織造局幹活,實際上他已經被榨乾了,所以他總是粗茶淡飯的過著他的日子。
  • 大明王朝11:沈一石留下多年帳冊,全部送往京城,嘉靖帝查帳
    朝廷為了抗倭軍需下令查抄沈一石家產,但是沈一石早就料到自己大限已至,先行點火自焚,令奉旨抄家的高翰文震驚的是,這位號稱江南第一首富早已被盤剝的所剩無幾,家裡現銀不到一萬兩,沈一石共有作坊二十五,織機三千,每日可織絲綢五百四十八匹,但庫存生絲僅能維持作坊織綢二十天,共計一萬零九百六十匹
  • 大明王朝:沈一石留下的帳冊,揭開明朝嘉靖帝統治下的陰暗!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71期:上一期提到了沈一石的死,他的死可以說是劇中的一個小高潮,讓人倍感惋惜。
  • 沈一石與高翰文——官僚資本的兩個側面
    相關閱讀:《大明王朝1566》講了個什麼故事(圖解我就不掛了)《大明王朝1566
  • 大明王朝:你我皆凡人,詳解芸娘是如何對高翰文施展「仙人跳」?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87期——改稻為桑深度解析篇3: 前情回顧: 浙江毀堤淹田之後,朝廷派出了高翰文、海瑞、王用汲到浙江地方任職,以便實行高翰文的「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方略。
  • 大明王朝:為什麼高翰文請罪被押赴進京後「只有沉默才能出獄」?
    隨後,海瑞讓高翰文請罪後保持沉默,只有沉默才能出獄,那麼這又是為何呢?《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79期:大明王朝:高翰文向錦衣衛請罪,海瑞為何一再強調沉默才能出獄?一、在《大明王朝1566》中,高翰文一出場就是以替罪羊的方式出現,只是他自己並不知道罷了。
  • 大明王朝32:面對高翰文的妥協,王用汲發飆,海瑞落淚!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32期:上一期講了高翰文被芸娘「仙人跳」的整個過程,可以看出,沈一石從內心並不想做這麼骯髒的事情,芸娘同樣如此
  • 大明王朝芸娘跟過4個男人,最後嫁給高翰文,對她最好的卻是李玄
    《大明王朝1566》中,芸娘可謂是一個傳奇人物了,她的一生裡,跟過四個男人。先被沈一石從揚州高價買來,然後又當做禮物送給楊金水楊公公,陪了楊公公好幾年,末了,楊公公又把她賜給自己的乾兒子李玄,陪侍了李玄一晚上。到末了,又跟著高翰文去了京城,並最終嫁給了高翰文,成為高翰文的妻子。
  • 《大明王朝1566》 第六集 高翰文的初勝
    現在田被淹了,有災民自發組織買田,居然浙江官場管住不讓買,這就說明浙江官場從上到下,就是要逼迫災民賤賣田地,而且必須賣給指定的大商人沈一石。 這裡多說兩句,就是東西方的商業社會發展有什麼不同。 西方社會,由於長期的封建制,導致政府非常弱勢,根本無力統治市場,商人要想擴大市場,保證市場的穩定,就需要自己進行武裝。
  • 大明王朝: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浙江毀堤淹田後的官場現形記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系列文章170 昨天寫了一篇大明王朝毀堤淹田之眾生相,大家反響還不錯,直通車:大明王朝:泯滅人性的毀堤淹田背後,揭示已經爛到根子的大明官場 今天,我們再來分析一下,毀堤淹田後的賑災現場,又是怎麼一出官場現形記?
  • 老劇《大明王朝》中最狠的角色並非沈一石,而是毀堤淹田的鄭泌昌
    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作為這些年來少有的優質電視劇,一直被很多觀眾和網友所追捧。這部劇的精彩之處不僅在於權謀鬥爭的驚心動魄,更在於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看起來十分真實。但是要論起來誰最狠,相信很多人會選擇江南織造局的棉布絲綢商人,沈一石。因為此人一介布衣,為了求生居然敢驚動皇帝,可以說是膽大包天。但是在我看來,有一個角色更狠,那就是浙江當地的父母官,浙江布政使鄭泌昌!
  • 大明王朝:一步走錯,滿盤皆輸,海瑞怎麼就莫名其妙通倭了呢?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88期——改稻為桑深度解析篇4:前情回顧:大明王朝:你我皆凡人,詳解芸娘是如何對高翰文施展「仙人跳
  • 大明王朝:浙江首富沈一石的死,為什麼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
    在《大明王朝1566》中,有一個人的死相信大家很意外,他就是沈一石。
  • 《大明王朝1566》中國為什麼沒有自發形成資本主義?
    最近在三刷《大明王朝1566》,由於已基本了解劇情,甚至對一些臺詞都已經很熟悉,所以這一次看,多帶了些思考在裡面。其中一個思考是,劇情裡人人都在說,毀堤淹田後,大地主們會兼併土地,百姓們賤賣自己的田地,就算度過今年,明年也會因沒有田地而餓死,於是可能激起民變、造反抗議。
  • 《大明王朝1566》火了,富商沈一石結局令人唏噓
    大明王朝嘉靖四十餘年,江南巨賈富可敵國的沈一石倒臺了,殺身抄家。你可以說大快民心,因為他仗著做的是朝廷的生意,勾結官員,大發橫財。可往深處想,再結合現在,特別是去年首富黃光裕的倒掉,這戲意思就大了,悲劇的意味也出來。
  • 大明王朝9:海瑞會見沈一石,沈一石奉旨賑災,惡人變成善人
    另一邊的海瑞帶著胡宗憲給他的親兵來到淳安碼頭會見沈一石,而今天的沈一石和往常截然不同,之前的沈一石一直是個身穿布衣行事低調的商人,而今天的他身穿紵羅綢緞招搖過市,這身打扮立刻就讓熟讀大明法典的海瑞抓住了破綻,申斥他商人是不可以穿紵羅綢緞的,而沈一石混跡官場多年,還是第一次遇到像海瑞這樣的官員,於是他立刻表明身份,說自己因為多年為織造局經商有功所以朝廷特例恩賜了他六品功名頂戴
  • 3星|《大明王朝1566》:架空歷史劇,主角的名字和結局是真的,情節大部分虛構
    大明王朝1566 (2007)導演: 張黎編劇: 劉和平
  • 大明王朝24:高翰文頂撞上司為什麼沒被撤職?因為他有兩張牌!
    本期楊角風談大明王朝24:大明王朝高翰文就任知府後的第一次較量,終於明白啥叫最終解釋權一、大明王朝講到這裡,才真正進入到了正軌,我們的男一號海瑞也終於開始施展抱負了,那麼他的第一戰結局如何呢?我們先分析一下現在的局勢:浙江官員,以鄭泌昌和何茂才為主,他們是遵守朝廷下達的「以改兼賑,兩難自解」的方針同時進行兩項工作。
  • 沈一石的結局
    文丨地產三哥1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
  • 如果能回到《大明王朝1566》,你會對高翰文說什麼?
    《大明王朝1566》裡有個高翰文,他本在翰林院當值,因為提出了「以改兼振,兩難自解」而被嚴世蕃重用, 「以改兼振,兩難自解」是什麼呢? 原來,朝廷為了賺錢,和外國商人定了10萬匹絲綢的生意,要織10萬匹絲綢,就需要大量的桑葉,沒有桑葉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