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
草可
夜已深,可我還是沒有一點睡意。想不到連續上班七天後放鬆下來,內心竟是異常的安定祥和。立秋後的第一晚,站在自家的陽臺,酷熱中偶有涼風掠過,不時傳來小茉莉最後的清香。而靜待第三季的米蘭,還在默默地滋長,看它們張牙舞爪的樣子,像是要燃燼自己最後的煙火。至於銅錢草、狐尾藻和富貴竹,整個夏天是給水就茂盛,唯有牡丹吊蘭從春到秋,開了又敗,孜孜不倦。喜歡它們不受限制的狀態,在季節的長河裡,鮮衣怒馬,烈焰繁花,樸實而美好。
此時,手機裡隨機播放著趙海洋的《深夜港灣》,屋裡燈光昏暗,一種所有燈光都聚集一起的感覺像舞臺,和著這樣的場景與氛圍,只是我不是主角,我願意一直做音樂的聽眾,依著順序傾聽下一首《流浪》,《月與星的距離》沒準讓它們連貫起來會是一處美好的段落和詩句,亦或一曲動人的歌謠。一個對自身血液過敏的人,天熱會讓皮膚致命的癢,然而,音樂的好處就是有傷治傷,有癢治癢,它能夠恰如其分地緩解你的所有不安。
某天一位朋友發朋友圈說自己是一枚怪咖,他經常駕車上高速只為看看沿途的風景,累了就在服務區歇一腳,然後非得吃一份35元的快餐才算完滿。不知為何,為此他情有獨鍾還樂此不疲。作為一名高速公路公司的員工,我樂了和笑了,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興許那份快餐或沿途的風景會有某種動人的故事或者感人的情節?但無論什麼原因,都是對我們工作的支持與肯定,我們理應感動和感謝。
有時候喜歡一件東西無需太多理由,就是一種不明就裡的喜歡。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解釋的怪癖和嗜好,只是有的喜歡表達出來,而有的只願藏在心裡。想想其實我的怪癖也挺多,比如:寫東西必須要有音樂陪伴,一天不鍛鍊就會渾身不安,即使醬油拌飯都要鋪上乾淨好看的桌布,外面吃飯一定要選靠窗的位置,睡前必須調好鬧鐘才能安然入眠。關於眷念、靜謐、素簡、氤氳、旖旎、繾綣等這些詞語會有種深到骨子裡的喜歡。還有關於那些「小」的一切,小碟子、小碗、小花、小草、小木魚,當然還有小清新和小確幸。或許美好的事物永遠只在深處,不在表面,就如「明月何時在」?我們無從說起又無法解釋。
夜深了,心中常有奔放而又深邃的思緒。這一夜,會是真正意義上的秋夜了,蟬鳴安靜下來,蛐蛐兒安靜下來,花草樹木安靜下來,它們是否也在聆聽我的訴說?一個人活著的時候,全世界跟他一起活,那麼一個人安靜的時候,全世界也會跟著安靜,因為夜深了。深得完美,完美就應該安放在虛幻之中。
(作者系重慶市作協會員)
版面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