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派遣代理江都郡丞馮慈明前往東都,被李密抓住了,李密平時就聽說過馮慈明的大名。於是就請他坐下,恭敬有禮地向他表達敬意。
李密對馮慈明說,大隋王朝的氣數已盡,您能跟我一起創立不世之功嗎?
馮慈明說,
你的家族歷代侍奉先朝,尊榮富貴無比,如今卻不能恪守家門的功績,與楊玄感一起造反,偶然逃脫法網,才有今天,你只圖謀反弒君,不理解聖意所在。
董卓,王莽,桓玄的勢力並不能說不強盛,一旦被誅滅,禍及祖先,我自己赴死就算了,不敢連累祖先的名聲,所以不敢聽從你的命令。
李密很憤怒,把馮慈明關押起來,馮慈明說服看守他的人放他逃走。馮慈明向江都上表,並寫信給東都,議論賊兵的形勢,到了雍丘,被李密的將領再次抓住,李密佩服他的道義,把他釋放,馮慈明走到營門,翟讓把他殺了。
節選《資治通鑑隋紀八》
【評論】
亂世爭雄最主要的除了糧食,就是人才。在隋末唐初的那個亂世,梟雄林立,各霸一方。想要更進一步一統天下,就要有足夠的人才為他開疆拓土,出謀劃策。
馮慈明是個人才,從他說服李密的將領將他釋放這一點,就足以證明其有過人之處。
李密看中馮慈明的才華和名聲,想要把他招攬到自己麾下為自己效力,馮慈明在不了解李密真實想法的情況下,拒絕李密的邀請,這本來是很正常的。因為他需要時間觀察天下形勢的走向以及李密是否真的值得追隨。
李密知道這一點,因此把他關押起來,讓他有足夠的時間了解一下自己的心胸和理想。馮慈明經過一個月的觀察,終於知道跟著李密最後並不能成事,所以他寧願選擇提拔信任他的隋煬帝,所以他給隋煬帝上奏,給江都寫信防守李密。
李密通過馮慈明逃跑並寫信給隋煬帝這件事,知道此人不會為自己效力,故意放李密走,又讓翟讓隨後把他殺了,這樣一來為自己贏得了仁義的好名聲,二來抹黑了翟讓是個壞首領,三來又給自己以後的稱雄清理了一個障礙,這李密的心機高深莫測!
對此,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