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下午,習近平來到潮州市考察。位於潮州古城東門外的廣濟橋始建於南宋年間,橫跨韓江兩岸,風格獨特,集梁橋、浮橋、拱橋於一體,被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習近平沿橋步行,察看橋亭、浮橋,眺望韓江兩岸風貌,了解橋梁歷史文化特色,聽取廣濟橋修復保護情況介紹。習近平強調,廣濟橋歷史上幾經重建和修繕,凝聚了不同時期勞動人民的匠心和智慧,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是潮州歷史文化的重要標誌。要珍惜和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不能搞過度修繕、過度開發,儘可能保留歷史原貌。要抓好韓江流域綜合治理,讓韓江秀水長清。
隨後,習近平步行穿過廣濟橋畔的廣濟門,沿石階登上廣濟樓。在樓上展廳裡,習近平察看潮州非遺文化作品,觀看非遺項目傳承人代表的現場製作演示,並同他們親切交流,了解潮州傳統技藝傳承情況。習近平指出,潮州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支脈。以潮繡、潮瓷、潮雕、潮塑、潮劇和工夫茶、潮州菜等為代表的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積極培養傳承人,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習近平來到二層簷廊,舉目遠眺,韓江水闊,長橋臥波。在聽取廣濟樓歷史和古城修復保護情況匯報後,習近平強調,包括廣濟橋、廣濟樓在內的潮州古城比較完好地保留了下來,實屬難得,彌足珍貴。在改造老城、開發新城過程中,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相得益彰。
——摘自《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人民日報2020年10月16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