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奕任CMO的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減少約422萬人民幣

2020-12-18 donews

DoNews 5月18日消息(記者 程夢玲)天眼查數據顯示,近日,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註冊資本由2016.751萬人民幣變更為約1594.81萬人民幣,減少約422萬人民幣,降幅約20.9%。

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如涵控股」)法定代表人為孫雷,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服務:實業投資,投資管理,企業管理諮詢,電子商務技術、網絡信息技術、計算機系統集成的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服務等。

如涵控股前身為蘇州克裡愛工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1月,2015年掛牌新三板。2016年8月正式更名為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範圍也由之前以化妝品美容配件生產銷售等業務為主變更為「提供各種技術服務」,業務分為網紅孵化、網紅電商和網紅營銷三大板塊。 

隨後,如涵控股通過挖掘、孵化各領域有潛力的「素人」,與外部電商運營團隊聯合推出紅人店鋪IP,構建以粉絲為中心的營銷生態。借著淘寶直播元年的東風,打造網紅電商主播。如涵控股攜旗下網紅張大奕,2016年首場淘寶直播,觀看人數就達到41.3萬2小時內成交額約2000萬元。

同年11月,如涵電商獲得阿里3億元融資。2019年如涵控股赴美上市成功,成為「網紅第一股」。


相關焦點

  • 網紅張大奕的財富應許之地:如涵控股溢價73倍收購其公司
    網易清流工作室梳理如涵控股的年報以及招股書發現,這場資本盛宴背後,張大奕作為如涵控股的頂梁柱獲益匪淺,其在2017-2019財年,從如涵控股獲得的服務費收入以及股息就高達上億元,年均收入超過4000萬。張大奕持股公司更是高溢價73倍被如涵控股收購,張大奕也藉此成為如涵控股的重要股東。
  • 創始人擬私有化如涵控股 「網紅電商第一股」的故事還能講下去嗎?
    來源:金融界網站11月25日,如涵控股(NASDAQ:RUHN)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收到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於2020年11月25日發出的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建議書,提議以每股0.68美元價格(每ADS 3.4美元)將公司私有化。
  • 如涵「躺槍」張大奕 網紅依賴症難解
    本報記者 孫吉正 北京報導張大奕的事件攪動了微博的熱搜,也讓張大奕背靠的如涵控股(NASDAQ:RUHN)捏了一把汗。4月17日,如涵控股盤前跌11%,開盤後股價一度下跌超過8%。截至收盤,市值3.22億美元,蒸發約22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
  • 如涵控股騷操作
    網紅主播張大奕在上市敲鐘現場,沒忘了開啟直播,品宣自家企業的股票:ruhn(如涵控股股份代碼)。彼時滿屏的ruhn彈幕飄過,直播間高達30多萬的熱度,還被推上了熱搜,是如此的狂歡盛宴。但一年後的現在,如涵這個所謂的「網紅帶貨第一股」,在納斯達克的上市之旅或將戛然而止。
  • 「第一網紅」張大奕光環不再,如涵控股考慮私有化
    來源:鈦媒體APP11月25日晚,隨著如涵控股私有化公告的發出,旗下頭部網紅張大奕的網紅生命周期仿佛也告一段落。上市一年半,走下坡路的如涵呼應了王思聰在朋友圈的點評,「如涵的網紅電商、網紅孵化、網紅營銷模式沒有驗證成功,也沒有培養新的KOL」從2019到2020 ,隨著淘內規則的轉變,直播紅人李佳琦、薇婭成為絕對頭部,張大奕錯失了直播風口,同時如涵控股也到了重新思考「網紅電商」模式的時候。
  • 「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瀕臨退市 成也張大奕敗也張大奕
    當時年僅31歲的張大奕,已經是美股上市公司如涵控股的CMO,持股約13%的她當時身價一度超過6億元,成為第一個在納斯達克敲鐘的中國網紅。其實早在2015年,如涵控股就曾登陸新三板,後來,希望得到更大資本回報的如涵控股於2018年從新三板退市,隨後邁開了赴美上市的步伐。上市後,如涵控股迎來了短暫的高光時刻。
  • 張大奕所屬公司如涵控股收到私有化提案
    11月25日,被稱「網紅電商第一股」的如涵控股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已接到公司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買方集團)於2020年11月25日發出的初步非約束性建議書。提議以每股0.68美元(每ADS 3.4美元)的價格將公司私有化。
  • 如涵控股私有化 「張大奕式」成功難再複製
    來源:中國經營報如涵控股私有化 「張大奕式」成功難再複製本報記者/鍾楚涵/蔣政/上海報導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市一年半之後,如涵控股有了退出資本市場的打算。近日,如涵控股表示,已經收到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的建議書,提議將公司私有化。
  • 出海記:金融界帶你一文讀懂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
    如涵在2014年成功孵化張大奕,開創「網紅營銷」新商業模式,同年獲賽富亞洲A輪融資;2015年,如涵獲聯想君聯資本數千萬B輪融資;2016年,獲阿里巴巴集團3億C輪融資,並登陸新三板,估值人民幣33億元;2018年,如涵形成100+網紅矩陣,旗下紅人粉絲總數突破1.4億人,服務國內外知名品牌超500個。
  • 留給張大奕和如涵的時間不多了
    一則公告讓如涵控股再次走到輿論風口。11月25日,如涵控股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收到來自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發出的初步非約束性私有化提案。據《中國證券報》報導,接近如涵高層的知情人士透露,如果順利,如涵將在2021年夏天完成私有化進程。而私有化提案距離上市只過去了1年零7個月。
  • 打造網紅的如涵:一年利潤竟不如一輛跑車
    我們現在要說的是另一個蒼南人,如涵控股董事長馮敏,也是1981年的,和林奇同齡。對於喜歡在淘寶上買買買的年輕女性來說,張大奕、大金、左嬌嬌等網紅的名字應該不陌生吧?她們經營的店鋪,實際上都屬於同一家公司——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馮敏獨創了網紅電商閉環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先花錢打造網紅,然後讓網紅開店賺錢變現。
  • 黑天鵝事件下的如涵控股:網紅經濟的敗退?MCN龍頭如涵的估值變化是?
    阿里隨後啟動對蔣凡個人的調查,因為如涵控股是阿里巴巴集團唯一入股的MCN機構,公司懷疑蔣凡與如涵存在非官方渠道的交易。張大奕背後的如涵控股也遭遇股價連連跳水,截止本文發稿,如涵控股市值已被抹去超過1.5億人民幣。據悉,張大奕持有如涵13%的股份,意味著她本人的身價也跌去超過2000萬人民幣。
  • 張大奕赴美上市,中國網紅在國外吃得開嗎?
    據公開資料顯示,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如涵控股」)於2001年01月03日在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主要經營範圍包括服務實業投資,投資管理,企業管理諮詢,電子商務技術等。是「網紅電商」模式最早一批的探索者。
  • 網紅電商如涵將退市:張大奕不靈了?
    上市即巔峰的如涵在美股徘徊了1年零7個月後,選擇了私有化。 日前根據 如涵控股(Nasdaq:ruhn)已經發布的2021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截至9月30日,如涵期內總淨營收2.485億元,同比下滑9%,歸屬母公司的淨虧損為3116.5萬,調整後淨虧損為2023.5萬。
  • 如涵控股助推網紅經濟發展,頭部網紅張大奕創驚人銷售業績
    6月3日,總部位於杭州、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如涵控股公司發布了2020年財報。作為中國網紅經濟第一股,一直以來備受大家的關注和重視,而網紅張大奕不僅是如涵控股的頭部網紅,更是如涵控股的首席營銷官。相關數據顯示,如涵控股2020財年GMV一舉突破40億元整數關口,達到40.358億元,同比增長41%。
  • 張大奕背後的如涵控股擬退市,「網紅電商第一股」何以至此?
    這也意味著,「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擬將退市。 這距離如涵控股赴美上市,還不足兩年。如涵控股主營業務為孵化網紅做電商,是「網紅電商」模式最早一批的探索者,2019年4月3日,如涵控股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開盤價為11.5美元。彼時,因為坐擁網紅張大奕,如涵控股迎來了其巔峰時刻。
  • 張大奕紐約直播賣股票!杭州網紅電商第一股成功登陸納斯達克
    一個多小時前,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的電子顯示屏上滾動播出了「RUHN」字樣,來自杭州的網紅電商如涵控股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
  • 網紅電商如涵控股要上市,你下一單張大奕們究竟賺多少?
    日前,網紅電商業務的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如涵控股)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監督委員會遞交招股書,股票代碼為"RUHN」。從官網發布的招股書來看,如涵以及一眾網紅KOL顯出真面目。最重要的財務情況方面,如涵並沒有讓阿里、賽富投資基金等一眾投資者失望。
  • 股市不歡迎網紅:張大奕、羅永浩、辛巴「上市」翻車記
    2019年3月31日,全通教育發布公告稱,擬作價15億元收購吳曉波創辦的杭州巴九靈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96%股權。收購重組方案公布後,來自深交所的問詢函甚至直接詢問此次交易是否為「忽悠式」重組。半年後,此次併購以失敗告終。 股市惦記網紅,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們興高採烈地牽手,又前赴後繼地「翻車」。
  • 張大奕的瓜,微博背了鍋?
    對於傳聞是否屬實,截至發稿前,張大奕所屬公司如涵控股及阿里方面並未給予燃財經回應。 事實上,在這件事情背後,微博、阿里,以及張大奕背後的如涵控股,三家公司之間關係密切。阿里至今佔有微博30.2%的股份,如涵控股則是阿里巴巴集團唯一入股的MCN機構。也正因為如此,多位網友質疑微博「公器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