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4日6時訊(通訊員 鄧堯予 郎宵)茶樹對土地要求不高,生命力強,且市場前景看好。近年來,豐都縣雙龍鎮結合脫貧攻堅工作,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茶產業,讓茶葉成為村民脫貧增收的金葉子。
12月10日,筆者來到豐都縣雙龍鎮燈塔村採訪,沿途看到不少成片的茶葉種植基地,十多名村民正在基地裡務工。他們有的除草,有的施肥。
「縣裡有政策支持發展,我們本身也有發展基礎,因此把茶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來抓,多措並舉,紮實推進,全鎮茶產業發展,目前效果不錯。」」雙龍鎮副鎮長李小波說,截至目前,該鎮茶葉種植規模已達4000畝。
據介紹,雙龍鎮在付家山、燈塔、馬燈壩三個基地村分別組建了付家山、彭家溝、朱教坡3個茶葉管護專業合作社,與該縣一家國有企業分別籤訂了200畝、170畝、130畝的管護協議,目前正在實施管護工作。
為了讓村民充分受益,該鎮採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前三年,按照80元/畝支付農戶土地收益資金,三年過後,在茶園進入盛產期並實現利潤後,在保底80元/畝基礎上按股份比例分紅,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三方的利益分配比例為3:3:4。目前,第一年的農戶土地收益資金正在兌現,在家農戶的茶葉務工收入戶均8000元以上,有效解決了周邊農戶就近務工就業。
「接下來,我鎮按照縣上下達的茶葉計劃,積極與企業合作,抓好茶葉後期管護,落實好栽植地塊,在明年春季全面完成6000畝茶葉計劃,讓茶葉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葉子。」李小波說。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