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怡筠獨家分享:把孩子的壞情緒轉換成高情商,這招最有用!

2021-02-13 張怡筠情商教育

「東北宋仲基」安吉,真的非常讓人驚喜。

在各個節目中,安吉身上有很多閃光點:

☞獨立

自己收拾行李,衣服疊得熟練整齊;

☞責任心

主動幫助他人,對弟弟妹妹責任感爆棚;

☞積極

很活躍地參與活動,不怕辛苦滴跟著解放軍叔叔比賽;


☞不怕生:

要離開爸爸單獨錄節目,安吉也不怕生;

不怕挑戰:

不怕困難也不怕失敗,再接再厲。

然而不管是看他們父子倆相處中沙溢的表現,還是兒子那句「像沙溢不靠譜」的坑爸金句,基本上可以總結,安吉的成長,媽媽胡可功不可沒。

果然在後來的《不可思議的媽媽》中,胡可帶著兩個兒子上節目,實力演繹了什麼叫教科書級別的「足夠好的媽媽」。

小魚兒因為哥哥安吉不準他玩餃子餡而大哭大鬧。

胡可並沒有阻止小魚兒玩餃子餡,而是一直反覆問小魚兒的真實想法:

「你拿餃子餡,要幹什麼呀?」

小魚兒說不出來,只是一直哭鬧,胡可靜靜等他哭完,才把他抱在懷裡慢慢說:

「有什麼事情就要說。」

「幹嘛非要發脾氣呢,是吧。」

「哭了半天挺委屈吧。」

「下次想辦法解決問題。」

某次餐桌上,小魚兒想玩玩具,遭到媽媽反對,一雙魚兒眼立馬瞪起,又開始發脾氣。

胡可循循善誘跟小魚商量說:

「我知道你很想讓玩具'變身',你很想讓它變成拿著武器的機器人,但是要等到吃完飯以後。」

按孩子的成長階段,小魚兒正處於很多情緒要發洩、又說不出所以然,一言不合就哭鬧的年紀。

張怡筠博士參與的另外一檔親子節目中,也同樣討論了孩子當眾哭鬧的問題。

家裡的小妹,在超市遇到喜歡的玩具,嚷嚷著要買,媽媽答應之後,小妹甚至等不到付款買單,就要拆下來玩。

這一要求被媽媽溫柔拒絕後,小妹當即熟練地開始「我要,我打,我哭,我倒」的發脾氣四連。

套路相當嫻熟。

張博士在節目中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1. 接納孩子的情緒。

張怡筠說,很多孩子們肆無忌憚在公共場合哭鬧,尤其是2~6歲的孩子,正處在自我為中心的階段,他們過度關注自身,而不是外界、他人,所以難以顧忌外人感受。

當孩子哭起來鬧起來,爸媽要懂得他此刻處在需求沒有被滿足、內心很不爽的狀態,這種情緒需要發洩、需要釋放,父母要做的,不是粗暴制止,而是看見他,讓他知道:

「你很委屈,你可以在我面前流露」

「你的需求我知道」

「你的感受我試著體會」

2. 與孩子平等溝通

在胡可與兩個兒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就看到,胡可很少對孩子使用訓斥、懲罰,正如她很早前在微博分享的:平等,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便那是你的孩子。

3. 堅持原則,溫和地引導

溫和堅定地溝通,而不是制止或呵斥。

張博士說,父母帶孩子出門,尤其是去商場、遊樂場等場合,要事先跟孩子講好規則,是否可以買玩具、總共能夠玩多久,都要提前說好。

因為孩子到三四歲,需要開始嘗試探知世界的邊界與規則,但這個前提是,你和孩子共情,他才會好好聽你說話;規則一旦制定,父母孩子共同遵守,孩子才會真正信服。

自控力、情緒控制、情緒疏解……這些,都與孩子的情商息息相關。


為什麼孩子要培養情商?

著名主持人張泉靈曾在一次演講中說: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排優先級,所有可以臨時抱佛腳的事情——比如突擊補課、突擊訓練的考試,都可以排在後面。

什麼事情優先級一定要靠前?

那些臨時抱佛腳沒有用、需要長期養成,優先級必須靠前。自我情緒認知不好,到哪兒都亂發脾氣,這種事情,拍桌子訓、臨時教,是解決不了的。

而在孩子的成長中,情商,是最重要的。培養孩子的情商,是讓他擁有自我情緒認知、自我控制、自己調節情緒,能察覺別人的情緒、擁有同理心。」

情緒是本能,情商是本領。

張怡筠博士將高情商定義為合理運用情緒的能力。

真正的情商,不是討好,不是世故,而是更懂得察覺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能理性、正確地解決成長中不可避免的煩惱與挫折。

0~6歲,是孩子人格塑造的關鍵時期,正是孩子要學習如何感知自己與他人情緒,如何學會專注,如何學會溝通,如何學會合作,如何學會處理自己的挫折情緒,如何成為更自信、更快樂、更成功的人。

在情商教育領域工作了二十多年,張怡筠說,許多成年人的心情困擾,例如,壓力、焦慮、痛苦糾結,甚至於是抑鬱等等,其實都源於小時候,爸媽及老師忘了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幫助孩子發展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所以,我們聯合張怡筠博士,推出了專門針對孩子的情商故事課《張怡筠博士:20個趣味情商故事,賦能高情商孩子》。

爸媽減負,孩子成長

20個趣味故事+20條育兒錦囊

孩子愛聽,爸媽受益

0~6歲人格塑造關鍵時期

培養孩子12大成長必備情商力

這門課,有三大亮點:

聽故事學情商,杜絕說教與枯燥,詳實可靠的方法教學,讓爸媽和寶寶共同沉浸在故事中,孩子聽得開心,爸媽教得輕鬆,幫助爸媽在育兒過程中更高效、更享受。

20個情商故事選材於孩子最常出現、也是爸媽特別頭疼的生活事件和情緒,把培養情商的科學原理和做法植入其中,如寶寶情緒表達的模式、分享和共情的神經腦機制等等。

聽故事可以做情商教育,聽故事可以做情緒療愈。情商故事就像一盒情感創可貼,可以讓您和寶寶在情感上的裂痕,從故事主人公卡哇姨的回應和安慰中得到情緒補償,趣味睡前故事,還可以大大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為什麼選張怡筠博士?


1. 第一位中文寫作情商專業書籍的心理學者 

張怡筠從12歲時決心學習心理學,後成功取得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心理學博士。

自1996年,她開始研究情商,也是第一位以中文寫作情商專業書籍的心理學者。

目前,她已經出版包括《愛情其實很簡單》、《張怡筠談優質情緒》等十多本暢銷著作。

2. 她活躍熒幕多年,影響億萬家庭情商

過去20多年裡,張怡筠博士受邀參與《天下女人》、《魯豫有約》、央視《開學第一課》、湖南衛視《變形記》等多檔衛視王牌情感、親子節目,將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帶給全國億萬觀眾;

楊瀾《天下女人》節目中描述她:她喜歡輕鬆講道理,明確說做法。在諸多情感節目中,她為普通人的情感疾苦把脈,成為很多處於情感成長拐點的觀眾心中的「救命稻草」。

她在《金星秀》裡指導因父母婚姻不幸而不敢走近婚姻的年輕人,把握幸福,勇敢去愛:不管是單身還是婚姻,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讓自己幸福。

《金星秀》節目截圖

近10年來,張博士專注於幼兒及青少年青少教育,獨創幼兒情商分齡教育體系,開發了《卡卡情商親子課》《情商教練父母課》和親少年情商夏令營,備受萬千家長孩子喜愛。

 

線下親子營家長反饋

本次線上課程,張怡筠博士結合多年情商教育研究經驗,帶領專業團隊歷時兩年反覆打磨,將體系理論與線下體驗融合。

20個沉浸式原創情商故事,寶寶喜愛度、信息接受度非常高;提煉20條實效可行的育兒錦囊,爸媽可以從錦囊中學到具體情商教養方法。

就像張怡筠在一期訪談節目裡談到:

「我是這樣看待生命的,人的一生,是一個總量管理,你痛苦的時間越多,用來幸福的時候越少。

與其在後端糾正、調整,不如在前端做成長與建設。」

孩子愛聽,爸媽情商的故事課

不管你是:

擔心自己平時習慣了愛說教、講大道理,孩子聽不進去;

擔心自己不知道怎麼與孩子有效溝通互動,被孩子排斥;

自己平時工作忙,同時又對怎麼養育好一個孩子感到困惑與焦慮……

以上這些,都將不再是父母們最大的阻礙。

張怡筠用她20多年少兒情商教育的經驗,為有教育困惑的家長,解決育兒困難。

僅需199元

即可賦能高情商孩子,獲得快樂人生

↓掃描以下二維碼,訂閱課程↓

↓點擊「閱讀原文」,激發孩子的高情商!

相關焦點

  • 張怡筠博士親授愛情課:30年愛情不老的秘訣,全都在這兒了……
    辭工作帶孩子,忙得沒空愛自己的你,羨慕那些獨立美麗的女人。 …… 因此,我們常常有個口頭禪: 「都是你啦!你讓我很生氣!」或者是「都是你,你讓我壓力很大!」 其實這種念頭,是我們對於幸福的最大誤區,也往往會讓我們陷在負面情緒當中,久久不能自拔。
  • 孩子「易燃易爆炸」?掌握這6招,讓孩子發洩壞情緒
    每個人都有脾氣,小孩子也不例外,孩子的脾氣差,令很多家長都感到頭疼不已,無論是家裡,還是在公共場合,孩子說發脾氣就發脾氣,家長講道理、批評教育都不奏效,所以如何管教漸漸成為一個難題,今天就跟著育兒助手敬邦嬰兒車的腳步一起來了解一下怎麼幫助孩子發洩壞情緒。
  • 張怡筠博士:五大方法,輕鬆做孩子最崇拜的超人媽媽!
    研究發現,影響孩子心理成長的因素,不是媽媽是否全職在家,而是媽媽是否有幸福感!不論做全職媽媽或職業婦女,只要媽媽自己開心,和孩子相處時能有高情緒質量的陪伴,對孩子的快樂成長就是神奇魔法。哈哈哈,所以在面對孩子時,請先自我調整情緒,讓燦爛微笑及愉悅心情,成為你這位超人老媽的高情商標配!
  • 王俊凱《中餐廳》圈粉無數:情商高的孩子,未來有多好?
    事後有客人向店長黃曉明反饋說,當地的肉質不適合做粉蒸肉,但黃店長卻將客人的反饋簡單粗暴地表達成客人認為這道菜不行。這讓一向注重菜品質量的國宴大廚備受打擊。不誇張的說,《中餐廳》完全成了王俊凱大型圈粉現場。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教授認為: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心理學研究證明:情商力的發展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它包含:正確評價自己,調節自己的情緒,激勵自己,了解他人情感,善於處理人際。像王俊凱這種高情商的孩子,走到哪裡都會有好人緣,前途一定會一片光明。
  • 高情商要從小培養,5招引導孩子管理情緒
    那麼,在家庭教育中,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呢?這就需要不斷地鍛鍊。將方法分享給孩子,約好生氣的時候一起數數吧。執行的次數多了,一定會有效果。>高情商的人,不僅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會及時傾聽和安撫別人的情緒。
  • 用情商搞定愛情:影響上億人的心理學博士張怡筠12堂幸福必修課,讓異性更懂你/寵你/愛你
    光看外表會覺得他很難相處,但長期的心理學的學習,讓她看到別人不會注意的細節,比如他對服務生有禮貌,說明他不是個自視甚高的人;他跟人交流有耐心,在任何時候都能用理智的態度探討事情;他情緒穩定,讀書成績優秀,都表明他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張怡筠的堅持下,大家逐漸有了更多了解他的機會,才開始慢慢接受了他。
  • 教你做高情商的女子,如何做情商高的女人,女人如何學會高情商
    昆凌是勇士隊和庫裡的球迷,周杰倫默默記在心裡,一有機會就帶她面基偶像.兩個人在一起難免磕磕碰碰,如果你總是用他最反感的態度和言語來處理你們之間的矛盾,那問題就會越堆越多。昆凌實實在在的經驗告訴我們:想要在兩性關係中掌握主動權,先要想讀懂男人心,真正走進對方內心。
  • 高情商的孩子都有這4個「特徵」,你的孩子是高情商嗎?
    眾所周知,李玫瑾教授是公安大學非常著名的育兒大師,她的每次演講也都是座無虛席,在長達多年的育兒和工作經驗中,她總結出四大點告訴你,如何提高孩子的性格和情商。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的成長階段要分為好幾大階段,最重要的要說到三歲到十二歲的時候,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 當孩子情緒失控時,這9種溝通方式最有效
    如果我們能比壞脾氣早一步,及時察覺到孩子的情緒溫度,在達到爆發區之前就積極介入,那麼,很多時候,也許就能避免孩子的情緒,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父母應該如何面對孩子發脾氣?《正面管教》裡一個挺形象的理論——″掌心大腦″,清晰又簡單地演示了當情緒來臨的時候,大腦是如何喪失理智的。
  • 夫妻合夥殺死孩子,藏屍冰箱,腐爛到無法辨識:壞情緒是傷害孩子最深的毒藥
    這世間沒有完美小孩,也沒有一個孩子可以成為挑不出錯的完美藝術品。成年人總有疲憊不堪,怨憤不滿,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一刻,這個時候情緒失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而孩子不該被迫接納父母的壞情緒,承受著不該承受的身心傷害。
  • 如果你想孩子將來有黃渤一樣的高情商,你得先教會孩子識別情緒
    在極限挑戰中,孫紅雷是最難搞定的,經常是表現出任性野蠻的一面。在所有的成員裡,黃磊有時候都拿孫紅雷沒辦法。記得在香港錄的一期,黃渤沒來,最後孫紅雷就是不聽黃磊的,所有人的任務差點都完不成。黃渤儼然成了她們最好的男閨蜜。這樣的高情商,怎麼能不讓人羨慕嫉妒恨呢?但是要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卻不是那麼容易,對於很多父母來說,知識有具體的表現,可以一步步培養,但是情商卻不知道如何下手了。不過隨著我的成長和我對育兒的研究,我逐漸認識到培養情商的途徑:要培養孩子情商,首先要教孩子正確的識別情緒。
  • 高情商孩子和低情商孩子,會有這五個明顯區別,你家孩子高情商嗎
    其實孩子是不是高情商,看下面五個方面的對比就知道了!一、情緒上高情商孩子:高情商孩子具有良好的情緒自控能力,就算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他也能很快的走出負面情緒,大部分時間都處於積極樂觀的狀態之中。這類孩子喜歡笑,情緒比較穩定。
  • 胡可兒子巧妙「設臺階」,這才是高情商的孩子,暖哭了
    智商是成功的基礎,但真正能決定成功的是高情商。會做人、會做事,才能擁有良好的人脈,同時也不畏懼困難,懂得如何破局。白巖松也說過:「沒有情商的教育,等於白教。」白巖松格外重視情商教育,他認為情商比成績更重要,重視情商教育的家庭才能培養出真正優秀的孩子。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先從父母自身做起說到高情商,我們應該先了解一個概念。什麼是情商?
  • 周杰倫安慰蔡康永:所謂的高情商,是對情緒沒有罪惡感
    這,大概就是我們普遍理解的高情商。但他過得開心嗎?並不。擅長和人打交道,確實讓他得到了好口碑,也從交往中得到了資源。但有兩點不好,一是累,二是永遠當配角。而真正高情商的人,是不會活得這麼累的。什麼才是真正的高情商?新褲子主唱彭磊,曾被網友質疑情商堪憂,因為他在採訪中,說了一些不好聽的大實話,直言奇葩說很無聊,不知道怎麼維持六季的。在我們多數人看來,公開場合說這樣的話,真是沒水準,既得罪節目組,也招網友罵;但蔡康永卻認為彭磊是一個高情商的人。彭磊曾問蔡康永,大家都說你的情商特別高。
  • 情緒總是容易失控?高情商的人會用這兩招來管控情緒,掌控人生
    當他意識到的時候,緊張恐懼的情緒已經出現了,這時,如果他無法做到有意識的管控,情緒就會失控。因此,情緒是先於我們的意識出現的,這也是我們無法有意識地控制情緒的原因。如何管控情緒,成為情緒的主人?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們所用的方法,都是等情緒出現之後,再去有意識地控制情緒。這種方法對那些意志力比較強大的人是有效的,但是對那些意志力不強的人來說,效果可能不大好。那該怎麼做,才能有效管控情緒呢?最好的方法是改變觀念法。為什麼改變觀念法是最好的方法呢?我們來看看一個人會做什麼事情,是如何決定的。
  • 你的壞情緒,會毀了孩子一生
    就在4月17晚上,一名17歲的男生因和媽媽發生口角,在忍受了母親長時間壞情緒暴走,咒罵,侮辱,不堪忍受的孩子終於忍無可忍,毅然決然地從大橋上一躍而下,不治身亡。正是青春年少,對未來充滿希望和憧憬。在學校遇到不開心的事,滿心瘡痍的他本想得到母親的理解和寬慰,沒想到他最愛的母親卻用暴怒的情緒一步一步將他逼上絕路。
  • 【線上保教】當孩子情緒失控時,這9種溝通方式最有效
    如果我們能比壞脾氣早一步,及時察覺到孩子的情緒溫度,在達到爆發區之前就積極介入,那麼,很多時候,也許就能避免孩子的情緒,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父母應該如何面對孩子發脾氣?《正面管教》裡一個挺形象的理論——″掌心大腦″,清晰又簡單地演示了當情緒來臨的時候,大腦是如何喪失理智的。
  • 踢貓效應:你的壞情緒,正在傳遞給孩子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小男孩的父母長期在外打工,感情不和,就棄孩子於老家不顧。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都不願撫養孩子,為此兩家起了爭執。口舌拳腳分不出勝負,無處宣洩的怒火便一齊攻向了小男孩,最終造成了上述局面。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專門的詞彙來形容這類社會現象,叫踢貓效應。它指的是人的惡劣情緒會沿著強弱組成的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
  • 高情商的女人,都懂得控制情緒
    別做情緒的奴隸,要成為情緒的主人。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你見過的情商最高的行為是什麼?」關於情商,作家十二說過:「情商本質上是一種好的思維,在好思維的基礎上,產生的更多有效連結。」換句話說,高情商的人,他們樂於啟動自己的思維,在日常生活中,讓自己以及對方感受到舒適的交往體驗。
  • 賈乃亮和女兒的「表演秀」,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做到這三點更輕鬆
    相信你在觀看親子綜藝時,都會被明星家小孩的高情商所折服,再看看自己家的那個,不好好說話,很害羞,這真是讓家長操碎了心。不過不得不說,在電視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情商高的孩子。賈乃亮的女兒小甜馨就是很好的例子,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甜馨在吃飯的時候用一句話打破了自己的尷尬局面,足以見出小小年紀的她,情商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