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昧、自私的人性真實且殘酷,比生活還現實的故事

2020-10-10 小巴同學Y



這是一部關於人口拐騙販賣的電影,劇情令人怒火中燒且倍感無力、心生絕望的電影。真實到你不覺得它像電影,劇情與每天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現實好像如出一轍;真實到讓你通過電影看清了這個世界的黑白善惡,看清了人性的自私和野蠻。



該片中飾演鄭小蘭的演員就是從四川某縣城被拐騙到那村裡的真實案例,當時電影開拍在即原投資人因故撤資退出,導演自己籌了400萬拍攝了這部電影,用批判的眼光投向中國長期不斷的社會問題——人口拐賣。



故事講述90年代,初入社會的大學生雪梅急於幫父母分擔重擔無奈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一籌莫展之際偽裝成醫藥採購公司員工的人販子向她拋出了橄欖枝。蒙在鼓裡的她跟隨他們來到西北某個偏僻的山村「採購中藥」,結果喝了一杯水後便不省人事。

醒來後雪梅四處都找尋不到她「醫藥公司同事」的蹤影,檢查隨身物品發現身份證和錢包都不見了才恍然大悟自己被拐賣給當地40歲農民德貴做老婆了。不管雪梅如何苦苦哀求都無濟於事,受盡凌辱的雪梅深知重獲尊嚴與自由的唯一方式就是逃出去,從而開始了她一次次的出逃計劃…



這個故事和絕大部分被拐賣的人如出一轍。被拐騙到一個偏遠的山村被限制自由強制留了下來。得到的是無盡的凌辱,被鎖在一個陌生又可怕的窮鄉僻壤沒有尊嚴的活著直到死去,能逃出去的寥寥無幾。

影片中雪梅割腕自殺德貴一家人慌忙將雪梅送到醫院救治,他們慌的不是雪梅的死活慌的是怕白瞎了當初買她的7000元錢。在德貴一家人眼裡雪梅只是他們買來傳宗接代的工具,在沒有完成她該完成的任務是不允許你尋死的,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在那個偏遠的法盲山區想逃豈是那麼容易的事,大部分人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怎會在乎你是否被拐賣呢?沒有什麼事是一個煙解決不了的事,所有村民的沆瀣一氣一句「她是精神病患者」就把雪梅離自由和光明的最後一根稻草壓斷了。



即使是最後雪梅通過自己教識字的學生孩子青山的幫助成功找來了家人與警察的救援又如何?那是個偏僻的法盲山區大家都抱著「我花錢買來的就是我的」心理和警察發生衝突對峙,警察掏出槍也無濟於事,為了避免衝突升級警察也只能先留下春梅和她父親再做打算。依法懲治,治誰呢?



借用一句公益廣告用語「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買賣,沒有買就沒有賣,這是源於人性的愚昧和自私是現在這個時代不可避免的罪惡,我們暫時無法根治這個社會問題,只能儘量避免。儘量的不去視而不見,不去助長那份罪惡。

相關焦點

  • 東野圭吾的《假面前夜》是人性的真實寫照,離奇故事的背後是現實
    在我看來東野圭吾的《假面前夜》是人性的真實寫照,離奇故事的背後是現實。個人比較喜歡東野圭吾的小說,一方面是因為小說的內容離奇古怪,吸引著人繼續讀下去,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書中每一個離奇故事的背後反應的都是人的本性,是人不易察覺的一面,語言真是而不直白,引起了我不少共鳴。記得書中說過,每個人會根據不同的場合選擇不同的面具。這就像是坐在屏幕前的人跟現實中的人有一定的差別一樣。
  • 強烈推薦解禁片《盲山》,愚昧與人性淋漓綻放
    導演l李楊說:「我只是希望能保持一定的距離去冷靜觀察,像是在用一把手術刀把流膿的瘡口剖開,雖然說在揭短,也很殘酷,但總比粉飾好。」(是不是有當初我們身上的影子,大學畢業,努力想要賺錢改變生活。)這部影片真實記錄反映了,在惡劣封閉的環境下,拋去文明的外衣,人性的醜惡會暴露得更加赤裸裸。在愚昧和落後面前,人更多的表現出最原始的動物本性,自私、野蠻、醜惡一直都在,哪裡有一種本能的惡,習以為常的惡,只是在陽光下的我們不曾觸碰到,一旦遇上,萬劫不復。璟知心語:看完這部影片,我有關注過它的相關報導和採訪,《盲山》拍攝地在陝西秦嶺某偏遠山區。
  • 《小偷家族》在生活的殘酷與美好的人性之光中熬煉
    有人說是枝裕和的電影故事溫柔而殘酷,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麼所謂的溫柔與殘酷,在《幻之光》裡已鋒毫畢現了。再後來,是枝裕和的電影講述出現了一些變化,內容更聚焦於家庭題材,色調也比《幻之光》要明亮了許多。或者說,他的電影故事略微遠離了個人對命運的苦思,而更加嫻熟地開始向現代性靠近。如果我沒有記錯,《幻之光》後,是枝裕和的電影不再使人感到深沉而壓抑,更多帶有療愈的作用。
  • 平淡無奇的二次元對話,卻現出真實人性:災難下的自私與偏見
    因為居民還沒完成避難,不得不與巨人們戰鬥而犧牲!商會會長:那是當然的!為了保護居民的生命與財產,你們的義務就是奉獻生命!你們這些吃白飯的一百年才派上一點用場,得意什麼?5由此,筆者展開今天的相關述題如下:平淡無奇的二次元對話,卻現出真實人性:災難下的自私與偏見。
  • 《異次元殺陣》世界上充滿了無限愚昧的人性
    講述了一群被困於密室的人努力逃出升天的故事。影片中神秘的立方體迷宮,從觀眾的角度看來,更像是一座實驗室。整部電影像是一個以人性為出發點的社會實驗,立方體中的受害者們扮演的便是這場殘酷實驗中的小白鼠。影片中一共出現了六個人,他們都有各自對應的特長和社會屬性。首先帶領大家的,是擁有經驗屬性的老人,曾經的逃生經驗確實讓他們避開了一些陷阱。
  • 《項鍊》:虛幻生活無處可覓,殘酷的現實生活如影隨形
    他的小說擅長從平凡瑣屑的小事入手,深入淺出,言簡意駭挖掘出深層次的意義,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質和真實的人性。莫泊桑的小說構思獨特,擅長於細節描寫和人物刻畫,以及出人意料的結局。《項鍊》 小說以「項鍊」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採用了以物寫人的手法。
  • 這是一群自私,且不利己的人
    ,真正呈現的是現實的生活,和當下人們真實的內心。慢慢的,人物的真實想法一點點呈現,故事情節一步步發展,人性的惡,像跳蛙一樣,此起彼伏。學校謊報一頭驢成老師,拿著薪水。教育部特派員前來考察。恰好驢棚著了火,校長說一切聽他指揮。佳佳口口聲聲要告,到故事結局,還是妥協了,差點嫁給一個低俗沒水準的銅匠。教育特派員來視察工作,學校就可以裝,開始盛大準備。全劇,沒看到任何一個學生。
  • 二刷《驢得水》:我懂得了荒誕背後深刻的現實寓意及人性思考
    相反,我倒覺得裡面的人物塑造、故事情節特別真實,很容易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影片相似橋段時引起共鳴及反思。銅匠式角色的轉換或許有些誇張,可又那麼真實地折射出了現實生活的一類人:他們看似單純質樸,然而當面對巨大的誘惑(金錢、地位、美色)時,卻可以變得不擇手段、甚至喪心病狂,完全不在乎為人應有的態度和品格。
  • 《何以為家》:三種不同的養育態度,折射出的是現實對人性的拷問
    故事的背景發生在一群生活在黎巴嫩的敘利亞難民當中,以一個12歲的兒童的視角向我們講述了一段黎巴嫩底層民眾的生存掠影。故事以主人公的庭審為開端,採取倒敘穿插的方式緩緩展開整個故事的敘述,給觀眾展現了贊恩傷人、起訴父母的行為背後,那段催人淚下的辛酸過往。
  • 《盲山》:封禁十年之久的電影,愚昧的背後是人性
    被封禁十年的電影,只因為對於人性的描述太過於黑暗和真實,所有的人都是惡魔的存在,沒有同情,沒有親情,有的只是人性道德與尊嚴更是重男輕女的諷刺。封建思想及其嚴重的山區,重男輕女的思想在這裡隨處可見,盲山真是山嗎?不是,盲瞎的是眼睛嗎?不是,它是所有人面對受害者時的視而不見,盲的是人心的冷漠。
  • 西班牙高分驚悚片《飢餓站臺》,直擊人性殘忍且深刻!
    繼《雪國列車》後,又一場人類生存考驗遊戲;而這一次,更殘酷更血淋淋。今天,想要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是一部西班牙科幻驚悚片,豆瓣評分7.5分。《飢餓站臺》首先這部影片的海報就比較高能,整部影片劇情圍繞一個垂直的監獄坑展開,所有的故事在這裡上演。男主醒來時,發現自己身處在一座監獄般的建築內。
  • 史匹柏戰爭力作《血戰太平洋》影評:殘酷戰爭中展示真實人性
    2010年3月14日在HBO熱播的二戰系列劇《血戰太平洋》是繼《兄弟連》後又一部大製作全景展現太平洋戰場的二戰題材電視劇作品,該劇由大名鼎鼎的史蒂芬·史匹柏和湯姆·漢克斯擔任聯合製作人,以美軍陸戰1師的三名普通士兵的視角和親身經歷,講述自1942年打響的瓜達卡納爾島戰役開始直至日本投降前的衝繩島戰役,美日之間的一次次慘烈而又摧殘人性的戰場大對決的故事
  • 《華麗上班族》華麗的外衣之下,是殘酷黑暗的現實!
    八十年代有過一部經典的日本電影,叫《華麗的家族》,名字很華麗,但是故事一點不華麗,講的是日本一個大家族裡的勾心鬥角,重重黑幕。所以,以此來看,再加上杜琪峯導演,《華麗上班族》肯定不可能是第一直覺裡的那種故事。但是儘管有這樣的心理準備,看過之後,我還是被震驚了,因為沒想到如此美輪美奐到幾乎沒有人味的華麗外衣之下,包裝的依舊是杜導一貫喜好,也是擅長的,現實的殘酷,以及人性的黑暗和扭曲!不過也很難想像,《華麗上班族》這樣的故事出自才女張艾嘉之手。
  • 《釜山行》|自私是人的本性,推己及人是人性向上的自我約束
    自私的人真的會如他所願活得更久嗎?面對生與死的抉擇,人性真的如此不堪嗎?在現實生活中,似乎有一個大家公認的真理,那就是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犧牲掉那小部分人來成全剩下的大部分人。所有人都認為,這麼做不是自私,而是顧全大局,是為了更多人能夠活著。可我卻認為打著犧牲小部分人成全大部分人旗號的無私者,才是真正的利己主義者,而且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殘酷的現實,人性和獸性往往只在一瞬間
    在我們沉迷於電影中奇幻無比的海上美景,寂靜的夜晚和派一起在船上仰望夜空時,不知道你有沒有意識到,這不止是一場奇幻的漂流,更是少年的殘酷生死之旅。年少時觀看只當是一部一人一虎在海上漂流227天的冒險故事,長大後才明白,少年的這趟漂流,究竟有多麼殘酷。派是一個生於印度並且同時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少年,他的父親經營著一個動物園,所以派從小就了解動物的習性。
  • 韓國電影《隧道》,當代社會的荒誕、殘酷與真實
    尤其是災難題材電影和一些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導演總是將人性的陰暗面和某些社會問題展露無遺,毫不避諱。甚至是諷刺政府部門和國家官員,不留任何餘地。《隧道》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李正洙的汽車店銷售經理。
  •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現實雖殘酷,但真實的美好
    令劉振宇始料未及的是,在體驗遊戲的過程中,現實世界與遊戲世界緊緊糾纏,昔日的朋友們竟然在遊戲對戰中離奇死亡,甚至轉化為遊戲的NPC,以敵人或是盟友的身份反覆出現。這使得劉振宇一直忙於應對戰鬥,身心俱疲 。
  • 電影《養家之人》,看完很壓抑,其實現實遠比動畫殘酷
    看完《養家之人》,電影充斥著一種壓抑灰暗的基調,殘酷不休的戰爭和愚昧落後的宗教信仰讓人們生活動蕩不安,飽受其害。雖然很清楚我們不是生長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而是生長在一個和平的國家,可還是為自己慶幸,為他們心酸。
  • 且說莫泊桑,畫人畫骨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生活永遠不可能像你想像得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得那麼糟,無論是好的,還是糟的時候都需要堅強!——莫泊桑他的作品之中,把人性的冷漠,虛偽,貪婪,自私刻畫的淋漓盡致,看完他的文章,總覺得這個世界的色調都變得暗淡了許多,但仔細思量,這個真實的世界,還就真的是這樣。
  • 孤獨和自私 人性的歸屬
    「人天生、並將永遠是自私的動物。」---亞當斯密 在這個地球上從來就不存在一個人性美好、互相不欺騙傷害、人人甘於奉獻的人類社會,以前沒有,以後也沒有,只要人還是人就永遠不會有,因為人性的本質就是自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