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國語譯製片:《簡·愛》[1970英國版]
《簡·愛》(Jane Eyre)是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們普遍認為《簡·愛》是夏洛蒂·勃朗特「自己的生平寫照」,是一部具有自傳色彩的作品。電影《簡·愛》[1970英國版]的主要演員:George C Scott、Susannah York;主要配音演員:李梓、邱嶽峰。
-
那麼「難聽」的聲音卻又那麼經典,回顧譯製片配音大師邱嶽峰
《追捕》—唐塔(配音:邱嶽峰)1980年3月29日,和妻子吵了一架之後,58歲的邱嶽峰吞下了大量的安眠藥,搶救一天一夜無效,3月30日,一場春雨,一代配音大師走了,他的身後是一段譯製片的黃金歲月。1922年,邱嶽峰出生於內蒙古呼倫貝爾,他的父親是福建人,當時在中俄邊境上擔任武官工作,他的母親是一位俄羅斯人。邱嶽峰最開始的名字就叫邱呼生。
-
《簡·愛》《追捕》等上千部譯製片檔案公開
媒體人參觀譯製片檔案 新華社發新華社電 上海電影集團下屬上海電影譯製廠4日宣布正在梳理上千部譯製片的相關檔案。這些檔案包括電影的原語言劇本、翻譯本、初對本、復對本、完成本等,大部分為手寫稿,比如《簡·愛》《佐羅》《追捕》《望鄉》《虎口脫險》等譯製片的檔案。此次向媒體公開展示的有十多部經典譯製片的檔案文獻,包括標有1972年字樣的《簡·愛》完成本和《巴黎聖母院》原譯本,均為鉛字印刷。
-
經典譯製片 | 偵探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
經典譯製片《尼羅河上的慘案》繼承了父親大筆遺產的名媛小姐琳內特,在莊園裡巧遇了朋友傑姬和她的未婚夫西蒙,琳內特與西蒙一見鍾情
-
評中國譯製片:完全是一次藝術的再創作
由李梓、邱嶽峰共同配音演繹的《簡·愛》一直走,不要朝兩邊看……」《追捕》裡醫生唐塔的配音來自邱嶽峰,當然邱嶽峰最傑出的配音還是來自《簡·愛》裡的羅切斯特。當陳丹青得出配音是藝術的下策這個結論之後,他筆鋒一轉說:邱嶽峰是一個偉大的例外。陳丹青這樣評價邱嶽峰:他是外國人。
-
滬上影迷集體重溫"簡愛" 紀念著名配音演員李梓
李梓曾為《簡愛》、《音樂之聲》、《巴黎聖母院》、《尼羅河上的慘案》、《葉塞尼亞》等經典影片配音 東方網記者項穎知3月6日報導:「你以為我窮、不好看,就沒有感情嗎? 每當看到《簡愛》的這段經典臺詞,很多老影迷耳邊都會響起一個極富磁性又內斂的女性聲音。這聲音的主人就是李梓。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上海譯製片廠的配音演員李梓和邱嶽峰(為片中羅切斯特配音)憑著1970版《簡愛》的經典配音虜獲了一代中國影迷的心。
-
上譯廠公開《簡·愛》《追捕》等千部譯製片相關檔案
新華社上海12月4日電(記者許曉青)上海電影集團下屬上海電影譯製廠4日宣布正在梳理上千部譯製片的相關檔案。這些檔案包括電影的原語言劇本、翻譯本、初對本、復對本、完成本等,大部分為手寫稿,比如《簡·愛》《佐羅》《追捕》《望鄉》《虎口脫險》等譯製片的檔案。
-
上譯廠梳理公開《簡·愛》《追捕》等上千部譯製片相關檔案
新華社上海12月4日電(記者許曉青)上海電影集團下屬上海電影譯製廠4日宣布正在梳理上千部譯製片的相關檔案。這些檔案包括電影的原語言劇本、翻譯本、初對本、復對本、完成本等,大部分為手寫稿,比如《簡·愛》《佐羅》《追捕》《望鄉》《虎口脫險》等譯製片的檔案。上海電影譯製廠前身是1949年設立的上影廠翻譯片組,1957年4月上海電影譯製廠正式成立。
-
《簡·愛》,及其另一個版本
對於絕大多數中國觀眾而言,一提起《簡·愛》,當然會想起英國於1970年拍攝的故事片。是的,那是當之無愧的經典。不僅僅是原片,喬治.C.斯科特飾演的羅切斯特。順便提一句,喬治.斯科特也是《巴頓將軍》的主演,同樣是在1970年拍攝,成就了他一生中最輝煌的兩部經典。而且,《簡·愛》也是上譯廠的經典,配音大師邱嶽峰的巔峰之作,而李梓配音的簡·愛同樣深入人心。
-
盤點上譯廠十大經典譯製片,《佐羅》第八,《追捕》殿軍
筆者曾先後寫過上譯廠七位功勳配音演員的文章,也專門寫過老廠長陳敘一,但從未盤點過上譯廠這些經典譯製片。數量太多,經典太多,盤點起來就像財迷進了寶庫,不知道拿哪個寶貝好了。不過如果不來一次「十大」或「十佳」這樣的盤點總覺得缺點什麼,畢竟現在各行業都流行這種半娛樂半懷念性質的盤點,筆者就結合自己和網絡上以及現實中一些同道之人的看法,拿出一份個人版的「上譯廠十大經典譯製片」,每部片子將從藝術性和技術性兩個方面綜合進行評定。一家之言,歡迎拍磚。拋磚引玉,恭請補充。
-
英國經典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
英國經典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第一集第二集 《尼羅河上的慘案》可謂集結了上譯廠超強大的配音陣容。為波洛配音的畢克,畢克將波洛的慵懶、自負、智慧的性格通過自己的聲音展現的淋漓盡致。 為雷斯上校配音的邱嶽峰,中國最傑出的配音表演藝術家之一。30年的譯製片創作生涯,先後為200餘部外國影片的主要角色配音。
-
中國電影配音巔峰時代逝去 80後配音演員崛起
1月5日,「永遠的葉塞尼亞」、電影配音表演藝術家李梓在上海與世長辭,文藝界人士、電影愛好者感慨萬千:譯製片的巔峰時代真的過去了嗎?老一輩配音演員後繼有人嗎?銀幕上的「中國好聲音」真的要漸行漸遠了嗎?
-
《東方快車》配音版遇冷 譯製片是否風光不再?
北京部分影院國語版排片情況 國語配音版的冷遇「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雖然幾乎所有院線進口片都會製作國語配音版本,但除了動畫片情況稍好外,真人電影配音版幾乎都面臨著影院不想排,排了沒人看的尷尬局面。 提起譯製片,人們大多會追憶起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黃金時代,童自榮、畢克、李梓、劉廣寧等老一輩配音演員詮釋了無數經典臺詞和角色,也成了一代人共同的時代回憶。我們不禁要問,曾經風靡一時的譯製片為何風光不再?在這個時代,我們真的還需要國配譯製片嗎?
-
經典配音電影,時光帶不走的回憶
不禁讓我想起了其他幾位配音大師,李梓,邱嶽峰,童自榮,喬榛等,雖然有的已經去世了,剩下的也已垂垂暮年,但是他們在上海電影譯製廠留下的經典配音,已經成為了過去幾代人的美好回憶。我小的時候,就喜歡看他們的配音電影,比如《簡愛》《葉塞尼亞》《巴黎聖母院》《佐羅》《魂斷藍橋》等。
-
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李梓1月5日晚因病在上海去世-李梓 配音 簡愛...
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李梓昨晚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3歲。李梓上世紀五十年代起從事配音工作,經歷了上海電影譯製廠最輝煌的時期,參與配音的電影《簡-愛》、《巴黎聖母院》、《音樂之聲》、《葉塞尼亞》和《英俊少年》等廣為人知。觀眾評價——這才是真正的中國好聲音。 【《簡愛》片段:你以為我窮,不好看,就沒有感情嗎?
-
新中國第一代配音演員——李梓
1954年,作為新中國第一代配音演員,李梓走上了譯製片的配音崗位。在四十餘年的配音生涯中,她塑造的各色人物無不栩栩如生、別具風採。而這與她對藝術的酷愛和追求是分不開的。16歲時,李梓考入北平第三女子中學,在進步師生的帶領下積極參加「反內戰、反迫害、爭生存、爭自由」的學生運動,並擔任女三中與北京大學進步學生組織——北平學生運動領導中心之間的聯絡員。
-
譯製片情結
向老師又非常出色完成了女主角的配音,把女主角謹小慎微,配得是那麼絲絲入扣,這部影片如果是上譯的話,那就可能是李梓老師配,那又是另一種風格,向老師在文革期間為《賣花姑娘》配音是那麼的催人淚下,在《人證》中配音被稱之為,配音領域裡無人企及的高峰。進入八十年代金毅和劉雪婷等人為長譯廠增加了新鮮血液,金毅的《羅馬假日》和劉雪婷的《戰地浪漫曲》為觀眾所喜愛。
-
輝煌年代——上譯廠配音藝術家和他們的經典作品
他們精彩的再創造,不僅使外國電影錦上添花,更為配音藝術平添了耀眼的光輝。配音藝術家們獨具魅力的聲音,深植幾代人的心中,人們追隨它、迷戀它,甚至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他們創造了譯製片的輝煌時代!演出簡介:曾經創造了上譯廠譯製片輝煌年代的配音藝術家:堪稱天下最華麗的聲音童自榮、少女代言人劉廣寧、擁有天籟般純真聲音的丁建華、皇后專業戶曹雷、既導又演89歲高齡的蘇秀、90歲的「阿崎婆」趙慎之以及程曉樺、戴學廬、孫渝烽將從幕後走到臺前集體亮相。
-
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劉廣寧今晨逝世,上譯廠一代傳奇聲音陸續謝幕
劉廣寧參與配音的中外影視片(劇)約千部(集)。她曾為《葉塞尼婭》《絕唱》《吟公主》《生死戀》《白衣少女》《大篷車》《望鄉》《苔絲》《尼羅河上的慘案》《狐狸的故事》等眾多譯製片配音,還曾為《天雲山傳奇》《沙鷗》《胭脂》《夜上海》等國產片、電視劇配音,並參加廣播劇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