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李紈的謎語,大有深意,隱藏著她的一個秘密

2021-01-18 三順說名著

《紅樓夢》中描寫了兩次賈府中做燈謎取樂的故事。第一次是在第二十二回,當時元春省親剛剛回宮沒幾天,就派小太監送出來一盞四角平頭白紗燈,上面寫著元春的燈謎,命賈府中的弟弟妹妹們猜了,另外每人再做一個送進宮去,給元春猜著玩。

這次燈謎活動,發起人賈元春的燈謎是「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這個謎底是爆竹的燈謎,無疑就是賈元春的宿命,她一朝封為賢德妃,給賈府帶來了更大的威名,可是這威名,也只不過是瞬息的繁華,轉眼即逝,隨之而來的,是一片繁華落幕後的灰燼。

而迎春的算盤燈謎,探春的風箏燈謎,惜春的佛前海燈燈謎,無一不是象徵著各人未來的命運。而賈母的謎語,「猴子身輕站樹梢」,更是賈府未來「樹倒猢猻散」的徵兆;賈政的謎語「身自端方,體自堅硬。雖不能言,有言必應」的最後一句「有言必應」,更是讓人心頭一驚,這些謎語的主人,都將是「有言必應」啊!

《紅樓夢》中的燈謎,也是作者對書中人物命運和結局的重要讖語。

大家第二次做燈謎,是在第五十回。時逢大觀園的頭一場雪,紅樓群芳們在蘆雪廣做了詩,正在評論之時,有丫頭跑進來道:「老太太來了。」賈母來了之後,看到孫輩們正在作詩,笑道:「有作詩的,不如做些燈謎,大家正月裡好玩的。」有了賈母的這一句話,當天晚上的稻香村,李紈和兩個堂妹李紋李綺,睡不著覺,就各自做了燈謎,第二天說給大家聽。

李紈的燈謎是這樣的:「『觀音未有世家傳』,打《四書》一句。」湘雲立刻就道:「在止於至善。」寶釵笑道:「你也想一想『世家傳』三個字的意思再猜。」李紈果然否認了史湘雲的謎底。黛玉又笑道:「哦,事了,是『雖善無徵』。」眾人都笑道:「這句是了。」

與上次的燈謎一樣,這次的燈謎,也是關於書中人物的命運和或者性格特徵的重要暗示。那麼,李紈的這個燈謎,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先來看看謎面,「觀音未有世家傳」。觀音,我們都知道,是佛教中最為慈悲的菩薩,救苦救難,積德行善,普度眾生,博施濟眾。「世家」,在漢語中有好幾種意思,但在這裡指的是《史記》五體之一,是專門記載王侯家世的一種傳記。比如《吳太伯世家》、《齊太公世家》、《越王勾踐世家》等等。所以,「觀音未有世家傳」的意思,其實指的是雖然大家都在說觀音菩薩慈悲為懷,普度眾生,但在《史記》中並沒有任何記載,也就是沒有任何證據,也沒有得到過考證的意思。

所以,謎底才是「雖善無徵」。雖善無徵,出自《中庸》第二十九章,原文是「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意思就是,在上位的人,雖然行為很好,但如果沒有驗證的活,就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會聽從。「徵」,也就是驗證,考證的意思。

我們都知道,李紈在《紅樓夢》中,是有一個「大菩薩」的稱號的。第六十五回,當尤二姐問起賈璉的小廝興兒,「你們家還有一位寡婦奶奶和幾位姑娘」時,興兒是這樣說的:「原來奶奶不知道,我們家這位寡婦奶奶,她的諢名叫做『大菩薩』,第一個善德人,我們家的規矩又大,寡婦奶奶不管事……」

可是,這位「大菩薩」李紈,在《紅樓夢》中又做過什麼善事呢?賈母會讓賈寶玉的小廝,經常拿了錢去施捨外面的窮人,劉姥姥走的時候,她送了劉姥姥很多實用的物品;王夫人雖然沒少坑害賈府中的丫頭們,但她給劉姥姥的一百兩銀子,也是實實在在的,勢必給予了劉姥姥一家不小的幫助;都說王熙鳳狠毒,可是,人人都不待見的邢岫煙,她也會多體恤照顧著些,平兒拿出她的衣服去送人,她也一笑而已;就連「人物猥瑣,舉止荒疏」的賈環,她也拿出錢來去給他玩,對於劉姥姥,她也是又送銀子又送東西。

李紈做過什麼?三順還真是在《紅樓夢》中找不到她做的任何善事。可是,李紈偏偏就是有了一個「大菩薩」的諢名,這難道不正是如同她的謎語一樣,「觀音未有世家傳」,「雖善無徵」嗎?雖然「江湖」上有著李紈的傳說,但我們沒能考證到她做的任何實事。

反而是李紈的判曲中,寫出了「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留於後人欽敬!」李紈究竟做了什麼不積陰鷙的事兒?或許,她的這個燈謎,已經隱隱透漏出她的秘密——她的「大菩薩」的名號,只是一個「虛名兒」,她是《紅樓夢》中,最名不副實的人物。

相關焦點

  • 李紈等詩謎以及薛小妹十首懷古詩解讀
    猜對這個謎語一方面要符合制迷者的要求,第二方面就是要關涉制謎者自身身世際遇。這就是這首謎語的製作與猜謎的基本的範。而這些謎語的解讀,對於準確的弄懂《紅樓夢》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下所有謎語皆遵循此例。大家要警覺,一定要警覺,李紈的兒子夭亡了,她沒有後代繼承。
  • 隱藏在古詩詞裡的謎語,拍案叫絕,妙不可言
    為什麼會有上述不合常理的情況發生呢?因為這首詩描寫的是一幅山水花鳥畫!詩的題目就簡單明了一個字——《畫》。張打油:打油詩入謎,雅俗共賞。其實這也是一首謎語詩,而且是一句一個謎底。特別有意思的是,這還是取詩家姓名為謎底的詩謎。首句「佳人佯醉索人扶」,根據詩意衍義為「假倒」,再諧音得出謎底「賈島」,就是寫「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那個苦吟詩人。
  • 紅樓夢裡的五件道具,伏脈千裡大有深意
    鏡子在前八十回裡,主要出現了兩次,一次是賈瑞臨死前照的風月寶鑑,一個是賈寶玉夢到甄寶玉時沒有放下鏡套的穿衣鏡。巧的是,賈瑞照的風月寶鑑,也出自道人之手,更奇的是,這面鏡子出自太虛幻境,為警幻仙子所制,而寶玉也曾神遊太虛幻境。風月寶鑑的作用是「專治邪思妄動之症,有濟世保生之功。」但也充滿兇險,因為正面是不能照的,只能照反面。其實曹公在這裡是隱藏了深意的。
  • 紅樓夢:李紈午睡為什麼不拉窗簾,任由僕人來往看到她的睡姿?
    睡覺的只有兩個人:李紈和大姐。大姐兒尚是嬰兒,多睡在所難免,李紈卻是不得不睡。別人都有事幹,李紈中午無事可幹,估計兒子賈蘭也在午睡。她的年紀又不太適合與小姑子、小叔子等小孩子遊戲,又難得不用在賈母、王夫人處伺候。唯有王熙鳳合適聚談,可鳳姐平時太忙,中午也要休息一會,李紈又不好打擾……如此不尷不尬的大好中午,李紈不睡覺又能幹什麼?
  • 《紅樓夢》中李紈這一女性角色有很好詮釋
    在曹雪芹的筆下,有很多女性的角色,《紅樓夢》中的女性也是各有各的特點,我們今天來說說一個叫李紈的女性,這個女性身上蘊含的智慧,體現的女性的光輝,讓很多人都無比欽佩。李紈在曹雪芹的眼裡有著很高的地位,他是金陵十三釵的正冊。然而,後人拍電視劇的時候,卻將這個角色忽略了。也確實是,在大觀園那個萬花叢中,什麼樣美麗的花朵沒有啊,隨便拿出來一個就是千嬌百媚,就是婀娜多姿,在這樣一個光彩奪人的花叢中,李紈在所難免顯得有些孤獨和無聞。
  • 千言萬語話李紈
    不僅如此,還清清楚楚替李紈算了一筆帳,說明她「一年通共算起來,也有四五百銀子」,原來看似「紙窗木榻,富貴氣象一洗皆盡」的稻香村,竟隱藏著雄厚的經濟基礎。鳳姐的這番話,固然有眼紅李紈進項比她多的成分在,但也並非一味胡說,起碼她說的「四五百銀子」,李紈也沒有說出個「不」字。真實情況還不僅如此,李紈作為詩社社主,後來的蘆雪庵聚會,一共準備了十兩左右的銀子,但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 精明的絕望主婦---李紈
    但整個《紅樓夢》前八十回中李紈正面出場之處真是少之有少,很容易被大家忽略掉。如今重讀,才發現其實李紈精明細緻之處並不弱於王熙鳳、薛寶釵等人。做為世家千金,嫁入侯門,成為當家一房的大少奶奶,原本也該是如王熙鳳那樣,做為當家奶奶掌管整個賈府,無奈丈夫早逝,李紈也一夜之間由大少奶奶便成年輕寡婦,從此只能過著槁木死灰、無見無聞的日子。
  • 《紅樓夢》:李紈為什麼在平兒身上亂摸?
    今天重讀,忽然注意到一個清淡的影子,一個被忽略數次的細節。這個細節,是李紈在平兒身上亂摸,惹得平兒說「奶奶,別只摸得我怪癢的」,難怪有評論者懷疑李紈是同性戀了。看似嬉鬧放縱,其實李紈的心裡是酸的,顧影自憐裡有著欲望的火,和不甘心的怨。也是這個細節,讓我發現,李紈的形象立體了,生動了。她不再是一抹淡淡的影子,不再是素衣素裙,心如止水的一個寡婦;她年輕,像大觀園裡其他少女一樣,有熾烈的欲望,她不僅有情感的欲望,渴望著身體的溫度,她還有權力的欲望。
  • 李紈為何失態摸平兒,其判詞「如冰水好空相妒」,又是什麼意思?
    承上有此"總鑰匙"一說,李紈就在此回笑著打趣平兒,她就已經是王熙鳳的一把總鑰匙了,還藏著別的鑰匙做什麼?言語之間充滿了一股醋酸味兒和豔羨。《紅樓夢》劇照因此表面看來,李紈撫摸平兒可以理解為,仿佛羨慕王熙鳳有這麼好的一個助手,而她自己卻沒有。
  • 紅樓夢:李紈沒有大奸大惡,為什麼作者對她極盡嘲諷與詛咒?
    《紅樓夢》作者對王熙鳳同情,對李紈極盡嘲諷與詛咒為閨閣女兒立傳的《紅樓夢》,對年輕女子幾乎都是讚美之詞。對於心狠手辣的王熙鳳,作者都有喜愛和惋惜之情,唯獨對寡婦李紈極盡嘲諷與詛咒。作者說王熙鳳積陰功,給女兒「留餘慶」。卻說李紈不給兒孫積陰鷙。第五回,李紈的判詞諷刺她「枉與他人作笑談」。
  • 巧姐被賣,李紈為何袖手旁觀?你看賈母怎麼稱呼李紈的
    那麼,李紈做了什麼錯事?以致受到這樣的懲罰?縱觀前八十回,李紈的行舉都揪不出大錯的,所以這件報應在她兒孫身上的「錯事」,是在八十回以後。那麼李紈一個弱勢寡婦,不可能殺人放火,她能犯什麼大錯呢?所以,李紈的錯不是自己主動攻擊他人,而是在力所能及時見死不救,枉顧他人性命。很巧的,縱觀全文,有一人的命運被明確寫到將遭遇被親人算計,卻指望不上親人,這個人就是巧姐。
  • 流瀲紫揭秘《甄嬛傳》大結局的最後一個鏡頭,暗藏深意,令人唏噓
    《甄嬛傳》大結局,甄嬛說完「他在時,弘曕沒能叫一聲阿瑪,死後總要有兒子陪在身邊」後,便是全劇的最後一句臺詞,她的語氣充滿了疲憊與厭倦,她說:「槿汐
  • 李紈為什麼沒有宮花?
    其實答案很簡單:李紈是個寡婦,按照古代對寡婦的要求,她只宜清淨守節,是不能夠戴這些花兒粉兒的。  薛姨媽交代周瑞家的,沒有提到送給李紈,不是因為她把李紈忘了,恰恰是因為她知道李紈青春喪偶,是不能把自己打扮的太過招搖的,所以送花這樣的事兒,自然沒有她的份兒,這是禮。
  • 李紈內心到底有多陰暗?姊妹們湊錢辦詩社,她卻假借社長之名斂財
    族中男女,無有不誦詩讀書者......這李紈雖然青春喪偶,且居處於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見無聞,惟知侍親養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而已。——第4回所以從一開始,李紈給讀者留下的印象就是一個保守沉默、堅守婦德、低調內斂的女子。
  • 寶玉、湘雲偷吃鹿肉,李紈為何慌忙阻攔?她真的是出於關心嗎
    李紈是《紅樓夢》中有名的大善人,對下人能寬則寬,能不罰儘量不罰,以至於在賈府下人階層中獲得「大菩薩」的稱號,但實際的李紈恐怕根本不是如此,正如一句話所說:對每個人都很好的人,往往最無情!甚至晴雯、芳官、四兒被攆出怡紅院後,賈寶玉自稱「權當她們三個死了」,可見其看似多情,實則無情的本質;再看薛寶釵,跟賈府眾人相處甚好,就連下人們也多喜與寶釵玩耍,史湘雲辦詩社做東,無錢可用,寶釵自掏腰包,從自己家中拿出幾大簍螃蟹幫其解燃眉之急,史湘雲對寶釵更是敬愛有加,甚至主動搬去蘅蕪苑,與寶釵同住。
  • 紅樓夢人物圖鑑 之 李紈
    在《紅樓夢》的十二釵中,李紈看上去存在感很低:容貌才情,有林黛玉、薛寶釵的珠玉在前;打理家務、精明計算,又有探春、王熙鳳的敏捷才幹在後;加上她的身份從一出場便是榮國府長孫賈珠的孀妻,膝下還有一個年紀不大的兒子賈蘭——身為寡嫂的李紈,似乎也並不是《紅樓夢》中盛讚的鐘靈毓秀的「女孩子」中的一位。
  • 紅樓夢:寡婦李紈家為何杏花爭豔?這是曹雪芹對她極高的讚譽
    可李紈明明槁木死灰,恪守婦道,曹雪芹為何還要如此安排?只要拋開「紅杏出牆」的刻板印象,我們不難發現,這一片怒放的杏花,有著多重寓意。其中一個寓意就是:暗示了稻香村是「杏壇」,此處必有名師,必出高徒。因此,這一片杏花,也是曹雪芹對李紈和賈蘭極高的讚譽。
  • 李紈:「守中」的俗世註解
    李紈的身份雖是寡婦,但她從不怨懟,平平淡淡地過自己的生活,青年喪偶,而且失去的是賈珠那樣優秀的丈夫,她平時卻從未表現得悽婉相思。不是不想,寶玉挨打的時候,王夫人一聲珠兒就叫下了李紈的眼淚,可除了在這眾人眼淚橫飛的時候偷偷流下自己的私房眼淚,平日的李紈,絕不悽風苦雨。這大概和她自小受的教育有關。李紈出身金陵名宦之家,其父李守中曾任國子祭酒,族中男女無有不誦詩讀書者。
  • 紅樓夢:尤氏到李紈房裡坐了一會兒,就發現了她不為人知的一面
    賈府中寡居的大奶奶李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曹雪芹在第四回給了李紈一段評價,「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處於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見無聞,惟知侍親養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而已」。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宮花之時,從李紈的窗下經過,這位珠大奶奶正在房內睡覺。雖然,這些宮花從李紈的窗下經過,卻沒有她的份兒。這一個小小的細節,更是將李紈枯燥、單調又無奈的寡居生活,刻畫得淋漓盡致。
  • 這個謎語太黃色
    就讓我和讀者諸君一起來做一個思維的探索,看看日常小事與國際大事的背後,有沒有隱藏著一些共同的秘密…… 《猜謎》:一則小故事 我剛剛在父親的「博客」上讀到他的一篇網絡日記《猜謎》: 下班回家的公交車上,鄰位坐了一對母女……小女孩忽然對媽媽說:「媽媽,囡囡給你猜一個謎語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