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小吃系列五——面窩,詳細圖解完美配方,好炸不沾勺

2021-01-18 佑佑見炊煙

面窩, 和武漢熱乾麵、豆皮一樣,是非常受武漢人愛吃的早點之一。遍及武漢大街小巷,它通常只在早餐時間(武漢人稱為「過早」)提供。因四周厚而中間薄得乾脆成了一個小洞,呈凹狀,武漢人不習慣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窩」。

面窩是武漢特有的,創始於清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9年)。 當時漢口漢正街集稼咀附近有個賣燒餅的,名叫昌智仁,看到賣燒餅生意不好,就想辦法創製新的早點品種。經過反覆琢磨,他請鐵匠打制幹把窩形中凸的鐵勺,內 澆用大米、黃豆混合磨成的米漿,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鍋裡炸,很快就作出一個個邊厚中空、色黃脆香的圓形米餅。人們覺得很別致,吃起來厚處鬆軟,薄處酥脆, 很有味道。昌智仁稱之為面窩,流傳一百多年,成為一種價廉物美的特色早點。

武漢解封那幾天,我去買面窩吃,順便拍拍炸面窩的照片。炸面窩的婆婆還以為我想學炸面窩,說有人找她學只收別人5000塊學費就把別人教會了。我笑笑不說話,還五千,五塊還差不多,哈哈哈。

前段時間朋友和我說她找到了一個方子不錯,讓我試試。

配方看著還行,炸第一個的時候問題來了,沾在勺上下不來,問朋友怎麼回事,她說她也遇到了這個問題,沒法解決,只能加點灰面(麵粉)調濃稠一點,調後是不沾勺,但是味道變差了,這次以失敗告終。

這一段時間我看了很多關於面窩的資料,了解了面窩的食材配比,傳統的配方是七米三豆,黃豆少則面窩不香,黃豆多則面窩吃油折本。大米黃豆浸泡的時間也有學問,夏季要三個小時,冬季六小時,春秋季節四小時。

配方是問題不大,我要解決的問題是不沾勺,沒有一個人提到過這個問題。做米粑粑我知道是要用秈米,所以做面窩我用的也是秈米,米肯定是沒問題,只能在別的地方找原因。

沒有可以借鑑的方法,只能自己試。

所幸最後成功了。下面就把我的經驗分享出來,避免大家走彎路。

主要食材:秈米175克 黃豆70克(嚴格按照七米三豆來配)

配料:生薑1小塊 小蔥10根 胡椒粉適量 鹽2克 黑芝麻適量

具體步驟:

1、秈米和黃豆提前泡好,我是晚上12點泡,早上六點多起床磨漿。

2、小蔥洗好備用。

3、小蔥切碎。

4、生薑洗淨削皮切碎。

5、將泡好的秈米、黃豆再次洗淨混合在一起加水至520克磨成漿,這個時候的漿是比較稠的,水少漿磨得細,所以我沒加多少水。磨好的漿裡面加小蔥、鹽、胡椒粉、黑芝麻、生薑末,拌勻。

6.實驗的第一步,100克混合米漿加50克水攪拌成較稀的混合米漿,再加約2克油攪拌均勻備用,我把這一種混合米漿編號米漿1號。

7.鍋中倒油,特地將面窩勺拍一下,讓大家認識認識,武漢的朋友們肯定熟悉,外地的肯定沒見過,我這個大面窩勺買了塊十年也沒用過幾次,以前主要用來炸苕面窩。

8.面窩勺放進油鍋中加熱。

9.剩下的混合米漿加70克水、5克油調成較1號米漿更稠一點的混合米漿備用,這個米漿我稱為米漿2號。

10.等鍋中油燒得冒煙的時候拿出面窩勺,將米漿1號沿著面窩勺淋一圈開始中火炸。

11、炸一會後晃動面窩勺,將面窩脫模。輕鬆脫模,非常成功。

12.一面炸好翻面炸另一面,炸至兩面金黃就可以啦。

13.混合米漿2我沒拍照片,錄製的是視頻,更直觀地看到炸制過程。

米漿1號炸出來的面窩

米漿2號炸出來的面窩

香死了!

總結一下:

不沾勺的秘訣就是米漿中加油。

面窩想炸薄一點就多加點水,想炸厚一點就少加水,都能成功,看我拍的圖片的狀態,喜歡什麼樣的就按照那個方子做。

喜歡我做的美食請關注我,每天會持續更新不一樣美食菜譜。

相關焦點

  • 武漢小吃
    熱乾麵、蛋酒、糊米酒、生煎包、豆皮、雞冠餃、蒸餃、面窩、重油燒麥……蔡瀾饒有興趣地一一品嘗,還沒忘記了拍照、拍視頻,然後發到微博上,供全球500多萬粉絲分享。蔡瀾的影響力果然巨大,微博一出,遍布世界各地的粉絲們有的搜索起了這些早點的做法,有的則回憶起了自己在武漢「過早」的經歷,大家在網絡上聊得不亦樂乎。
  • 創業熱門小吃炸雞鎖骨商用配方公布,不外傳的醃料撒料配方全公布
    朋友們,大家好呀,我是小吃培訓葉老師,歡迎您閱讀《創業熱門小吃炸雞鎖骨商用配方公布》,今天這篇文章我將深入為大家介紹街頭熱門小吃炸雞鎖骨實體店在用的配方配料,從醃料到炸制,然後到撒料調配全部詳細講解!如果你想學習或者是對炸雞鎖骨的製作在更好的理解和看法,歡迎一起交流哦!我是小吃培訓葉老師,每天與您分享更多開店技術配方!
  • 何祚歡:武漢小吃米當先
    我因此常和人說笑話:「什麼『啃得的雞』,我們武漢啃得的東西多了!」武漢人的生活習性,把武漢變成了一座小吃城。有些朋友茶餘酒後聊大天,老說武漢小吃品種特多,一數,除了熱乾麵,就把油條包子「端」上來了。我要說,那是武漢也有的,但不是武漢獨有的。武漢獨有的小吃,用一句話可以概括:武漢小吃米佔先。少年時期見到的米制小吃太多了。被叫做「粑粑」的,就是米做的。
  • 自製炸無骨雞柳,金黃酥脆,和街頭小吃有一拼,學會可以去擺攤了
    對於無骨雞柳這種小吃,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記得上高中那會兒,一到周末,就會和同學一起去我們那兒的著名小吃街,買一杯奶茶,一袋子滷味,以及雷打不動的一份炸雞柳,當時是5塊錢一份,炸好的雞柳撒上辣椒粉,或者裹上一點番茄醬,吃起來幸福感滿滿的。
  • 臺灣熱賣小吃——甘梅地瓜(製作配方)
    甘梅地瓜也稱甘梅薯條,它的外皮金黃酥脆、那份酸甜鹹的獨特味道讓人百吃不厭,是目前臺灣各大夜最熱門的休閒食品之一,裡頭綿密細緻,有著濃濃的番薯香氣,現炸的甘梅薯條
  • 街邊火爆小吃——炸大雞排,配方大公開一天一個開店秘方
    炸大雞排用的是雞大胸,這是個很不易入味的地方,要想做出的雞排 好吃,這醃漬的工作可千萬不能馬虎嘍! 醃漬雞肉一定要注意醃漬的方法、時間,同時還要講究所用的調味料 和香辛料的比例和份量,還要注意到這調味料和香辛料是否搶走了雞 肉本身的鮮香之味?只有這幾點都做到了,才能叫完美的醃漬。
  • 武漢名小吃-面窩
    武漢名小吃一面窩,一個人可以操作。 本人專業從事面窩小吃七年多,算是改進面窩原創人。說實話真正好吃的面窩是有獨家配方的,市面上很多炸制的面窩根本上不了臺面。前幾年做單一面窩一個攤位基本月入萬元,請人幫忙的話,管理五六個攤位還是很輕鬆的。這兩年做小吃的多了,收入減少了,但是味道還是在線的。
  • 小時候最愛的小吃,炸排叉,金黃酥脆,香甜不膩,學會可以擺攤了
    排叉是老北京的一種傳統小吃,是用麵粉和雞蛋為主料炸制而成的面點,成品金黃酥脆,做法簡單,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今天就將這道奶香黑芝麻排叉的詳細做法分享給大家,喜歡的朋友快來試試。4 打開切好的小面片,一端從中間切口處穿過,兩手分別捏住兩端略抻,把中間的條抖散。5 鍋內加入足量油,燒至四五成熱,下入排叉生坯。6 小火炸至金黃色撈出。小貼士:1 白糖的量不能超過50克,否則成品上色太快,不容易炸酥脆。
  • 武漢炸了20年面窩的她還是走了...
    熊阿姨每天接待將近700名食客,無論多累,但她總是溫柔對待每一位顧客,認真而從容地炸著面窩,然後一人一隻一隻送到顧客手中。 有時候不忙的時候,熊阿姨會一邊炸著面窩,一邊熱情地講述著她如何琢磨出,把一個平常的面窩炸的花樣翻新,怎麼靠著這口小小的油鍋,供養著一兒兩女的生活。
  • 特色小吃技術配方和酒店創新特色菜品視頻教程資料
    濃香蒸菜製作技術啤酒烤鴨關鍵技術資料上海香嫩裡脊炸串系列製作技術四川小吃製作香豆腐製作技術,桂花壇燜雞製作技術風味小吃街邊小吃---風味涼皮米皮+川北涼粉製作技術正宗四川樂山五通橋牛華鎮麻辣燙技術視頻油炸冰淇淋製作技術田氏炭烤雞蛋製作技術視頻煲仔飯視頻教程冰 糖葫蘆和糖炒粟子的製作技術視頻
  • 各類特色小吃技術配方和酒店創意特色菜品視頻教程資料
    腸衣加工技術與香腸的製作滷鴨系列技術資料濃香蒸菜製作技術啤酒烤鴨關鍵技術資料上海香嫩裡脊炸串系列製作技術四川小吃製作視頻香豆腐製作技術桂花壇燜雞製作技術風味小吃街邊小吃---風味涼皮米皮+川北涼粉製作技術正宗四川樂山五通橋牛華鎮麻辣燙技術視頻油炸冰淇淋製作技術田氏炭烤雞蛋製作技術視頻
  • 面窩吃過不少,但這幾家不按套路出牌的面窩店就問你去過沒
    過早在武漢人心中的份量不用我多說你們肯定都知道,一日三餐由過早開頭,之前不定期的給你們推薦了幾期武漢的過早,像是什麼豆皮、燒麥、糊湯粉
  • 韓國炸雞技術配方三:韓式炸雞翅系列
    上篇《韓國炸雞技術配方二:韓國蜜汁雞系列》韓國炸雞技術配方三:韓式炸雞翅系列一.原味黃金雞翅中/翅根產品製作:1.將炸雞粉用冰水攪拌均勻成糊並拍上粉的雞翅中或雞翅根放入糊中,再沾上炸雞粉。2.將電炸鍋開啟,溫度設定在 200度,將雞翅中或雞翅根放入油中,將溫度調至 160度,不停的抖動成/鱗狀,定形後炸透至熟撈出裝入容器內,時間在  3—4分鐘左右。
  • 童年的回憶,武漢特色小吃苕面窩,在家自己做,香甜酥脆,解饞了
    童年的回憶,武漢特色小吃苕面窩,在家自己做,香甜酥脆,解饞了大家好!我是紫色浪漫,又到了分享美食的時間,前段時間去看望婆婆,走時婆婆給我帶了一大袋紅薯,都是婆婆自己種的。這幾天每天都是換著花樣吃紅薯,紅薯粥,烤紅薯,紅薯餅等,甜甜的紅薯全家人都很喜歡吃。
  • 21種刀工技法詳細圖解,廚師必看!
    在行內,有句行話叫「三分勺工,七分刀工」,熟練的刀工,是優秀廚師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它的作用是整齊劃一、清爽利落、配合烹調、調諧形態、物盡其用。    2、右手握刀時拇指與食指捏住刀箍,全手掌握好刀柄。左手控制原料,使原料平穩、不滑動,以便於落刀。  3、握刀時手腕要靈活有力。  4、菜墩的放置要適合自身的高低。
  • 吃在武漢,不可錯過的100家美食——小吃篇
    豬骨、雞架、豬肉、雞肉、胡蘿蔔、土豆、番茄、洋蔥、蘋果、紅酒、牛奶、蜂蜜、咖啡以及番茄醬等十多種配料,老闆每天中午就開始熬湯,一直熬到次日中午,所有食材全部融化到濃濃的湯汁裡,足足20多小時才算熬好,絕對的功夫咖喱,半勺咖喱就著半勺米飯,各種食材一層層慢慢散開,並融化於唇齒間,幸福感油然而生。
  • 武漢這20家炸炸界的王牌,只要你想吃他們可以炸一切
    28/人 11:00開始營業胡炸炸藏在小吃巷的深處,要仔細看才能發現呢。這家的炸串串和在成都的口味差不多,唯一的區別就是有沒穿串。串串炸的恰到好處,雖然看起來油油的,但是沾著醬料吃,一點也不膩,還有些許的甜味在口腔回味。
  • 小吃炸油角,14張大圖教你詳細做法
    炸油角又香又甜,女兒小時候特別喜歡吃,不管年節不年節,時不時就會炸上一些,做的多了,熟能生巧,到現在也算是我做的比較拿手的小食了。現在女兒大了,平時不炸了,但過年的時候我還是會炸上一些分給親戚朋友~~~
  • 安國小吃培訓班分享幾款熱門滷菜的做法及配方配料
    安國小吃培訓班分享幾款熱門滷菜的做法及配方配料歡迎大家關注味霆保定小吃培訓學校百家號,今天我們的餐飲培訓班的李老師來分享幾款熱門滷菜的做法及配方配料。分享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新知識與您分享!老抽2勺、鹽1勺、料酒2勺做法:1、買回來的豬蹄清洗乾淨,冷水入鍋,焯水幾分鐘,撇去浮沫,撈出後反覆再清洗幾遍;2、準備所需要的調料;3、另起鍋加入可以沒過豬蹄的清水,放入所有的調料,大火燒開轉小火燜煮;
  • 四川涼麵家常做法,配方和調料詳細告訴你,味道很贊,比涼皮好吃
    導語:涼皮之後,在家自製涼麵也火了,配方調料詳細告訴你,比涼皮好吃在家自製涼皮可謂是火了一段時間,天氣逐漸變暖了,涼拌的食物便成了餐桌上常會出現的,其實不僅是可以做涼皮,涼麵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在午餐時分一人一碗四川涼麵,香辣爽口讓人吃過癮,作為麵食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