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一直認為:「果敢人被邊緣化與果敢人的自我表述緊密相關。」換句話說,就是果敢人至今依然沒有能力講好果敢自己的故事。而外界對果敢民族的理解也存在多個版本,那些故事被傳揚出去之後,給果敢人的身份認同造成了很大幹擾,加之受到先入為主的偏見及某些價值觀的影響,導致人們只願按照其固有認知去進行判斷。本書用了40篇文章從不同角度去呈現和解釋「果敢民族」一詞的由來、意義和作用;果敢華裔的精神內核、文化傳承及價值觀,但很多讀者始終只看得到他們願意看到的部分內容,只願意理解他們本來就已經認定的內容,對那些他們不曾知曉的社情、民情、國情、族群心理因素及歷史政治演變根本不屑理會,這就是先入為主造成的固執,人們的思想觀念通常會被固定在其知識和見聞裡,再也無法接受不同的觀點和現實,因此,為了不讓那些虛假的不利於果敢族裔發展的故事先前一步闖入陌生人的耳朵,果敢人需要學會向新的聽眾講好果敢人自己的故事。
倘若果敢故事一直講不好,或者說,一直沒有人重視花精力去研究怎麼講好「果敢故事」,那麼,果敢人就永遠無法在世界樹立果敢民族的良好形象,無法把果敢民族的苦難和輝煌告訴世人,未來,也就無法為果敢民族贏得世界的關注、同情、理解和支持。
講好一個故事,除了內容上要有吸引力之外,講故事的傳播媒介也十分重要。過去最有效的講故事媒介就是小說和戲劇,在近代,講故事最能讓人聽得進去或願意花時間去「聽」的,恐怕非電影電視劇莫屬了。然而,果敢有史以來既沒有自己的電影和電視劇,也沒有自己的原創小說。可見,果敢人一直都沒有重視講好自己的故事,甚至果敢人根本就沒有能力講好自己的故事。
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注意力就是商業資源的時代,人們的注意力幾乎全被那些能夠迅速「吸睛」的視頻和標題黨文章和商業廣告所搶佔。於是,所有那些不重視、不懂得講好自己故事的國家、民族和公司企業,全都遭遇了被冷落、被忽視,甚至是被遺忘的命運。相反,那些重視打造自身形象、努力輸出或傳播某種價值觀的人,都是藉助動聽故事來實現的。所以,果敢人假如不想繼續被忽視、被冷落、被邊緣化、被汙名化或被妖魔化,就必須重視學習怎麼講好果敢人自己的故事。
不同的講述角度和方式,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比如:從這個角度來講果敢民族就是如假包換的漢民族,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講,果敢民族就是參與緬甸聯邦獨立建國的法定土著民族。在某些人的故事裡,果敢民族武裝是反政府武裝,甚至是叛亂武裝,但在另一些人的故事裡,果敢民族武裝則是為了捍衛民族尊嚴、反抗壓迫的人民軍隊和革命武裝、正義之師。可見,同一個故事的主角,在不同的故事講述人口中,形象就會截然相反。
果敢華裔族群是什麼人,難道一直都只能由外人來界定嗎?我們自己就不能定義自己是誰嗎?果敢民族是什麼樣的形象,難道就一直任由局外人來刻畫嗎?我們自己就不能塑造自己想要的形象嗎?果敢人自己的利益訴求和價值觀,難道還得由他人按他們的喜好來表述嗎?因此,講好果敢故事最起碼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那就是——果敢人是佛是魔?是美是醜?他的民族形象不再是完全由任別人去信手塗抹;果敢人的所做所為是功是過?是善是惡?也不再是任由他人信口雌黃、張冠李戴。
筆者以為,只要用心去挖掘,果敢民族還是有很多精彩的故事題材可以打動聽眾的,即便是搬上好萊塢大熒幕也絲毫不嫌遜色。比如下列這些題材每一個都是足以引人入勝、令人動容的好故事:
一、果敢民族是大明王朝後裔,是一支沒有遭受過「削髮易服」精神蹂躪的漢人族群。
二、果敢民族是緬甸聯邦建國的參與者,是緬甸聯邦法定的土著民族;這個民族對緬甸和平與禁毒都曾做出過卓越貢獻,然而,這個民族卻長期淪為二等公民,遭受民族歧視。
三、果敢地區存在一支全世界唯一的一支非國家華人武裝,而且是一支經受多場大戰考驗的民族武裝,並曾多次贏得過以少勝多的戰鬥。
四、果敢民族充滿戲劇性的身世以及該民族為了生存和民族尊嚴而奮鬥的血淚史。
五、果敢民族好幾代人的大逃亡、大移民以及在新的棲居地奮鬥過程。
六、果敢楊氏土司楊文炳、楊振材、楊振聲及楊二小姐等幾位國際化的社交圈,他們的一生曾與英國、印度、緬甸官員打過交道,打過日本軍,與國民黨殘軍有過瓜葛,加上他們的特殊身份地位、才能、性格以及他們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都是一個個頗有內涵的故事題材。
以果敢末代土司楊振材的胞弟楊振聲為例,他的人生經歷就非常國際化:年輕時在仰光讀大學,後來又到過重慶外語部求學,曾隨其父楊文炳赴昆明晉見蔣委員長;曾出任緬甸外交部秘書,緬甸下議院議員,緬甸撣邦銀行董事長;曾作為緬甸代表團成員三次訪問中國,創辦過緬甸東方銀行;奈溫將軍壓權後被吳奴流亡政府任命為「愛國解放軍東部軍區司令」;曾被果敢精英推舉為「果敢自治軍總指揮」,曾隨國民黨3軍南下泰國至唐窩,在秦國清邁任某酒店經理時曾接待過李光耀,期間曾以非法移民罪被秦國政府逮捕,之後被法國朋友救助流亡法國,於1980年緬甸實行大赦後反回緬甸仰光定居。
七、所有在果敢這塊土地上孕育出來的傑出人士他們眼中和心中的果敢。果敢這塊土地上升過英國國旗、緬甸國旗、中華民國國旗、日本軍旗、緬甸共產黨黨旗、緬甸聯邦國旗……每一次易幟樹新旗都有一大堆動人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可以講。
總之,故事的題材固然重要,但怎麼把故事講好才能夠打動聽眾,似乎更為重要。因為,只有講得好,人家才願意耐心去聆聽,只有講得妙,人們才會接受果敢人所重視的價值觀;才會由衷欣賞果敢的民族形象;才會同情果敢人的不幸遭遇;才會為果敢人的精神、努力、成就和功勞而點讚和頌揚。因此,每個果敢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對世界講好果敢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