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廚師把餐廳開到深山 吃一頓2000塊

2020-12-24 鳳凰網房產

來源: 自媒體

在臺灣南部的深山裡,

帥氣的原住民Alex開了一家人氣爆棚的私廚餐廳,

只在晚上營業,人均2000元人民幣,

深受城市裡貴婦們的喜愛,

想吃的話必須要預約,

最久得等上兩年。

Alex是少數民族魯凱族人,

曾在米其林二星餐廳掌廚,

2015年,他回到父親的家鄉開餐廳,

沒過多久,

就獲得「隱秘餐桌」(Secret Tables)的大獎,

成為亞洲最有故事的20家餐廳之一。

慢烤羊腿

他對食材的要求超級嚴格,堅持養豬要比別人多6個月,讓肉質更鮮美,有特定合作的漁場,堅持用家鄉山頭上長出來的各種香料。「我做的料理,不是義大利風味、法國風味,

而是屬於我們家鄉的故事。」

自述 Alex 編輯 白汶平

AKAME餐廳團隊就是Alex的家人

我是Alex,魯凱族人,做廚師22年了。2015年,我在臺灣南部屏東山上的霧臺鄉好茶村,開了一家餐廳「AKAME」——這是魯凱族語「烤」的意思。

好茶村是我爸的故鄉,從臺北市開車過來大概5小時,2009年這裡因為風災滅村,重建後大家就開始做點小生意。

在法國鄉村,很多餐廳就是開在山裡,有很好的食材、很好的料理、很好的體驗,我覺得我家鄉很美,應該也能有個地方,讓人能夠好好來感受。

餐廳是我們全家人一起做的,我是主廚、我表弟副廚,其他成員還有我老婆、老婆的妹妹、侄子,還有一個跟我認識很久的朋友。

家人經營餐廳和僱用員工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即使有摩擦,也一定是為了讓餐廳更好。

餐廳原本只有18個位置,後來我們加蓋包廂,但一共也只有28個位置。一周營業5天,每天有兩個用餐的時間段:晚上6點到8點45分、晚上9點到12點。真的有客人預定了2年,才終於吃上。

菜單每天都會變,今天有什麼食材就做什麼菜,但一定是大家在外面吃不到的味道。我的餐廳從菜色、調味、空間、器物,都必須是屬於我家鄉的味道和故事。

炙烤嘉義黃牛沙朗

雞肝醬、紫蘇、米餅

東北角花枝

食材我從不進口,都是本土的食材,再加上原住民的香料。從這些出發,去研髮菜色,通常我早上想一想,晚上就做出來了。

我們的山上有很多特別的香料,像是馬告,它也叫山胡椒,和一般黑胡椒很像,但吃起來多了一股香茅味、檸檬的酸甜味。

土當歸又稱山當歸,香氣更濃,有一股精油味,新鮮的葉子可以直接入菜增添香氣;刺蔥嘗起來就像蔥,但它葉子有辛香味,有點辣,可以去腥。

牛排的選材是臺灣牛,它肉質比較硬,通常不會拿來做牛排,但我們用熟成去軟化它的肉質,筋會讓口感吃起來比較有彈性。

我們只用炭烤的方式,把外皮烤熟,裡面是比較生的,然後用芥末味道的一些葉子去讓肉味轉化,吃起來的口感會是脆、然後軟、然後甜。

龍蝦是新鮮的臺東龍蝦,本身食材就很好,我不想再在上面加大蒜或是太重的調味,把龍蝦本身的鮮甜味蓋掉就很可惜了。

我用反覆爐烤的方式來料理,以高溫去烤,看看它的熟度再拿出來,不能烤得太幹,拿出來塗上香料製成的油後再放回去烤,這個步驟要重複個幾次,必須一直顧著爐火,注意熟度。

醬汁我用曬乾的玉米去油炸,讓玉米的甜味散發出來,加上蛋黃、茴香葉、茴香花、讓味道偏酸,塗在龍蝦上時味道慢慢釋放出來,讓味道是一層一層出來,細膩豐富。

我喜歡做開胃菜,它可以玩得很活潑。像現在是箭筍的季節,我們把它擺在石頭上做擺盤,感覺它就是從土地長出來的食物,跟土地的連結更緊密。

擺盤上顏色很鮮豔,因為我會用花點綴,但花對我來說不止是裝飾,它就是一個味道,像鹽、醋的功能一樣,有些花有酸味、有些甜味、有些帶著香氣,都是可以吃的。

甜點是大家都很喜歡的吉拿棒,沾的巧克力醬是屏東的巧克力品牌,最近還得了獎,店家只有生產65%、75%、85%的巧克力,但我覺得都不合適,反覆討論後,他們為我們特調了58%的巧克力,吃起來剛好。

餐廳裡的餐具、擺設,都是我去找我喜歡的職人、陶藝家訂做的,期間會經過多次修改和討論,用料理來告訴別人屬於我們家鄉的故事。

我家是做土木的,我高中念的也是土木工程系,念到一半我覺得沒興趣,還沒畢業就去餐廳工作,學習做料理。

Alex早期工作照

一開始做中餐、原住民傳統的風味餐也做過,後來學西餐、法餐,我曾經很疑惑,因為我是原住民,我做的是義大利菜、法國菜,但這真的有說服力嗎?讓我開始思考我是誰,我想要突破。

米其林二星餐廳Restaurant ANDR團隊合影

2012年,我自告奮勇跟名廚江振誠說,我想要去他的餐廳Restaurant ANDR學習,餐廳在新加坡,獲得米其林二星評鑑、世界50大餐廳中排行第二名,去的時候我34歲,是最老的實習生。

擦盤子、修剪花草、打打雜,從最基礎的事情開始做,這些都不是難事。最難的是溝通,因為大家平時說英語、出差說法語,我學過西餐,菜名多少聽得懂,剩下只能用猜的,從大家的動作去猜下一步要做什麼。

Restaurant ANDR主廚江振誠(左)和Alex合影

做了3個月實習生後,我回到臺灣,我又跟江主廚說,這次能不能讓我轉正職,他說好,於是我又過去了,前前後後大概待了兩年,也讓我在各式料理手法中,找到一條回家的路:我想用我家鄉的食材去創作料理。

於是,我就回家了。

Alex和太太穿著魯凱族傳統服飾

在部落裡,牆上、地上到處都能看到圖騰,象徵著魯凱族部落,所以我的餐廳裡就比較低調,沒有太多民族裝飾,我本人就是原住民,我想也不需要用這些再去證明。

我的餐廳是我家人一起蓋的。我跟我爸說,我想要現代一點、開放式空間、很大的一個碳烤爐,結果真的實現了。

花是我老婆負責插的,我們很常用百合花,百合是魯凱族的象徵,代表純潔、尊貴。

早期原住民風味餐沒有什麼精不精緻的問題,大家看到食材就是煮湯、或者直接拿去烤,但總不能什麼都這麼單一嘛,我想要讓我們家鄉的食物更有特色。

我就結合一些我所學的各式料理模式,像熟成、油漬、風乾等,拆解舊食材,重新運用和搭配是我現在在研究的。

我每周至少有3天會親自去挑食材,生產者的心態很重要,如果他們跟我理念不同,我覺得就很難長期合作,所以我都會親自和這些源頭交流。

豬肉商已經和我配合快5年了,他們使用的黑豬肉,養殖期間長達15個月,一般豬肉商9個月就殺了,養殖時間長會讓脂肪堆積,會更好吃。

我挑食材很嚴格,比方說裡脊肉,我可能只要某個特定部位,但這個部位一頭豬只能有一塊,那豬殺了其他部位沒人買怎麼辦?

所以我常跟老闆說,今天的豬有哪個部位是我上次沒用過的你就拿給我,從去做料理試試看,每個部位都試過,菜色才會多變。

買魚,我習慣去滿豐定置漁場,他們在海上定漁網,魚自己會遊進來,所以每天會有哪些魚是無法預期的,你不可能跟老闆說我要什麼魚,請你幫我抓,那沒辦法,我曾經連去5天都沒買到我要的魚。

通常早上八點漁船會靠港,漁獲啪一聲卸下來時,大家就衝上去了,大概10分鐘被搶光定光,所以我去的時候幾乎沒有思考時間,有就快點搶。

最大的瓶頸就是食材種類不多,堅持用本土的東西難免會有些限制,但沒關係,我們可以讓它口味不同、料理方式不同,自然也能每天出不同的菜色給客人,我曾經就使用了26種香料去做一道菜。

我的家人和部落這裡的人都不太懂我在做什麼,很多人還是比較保守,覺得我開在深山裡真的有人會來吃嗎?也不理解食材明明和普通餐廳差不多,為什麼吃起來味道卻不一樣?

我的客人大部分來自大城市,有從臺北、臺中過來的,上海、香港的也有,還有從東京、巴黎千裡迢迢跑過來的......

我的餐廳只開晚上,很多客人會抱怨為什麼早上不開。主要的原因是,我早上下山備料單程至少都要花1.5到2小時;另一個原因是,如果我的餐廳只開晚上,那就可以給部落裡其他的夥伴們機會,去接待客人。

客人吃飯時會搭配酒,下山不能開車,部落的村民是不是可以提供代駕或接送服務?客人如果過夜或早到,他們白天是不是有機會可以認識部落的手繪、小吃、文化?

料理,是我唯一可以傳承我家鄉文化的方式,這也是我最擅長的。傳承不一定是用很傳統的手法去做,加入一點變化,吸引到的就是不同的人。我只是開了一扇門,能不能走進來、敞開心胸去認識,就是客人的事了,但我至少讓他們踏進部落。

我做完料理,就會跟客人聊天,我老婆、我的家人也都會跟客人介紹料理和文化,關心客人從哪裡來、去了什麼地方玩、有沒有不懂的,彼此交流。

有些客人會說在這待了兩天、三天,這就是我想做的事,讓人好好地留在一個地方,好好地去感受當地文化,而不是通過網絡、口耳相傳來定義一件事情。

相關焦點

  • 【吃在寶島米其林】值得特地跑一趟去吃的餐廳
    米其林餐廳,水平都是贊贊的!去了小島,都值得讓你繞道去吃一個幾頓。今天只說咱喜歡,或者說不僅好吃,還有城市特色的、廚師個性的。大部分的米其林餐廳,特別是米其林三星,幾乎、一律、都是,「你沒的點菜」!!廚師老子叫你吃啥你就吃啥。餐廳跟廚師都說,因為要因應食令出菜,沒辦法固定菜單讓客人選菜。
  • 不是說笑 這些米其林餐廳,100塊就能吃到!
    現在給你100塊,能買到什麼吃的?半盒月餅?一個全家桶?兩板巧克力?三杯星巴克?
  • 滾燙出爐的米其林三星餐廳我昨晚去吃了…
    這裡還有一個小花絮,我問餐廳經理為什麼你們的店在米其林公布後突然在大眾點評上消失了?對方一臉無辜:我們也很意外,已經去交涉了,據說是點評後臺的技術問題……唐閣擁有9間包房 6張散臺我到訪的這一晚正是餐廳斬獲中國內地唯一米其林三星餐廳的榮耀之夜,感覺每位服務員都意氣風發、滿面春風……但是吃完菜,真是不服啊!
  • 探訪3家米其林餐廳,發現了米其林摘星的「秘密」!
    被美食界譽為「聖經」的米其林指南每年一經發布,都會備受關注食物對於人們早已不只是味蕾的滿足更像是一場對藝術的追求今天,小怪準備帶大家探訪3家米其林餐廳開啟不同菜系的賞味之旅還有3位米其林大廚將通過視頻與大家見面
  • 上海米其林餐廳的這幾位廚師啊,一言難盡
    昨天冒雨去參加2018上海米其林指南發布會,米其林指南的評選對象是餐廳,榜單上出現的都是餐廳名字,授予的星級也都是給餐廳的,而不是主廚。
  • 米其林星級廚師餐廳Lucky Cat
    米其林三星大廚Gordon Ramsay的Lucky Cat餐廳將於今年夏天在Mayfair開業,它已經成為倫敦餐飲界備受期待的新成員。 在潛在的裝飾藝術影響下,布局的構思方式確保了餐廳中的每個桌子都有一個不錯的視角。
  • 米其林餐廳不開門,三星廚師來我家做了9道晚餐,驚為天人!
    去年我們就設想好,今年的一周年紀念日要去吃一家米其林三星,結果人算不如天算,新冠疫情一來,紐約的米其林餐廳都關了,這個心願眼看就要泡湯了……幸虧!幸虧我有一位在兩家米其林三星餐廳工作的好朋友,上門到我家,送給我們一頓名副其實的9 course tasting menu。
  • 廚師必看的10部關於米其林餐廳的電影(上)
    對於無法親自去對米其林餐廳一探究竟的廚師朋友們來說,欣賞此類美食電影無疑是能讓你了解米其林的絕佳視覺盛宴
  • PAFC Mall新開米其林餐廳,深圳第①家
    米其林二星餐廳「新榮記」來深圳啦!
  • 揣著50塊就能去吃米其林餐廳
    (ID:iJust01)阿布手記 NO.321▼吃一餐米其林要多少錢?大概……幾十塊吧~這可不是唬人,雖然錢包癟癟,但吃貨如阿布,一直暗中留意著每年的米其林榜單。這幾年,米其林放進指南的街邊小吃真的不少!
  • 這位UP主吃了100顆以上米其林星星,我們和他聊了聊米其林餐廳的...
    保持著周更的頻率,食酒旅的米其林餐廳探店視頻現在調整出了三塊固定環節:餐廳介紹、菜品介紹、總結點評、以及「B站精髓」——用紅色大字標出看點的視頻封面。 因此,一些人認為《東京大飯店》是對米其林餐廳的「讚歌」,但食酒旅並不認同,他認為米其林目前還是世界範圍內最受認可、知名度最高的一個評價機構,絕大多Fine Dinning 廚師是認可米其林的,尤其是法餐廚師。 即使,米其林這幾年在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內地的進入過程並不順利,去年的北京米其林指南還引發了國內吃瓜群眾的大型群嘲。
  • 在虹橋天地一次吃夠七家海外米其林星級餐廳
    通常能被收入米其林的餐廳都十分傲嬌,人均基本都在2000人民幣以上。再加上除了中國香港和澳門,在大陸地區並沒有米其林官方認證的米其林星級餐廳。這對吃貨來說,簡直是毀滅性的消息。來自香港米其林三星餐廳Bo Innovation;被譽為「丹麥第一餐廳」、連續三年蟬聯米其林榜單的NOMA餐廳聯合創始人- Mads Refslund;來自瑞士米其林二星餐廳ECCO & ECCO on Snow的主廚Rolf Fliegauf;來自法國米其林一星餐廳Le Charlemagne,並榮獲「年度最佳青年廚師」的主廚LaurentPeugeot……這些海外米其林星級餐廳的大廚從瑞士
  • 2018義大利米其林餐廳指南
    如果一生只能吃一家義大利餐廳,那大多數人都會選擇Osteria Francescana。它藏在小鎮摩德納中,是這個地區唯一的米其林三星餐廳。直到一位知名食評人路過,吃後驚為天人,才開啟了他在歐洲屠榜,進而成為意餐代言人的時代。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那麼Massimo是一個尊重傳統,不沉迷傳統的義大利廚師。以菜品為例,鴨肝雪糕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將傳統廚藝與現代需求進行結合,利用低溫技術烹飪,體現了科技與傳統的融合。
  • 全球最便宜的米其林餐廳!只要30塊!!
    今天挑食君為吃貨們整理了新上榜的13家香港米其林餐廳,還會特別介紹香港一家號稱全球最便宜的米其林餐廳,只花30元就能吃到頂級美食,你能相信麼?!吃貨們再也不用對米其林望而卻步了,赴港遊玩的同時順便來一場饕餮盛宴吧。新上榜二星餐廳都爹利會館以傳統粵菜著稱,與現代感十足的餐廳裝飾形成鮮明對比。
  • (2018最新)義大利米其林三星餐廳||
    如果一生只能吃一家義大利餐廳,那大多數人都會選擇Osteria Francescana。它藏在小鎮摩德納中,是這個地區唯一的米其林三星餐廳。直到一位知名食評人路過,吃後驚為天人,才開啟了他在歐洲屠榜,進而成為意餐代言人的時代。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那麼Massimo是一個尊重傳統,不沉迷傳統的義大利廚師。以菜品為例,鴨肝雪糕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將傳統廚藝與現代需求進行結合,利用低溫技術烹飪,體現了科技與傳統的融合。
  • 義大利米其林餐廳||(2018年最新)
    如果一生只能吃一家義大利餐廳,那大多數人都會選擇Osteria Francescana。它藏在小鎮摩德納中,是這個地區唯一的米其林三星餐廳。直到一位知名食評人路過,吃後驚為天人,才開啟了他在歐洲屠榜,進而成為意餐代言人的時代。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那麼Massimo是一個尊重傳統,不沉迷傳統的義大利廚師。以菜品為例,鴨肝雪糕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將傳統廚藝與現代需求進行結合,利用低溫技術烹飪,體現了科技與傳統的融合。
  • 廚師必看的14部關於米其林餐廳的電影
    1  大廚 Comme un Chef(2012)  講述法國米其林餐廳的三星主廚遭遇事業危機的經歷
  • 韓國米其林餐廳名單大公開!一定要去吃一次!
    特別是米其林三星餐廳,更是被傳為「有著令人永生難忘的美味」,值得專門坐飛機前去用餐。儘管上海米其林指南的發布帶有一定的爭議,但還是不會阻擋人們想去「排隊摘星」的念想。在你準備為此掏錢包之前,不如先跟著小星去韓國,感受一下韓國米其林餐廳的魅力吧!在《米其林指南首爾2017》上,共有24家餐廳上榜,一星餐廳19家,二星餐廳3家,三星餐廳2家。
  • 米其林廚師眼中的世界百大廚師是誰?哪幾位在中國開餐廳?
    編譯:Juliette Zhu 圖片來源:Le Chef官網/餐廳官網 如今餐飲評鑑可謂琳琅滿目,「米其林指南」的每一屆發布都會引發餐飲焦點,近年來「世界50最佳餐廳」和關注全世界主廚與重度美食愛好者的「OAD」也紛紛躍上世界餐飲舞臺,不斷創造新的美食話題
  • 2018上海米其林指南出爐,一天吃遍多家米其林餐廳!
    因此,趁著知道的人還不多,逆流而行,國慶期間先去西岸食尚節品嘗國外米其林星級大餐。然後,努力存錢努力減肥3個月,等愛排隊的上海人少一些,再去吃上海的米其林餐廳! 2017就這樣滿足的結束惹!— ★ Carl Borg (西班牙)  —米其林一星餐廳Restaurant Via Veneto主廚卡爾博格,曾受聘過6家米其林餐廳,其中3家是米其林三星餐廳(「Celler Can roca」 「N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