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鏡頭的利用一,特寫鏡頭的利用導演湯姆霍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他最享受的就是能在該音樂劇電影的拍攝中使用特寫鏡頭。這是音樂劇電影與舞臺劇相比最大的優點之一。特寫鏡頭一直被認為是電影最奧妙的獨特表現手段之一,因為「在這樣的距離上被拍攝對象的局部充滿畫面,細節、質感、紋理一覽無餘」。這時,演員和觀眾之間是沒有任何隔閡的,觀眾可以更真切地體會到劇中人物的強烈情感。在片中,特寫鏡頭運用最感人的一幕就是演員安妮海瑟薇獨唱時的場景。此時的芳汀已從工廠女工被迫墮落為妓女。在拍攝這段長達幾分鐘的獨唱時,大量特寫鏡頭的使用使觀眾能清楚地看到芳汀的面部表情。那順著臉頰流下的淚珠深深打動著觀眾的內心,使觀眾能更深切地體會到芳汀內心的苦楚,體會到她從一個浪漫少女論落為妓女的悲痛和絕望。尤其是唱到最後一句(現在,生活扼殺了我做過的夢)時,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由於情緒激動,芳汀的下巴都在發抖。二,電影色彩的運用。比如,讓我覺得有一段的畫面色彩運用是極好的,用色彩對細節進行強化。這段是當芳汀還在工廠工作時,為了突出她的年輕與美麗,芳汀身上穿的是粉色連衣裙,而其他的女工則身著深藍色、棕色等暗色衣服。當法國青年利用拉馬克將軍的死亡作為契機起義時,青年領袖安灼拉身著鮮紅的上裝,非常醒目,很好地突出了他的首領身份。整部電影不管是音樂、臺詞、演技、畫面、色調、場景都是讓人看的汗毛豎起。全程跟這音樂的何時高亢,怒吼,咆哮何時又低沉,呢喃,碎碎念而越陷越深。隨著角色的開心而開心,人物的悲憤而悲憤,人物的死亡犧牲而心痛不已。但最後我產生了疑問,所以死去的人真的死了嗎?不,雖站在廢墟上,但這裡是離上帝最近的地方,在上帝的自由花園裡他們獲得了重生。加入我們的行列,跨過硝姻,越過街壘,新世界就在前方,天明曙光。所有為自由死去的人,為更好的明天而犧牲的人,在悲慘世界的盡頭,在絕望的灰燼裡,愛與希望已經誕生。致《悲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