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影評——《長江圖》

2021-01-11 網易新聞

劇情簡介

船長高淳在駕駛貨船沿長江送貨的途中,不斷上岸尋找豔遇。但他逐漸發現,這些在不同的碼頭遇到的女人,好像是同一個人——安陸。只是隨著航程的上溯,安陸時而溫柔,時而瘋狂,但是變得越來越年輕。高淳迷上了安陸,不斷停船與她相會,也漸漸發現安陸出現的地點,都與一本未知作者的手寫詩集有關。船過三峽之後,安陸不再出現。高淳瘋狂地尋找安陸,在詩集和航線圖中,發現了安陸出現的規律。船上發生變故,他不顧一切獨自一人駕駛貨船,直到源頭雪山,終於發現了安陸的起源,和長江的秘密。

神吐槽

A:遮遮掩掩、不倫不類,在並不恰當處削弱正常的敘事性,擺出了拒絕觀眾的姿態後,又用拙劣的文字熱切傾銷自以為高深的隱喻。十年真的是殘酷卓絕的創作歷程,然而與其淹沒在自己的洪流裡,不如及早上岸。

B:真是故事不夠,攝影來湊。故事性支離破碎,簡直就是災難。有幾處瑕疵,像是「卡帶」一樣的感覺。我只想和導演說,野心可以有,但是也要明白自己的能力能撐得住多大啊。

打醬油

A:攝影是真真好,然而我並沒有看懂。 

頂一下

A:山河水域才是真正的主角,流動著的行歌溯回,關於詩關於旅程關於消散的記憶關於長江的邏輯。導演將每一個遊魂妥帖安置於江流,也將每一處韻腳輕藏在影像。沒有神靈讓人信服,所以需要一個女性。沒有流逝可以逆轉,所以需要一部電影。

B:三峽控、長江控真的受不了那些從未見過的視角和影像,無邊的江面、開閘的大門、兩岸的疊山……又長又大又寬。過閘時緩緩升起的水面,讓人如痴如醉。消失的荒洲,遺棄的孤島,是歡愉後最迷幻的空虛。 (李申)

(原標題:IN影評——《長江圖》)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華商網「I Movie」影評巨獻 我在絲路電影節等你(一):《長江圖》
    為了能讓大家更好地享受這次電影的盛宴,華商網「IMovie」影評人小組特別推出「絲綢之路電影節影評」專欄,將精彩的影評和影訊及時推薦給您。船長高淳在駕駛貨船沿長江送貨的途中,不斷上岸尋找豔遇。但他逐漸發現,這些在不同的碼頭遇到的女人,好像是同一個人——安陸。只是隨著航程的上溯,安陸時而溫柔,時而瘋狂,但是變得越來越年輕。高淳迷上了安陸,不斷停船與她相會,也漸漸發現安陸出現的地點,都與一本未知作者的手寫詩集有關。但是船過三峽之後,安陸不再出現了。高淳瘋狂地尋找安陸,在詩集和航線圖中,發現了安陸出現的規律。
  • 電影《長江圖》上映獲贊 呈現唯美而魔幻的長江
    江陰  搜狐娛樂訊 在《長江圖》9月8日五百場點映、9月9日正式全國上映之後,影片引發關注。《長江圖》時長兩個小時,美輪美奐,物超所值。男女主演每次相遇,不僅上演激情戲,還帶領觀眾遊覽長江最美景致。從影片中涉及的長江沿岸城市,到引領故事線的一本老舊詩集,都成為觀眾評論焦點。  《長江圖》製片人王彧表示,點映場和首映場得到很多院線支持,安排黃金場次上映,排片率也不錯。但是這個時間段電影票房大盤本身並不理想,雖然《長江圖》開片拿到2.5%左右的排片,上座率和場均人數在同期上映影片中排到前列,但整體票房大盤還是影響到《長江圖》票房豐收。
  • 《長江圖》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但放在《長江圖》身上,你要給出唯一確鑿的電影故事版本,很難。這不是一道選擇題。我下面的解釋,也是基於我個人的理解,不是導演的話,不存在官方說法。「她就是長江」。高淳在《長江圖》所遇到的安陸,正是平行時空中不同年齡段、身份未知、去向不明的意象女子。高淳和廣德號逆流而上,安陸的生命、青春與肉體,沿江而下。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沒有出現的高淳父親,沒有點破的安陸父親,他們也成為形式上的對位呼應。觀眾看到的影片正序時間,始於高淳黑魚供父。他在上海發動了船,偶得一本詩集。他從江陰接了貨,開始了行程。
  • 《長江圖》一部標準的文藝片
    提筆寫下這篇影評的時候,距離《長江圖》在影院下線已經有幾日光景,能趕在大螢屏播放的末尾看到,還真是慶幸,沒有錯過這部好片。其實當時在看完《長江圖》後,並沒有覺得有多少的感官刺激,但是事後回想起來,總覺得就揣著一股感情,沉甸甸的溫存在心裡,直到寫下這篇文章,才算慢慢釋懷。
  • 《長江圖》受熱捧 文化精英捍衛文藝片
    由時代天驕、北京傳燈、北京錦繡映畫等聯合出品的藝術影片自9月9日上映以來,一周內刷爆朋友圈,成為眾多影評人和文化名人熱捧的對象。與以往影片花錢造勢不同,宣傳費用有限的《長江圖》,依靠的是電影愛好者的主動解讀,文化精英分子傾力捍衛國產文藝電影。
  • 各方解讀中國最後的膠片電影《長江圖》
      半島記者 王法豔  9月6日晚,《長江圖》在北京舉行了首映禮,記者的一個朋友映前興致勃勃發朋友圈說「感覺北京整個文化圈的人都來了」,然後,就沒下文了。與日前另一部文藝片《路邊野餐》掀起評論潮不同,針對《長江圖》這部今年唯一在三大國際電影節獲獎的華語片的影評數量卻少了很多,不少人都看不懂,只好保持沉默。
  • 《長江圖》,長江途,這是我的長江!
    長江圖就是這樣一部魔幻現實的作品,它沒有遵循傳統線性敘事,平行時空不斷交錯,還有意識流的穿插,讓觀眾在虛與實、真與幻之間,追隨主角踏上心靈的流浪。影片講述了船長高淳(秦昊飾),在父親去世後,按照習俗養了一條黑魚,等黑魚自然死亡父親靈魂就能安息。
  • 第66屆柏林電影節閉幕 華語片"長江圖"獲藝術貢獻獎
    原標題:《長江圖》 擒銀熊   《長江圖》海報   北京時間2月21日凌晨,第66屆柏林電影節落下帷幕。主競賽單元中唯一華語影片《長江圖》摘得「最佳藝術貢獻獎」,中國臺灣籍攝影師李屏賓上臺領獎。
  • 《長江圖》,一部旅行電影
    《長江圖》是怎樣的一部影片?9月8日,《長江圖》上映可能是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的《長江圖》全程膠片拍攝,耗時近十年作為唯一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華語片,《長江圖》斬獲了最佳攝影「銀熊獎」但是,觀影評論褒貶不一,爭議較大,豆瓣評分暫時停留在7.1分#一部旅行電影#
  • 以圖為鑑 再說長江——《長江歷史圖譜》今日發布
    《長江歷史圖譜》內頁輿圖-洞庭湖圖   什麼是「輿圖」?輿指車廂,引申指車,又指轎子,又引申表示運載。大地如車輿,承載眾生,由此轉喻疆域、大地,輿圖即地圖。卷首《長江萬裡圖》內頁   輿圖也可以獨立成書,自成一體。與圖說、圖考、圖志、圖經等諸多種類相比,圖譜是最講究體系性的,可以構成一個自足的系統。《長江歷史圖譜》就是這樣的例子。
  • 長江圖「很中國」很難懂
    只看一遍的話頂多半懂就不錯北青藝評:《長江圖》在柏林電影節獲得一項銀熊獎,當時媒體的反應如何?楊超:這是一部「很中國」的片子,外國人未必看得懂。比如在柏林,褒貶皆有,就算是很喜歡《長江圖》的外國記者,也有不少表示「沒太看懂,但就是喜歡」。對國人來說,這也不是一部容易的片子,只看一遍的話,能看個半懂就不錯了。
  • 這不是《路邊野餐》,這是科幻片電影《長江圖》拍長江
    《長江圖》動用了三條船:道具船、攝影船和生活船。楊超告訴男主演秦昊,拍戲吃住都在生活船上,是條五星油輪。秦昊進組,發現船艙裡的房間陰暗潮溼,「好像監獄」。(南方周末資料圖/圖)楊超最感遺憾的事之一是,拍攝過程中,沒有遇到大風大浪。2004年,楊超在長江採風。那時長江還時常奔湧。「沒有了風浪,長江就沒有情感。」「不是山鬼,不是女妖,片中的安陸就是個活人。」多次分享會上,電影《長江圖》導演楊超都這樣強調。安陸是《長江圖》的女主角,她在片中「神出鬼沒」。
  • 《長江圖》:片中對於整個長江的圖景展現非常震撼
    聽說《長江圖》是因為它在柏林摘了個銀熊,因為攝影好。攝影是李屏賓,拍《花樣年華》、《聶隱娘》的。宣傳說是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直到它快要上映了,又才關注到這部電影。我從不去刻意關注某個電影,只圖觀影時的一時享受。我看的電影很少,像文藝逼口中一個又一個電影大師的作品我一個都沒看過。有時候,想起來了,就去搜一搜,看一看,打個分,就完了。
  • 流水的長江,鐵打的女人《長江圖》想告訴觀眾什麼?
    長江和黃河都是我們的「母親河」2005年,早已在坎城嶄露頭角的青年導演楊超偷閒來到長江,正好趕上三峽工程完全淹沒沿岸大部分古鎮風貌之前,他看到了那條讓中國人魂牽夢繞幾千年的母親河,就是在那次旅行中,楊超導演萌生了拍攝《長江圖》的念頭,而且為了實現這個念頭,用了十年。
  • 《長江圖》裡的奇幻漂流
    因為其實在他們還不出名的時候,他們就已經一起出演過一部電影,一部非常精彩的電影,一部代表中國參加德國柏林電影節的電影:《長江圖》。這部電影上映於2016年。當年看完這部電影,我就相信,秦昊和辛芷蕾未來是一定會大紅大紫的。4年過去了,他們真的如預料一樣,成了演技出眾的明星。但那部當年就非常精彩的《長江圖》,卻依然少有人問津。
  • 頗具爭議的《長江圖》丨影向標
    《長江圖》得分:5.8分,有9分,有3分,爭議還是很大的。 1. 劉宇清:9分電影學者,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給《路邊野餐》10分,給《長江圖》9分,並不是說後者比前者差。其實,他們都是當今中國電影喧囂的商潮中難得的藝術珍品。
  • 《長江圖》深度解析一:不能說好也不能說不好,這是部有趣的電影
    小十君最近去看了爭議很大的《長江圖》。說好的,把片子捧得天花亂墜;說不好的,批評文藝青年矯情。
  • 電影《長江圖》中女主安陸是否能理解為長江?
    電影《長江圖》中女主安陸是否能理解為長江?時間:2016-11-13 19:19   來源:知乎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電影《長江圖》中女主安陸是否能理解為長江?第一次是在香港國際電影節上觀看此片,作為一個沿江城市長大的孩子,被深深     原標題:電影《長江圖》中女主安陸是否能理解為長江?
  • 砸掛《長江圖》 中國導演何時能讓觀眾不帶說明書看藝術電影
    2016年9月17日訊,最近,又一部名頭響亮卻不叫座的藝術片出現了——《長江圖》,拿了柏林電影節銀熊後,回到國內院線,又不出意外地摔了一個大跟頭,一周多時間,僅僅收回200多萬。他舉例說豆瓣影評裡有一位觀眾看完電影「把兩個時空的地圖都畫出來了」。我看了那位觀眾寫的評論,確實牛,看得全面,看得深刻,看得銳利,簡直像是一本《長江圖》的觀影說明書,我覺得這個觀眾是有觀影「超能力」的,替電影導演做了太多的縫縫補補的工作。於是,看完這本說明書,我反而覺得這部電影更差了:這完全是一部不帶說明書就看不懂的電影!
  • 揭秘《長江圖》幕後故事
    新華社柏林2月15日專電(記者郭洋 馮玉婧)作為本屆柏林電影節參與「爭熊」的唯一華語片,《長江圖》15日在柏林電影節舉行全球首映。該片以現實和虛幻不斷切換的方式講述了一個發生在長江上的愛情故事。電影節期間,《長江圖》劇組成員同記者分享了他們鮮為人知的幕後心酸和個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