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和馬克思》是一部經典動畫,從來都不缺乏各個角度和情緒的解讀,但這仍然不能阻止,我們每看它一遍,就會有新的感悟被催生出來,或許,我們身為這個地球幾十億的芸芸眾生的一員,仍然無法擺脫時時巨大的孤獨感,那是億萬年來深植體內的洪荒之寂寞。
印象最深刻的是,當瑪麗背著自己的孩子,從澳大利亞來到美國,推開了馬克思沉重的房門的時候,馬克思卻已經在早上撒手人寰,或許,我們都太渴望一次越洋的世紀會面,儘管他們的相會,並沒有外人關心,但對於彼此,卻是一次人生的跨越,從書信來往的筆友,終於熬到當面攀談的老友,那種感覺很神奇,卻逃不過命運之手的捉弄,終於錯過。
《瑪麗和馬克思》是一部需要沉靜下來去看的動畫,節奏舒緩,故事伴隨著瑪麗和馬克思這一對機緣巧合的筆友間的書信來往,在兩邊更迭,瑪麗那邊是棕色的世界,閃爍著她的心情戒指,馬克思那邊是黑白的世界,閃爍著他冒頂的紅絨線球,以及,他們來往的書信。
當然,書信間,不僅有彼此的傾訴,也有彼此生活的素描,儘管我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多少孤獨的人,如他們一樣,竟然那麼奇妙的聯繫起來,相互傾訴,相互安慰,相互守望,但,能遇到一個知己,無論遠在天邊,還是近在眼前,無疑是人生最幸運的事情。
只是,這世界,理想總是很豐滿,現實卻是太骨感。這句話,很俗,但之於《瑪麗和馬克思》,卻依然的適用,瑪麗的人生如此,馬克思的人生,也是如此:
瑪麗曾經幻想嫁給貴族,住進堡壘,生一堆孩子,養一隻狗……少女夢隨著年齡的長大,變成了對鄰居男生的暗戀,以及婚姻的期待……當然,還有她的情感寄託的地球另一端的馬克思,她從小就開始存錢,希望有朝一日,能去看他,兩人相見……
然而,我們卻知道,少女夢只是空想,婚姻卻又遭遇離亂,父母也在意外中競相逝去,最終所守望的馬克思,只留下了一個沒有呼吸的軀殼……一種前所未有的巨大悲慟,將《瑪麗和馬克思》的每一幀畫面都凍結起來,是的,她依然掙扎著在這個近乎絕望的人生中,尋找那些可以被安慰的每一個細節,馬克思軀體帶給她的氣味,馬克思將她的每一封信都熨平後貼滿了的牆面……從小到大未曾變改的對現實的感恩和對未來的憧憬,讓瑪麗將悲劇的人生,過成了喜劇,這是令人心酸的一幕幕風景。
相對於瑪麗的單純,馬克思的一生更是遭遇多多,他渴望的安靜和安全感,確實傾盡一生而難得,童年的種種陰影,一系列工作經歷所帶來的刺痛,匿名暴食者社團中胖婦的騷擾,鄰居骯髒老太太的侵襲,還有各種路人意想不到的亂入……
他總是在各種恐慌中,憧憬著與世界的完全隔絕,或許這是自閉症的一種體現,他們總是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不願出來,不能自拔,唯一那個突如其來的瑪麗,帶給了他前所未有的對生命的熱望,讓他樂於分享,分享心情,分享人生體驗,甚至還會通過郵件往來的分享各種美食,特別是他最愛的各種形狀的巧克力……即便是彩票中了大獎,他也只會給自己買下一生都吃不完的巧克力,然後給慈善機構捐款,給鄰居老太太送錢……自閉,但不自私,這樣一個極度善良的人,卻是被世間所難容的存在,會讓我們思索,我們是否也在理解著善待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誰不曾有故事?誰不曾有自己的小小世界和大大夢想?誰又不曾在豐滿的理想和乾癟的現實中,舉步維艱的守望未來?儘管不去奮鬥,不知道現實有多殘酷,但不去奮鬥,又怎知未來沒有奇蹟呢?
當瑪麗抱著孩子站在馬克思仰著頭的屍體旁邊,鏡頭上拉,在俯視的角度中,似乎那是一家三口的美好,他們曾經交流的細節,每一個小物件,每一次小思緒,都如一顆顆閃爍的星星般,組成了一個記憶的銀河,如此璀璨。在他們面前,我們的人生,更顯貧瘠,不怕,只要人生有期待,心中有真愛,就不懼現實中的風吹日曬、酷暑嚴寒。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這個世界因為有你,
而不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