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貴的人生不斷遭受苦難,最後僅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2020-10-06 下雨天不帶傘出門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1994年被翻拍成電影,也是跨越年代較長的影片,被部分觀眾和影評人推崇為張藝謀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影片講述了在大時代的背景下,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的遭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今天有慶,二喜耕了一畝,家珍,鳳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還小都耕了半畝。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說了,說出來你會覺得我是要羞你。話還得說回來,你年紀大了,能耕這麼些田也是盡心盡力了。」

影片透過了一個人的一生遭遇,涵蓋著人在歷史中的命運無法掌握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對死亡的苦笑。在福貴的一生中,最初的紙醉金迷,到五顆槍子的恐懼,到兒子夭亡時的悲憤控訴,到女兒意外去世時的無奈接受,影片結尾時吃飯時的心酸苦樂,個人命運的隨波逐流,被歷史牽引。

活著》這部電影在細細品味後你會發現我們個人的力量是無法與大時代抗衡的,身處動蕩年代,無邊的苦難告訴我們正是因為活著如此艱難,活著才更具有深刻的意義。

沒有比活著更有意義的事情,也沒有比活著更難的事情了。

相關焦點

  • 活著:快結局時,福貴救下老牛真的只是因為同情嗎?
    在小說裡,快結局的時候,福貴的家人都離開了他。他為了生活繼續下去,也為了幹農活有個幫手,決定去買一頭牛。到了買牛的地方後,福貴看到了一頭正要被宰殺的老牛。本來他已經都離開了的,但是突然動了惻隱之心,他覺得那頭老牛太可憐了。於是他停下了腳步,回過頭買下了那頭老牛,但福貴救下老牛真的只是因為同情嗎?其實還另有原因。
  • 《活著》:苦難的人生,看福貴怎樣度過?仝卓:活著太難了
    《活著》主要展示的是苦難的主題,通過福貴一生的經歷,通過幾個碎片化的描述,多次直面死亡的過程,看似一個個零散的片段,但是恰恰這些片段,貫穿了福貴一生的幾十年,也造就了他悲劇的人生。苦難和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了,但是苦難的主題遇到餘華這個寫苦難的作家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 豆瓣9.4《活著》太虐了:七位至親陸續死去,他與一頭老牛苟活於世
    活著是自己去感受活著的幸福和辛苦,無聊和平庸;倖存,不過是旁人的評價罷了。——餘華餘華是當代赫赫有名的作家,也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除了本文提及的《活著》以外,還有《兄弟》、《許三觀賣血記》、《在細雨中呼喚》等小說。
  • 《活著》:福貴到底遭受了多少苦難?如果是你,你能撐幾關?
    家珍走後,福貴就只能和福貴娘以及鳳霞相依為命了。走投無路,他去找龍二租了5畝地,從一位路都不願意走的少年,變成了一個辛苦勞作的農民。這個場景,連他家以前的僱工長根都看不下去。第四難:被抓壯丁。福貴和二喜把鳳霞背回家,和有慶埋在了一起。第九難:家珍去世。鳳霞的死,可以說是壓倒家珍的最後一根稻草,她已經撐的太久了,實在是撐不下去了。臨走前家珍對福貴說:我要走了,下輩子我還做你的女人。
  • 《活著》在苦難的人生裡詮釋愛的力量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於2004年3月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小說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 餘華《活著》:描寫苦難人生的巨著,我卻從中看到了溫暖和力量
    他曾想過去死,但最後卻無比堅韌地活著,也許最初是不敢死或為了活著贖罪, 當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時,他漸漸地看開了,就如他說的,有時候覺得難過,但想想又覺得心安。老無所依的他,想買一頭牛,既可以耕地,還可以陪伴自己。在他前去買牛的路上,他看到了一頭垂淚的老牛,在磨刀霍霍的男人旁邊,無力地趴著。他動了惻隱之心還是買下奄奄一息的老牛。
  • 《活著》:書中的福貴比別人有更多死去的理由,但他卻堅強地活著
    而後中年接連遭遇不幸,他的父親、母親、兒子、友人、女兒、妻子、孫子一個個相繼去世,最後只剩下福貴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福貴講述完他浸滿苦難的一生,站起來拍拍屁股上的塵土,吆喝起他那頭相依為命也叫做福貴的老牛,湮進霞光下靜默的土地裡,蒼老粗啞的歌聲從他遠去的背影后影影綽綽飄來:福貴看起來個人經受的苦難,其實是時代不可抗力的必然性。他無法從時代的桎梏中抽離出來,只能認命地把一切的苦難歸結於個人命運的捉弄。
  • 《活著》:福貴一句話總結一生,他的人生不是苦難,是遺憾
    站在旁觀者角度,福貴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但在他總結的做人道理中,我們看到的卻是農民的簡單和質樸,除了福貴式的幽默,還有淡淡的憂傷,深深的遺憾! 一、話不能說錯 「話不能說錯」放在首位,說明這是福貴最看重,也是最讓福貴抱憾終身的。
  • 活著就好,且讓我們看看餘華《活著》裡的福貴是如何活法
    真想問問:舍其福貴,這世間還有何種苦難?都說"禍不單行",可是這接二連三的"禍",何時是個頭?又教人如何活法?苦難:旦夕之間已有天淵之別福貴的苦難,不是他從母腹裡帶來的。苦難:至親至愛的人接連離奇的死亡福貴的苦難,在於身邊摯愛的人一個接一個離奇地死亡,福貴之父,從糞缸上掉下來而死;母親病死;兒子抽血過多而死;女兒產後大出血而死;女婿死於建築事故;最後 的外孫吃豆子撐死……6個親至愛之人,卻無一倖免。可以想像,活著的福貴,目睹著無一正常死亡的親人,是怎樣的感受?
  • 福貴一人埋了六位至親,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死亡才是最好的老師
    餘華小說《活著》裡的福貴,本來是一個紈絝大少爺,卻因為嗜賭輸盡了家產。窮困潦倒的他被國民黨抓壯丁捲入了內戰,好不容易回到家,女兒卻在一次生病中喪失了聽力。之後他們一家人又在社會變革中經受著苦難,雖然竭盡全力在活著,卻還是抵擋不了命運的捉弄,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外孫等相繼離他而去,只剩下他和一頭老年相依為命。
  • 看到埋葬了最後一個親人的福貴,我找到了答案
    整個故事裡,死神總是毫不憐惜地將福貴生命裡的美好一次又一次地毀滅在他面前,也一次又一次地毀滅給我們這些讀者看。故事最後,所有的親人都離世了,只剩下年邁的福貴,陪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時不時地回憶那些算不上幸福的過往。很難表達清楚,看完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但總歸不會太愉快。雖然,所有人都知道,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在所難免。
  • 《福貴》裡那個男人悲慘的一生,騙了我們多少眼淚!
    他是《寶蓮燈》裡的哮天犬,是《魔幻手機》裡的黃眉大王,是《福貴》裡的福貴,那個讓無數人落淚感傷,至今都無法忘記的一個角色。而這部《福貴》是根據餘華老先生的小說《活著》而改編拍攝的,其實早在《福貴》之前就有了電影版的《活著》,導演是張藝謀,演員是葛優和鞏俐,可見在當時的影響力有多大。
  • 電視劇「福貴」:如果說人生可以苦難到極點,福貴之外無第二人!
    然而好景不長,雖然福貴家境殷實、父母康健、妻子賢惠,但卻絲毫不知珍惜。在婚後福貴因騙子龍二爺的引誘沉迷賭博,最終輸掉了徐家的全部家產和祖屋,氣死了父親,打跑了懷孕的媳婦,一夜變成了窮光蛋。自此,他苦難的一生也就在這樣的序幕中拉開了。當一無所有的福貴淪為佃農時,他也在開始著出人意料的轉變。
  • 餘華《活著》:福貴用他的8次不幸,告訴了我們3個人生真相
    三四十年的時間裡,福貴身上接二連三的災難確實壓抑地令人喘不過氣。有時候覺得他該苦盡甘來了,誰知道前面還有更多的不幸在排著隊等著他。命運如此貪得無厭,似乎要把他身邊的一切都拿走才肯罷休。然而,即使這樣,他在講述這一生時,仍然充滿溫情。那些親人,和親人們共同經歷的那些事,清晰且美好地留存在他的記憶裡。這些點滴稀釋了苦難所帶來的傷痛,讓他覺得這輩子並不是除了苦難,什麼也沒有留下。
  • 在《活著》坎坷的人生中,我們能從電影福貴中看到什麼儒家
    主人公福貴是個賭徒,沉迷於賭博,雖然他出生在地主家庭,但很快就被他打敗了,他的父親氣得要死。福貴一家成了貧困戶,後來,由於時局動蕩,他被國軍俘虜,成為壯丁,他參與了國共內戰,其中一些人成了共產黨的戰俘。在建國之後,隨著社會的變遷,他的痛苦沒有停止,所以所有的親戚都離開了他,只留下一頭牛和他一起生活。
  • 電視劇《福貴》:活著很艱難,然而活著也很美好,活著就是希望
    上至60後,下至90後,想必都曾看過這部由陳創和劉敏濤主演的電視劇《福貴》。陳創在劇中扮演主人公徐福貴,劉敏濤則是劇中徐富貴的妻子陳家珍。倆人本有一兒一女,名為有慶和鳳霞,然而造化弄人,白髮人送黑髮人,最終福貴只剩一幼孫一老牛終日為伴。
  • 葛優靠他奪得坎城影帝,從《活著》看中國人對抗苦難的人生智慧
    正所謂「時代的沙,落在每一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山」,的確,那是中國最苦難的歲月,沒有人的日子好過。但是像福貴這樣「集各種苦難於一身」的,也實在少見。福貴的苦難,從自己敗光家產開始。但更重要的是,所有的親人,一個接一個地因為各種原因離他而去。
  • 敗光家產,所有親人離世,《活著》揭示中國人對抗苦難的人生智慧
    一出生就是人生贏家的徐福貴,真真是「打爛了一手好牌」。不僅逛青樓,還在賭桌上輸掉了全部家產,房子沒了,錢沒了,傭人沒了,連老婆連同肚子裡的孩子,都被老丈人敲鑼打鼓接回了娘家。福貴的人生,從此開啟了一年四季都是冬天的寒冷模式。正所謂「時代的沙,落在每一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山」,的確,那是中國最苦難的歲月,沒有人的日子好過。但是像福貴這樣「集各種苦難於一身」的,也實在少見。
  • 《活著》:接受生活帶來的一切苦難,然後笑著活下去
    主人公富貴,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出聲良好的他因賭博敗光了全部財產和家宅,後來命運起起伏伏,經歷的身邊人一個一個離他而去,最終在他生命最後時光只有一頭老黃牛作伴。福貴出身於地主家庭,因為好賭成性,輸光了祖上最後一套宅子,從此和老母親,妻子以及兒女租房生存,他人生的悲劇並非作者刻意安排,而是切切實實的代表了整個時代下苦難的人民。
  • 《富貴》再現《活著》:用藝術手法把小人物的苦難誇張到了極致
    家珍那麼堅韌,那麼苦,過了一輩子,最後也被病痛折磨去世 。生活給這一家人沒有一絲甜美,而福貴,永遠都笑眯眯的,仿佛苦難從沒來過!我不止一次看過《福貴》。每看一集,心靈就受一次撞擊。家珍,鳳霞,有慶,多好的人,在經歷了諸多苦難後,一個個離世。也許是炮火連天的戰場,也許是接踵而來的打擊,使曾經的公子哥福貴懂得了生活不易,活人更難的道理吧。他愛生活,愛自己的妻子。後來,妻子已行將就木,但他不離不棄。雖缺吃少穿,但福貴儘自己努力,為妻子看病。在最苦難的年代,他學會了循規蹈矩,不再輕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