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牛肉是川菜裡的傳統佳餚,牛肉特有的香味,和辣椒花椒搭配在一起,個人感覺要比跟魚在一起味道更佳。之所以被大眾喜愛,是因為它上手難度低,是一道快手菜,再加上清爽的配菜墊底,更是下酒、下飯的神器。其實有不少人對川菜有誤解,怕辣的人都會直搖頭。正宗的水煮牛肉不會讓人辣的哈氣跳腳,而是滿口椒香而不過於麻辣。做水煮牛肉切忌把麻辣放在第一位,而應該追求香辣,香辣的來源是經過熱潑油的刀口海椒,一種讓人愉悅的辣。
首先我們準備食材:半斤牛裡脊肉、蒜苗、芹菜、蒜末、小蔥、薑末、花椒、幹二荊條辣椒、郫縣豆瓣醬、土豆澱粉、萵筍尖、食用油、鹹鹽、海鮮醬油、雞粉。「海椒」在四川話裡,指的是辣椒的意思,其實並不是指辣椒的品種。這道菜之所以選擇二荊條辣椒,是因為其辣度不高,但是經過烹製香味超級突出的原因。要想口味地道,選材很主要,就像這道菜裡的花椒,最好用四川花椒,但四川花椒的品質很難保證。不少商家都是好賴花椒攙著賣,所以可以在網上選擇,發貨地要是四川漢源的。
現在處理一下食材,正所謂「橫切牛肉順切雞」將牛肉的紋理橫向切斷,把牛肉切薄片,如果菜刀不夠鋒利或者刀法欠佳,可以先將牛肉冷凍後,再切片。切好的牛肉放入碗中,碗中加入海鮮醬油、料酒、土豆澱粉、涼開水,用手抓勻,使得每一片牛肉上都掛滿粉漿。蒜苗、芹菜拍破,這樣容易入味,切成5釐米長的小段。萵筍尖切成薄片,姜、蒜切成顆粒,而不是剁泥。這是我們準備的配菜,記得在吉林吃過一次水煮牛肉,他用的配菜是大白菜、圓白菜、豆芽,好生難吃啊。
荊二條辣椒切成指甲蓋大小,鍋中倒入底油,油不要多,油溫五層熱,轉小火,倒入辣椒段翻炒,要注意觀察辣椒段的顏色,炒至深灰色即可,倒出辣椒段,持續小火,再倒入花椒粒,同樣的翻炒,炒出香味盛出。待辣椒段和花椒晾涼,變得酥脆,把它們放到菜板上,菜刀平放,將其壓碎,如果有大塊的,那就用菜刀切碎。同樣不是磨成粉末,而是要保留顆粒感,裝入碗中備用。這就是傳說中的刀口海椒,用熱油熗香乾辣椒和花椒的手法。其實也是川菜中,各種水煮系列的必備配料。這個環節火候很中要,時間短了不香,時間長了就焦糊味苦。
用一個小鍋,倒入適量的食用油(後續要潑油用,這個油量自己掌握)開小火加熱至冒煙,放置一旁降溫備用。炒鍋燒熱倒油,轉中火,油溫6成熱,倒入郫縣豆瓣醬,不斷翻炒,炒到油邊紅色後,倒入薑末、蒜末,繼續翻炒出姜、蒜香味,再倒入芹菜、蒜苗、萵筍葉,炒至均勻,加入開水,有高湯更好,適當的沒過青菜即可。轉到小火,根據個人口味添加食鹽、雞粉。煮到蔬菜斷生,撈出蔬菜,放置盤底備用。這邊的湯汁要保持微微沸騰,再把牛肉一片一片放入鍋中。
雖然牛肉上有芡粉保護,會鎖住牛肉裡的水分,不會變老,但它變色的時候,就應該迅速撈出至放有蔬菜的盤子裡,再將刀口海椒倒在上面,這時要檢查我們剛剛燒好的食用油,溫度低了炸不出香味,溫度太高會糊掉,所以溫度在180°左右最佳。澆熱油要分三次,第一次是炸出香味,第二次是讓紅油色澤更加鮮亮,第三次是讓肉片更加入味。在上面撒上一層小蔥和芹菜,裝飾一下。大部分芡粉會被留在湯中,所以在鍋中看起來賣相不是很好,但刀口海椒被熱油一激發,色香味就都出來了。
這樣一道經典的水煮牛肉就完成了。這樣做會使牛肉Q彈嫩滑,入口時,辣椒、花椒炒香、爆香的味道耐人回味。火辣辣的紅油看起來很多,其實一點都不辣。萵筍、芹菜和蒜苗吸足了湯汁的味道,真的讓人吃了停不下來。不知道老鐵們學會沒有?有時間真的可以試一下,做給家人和親朋好友。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私信我,我會及時回答。各位好朋友如果你有不同的做法或者你也有很好的拿手菜,也可以在評論區,咱們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謝謝大家!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百度網站無關,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