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喝酒這一方面,我比較喜歡西方人的做法,幾乎不勸酒。我之所以說幾乎不勸酒,是因為偶爾美國人也會慫恿對方喝,比如生日啊,請壽星來杯龍舌蘭啊等等。文化本來就是相對的東西。在這方面,咱們中國人把勸酒做到了極致。總覺得遠方來了朋友一定要招待好,而招待好的標準之一就是把對方喝到吐。試問:誰喝酒想吐呢?而且喝酒這種事情本身就是能者多勞,每個人的酒量不一樣,根本無法要求也一樣,不是嗎?
英文裡有個單詞叫Cheers. 很多人把它翻譯成叫『乾杯』。因為這樣不是很恰當的翻譯,所以很多人在表達的時候會產生誤會。其實cheers在喝酒的語境下,最貼切的翻譯應該是:『碰杯』,而不是『乾杯』。因為『乾杯』二字在中文裡還有『一飲而盡』的意思。那老外說cheers是什麼意思呢?在正常情況下,如果美國人英國人跟你說了cheers,你可以舉起杯喝一小口,當然,你要是愛喝或者想喝你也可以喝一大口,也就是碰杯後隨你自己;還有種情況就是大家一起cheers,但你實在身體不適或沒有欲望一直喝,你也可以碰杯後把杯子放下不喝。你想想:如果在中國大家一起舉杯後你不喝就把杯子放下,別問會不會覺得你沒禮貌或者所謂的不尊重對方?哎,咱就是太要面子了。我剛才為什麼說是正常情況下,因為也有不正常情況,比如你的老外朋友希望你喝,所以會問你為什麼不怎么喝。那麼你現在知道了:cheers只是碰杯的意思,至於喝多少,隨你自己。
而咱們中國人特別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乾杯乾杯再乾杯,啤酒白酒全都幹。如果要表達的是將被子裡的酒一飲而盡,全部幹掉的話,在英文裡有個對應的表達:Bottoms up!. 這個就表示必須喝光。而很多中國人記錯了或者沒學好,經常錯說成bottom up. 少了個s.因為bottom做俚語也表示屁股的意思,所以從乾杯變成了要求對方屁股朝上.是想看人家屁股翹不翹嗎?如果不想說bottoms up. 也可以用最簡單直白的短語:drink up.即喝光。老外在喝瘋了的時候,當然也會幹,也會各種一飲而盡,只不過沒有我們那麼逼人,那麼誇張,所以文化這種東西永遠都是相對的。
除此之外,我還能想到的一個畫面就是:在酒桌上,A根本不想再喝了;B非要勸A再來一杯,為了誘惑成功,還經常說:我來倒酒,你喊停。這句話在英文裡對應的表達就是:Say when. 也就是讓對方覺得差不多了就喊停,就不倒了。但老司機們都知道,這都是套路,說你喊停其實根本不管你喊不喊,都直接給你倒滿.下次如果你家裡來美國客人,你看他杯中的水/果汁/或紅酒喝的差不多了,你可以問他:Would you like some more? 還要再來一些嗎?對方說OK;那你倒之前就可以對他說:Say when. 就是『你喊停』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