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伊利、蒙牛「獨享」,還有這20家乳企區域稱雄!

2020-12-17 騰訊網

自上世紀 90 年代以來,縱然歷經價格戰、質量風波和行業洗牌等因素影響,我國乳製品行業仍以較快速度發展壯大。據中商產業研究院調查顯示,2017年我國乳製品產量達2935萬噸,累計增長4.2%。預計2018年我國乳製品產量將達到3077.9萬噸,未來五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5.65%,我國乳製品市場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目前我國乳製品行業的競爭格局相對穩定,以伊利、蒙牛等公司為代表的全國性乳製品企業,銷售網絡覆蓋全國,收入水平和市場佔有率處於領先地位。此外,一些地方乳企在重點經營的區域市場市場份額佔據領先地位,和全國性乳企形成有效互補。這些企業能夠敏銳感知各地消費者的購買傾向、品質需要和個性化訴求,充分發揮地方企業靈活經營和產品創新方面的優勢,逐漸提升自身品牌影響力並擴展至全國。

今天,食品商就為大家總結了20個地區共計22個頗具代表性的乳製品品牌(這裡僅指液態乳品類,且不含含乳飲料企業),快看看你的東家/客戶上榜了嗎?

內蒙古

代表品牌:伊利

伊利是我國奶製品的領軍企業,也是唯一入選全球乳製品八強的中國企業,穩據世界乳業第一梯隊。旗下有多款王牌產品,金典純牛奶目前已經成為我國消費者最認可的牛奶品牌。另一王牌產品安慕希酸奶2017銷售收入超過129億元,平均年增幅超過200%,目前已成功佔據了常溫酸奶市場的半壁江山。

代表品牌:蒙牛

2017年蒙牛全年營收首次突破600億元大關,淨利超20億元,併入圍全球乳業十強。目前,蒙牛旗下王牌產品純甄酸奶成為蒙牛所有產品中全國銷售額增速最高的,尤其是在地級市以下以及縣級單位的銷售額增速更是不斷提高,增速接近50%。而另一王牌產品特侖蘇也成為我國高端牛奶的代名詞。

上海

代表品牌:光明

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是由國資、社會公眾資本組成的產權多元化股份制上市公司。2017年光明乳業實現營業總收入216.72億元,實現淨利潤8.18億元。目前,光明新鮮牛奶, 市場排名第一,佔全國新鮮牛奶市場份額的51%

代表品牌:均瑤

均瑤乳業現為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中國學生飲用奶指定企業。公司現已開發出利樂包、妙卡奶等系列40多個品種和規格。擁有四個生產基地,年生產能力30多萬噸;銷售網絡遍布全國各地,產品遠銷北美加拿大,年產銷10多億元。

河北

代表品牌:君樂寶

石家莊君樂寶乳業是河北省最大的乳製品加工企業,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君樂寶商標是中國馳名商標。公司主要經營酸牛奶、低溫乳酸菌飲料、純牛奶、乳粉等50多個品項。2017年君樂寶營收破百億大關,成為我國增速最快的乳企。目前,旗下低溫酸牛奶、乳酸菌飲料市佔率居全國第四位。

北京

代表品牌:三元

北京三元食品產品涵蓋酸奶系列、袋裝鮮奶系列、奶粉等百餘品種,日處理鮮奶達1000餘噸,在內蒙古、河北、等地建立了十六大生產基地,擁有「三元」、「燕山」等多個著名商標;銷售網絡覆蓋北京各城區、郊縣及全國50多個省、市及地區。

黑龍江

代表品牌:完達山

1997年黑龍江農墾系統10家乳製品生產廠整合組建了完達山企業集團乳品有限公司,2001年轉制為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從2000年起,完達山乳業連續多年被國家八部委認定為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其"完達山"牌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是黑龍江省首枚中國馳名商標,經評估"完達山"品牌價值達8.2億元。

遼寧

代表品牌:輝山

遼寧輝山乳業是國內率先實現奶源全部來自於規模化自營牧場的大型乳製品企業。先後在遼寧瀋陽、錦州、阜新、撫順、鐵嶺等地投資建設了良種奶牛繁育及乳品加工產業集群項目,目前產品矩陣涵蓋嬰幼兒配方奶粉、液態奶等多個產品品類。

四川

代表品牌:新希望

新希望是中國乳製品領域非常具有創新意識的企業,目前,企業在中國西南、華東、華北擁有12家乳品企業,其中有4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8家省級龍頭企業。其推出的多款產品都頗具市場前沿趨勢,目前新希望乳業也在積極謀求上市,以期進一步促進企業發展。

代表品牌:菊樂

菊樂是四川地區的老牌奶企,其主打產品「菊樂酸樂乳」甚至伴隨了一代人的成長。在四川區域菊樂擁有廣泛知名度,公司超過98%的業務來自四川地區。2017年歲末,菊樂遞交了IPO申報材料,意欲登陸資本市場以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河南

代表品牌:科迪

河南科迪乳業有百利包、利樂磚和巴氏殺菌奶等多個系列的產品。其中「綠色快車」綠色活性乳銷量和市場佔有率在中原地區居第一位。其它產品也藉助區位優勢和綠色奶源基地優勢,在本省同類產品中市場佔有率居前三位。尤其率先推出的「透明枕」純牛奶,更是在業界引起巨大波瀾,成為科迪乳業的重磅「網紅」產品。

安徽

代表品牌:現代牧業

現代牧業是全球第一家以奶牛養殖資源上市的企業,也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奶牛養殖企業及高品質生乳供應商。現代牧業在全國八個省共建萬頭規模奶牛養殖牧場22個,奶牛存欄數19萬頭,日產高品質生乳近2700多噸。憑藉先進的理念及行動,先後被授予多項國際殊榮。

臺灣

代表品牌:味全

味全也是頗具前沿創新意識的乳企之一。目前,味全旗下擁有滿足點、有勁點、鮮嫩點等多個系列的產品。憑藉著卓越的品質和超高的顏值,味全優酪乳在中國酸奶市場上也開始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且日益成為我國高端奶製品的代名詞。

江蘇

代表品牌:衛崗

南京衛崗乳業有限公司現擁有瓶裝奶、巴氏袋、紙盒屋型奶等八大系列一百多個品種,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營養需要。全國分布達6000多個銷售網點,先後在江蘇泰州、安徽蕪湖等地建立了生產基地。產品已覆蓋江蘇、安徽等多個地區。

新疆

代表品牌:天潤

新疆天潤是目前新疆乃至西北惟一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化生產乳生物製品和牛初乳系列產品的股份制企業。公司在疆內市場的銷售已具規模,佔據主要份額。同時還拓展了南京、武漢、深圳、遼寧、四川等省、市市場,並形成了強大的銷售和服務網絡。

廣東

代表品牌:燕塘

燕塘乳業是一家城市型乳製品加工企業,「燕塘」品牌在廣東省內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公司於2014年榮獲「廣東老字號」和「廣東省著名商標」等稱號。燕塘乳業堅持走差異化的產品研發策略,精耕廣東本土市場,市場佔有率在華南地區遙遙領先。

浙江

代表品牌:李子園

李子園在浙江、江西等地建有10個控股子公司、25個標準化規模養殖場、一個乳製品研究開發中心。2002年以來,液態奶產銷量一直在全國位居第7位,塑瓶裝滅菌奶銷售量位居全國名列全國前茅,是目前浙江省乳製品加工行業中產銷量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企業之一。

西安

代表品牌:銀橋

西安銀橋乳業是西北地區產銷量最大的乳品專業生產企業,旗下擁有「秦俑」奶粉和「銀橋」牛奶兩個「中國名牌產品」,並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目前,企業形成了以西北市場為中心網點,輻射到全國各大中城市的銷售網絡,並出口到菲律賓、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山東

代表品牌:佳寶

濟南佳寶乳業是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國家農副產品深加工示範項目工程,企業及產品先後獲得「國家免檢產品」、「中國綠色食品」等榮譽。 「佳寶」現為山東省著名商標,佳寶牌系列乳製品為省內第一品牌。

山西

代表品牌:古城

山西古城乳業是山西省最大的集奶牛養殖、乳品加工、銷售、科研、商貿於一體的乳製品專業企業,日處理鮮奶能力達到800噸,主導產品有榮獲 「中國名牌」的古城牌奶粉系列和「國家質量免檢產品」的滅菌奶系列、酸奶、乳酸菌飲料系列,共七十多個品種。

重慶

代表品牌:天友

重慶市天友乳業是西南地區,集牧草種植、奶牛養殖、生產加工等於一體的大型國有全產業鏈專業乳品提供商,迄今已有80多年歷史。公司佔據重慶地區優勢市場份額,銷售半徑涵蓋10個省市。截止2015年,公司總資產13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4.5億元。

廣西

代表品牌:皇氏

廣西皇氏集團目前擁有七大系列的五十多個品種,銷售市場發展到全國八個省區的150多個市縣,其中「甲天下」牌三類牛奶品種榮獲「廣西名牌產品」稱號。2006年皇氏品牌的水牛奶、乳酸飲料順利投放到香港市場,銷量喜人,前景良好。

來源:食品商

編輯:牛羊小編

相關焦點

  • 伊利蒙牛接連出手!2020年頭部乳企為何加速奶源地投資建設?
    事實上,當前中國規模奶源現代牧業和聖牧等企業幾乎都被蒙牛掌控,這也是蒙牛想要追趕伊利的戰略性措施,而伊利此前在國內奶源上的布局有所欠缺,所以今年集中性地建設布局奶源地,但蒙牛目前尚未將其轉化為市場動力。
  • 中國乳企市值超5000億,伊利、飛鶴、蒙牛、健合、澳優等位居前列
    19家乳企總市值超5000億,伊利飛鶴蒙牛位居三甲作為奶粉產業專業新媒體,奶粉圈聚焦產業、品牌、渠道、營銷和數據,給用戶帶來最高效的內容,我們在3月10日率先發布了「飛鶴市值超越蒙牛,躋身中國第二大市值乳企」的資訊!
  • 乳企上半年業績出爐:雀巢居首位,伊利蒙牛國內領跑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20家乳企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收總額約為5255.62億元,淨利潤總額約為75.73億元。從營收方面看,雀巢位居第一位,營收超過3000億元;達能位列第二位,營收超過1000億;伊利位列第三位,營收超過473億;蒙牛、光明、飛鶴、澳優、現代牧業、新乳業、雅士利國際進入前十位。
  • 伊利蒙牛基礎白奶提價,乳企跟風漲價潮將臨?
    1月5日,有調研稱,因原料材料成本上漲,伊利、蒙牛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伊利董秘辦回復個人投資者表示,公司基礎白奶有不到5%的提價,主要因原奶成本上漲的壓力,具體經營計劃將在年報中披露。蒙牛方面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暫無回應。
  • 懂行觀察|「可牛了」背後:蒙牛伊利暗戰不斷
    從整體的財報數據來看,伊利在液態奶、奶粉及奶製品、冷飲這三大主要業務上,依然保持著對蒙牛的全面領先。 距離目標年份結束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蒙牛的市值目標已經達到。但受疫情影響,銷售額目標卻並不理想,2020年上半年收入僅375.3億元,遠低於同期伊利營業收入。
  • 燕塘乳業(002732.SZ):區域老牌乳企還有逆襲機會嗎?
    1   行業背景   眾所周知,中國乳業已形成雙寡頭格局:全國市場的兩大巨頭伊利和蒙牛,加上大大小小各地的區域型乳企。伊利和蒙牛以絕對優勢處於第一梯隊(2家合計約60%市佔率),在A股上市的乳企除伊利外還有十幾家,都是不同地區的主流區域乳業品牌,這些構成了第二和第三梯隊。
  • 巴氏奶市場「神仙打架」 併購區域乳企將成大概率事件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巴氏奶市場「神仙打架」,併購區域乳企將成大概率事件繼阿里入股蒙牛訂奶平臺「天鮮配」、君樂寶推長保質期鮮奶「悅鮮活」後,伊利也於12月6日推出3款巴氏奶(也稱「鮮牛奶」)新品。「神仙打架」背後,是巴氏奶市場年均兩位數的快速增長。
  • 四川菊樂「酸樂奶」上市 區域乳企還有多少生存空間
    強者恆強,伊利耗資近58億大手筆回購,區域乳企菊樂股份還在艱難上市,中國乳企已經進入後乳業時代,留給區域性乳企的時間至多2-3年。近日,四川菊樂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菊樂股份」)披露了招股說明書,擬於登陸深交所中小板。公司本次發行不超過3082.7614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擬募集資金5.6億元。
  • 乳企發年報業績靚麗股價大漲 蒙牛領跑"乳業股"
    本報訊(記者 高陽)繼伊利發布淨利潤同比大增133%的靚麗年報後,昨日,蒙牛、光明也相繼在港交所和上交所發布2011年年報。其中,蒙牛全年收入373億元,光明營收首次突破百億。這也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來三大乳企所公布業績最好的一次。
  • 乳協引發的血案:從乳業之爭看伊利、蒙牛的「原罪」
    如果這裡面加上一個「確保大多數散戶奶農生計不會受到影響」這個社會穩定前提,那麼2.8這個數值實際上是可以接受的。蒙牛、伊利是否是低標準的受益者?先要明白,這個標準針對的是奶農而非乳企,國家標準也明確解釋了這一點。
  • 蒙牛伊利,誰做老大?
    作為全國性乳企,蒙牛和伊利還通過投資、控股等形式獲得供應鏈中企業的支持。如2017年蒙牛併購現代牧業,並由此獲得現代牧業位於華北及華東等多個地區的奶源支持。伊利也不甘示弱,今年8月,伊利通過全資子公司金港控股斥資2.03億港元認購中地乳業定向增發股票,認購完成後金港控股將持有中地乳業已發行股本的比例約為16.6%,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 伊利1.8億元戰投中地乳業 龍頭乳企加速優質奶源布局
    此次收購被認為,伊利瞄準優質奶源,加速上遊牧場布局。認購後,伊利旗下擁有優然牧業(持股40%),賽科星(通過子公司優然牧業持股44.78%)和中地乳業(持股16.6%)。伊利掌控3家規模化牧場企業,奶牛存欄總數約為35萬頭。
  • 中美乳企「冰火兩重天」:伊利蒙牛全球併購,美國最大奶企卻轟然倒下
    2019年的最後一個月,蒙牛宣布完成了對澳洲貝拉米的收購,隨即又拋出要價計劃將澳大利亞另外一家乳企納入商業版圖,就在伊利、蒙牛各自為了雙千億目標而開啟全球資本併購競賽之時,美國最大的低溫奶供應商迪恩食品卻因持續虧損,破產倒閉。
  • 中國乳業20年:蒙牛伊利成「雙寡頭」,新品牌的機會在哪兒?
    我國城鎮居民牛奶消費總體水平仍然不高,未來隨著產品質量提升,市場管理規範,這部分群體仍具有較大的消費提升空間。中國乳業20年中國乳製品行業起步晚、起點低,從1997年開始進入高速增長階段,發展迅速。此時現在的行業老大伊利,還是一個偏安於內蒙古草原的一家小乳企。1999年,牛根生創立蒙牛。然後草原雙雄伊利和蒙牛推出了常溫奶,開始把牛奶賣向全國市場,帶動了整個牛奶行業的發展,迅速擴大了整個乳業市場的體量。
  • 伊利蒙牛銷售旺季低價「火拼」
    夏季原本是乳企銷售旺季,但各地卻在上演乳企價格戰,廣州市場也不例外。日前,南都記者走訪了廣州各大賣場,發現蒙牛、伊利兩大企業促銷力度尤其大。業內分析,兩大龍頭企業大打價格戰除了衝銷量,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聯手擠壓地方市場。
  • 蒙牛伊利等乳企把調製乳當牛奶賣被指欺詐
    近日有媒體報導,職業打假人葉光欲將蒙牛等多家乳企告上法庭,理由是這些企業把「調製乳」當做「牛奶」賣,涉嫌欺騙消費者。記者昨天聯繫到葉光,他表示,因為同樣的問題,今天他將在重慶起訴伊利。
  • 液態奶遭遇天花板,伊利蒙牛增速下滑,乳企發起鮮奶閃電戰
    撰文 / 邵藍潔編輯 / 陳芳消費拐點來臨過去幾十年,中國乳業憑著保質期長的常溫奶,最終讓牛奶飛入了尋常百姓家。市場也因此誕生出兩大乳業巨頭伊利和蒙牛,營收兩家2018年均在600億元以上,市值均超千億元,股價與最初上市時相比,均翻了無數倍。
  • 8月乳業動態:21家上市乳企半年報出爐 乳企牽手電商平臺展開戰略合作
    食品夥伴網訊   8月,乳業發生了以下動態:21家上市乳企半年報出爐,9家企業營收淨利雙增長;乳企牽手電商平臺展開戰略合作;多個品牌發布新品奶粉;蒙牛終止認購妙可藍多股份。   21家上市乳企半年報出爐 9家企業營收淨利雙增長   截止8月底,21家上市乳企半年報已經出爐。
  • 伊利蒙牛光明巴氏奶全線促銷 你會pick誰?
    在雪球投資平臺,中國商報記者發現,很多消費者留言,光明新鮮牧場牛乳的打折力度很大,接近半價,還有很多消費者發配圖留言伊利金典鮮牛奶「買一贈一」。對此,乳業專家宋亮對中國商報記者坦言,此輪巴氏奶促銷是之前蒙牛特侖蘇、伊利經典等高端常溫奶大規模、長時間促銷帶動的。
  • 光明、三元和新希望把持的低溫奶賽道,伊利蒙牛就是擠不進去?
    文/Kinki來源/熔財經談及中國牛奶,兩家乳業品牌的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那就是伊利和蒙牛。兩家企業均從90年代開始起家,兩者「相愛相殺」20餘年,如今都已是千億市值的企業了。目前,中國常溫奶市場當中,「蒙伊」兩企加起來的市場份額達45%之多,其餘46%是各區域的地產奶品牌,剩下的10%,由光明、君樂寶和新希望三家乳業集團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