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謀術#一個落魄的人,如何才能找到生命中最重要的貴人?晚清名臣曾國藩提供了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這是一個弱者如何攀上強者的真實故事,也是一個落魄書生如何得到貴人幫助的真實故事。
這不是普通的人際交往,而是影響曾國藩一生的權謀術。
曾國藩通過權謀術,輕鬆找到軍機大臣穆彰阿的軟肋,並得到他的賞識,成為其座下首席大弟子。
有了穆彰阿作為自己的靠山,曾國藩很快崛起。那麼,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曾國藩的這個方法,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運用到官場和商場上,不是獲得升遷機會,就是獲得大量財富。
要知道曾國藩成功的原因,我們得先弄清楚他和穆彰阿的關係:
穆彰阿雖然是八旗子弟,但他卻與眾不同,讀書非常刻苦,年僅23歲就靠真才實學考中進士,不僅是滿人貴族中的大文人,在漢人文人中,也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清朝重文輕武,穆彰阿的出現,讓道光皇帝十分欣慰,並有意栽培和重用,加上穆彰阿善於揣摩聖意,升遷非常快速,從侍郎、尚書、左都御史等位置上,一路升遷為軍機大臣,位於百官之首,是當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人物。
穆彰阿作為曾國藩參加會試時的主考官,有師生之分,卻無半點師生之情。況且,穆彰阿的門生遍布天下,並不缺弟子。而此時的曾國藩,雖然有一個翰林的身份,但在穆彰阿的眼中,他根本不算一個人物。
但這對陷入困境的曾國藩來說,卻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為了攀上穆彰阿,他使出了與眾不同的策略。
按照清朝考試制度規定,學子們在會試中,金榜題名後,要到主考大臣的家中去一一謝師。當時的曾國藩28歲,也是第一次和同樣金榜題名的同學,一起到穆彰阿府上象徵性地謝過一次師。
穆彰阿對新科進士自然也是象徵性地勉勵一番,無非也就是官場上的客套話。
這本來是一件微不足道的關係,卻被曾國藩大肆利用,讓他從穆彰阿數以千計的門生中脫穎而出。
在地位懸殊的情況下,如何才能獲得穆彰阿的賞識?曾國藩通過權謀術,很快找到了穆彰阿的軟肋。
無論是王侯將相,還是平民百姓,都有自己的軟肋。這是曾國藩能快速和不同人建立交往的秘密武器。共有4個簡單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