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人微言輕時,如何駕馭朝中一品大臣?方法簡單,手段高明

2020-12-21 客多邦

閱讀提示:本專欄是一個系列,講述曾國藩如何運用馭人術,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的全過程。沒有高深的理論,只有曾國藩曾經使用過的方法。建議從第一章看起,以全面了解曾國藩的馭人術。

#曾國藩#要想馭人,得從自己被別人駕馭開始。這是很多人忽略的一個問題,甚至有一些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抗拒被別人駕馭,總認為自己能力很強,聰慧過人,不願意被他人驅使。這樣的人,往往都是一些鬱郁不得志的人,很難有所作為。

曾國藩則不一樣,他初入官場時,人微言輕,誰也沒把他放在眼中,但他非常清楚,要想出人頭地,就必須在別人駕馭自己的同時,尋找機會,反客為主,駕馭對方。

下面,我們用曾國藩駕馭軍機首輔大臣穆彰阿的事例詳細講解。

穆彰阿,滿洲鑲藍旗人。他和很多不學無術的八旗子弟不同,是進士出身,是八旗子弟中的翹楚人物,因此,深得道光皇帝信任,一路升遷,做到宰輔的位置上,權傾天下。當時,大清王朝的大半總督、巡撫等封疆大吏,都出自穆彰阿的門下。

由此可見,穆彰阿的影響力有多大。

穆彰阿作為朝廷的一品大臣,怎麼會看得起地位低微的曾國藩呢?這才是我們最值得關注和了解的地方。

在前面的章節中,我們提到曾國藩首先是和三品大員、理學大師唐鑑拉上關係。可唐鑑是太常寺卿,位不在翰林院,對曾國藩也是愛莫能助。

這也迫使曾國藩不得不另外尋找門路,而穆彰阿作為宰輔,自然有權保舉和提拔他。另外,曾國藩和穆彰阿還有一層名義上的師生關係。

曾國藩在會試中,穆彰阿是主考官、大總裁、閱卷大臣,按照科舉考試的規定,曾國藩是他的學生。

這是一層非常脆弱的關係,穆彰阿擔任過很多屆會試的主考官,門生故吏數不勝數,他根本不知道曾國藩是誰。

穆彰阿不知道曾國藩是誰,但曾國藩知道他是誰。

正是因為這一點原因,曾國藩曾多次到穆彰阿府中謝師。那麼,曾國藩又是如何駕馭這個一品大臣的呢?

他的方法簡單到可以直接複製,手段卻十分高明。對今天的我們來說,依舊十分實用。

相關焦點

  • 如何籠絡人心?牢記曾國藩的三個方法,讓他人心甘情願任你擺布
    閱讀提示:本專欄是一個系列,講述曾國藩如何運用權謀術,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的全過程。建議感興趣的讀者從第一章開始閱讀,以全面了解曾國藩權謀術的若干細節和運用方法,從而舉一反三,為我所用。這是曾國藩再次出山的時候,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當然,籠絡人心得有手段。要想籠絡人心,讓別人心甘情願幫助你,你就得從自己的內心出發。曾國藩被解除兵權後,湖南官場為之震動,長沙城裡的大小官吏,都幸災樂禍,對他譏笑嘲諷。
  • 弟弟曾國荃遭人陷害,曾國藩卻上書慈禧嚴懲弟弟!事後才知真高明
    在與太平天國的作戰中,曾國藩的湘軍立下大功,他們採用結硬寨,打呆仗方法硬生生的將太平天國推平。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破湘軍攻克太平天國都城天京,贏得了這場不世奇功。滿心歡喜的曾國荃對賞賜充滿憧憬,可結果卻給他澆了一盆冷水——曾國藩被賞賜為候爵,至於曾國荃,僅僅受封威毅伯。
  • 就官職而論,曾國藩和李鴻章誰更大?
    為什麼曾國藩、李鴻章都為正一品官員,後者被世界公認為宰相,而前者卻不可以稱宰相?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中包含的信息內容可複雜了,不是三五句話就可以解釋清楚的。首先要了解,滿清王朝是沒有宰相這個職務的。因為滿清統治者入關以後,為了防止大臣權力過大,威脅皇帝的統治地位,消弱了大臣的職能,沒有設立宰相一職。雖然沒有宰相之職,但是以前宰相干的事情,還得有人去做呀。
  • 官居一品,不忘耕讀本分,從3封家書看曾國藩持家之道
    曾國藩作為晚清中興之臣,雖然官居一品,但時刻不忘耕讀本分,我們可以從他寫的3封家書是看出曾國藩的持家之道。自此,曾國藩算是拿到了仕途的金鑰匙,先是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然後是朝考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親拔為第二,選為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二十年(1840年),考試,名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檢討。此時,曾國藩仍不忘耕讀本分,他在道光二十二年九月給弟弟信中要求「吾家子侄半耕半讀,以守先人之舊,慎無存半點官氣。不許坐轎,不許喚人取水添茶等事。
  • 適者生存:都說曾國藩「腹黑」,只是身在清廷身不由己而已
    曾國藩對待政敵,對待一些心術不正之人,他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出手,就會被別人吃掉,所以他瞅準機會,對那些眼中釘、肉中刺逐個收拾,手段不可謂不高明。清朝名臣曾國藩曾國藩的從政之路曾國藩走上仕途比左宗棠快,道光十年(1838年)他中了進士,但30多歲之前他也一直碌碌無為。
  • 曾國藩為了戒色,用了兩個笨方法,簡單,很多人卻辦不到
    曾國藩的好色便是看美女,在京為官時,每日退朝之後,為了拉關係套近乎,經常出入風月場所,但是時間一長,他便意識到這樣做法不妥,慢慢開始迴避,開始有戒色之心。但他是如何徹底戒除「色慾」的呢?久而久之,曾國藩就爭奪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不僅戒掉色慾,色慾所帶來的壞毛病也都離他而去。曾國藩戒色的方法其實很簡單,一句話,就是學會自律。
  • 如何與有背景的人物打交道?曾國藩:阿諛奉承是最愚蠢的方式
    曾國藩為官絕學:升遷有道第十招——和有背景的人物打交道,要為我所用在官場和職場中,如何在自己沒有任何背景的情況下,獲得最大升遷?晚清名臣曾國藩的一生雖然褒貶不一,但其親身經歷的升遷方法,確實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而且,他的這些方法,被很多身處官場上的人廣泛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從而在不顯山不露水中,獲得巨大成功。曾國藩早年在朝廷為官時,在還未得到道光皇帝信任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皇帝身邊的一些大紅人,為自己的升遷鋪設了一條條暢通無阻的大道。其中,肅順功不可沒。
  • 湘軍與湘菜: 「一品宰相」曾國藩的樸素飲食觀
    曾國藩 在「曾左彭胡」為代表的湘軍人物中,為首的曾國藩出身農家,從小粗茶淡飯、蔬食自甘,主張少食、素食、清淡。時人稱其為「一品宰相」:一品者,一道葷菜也。 其飲食生活大致分為公務應酬和個人習慣。他見過各種豪華場面,公務應酬不見得是內心所願;而個人飲食習慣,才能反映他的喜好和追求。誠如曾公所言:「絕大學問,即在家庭日用之間」。
  • 歷史上卓然的曾國藩,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這一生經歷了什麼?
    在處置何桂清這一案子的時候,眾多大臣的意見不統一,有人說直接殺掉何桂清,也有人說把何桂清押到死去的墓前,跪三天三夜,畢竟何桂清還是朝中的一品大員,處理的不好很危險,容易讓大臣們寒心。每個人說得都很有道理,畢竟是朝中的大臣,慈喜太后也感覺比較麻煩,召開曾國藩來詢問意見。
  • 曾國藩落魄時如何應對?善用權謀術,避免急功近利,一切水到渠成
    晚清名臣曾國藩提供了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這是一個弱者如何攀上強者的真實故事,也是一個落魄書生如何得到貴人幫助的真實故事。這不是普通的人際交往,而是影響曾國藩一生的權謀術。曾國藩通過權謀術,輕鬆找到軍機大臣穆彰阿的軟肋,並得到他的賞識,成為其座下首席大弟子。
  •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誰的官職權力最大?都很厲害!
    清朝從乾隆時期開始走下坡路,又經歷了嘉道中衰,所以等西方列強想要打開中國的大門時,滿清政府無力招架,籤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滿清政府的腐敗和外國人的入侵,致使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苦,於是就爆發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起義。
  • 曾國荃囂張跋扈惹大禍,曾國藩出手相救的手段太老辣
    曾國藩出手相救的方法讓人佩服。如此恩威並施的手段讓曾國荃很是憤懣不平,可憤懣不平又能怎樣?小胳臂你啥時候也擰不過大腿,很快他就被哥哥曾國藩勸回荷葉塘老家去養病。曾國荃不會明白,大哥曾國藩這樣做不是消極避世,而是屈身擇機。正所謂進一步陰雲密布,退一步海闊天空。
  • 曾國藩、左宗棠和李鴻章,三人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權利最重
    在1867年的時候,曾國藩曾被,任職為體仁閣大學士,在一年以後又被升職為武英殿大學士。清朝跟明朝是一樣的,都沒有宰相。武英殿大學士就跟宰相是一樣的。但是因為曾國藩業務量非常的大,沒有擔任這個職位,但是也算是當過宰相了。在1874年左宗棠曾經先後好幾次被設為各種大學士,最終被設為體仁閣大學士,這個跟曾國藩的大學士都屬於一品官。不過他們同時站在朝堂之上,曾國藩的地位還是能高一些。
  • 古代採花大盜如何作案?有一高明手段,女性深受其害防不勝防
    現在人普遍不追求那麼深刻的意境,如果只看表面意思就是:人就像動物一樣,進食食物和發洩最原始的欲望就是人類本性,古代就有一類這樣的人專門為了發洩本能的欲望而行違法亂紀和苟且之事,他們統稱為採花賊,如果手段高明的又叫採花大盜
  • 亂拳打死老師傅:安徽剿捻時李鴻章是如何擠掉老師傅曾國藩的?
    在高手過招對決過程中,亂拳打死老師傅的事情並不是沒有發生過。而在政治鬥爭和利益鬥爭中,這種情況同樣存在。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大名鼎鼎的晚清兩大名臣——李鴻章和曾國藩在安徽剿捻時的鬥爭。眾所周知,李鴻章的發跡少不了老領導、老師傅曾國藩的栽培和提拔,李鴻章也一直對曾國藩尊敬有加。
  • 正一品都是朝中重臣?並非如此,清朝這3種正一品形同虛設
    眾所周知,在古代,正一品官員就屬於朝中重臣了,他們位高權重,其說話在皇帝面前也十分有分量。清朝建立後,也沿用了漢人創立的九品中正制,朝中的百官被分為「九品十八級」。不過,在清朝有這3種正一品官職,他們聽起來名頭很響亮,實際上卻並沒什麼實權。究竟是哪3種官職呢?下面聽小編細細道來。
  • 清朝的漢族大臣中最大的官是誰?是年羹堯還是曾國藩?
    而曾國藩則是出身漢族,實實在在的漢臣。年羹堯和曾國藩作為清朝歷史上屈指可數的權臣,幾乎分別在其所處年代走向人臣之巔,成為權傾朝野、位極人臣的代表性人物。更重要的是,年羹壓於西北、曾國藩於江浙幾乎成為實際上的「土皇帝」,甚至連作為最高統治者的雍正皇帝、慈禧太后也必須予以相當程度上的安撫和拉攏,對其有所忌憚。
  • 曾國藩為了「戒色」,想出一個笨方法,看似簡單,一般人很難做到
    提到「戒色節慾」就會想到「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他作為晚清中興名臣,一生堪稱傳奇!他從一位平平無奇的農民,進入朝堂後一步步高升。後世很多人都視他為榜樣,向他學習。拋開世人對曾國藩的神化,他也是一個有缺點的人,比如:好色,這一點他自己從未否認,甚至還在日記中承認自己好色。
  •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誰才是「名副其實」的朝廷重臣
    若干年後,曾國藩官至兩江總督、武英殿大學士;李鴻章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文華殿大學士;左宗棠官至軍機大臣、東閣大學士;而進入仕途最晚的張之洞也逐漸官至軍機大臣、體仁閣大學士。就官職級別而言,四人均領「殿閣大學士銜」,品秩均達到了頂點——正一品,行政級別均為正國級。而且,四人所擔任的總督、大學士、軍機大臣等職均為朝廷要職,而且四人均為「同光中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實可謂「身任要職、身擔重任」。
  • 清朝正一品最高嗎?錯,有9種爵位比正一品還高
    在九品十八級制度裡,正一品最高,從九品最低。低於從九品的官職,被稱為「未入流」,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臨時工吧。那麼,正一品真的是最高級別官職嗎?並不是。事實上,有9種爵位比正一品還高。它們被稱為「超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