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酸奶回應「蟲卵事件」:無證據證明活蟲與酸奶有關

2020-12-04 瀟湘晨報

近日關於「簡愛品牌1杯原味高蛋白酸奶中出現異物,疑似』蟲卵』,次日孵化活蟲」的報導引發熱議。6月14日,簡愛酸奶所屬的 廣州市樸誠乳業有限公司發布了「關於消費者投訴疑似『蟲卵』的調查結果與反思」,並公布了調查結果:無證據證明俞女士次日發現的活蟲與酸奶有關,推測應為麻蠅受食物殘渣吸引產下的幼蟲。

簡愛酸奶方面表示,簡愛酸奶的生產工藝流程經巴氏殺菌工藝,且在全密閉的管道和超潔淨設備中進行,所有酸奶的運行管道和儲存設備會經過3小時以上的高溫消毒和不斷清洗,不具備蟲子進入、蟲卵存活的條件。投訴圖片中的異物推斷應為杯子邊緣或蓋膜上粘連的酸奶。

簡愛酸奶方面還表示,無證據證明俞女士次日發現的活蟲與酸奶有關,推測應為麻蠅受食物殘渣吸引產下的幼蟲。第三方檢測機構綠控生物技術(武漢)有限公司對俞女士提供的活蟲樣本進行檢測:「經3位昆蟲分類專家會診,確認為雙翅目昆蟲幼蟲,疑似麻蠅幼蟲(雙翅目麻蠅科飛行昆蟲,卵胎生,直接產幼蟲)」。證明疑似麻蠅幼蟲與酸奶無關,而其他卵生雙翅目昆蟲的卵也與俞女士反饋至客服的圖片中異物無相似性。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簡愛酸奶蟲卵」事件調查結果來了
    前段時間傳得沸沸揚揚的「簡愛酸奶疑似出現蟲卵」事件,終於出了權威檢測結果。6月14日,簡愛酸奶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關於消費者投訴疑似「蟲卵」的調查結果與反思》一文,文中出具了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檢驗報告,證明「酸奶中出現疑似蟲卵,次日孵化活蟲」為不實論斷。簡愛方面也針對此次事件提出改進的措施。
  • 代工酸奶簡愛被疑蟲卵變活蟲!此前回應...
    然而,第一個栽在食品安全紅線上的,目前看恐怕就是一直以來靠代工生產的簡愛酸奶了。夏海通,簡愛酸奶創始人,曾在蒙牛工作了15年。就在近日,媒體報導稱,有消費者質疑購買的簡愛酸奶有蟲卵,而後又變成了活蟲。酸奶驚現蟲卵變活蟲據媒體公開報導,近日有消費者通過電商平臺簡愛食品旗艦店購買了簡愛高蛋白酸奶,快喝完時發現發現了黃色的卵狀物,懷疑是蟲卵。而商家回應這是蛋白質凝固的正常現象,請消費者用膠帶封好異物,寄回辨別。消費者第二天準備郵寄的時候,卻發現蟲卵已成活、蠕動。
  • 簡愛酸奶「蟲卵」事件被證不實,上億的品牌損失誰來買單?
    簡愛酸奶「蟲卵」事件發生已經有十來天了,終於在上周末迎來了官方的正面回應。大部分小夥伴對這個事件應該都有所耳聞,這不就是一起很正常的產品翻車事件嗎?但問題就在於,「蟲卵」事件裡到底有沒有蟲卵,這是簡愛的消費者以及吃瓜群眾最關心的問題。
  • 震驚,酸奶裡發現「蟲卵」?網紅簡愛酸奶又出事了
    這幾年有一款酸奶產品簡愛品牌異常火爆,號稱中國最貴的酸奶,年銷量更是做到了6億的成績。都說人紅是非多,產品也一樣。前段時間新京報報導產品無添加概念被質疑之後,近日,簡愛再次捲入產品質量風波。01酸奶裡發現「蟲卵」?
  • 簡愛酸奶蟲卵變活蟲後,又有上市乳企驚現「早產...
    來源:胡說有理前蒙牛人夏海通創辦的廣州樸誠乳業有限公司旗下簡愛酸奶蟲卵風波越演越烈當下,如今,廣東又一家乳企又出事了,這次是「早產奶」,企業是上市公司廣東燕塘乳業有限公司。1.簡愛酸奶回應蟲卵事件能讓人信服嗎?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燕塘乳業早產奶風波,可以說是近來廣東乳企第二次陷入危機。6月4日胡說有理報導,就在前不久,媒體公開報導稱,有消費者通過電商平臺簡愛食品旗艦店購買了簡愛高蛋白酸奶,快喝完時發現發現了黃色的卵狀物,懷疑是蟲卵。
  • 簡愛酸奶喝出「蟲卵」?!你最近買過嗎...
    ——簡愛酸奶,因「蟲卵事件」被捲入質量問題風波。近期簡愛公布了調查結果,表示「異物」並非蟲卵,且同批次產品無質量問題。盒馬鮮生簡愛酸奶的貨櫃。事件回顧:酸奶中出現「蟲卵」孵化成蟲?簡愛公告:「異物」並非蟲卵,同批次產品無異常合肥市肥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介入後,簡愛酸奶品牌方樸誠乳業於6月14日公布了檢測報告。簡愛在報告中表明,俞女士圖片中的「異物」已排除蟲卵可能,應為杯子邊緣或蓋膜上粘著的酸奶,次日出現的活蟲應為麻蠅受食物殘渣吸引產下的幼蟲。
  • 疑似「蟲卵」只是表面 無自有奶源+代工模式才是簡愛酸奶的硬傷
    作者:Aria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一貫主張無添加的「網紅酸奶」品牌簡愛酸奶,以「健康」、「安全」的形象在母嬰群體收穫了好感然而,卻在最近,簡愛酸奶被爆出在酸奶中疑似存在蟲卵。近日,有消費者反應,在某電商平臺購買的100ml*12杯的簡愛高蛋白酸奶裡發現了疑似蟲卵的黃色卵狀物。然而以上情況,卻被商家回應這是蛋白質凝固的正常現象,請消費者用膠帶封好異物,寄回辨別。
  • 酸奶中驚現蟲卵孵化成蟲,簡愛酸奶爭議不斷,質量安全或為主因
    近日,消費者李女士反映,在某電商平臺的簡愛食品旗艦店購買了100ml*12杯高蛋白酸奶。快喝完的時候,發現了黃色的卵狀物,懷疑是蟲卵。酸奶中的異物隔夜後成蟲隨後商家給李女士辦理了退款,之後便再無任何回應。
  • 「蟲卵」風波後簡愛酸奶咋樣了?青島消費者心存疑慮有人「不敢買」
    雖然在經歷熱議後,簡愛公布了調查結果,表示「異物」並非蟲卵,且同批次產品無質量問題,但記者調查發現,消費者的疑慮仍在,更有消費者稱:「以後不敢買了」。就「蟲卵事件」對簡愛酸奶的影響等問題,記者也第一時間聯繫了簡愛酸奶客服,但一直沒有得到正面回應。事件回顧:酸奶中出現「蟲卵」孵化成蟲?
  • 簡愛 一杯有「蟲卵」的「高端酸奶」
    然而,隨著一些爆款食品的面市,越來越多的問題浮出水面:無證銷售、質量問題、逃避監管……近日,就有消費者反映,在某電商平臺的簡愛食品旗艦店購買的高蛋白酸奶,在快喝完的時候,發現了黃色的卵狀物,懷疑是蟲卵。
  • 簡愛酸奶回應「蟲卵門」 消費者拿什麼信任網紅品牌?
    知名網紅酸奶品牌「簡愛」再一次因為質量原因刷屏了,這一次是因為酸奶裡驚現「蟲卵」。 某消費者在電商平臺的簡愛旗艦店購買了100ml*12杯高蛋白酸奶,在快喝完的時候發現了「黃色卵狀物」,當即與客服聯繫。
  • 簡愛酸奶澄清「蟲卵門」事件,稱「無法確定異物來源」
    日前,知名網紅酸奶品牌「簡愛」酸奶再次捲入產品質量風波:一位消費者俞女士在某電商平臺的簡愛食品旗艦店購買了100mL*12杯高蛋白酸奶後,發現其中有黃色卵狀物,在常溫封存在塑膠袋中一天後,俞女士發現上述卵狀物「成活、生蛆蠕動」。
  • 簡愛酸奶「配料表無添加」遭到質疑
    因遭到產品配料與「普通酸奶」無異的質疑,4月2日,「網紅酸奶」簡愛酸奶在官方微信發布《關於「某乎」平臺作者抹黑簡愛酸奶文章的聲明》,以「闢謠」形式對產品成分、「其他沒了」商標等問題進行回應。上述作者以簡愛酸奶為例,在文章中表示:「簡愛酸奶配料就是『牛奶+菌種+糖』,和所有生產酸奶的廠家是一樣的,只是用了柑橘脂醇或其他我不知道的增稠劑,所以配料表可以寫『無添加』,消費者看起來會覺得更健康,但其實和其他酸奶沒啥區別,甚至單看菌種添加量還不如一些品牌的酸奶。
  • 美味無添加,買酸奶我只喜歡簡愛酸奶
    市面上成分黨們最愛的問題,無添加酸奶怎麼選好呢?答案當然是看配料表然後多比較啦!早在2015年,簡愛酸奶就研發了一款除了生牛乳、乳酸菌,其他沒了的無糖原味酸奶,不含其他任何增稠劑、香精、色素等人工添加劑,一經上市便獲得百萬家庭的喜愛。
  • 無添加酸奶門面擔當,簡愛酸奶只用配料來說話
    近年來,無添加酸奶的勢頭越來越猛,以往用傳統香精、植脂末、明膠等添加劑為主的低價酸奶開始走下坡路了,在市場上慢慢變得不吃香了。消費者更願意為健康的產品買單,中高端定價的酸奶如勢如破竹般在市場上開花,其中以無添加為主打的簡愛酸奶增長速度極快,在眾多酸奶品牌中脫穎而出,很難不讓人引起注意。
  • 簡愛酸奶「無添加」遭質疑 業內稱更多為營銷噱頭
    主打「無添加」概念、號稱年銷售額達6億元的網紅高端酸奶「簡愛」,近期被知乎網友質疑產品配料與「普通酸奶」無異,宣傳語中的「其他沒了」實則為註冊商標。對此,簡愛酸奶官微一一「闢謠」,並稱必要時將付諸法律手段維權。
  • 無添加酸奶勢頭正猛,簡愛酸奶成消費新趨勢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酸奶都是一種很好的理想零食,它可以提供大量的優質蛋白,還有多種能夠促進身體健康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鈣、核黃素和碘等。選酸奶可不僅只是美味,現代年輕人更注重無添加、高品質的健康酸奶。比如近幾年脫穎而出的簡愛無添加酸奶,就是比較適宜每日享用的酸奶。「一杯好的酸奶是什麼?
  • 簡愛酸奶堅持極簡配方,將無添加酸奶做到底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酸奶都是一種很好的理想零食,它可以提供大量的優質蛋白,還有多種能夠促進身體健康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鈣、核黃素和碘等。選酸奶可不僅只是美味,現代年輕人更注重無添加、高品質的健康酸奶。比如近幾年脫穎而出的簡愛無添加酸奶,就是比較適宜每日享用的酸奶。「一杯好的酸奶是什麼?其實就是牛奶加點益生菌,再加點糖。」
  • 簡愛無添加酸奶,健康酸奶新選擇
    酸奶營養豐富、人見人愛,但酸奶的種類和口味卻日益繁多。酸奶分為常溫酸奶和低溫酸奶,常溫酸奶因為不含活性乳酸菌,所以大多是無法幫助調整腸道環境的。果味酸奶過多添加大量添加劑,香精味道濃厚。
  • 獨家:君樂寶高調推「純享」之疑:無添加酸奶就是高端酸奶?
    運營商財經網 劉慧敏/文近日,「無添加」概念在酸奶領域裡掀起一陣熱潮,君樂寶更是在近期發布會上高調升級高端純享酸奶,並強調要做「無添加酸奶第一品牌」。那麼到底究竟什麼是「無添加」?而「無添加」又是否就等同於「高端」?對於「無添加酸奶」的背後,運營商財經網進行了相關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