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製品知識科普:奶食奇葩——奶酪

2020-12-04 央廣網

奶酪在中國的發展

對許多人來說,夾在漢堡包裡那種淡黃色的切片,比薩餅上那層黏黏的拉絲,可能就是對奶酪的全部認知了。在過去,從童年就開始食用奶酪的人畢竟不多,但毋庸置疑的是,在當代,奶酪的概念已不再陌生,逐漸走進了尋常百姓的生活。

經過幾千年歲月的演化,奶酪已經成為融合牧草、牛羊、時間、微生物以及奶酪工匠共同演繹的風土藝術,衍生出今天品類繁多的奶酪美食。

奶食奇葩

濃縮的奶,發酵的奶

就營養而言,奶酪是濃縮的奶;就工藝而言,奶酪是發酵的奶。因此,奶酪的營養價值很高,素有「奶黃金」之譽。除鮮奶酪外,通常約8-10噸的生乳才能製造出1噸奶酪,名副其實地濃縮了奶中精華。總的來說,奶酪非常適合不同年齡人群消費,更是乳糖不耐症和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奶酪的營養價值

在凝乳酶和蛋白酶等作用下,奶酪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物質,非常有益吸收,消化率可達96-98%,是人體生物活性肽重要來源。奶酪成熟中,乳脂肪亦發生降解,賦予奶酪良好口感和風味。奶酪含有豐富的鈉、磷、鈣、鉀、鎂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D以及維生素B族(B1、B2、B6、B12)等營養元素。

奶酪的實際蛋白質含量可能不如其他肉類等食物的蛋白質含量高,但由於奶酪特別是成熟型奶酪中的相當一部分蛋白質,被降解成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的肽和胺基酸等小分子物質,因此,奶酪蛋白質的吸收率在96%以上,而肉類蛋白質的吸收率約為68%,所以說,奶酪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質食物。

奶酪中鈣的含量比較高,是重要的鈣源食物。在維生素D等作用下,奶酪中的鈣更易被人體吸收。因此,奶酪是補鈣的最佳食物。奶酪中的鈉、磷的含量相當豐富。磷有助於鈣的吸收,對骨骼和牙齒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還參與人體能量代謝。

理想的健康膳食

有人想當然地認為奶酪中的脂肪含量高,實際並不是這樣。奶酪的脂肪含量並非人們想像的那麼高,況且還有許多低脂型奶酪。每日適量食用奶酪,可與其他食物形成營養均衡的理想膳食搭配。需要指出的是,成熟型奶酪的膽固醇含量比較低,非常有利保護人類心血管健康。實際上,那些外觀看起來類似「奶油」樣的新鮮奶酪,由於水分含量高,其熱能(卡路裡)反而比較低。

中國奶酪

中國奶酪歷史悠久

中國奶業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雖然全世界無法確認第一次製作奶酪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但是,2014年,在中國新疆羅布泊小河墓地,中外科學家發現了公元前1615年的奶酪實物,距今已有3600多年,堪稱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奶酪遺存。由此可知,中國奶酪製作至少始於夏末商初,是我國西部民族一種非常古老的奶食。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是世界奶酪發祥地之一。

如今中國各地仍有許多不同形態的傳統奶酪產品,深受百姓喜愛。奶酪在我國內蒙古被稱奶豆腐,在青海和西藏等地稱曲拉,在廣東稱乳餅,在雲南稱乳扇,在新疆等地稱蘇孜拜、奶疙瘩。所用凝乳方法既有古老的酸法,也有當今流行的凝乳酶法,還有醇法等,結合加熱或濃縮,可製成宮廷奶酪(扣碗酪)、酪乾等。

「乳」海拾貝

鞍達奶酪

黑龍江省安達市是中國近代乳業的發祥地之一。奶酪製作緣於1903年中國中東鐵路通車,特別是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大批白俄移民進入我國黑龍江省安達等地,帶來了一種俄式奶酪,製作手法特別,稱「俄式不殺菌球型奶酪」。1920—1937年,白俄僑民開始僱傭李泰、郭萬林等一批安達青年製作奶酪,後來這些人成為熟練的奶酪工匠;1945年東北解放後,中共東北行政委員會在安達縣陸續開辦了兩家奶酪廠,這批奶酪工匠發揮了重要作用;1952年,兩廠奶酪總產量已達110噸;1956年,兩個奶酪廠及職工全部併入國營安達縣乳品廠,繼續生產俄式奶酪50餘年直至企業改制;2006年更名為黑龍江鞍達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該奶酪技藝在安達已流傳100多年,傳承4代人,堪稱中國國產凝乳酶型硬質奶酪傑出代表。2019年,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授予黑龍江省安達市「中國奶酪之鄉」榮譽稱號。

宮廷奶酪

宮廷奶酪(Chinese Royal Cheese)也稱扣碗酪、米酒酪,是傳襲清廷皇家工藝的一種新鮮奶酪(fresh cheese),是中國傳統新鮮奶酪的典型代表之一。在清代,許多極具特色的民族奶食進入宮廷,經皇宮御膳房改進,形成了宮廷乳製品系列(Chinese Imperial Dairy Products),如宮廷奶酪、酪幹(Dried Royal Cheese)等。選料嚴格、做工精細、品類豐富和創意奇巧,成為滿漢全席經典奶食。

宮廷奶酪傳統製作是將新鮮牛乳溶解白砂糖,加入適量江米酒攪勻並分裝入碗置於加蓋的大木桶中,經桶內木炭火盆加熱烘烤後,再冷卻而成,滑潤細嫩,涼爽清淡,奶香四溢。

姜撞奶

姜撞奶(Ginger Juice Cheese)也稱薑汁奶,是中國南方地區一種別具特色的傳統新鮮奶酪,一百多年前起源於中國廣東珠江三角地區,尤以廣州市的番禺區、佛山市的順德區知名。姜撞奶是以當地水牛奶為原料,利用生薑中的生薑蛋白酶,使牛奶凝固而成,是典型植物蛋白酶型新鮮奶酪。口感香醇爽滑,甜中帶有薑汁辛辣味,風味奇特,名揚珠江三角、港澳地區以及東南亞。

製作要點是將鮮生薑洗淨去皮,磨碎榨汁置潔淨碗中備用,將水牛奶加入砂糖攪拌溶解並煮沸,待奶溫降至60-80℃時,按1湯匙薑汁兌500克奶比例,將牛奶倒入盛有薑汁的碗裡,靜置3-5分鐘凝固後即成。美味關鍵在「撞」字,奶在4-5秒內倒完,使牛奶與薑汁激情碰撞,甜與辣一瞬間完美融合,才能產生完美口感。有趣的是當地人把「凝固」有時叫「埋」,也稱「姜埋奶」。

北京奶酪

北京奶酪(Beijing Cheese)是緣於原北京東直門乳品廠(隸屬原北京牛奶公司)上世紀80年代引進北歐奶酪設備生產製作「北京奶酪」,供給各國使館和涉外飯店等。北京奶酪屬典型原味浸洗硬質奶酪,是初食奶酪者較易接受的一種奶酪,製作技藝類似荷蘭艾達姆(Edam)奶酪。當小心翼翼地打開鋁箔密封包裝,淡淡的乳黃色奶酪映入眼帘,切一小塊放入口中,溫和、柔嫩略帶鹹味的乳香充盈口腔,妙不可言。

北京奶酪的特別之處,是在製作中要經過浸洗工序,把一部分乳清排出後,倒入熱水,洗掉凝乳塊中的部分乳糖。熱燙和浸洗的水溫越高,凝乳塊脫去的水分就越多,奶酪的硬度就越高。

奶豆腐

奶豆腐(Milk Tofu)是中國內蒙古牧民日常生活飲食中的傳統奶酪。奶豆腐蒙古語稱「浩乳德」,一般是先將牛奶經自然發酵變酸後提走奶油,再經溫火熬煮,一邊攪動一邊除汁除沫,待形成濃稠的軟團時,倒入雕有圖案的奶豆腐模具裡成型,置於陽光下自然曬乾而製成。

由於發酵程度不一,奶豆腐味道通常由微酸到很酸不等,如加入適量糖即成酸甜味的奶豆腐,很受小孩兒喜愛。閒暇時,牧民常將奶豆腐泡在奶茶中享用。奶豆腐含水低,貯存時間長,攜帶方便,許多牧民外出放牧或出遠門都會帶上奶豆腐作為乾糧。近年,結合傳統工藝,已開始工業化生產奶豆腐。

乳扇

乳扇(Milk Fan)是中國雲南白族等民族喜食的一種傳統奶酪,系用熱的木瓜酸水加入牛羊奶製成。乳扇出自白語「yenx seinp」。Yenx 是古漢語「乳」字的白語轉讀,seinp 是白語「絲線」的意思,古漢語譯為「乳線」,不諳白語的人形容其「形如摺扇」,因此,「乳扇」系半意半音之譯。雖然乳扇沒有確鑿的史料記載,但我們仍能尋覓到自古沿襲的痕跡,如,以元代《白古通紀》為藍本的明朝《南詔野史》記有「酥花乳線浮杯綠」,由此猜測,乳扇可能出現在元朝。

可以想像,在800多年前,忽必烈大軍南下雲南,定居至此的蒙古族也許帶來了遙遠家鄉的奶食味道。在雲南,這種轉化乳汁的奇妙手法一直流傳至今。

乳餅

乳餅(Milk Cake)也叫乳腐、牛乳片。是中國南方如廣東、雲南、廣西等地群眾常吃的一種奶酪。廣東和廣西等地以水牛奶為原料,藉助食醋凝乳製作乳餅;雲南則用羊奶或牛奶為原料,通過用自然發酵羊奶的上層清液(稱酸水)使奶蛋白凝固來製作乳餅。共同點都是凝乳後再瀝乾乳清取凝塊而製成。

中國製作乳餅的習俗久遠,至少起源於明朝。乳餅不僅風味獨特,可常溫保存,而且吃法很多,可以煎、蒸、煮、烤,或者蘸糖吃。百姓人家經常吃水煎乳餅,品其本味;青豆米燴乳餅,則是回族群眾的傳統美食。

酪幹

酪幹(Dried Royal Cheese)也稱奶酪幹、炒酪幹,緣於清朝皇宮御膳房,製作方法類似宮廷奶酪,使用醇法凝乳,經加熱濃縮和炒制而製成,呈誘人的金黃色或琥珀色,常配以花生仁、杏仁、芝麻、葡萄乾、核桃仁、瓜子仁等輔料,黏軟耐嚼、滿口餘香,是北京地區頗具特色的傳統奶酪,傳承至今。創建於清光緒初年的「奶酪魏」就是以擅長製作炒酪幹而聞名京城。

酪幹的製作要點是將鮮牛奶倒入鍋中,預熱到約80℃,加入適量白糖攪勻溶解,待煮沸後加入適量江米酒並攪勻,然後溫火熬製並間隔分次地將大凝塊分成小塊,熬至水分(乳清)漸少且鍋中凝乳呈糊狀時便開始快速不停拌炒,直至變稠變幹,再加入適量乾果仁,拌勻後出鍋入盤,晾涼即成。

奶酪消費

奶酪成為消費新增長點

受飲食習慣、生產成本、乳清利用等諸多因素影響,我國奶酪生產和消費水平很低,人均奶酪消費不到0.1千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6。全球奶酪消費最高的歐盟,人均消費量達18.7千克;同為亞洲國家的日本、韓國,人均奶酪的消費量也分別達到了2.4千克和3.1千克。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改善,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對飲食營養的更高追求,奶酪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普通消費者所認知,近年我國奶酪消費量逐年增高。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市場奶酪年實際消費量已突破30萬噸(含稀奶油奶酪),未來我國奶酪消費量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9%以上。

奶酪產銷群體日益壯大

西式糕點、餐飲在中國的迅速發展,帶動了新時代我國奶酪產業的崛起。新疆、內蒙古、雲南等地區的民族奶酪也得到快速發展。很多有國外留學或生活經歷的年輕人,對奶酪認可度高。同時,隨著生活工作節奏加快,一二線城市白領一族愈發取向西式快餐休閒食品,2000年以後出生的青少年和兒童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強,共同組成了日趨龐大的奶酪消費群體。

奶酪走上百姓餐桌

奶酪是一種健康食品,中國人如果要豐富自己的餐桌,奶酪必不可少。中國奶酪的發展方向除了豐富並改善奶酪口味之外,餐飲以及食品開發是重點。奶酪不僅是很好的營養品,而且還是很好的調味品,湯、饅頭、包子都可用奶酪改善口味。土豆、海鮮等西餐一直以奶酪調味,如果和餐飲業結合起來,開發適於中國消費者口味的菜品系列,奶酪消費會有更大的增長。

作者簡介:

張書義,全國畜牧總站研究員,國家高級乳品評鑑師。1988年畢業於東北農業大學畜產品加工專業,曾任大型乳品企業化驗室主任、質管辦主任、工程技術經理、生產部長、奶源部長、總調度、廠長及國家學生飲用奶奶源示範基地創建指導組長等職位。從事奶業工作30餘年,具有豐富奶業實踐經驗。主編《奶業科普百問》《動動奶酪又何妨》《乳業生產安全概論》等著作10餘部。(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

乳品美食 每日一款

奶酪糊塌子

用料:奶酪100克(切絲)、西葫蘆100克、胡蘿蔔50克、雞蛋3個、麵粉300克、鹽適量。

製作過程:

1、 將麵粉倒入容器中,一邊攪拌一邊加入水(一碗即可,酌情增減)。

2、 加入蛋液,攪拌均勻。

3 、加入西葫蘆絲。

4 、再加入胡蘿蔔絲。

5、 最後加入奶酪絲。

6、 煎鍋加油預熱,倒入一小勺麵糊,攤成雙面上色即可。

相關焦點

  • 乳製品知識科普:從「喝奶」向「吃奶」的轉變
    央廣網北京3月30日消息 近年來,隨著國民健康意識不斷提升,對乳製品益處的認知大大加強。我國人均乳製品消費量已從二十年前的不足6公斤,提高到36公斤,喝奶已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儘管如此,中國人均乳製品消費量仍不足世界人均消費量的三分之一,不足亞洲人均量的二分之一。
  • 乳製品知識科普系列宣傳(二十六)
    奶食奇葩  濃縮的奶,發酵的奶  雖然全世界無法確認第一次製作奶酪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但是,2014年,在中國新疆羅布泊小河墓地,中外科學家發現了公元前1615年的奶酪實物,距今已有3600多年,堪稱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奶酪遺存。由此可知,中國奶酪製作至少始於夏末商初,是我國西部民族一種非常古老的奶食。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是世界奶酪發祥地之一。
  • 第七屆奶食文化節開幕 展示奶豆腐、奶酪等幾十種產品
    央廣網正藍旗9月10消息(記者劉源源 通訊員高家鑫)內蒙古正藍旗第七屆奶食文化節今天開幕,錫林郭勒盟乳業協會同時成立。奶食文化節期間將進行傳統的奶食製作技藝展示評選和展銷、傳統乳製品研討會等。
  • 乳製品知識科普:奶酪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奶酪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奶酪是牛乳濃縮十倍的乳黃金,其蛋白質可在胃腸中分解為胺基酸或短鏈肽,吸收率可達96-98%。奶酪中的蛋白質對我們的寶寶來講可謂更營養更高效。奶酪是牛奶中酪蛋白經過凝乳酶凝結加工而成,酪蛋白具有較強的抗變異能力,能減少癌變,對寶寶們機體的保護更是不言而喻。
  • 乳製品知識科普:你的「奶商」合格麼?
    2016年一項在我國不同經濟水平的八個城市中的成年人群中完成的橫斷面調查發現,與營養知識和乳製品知識掌握較好的中老年人相比,營養知識和乳製品知識較差的中老年人不飲奶的概率顯著提升,分別升高1.5倍和2.1倍[4]。對乳製品的營養健康功效有良好認知的人群攝入的純牛奶、低脂奶和脫脂奶的量均顯著高於一般人群[5]。
  • 藍紋奶酪什麼味道? 藍紋奶酪知識大科普
    藍紋奶酪什麼味道? 藍紋奶酪知識大科普時間:2019-04-13 17:14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藍紋奶酪什麼味道? 藍紋奶酪知識大科普 西方人比較愛吃奶酪,奶酪有很多種,有種被叫做藍紋奶酪的東西,有些人覺得是黑暗料理,來看看藍紋奶酪什麼味道?
  • 乳製品知識科普:酸奶發展史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早在古代,我國的乳製品和酸奶文化已經源遠流長了。據史料記載,早在6000年前,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就有大量的牛、羊、馬的骨化石,背溪文化遺址出土的「聖水牛」骨化石,安陽出土的甲骨文,記有「冢」、「物牛」、「馬」、「妳」等文字。「妳」就是我們所說的「奶」,證明古代已開始養牛取奶。
  • 乳製品知識科普系列宣傳(十四)
    我們的科普專欄今天向消費者介紹有關兒童乾酪的知識。希望疫情期間「窩在」家裡的小朋友認識乾酪,食用乾酪,更好地增強免疫力和抗疫能力。但由於飲食習慣不同,傳統的奶酪很難被中國消費者接受。那麼怎樣才能讓跟多的中國人食用奶酪這個美食呢?目前,我國市場上常見的是再制奶酪。再制奶酪是以傳統奶酪作為原料進行加工,通過加工調整出各種口味,更容易被中國消費者接受。  兒童奶酪就是再制奶酪的一種。
  • 乳製品知識科普系列宣傳(六)_中國食品_食品資訊_食品夥伴網
    ——摘自《乳品知識手冊》(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  煉乳的由來  煉乳是鮮奶經濃縮後加入或不加入白砂糖而製成的一種人類最早使用工業化生產的乳製品1926年,在浙江溫州五馬街開藥店的吳百亨先生採用紫銅平鍋法生產煉乳,經過無數次試驗取得成功,然後到美國、日本採購真空濃縮鍋和煉乳灌裝機等先進設備,在現今浙江省瑞安市陶山鎮荊谷創辦了中國第一家真正工業化生產的乳製品企業,專門生產煉乳,並在當時的國民政府註冊了中國乳製品工業第一隻商標——「擒雕牌」。
  • 乳製品知識科普系列宣傳(十四)_中國食品_食品資訊_食品夥伴網
    我們的科普專欄今天向消費者介紹有關兒童乾酪的知識。希望疫情期間「窩在」家裡的小朋友認識乾酪,食用乾酪,更好地增強免疫力和抗疫能力。  奶酪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奶酪是牛乳濃縮十倍的乳黃金,其蛋白質可在胃腸中分解為胺基酸或短鏈肽,吸收率可達96-98%。
  • 乳製品知識科普:牛奶有助提升兒童免疫力
    兒童選擇哪種乳製品 兒童應該從小養成食用奶及乳製品的習慣。可以選擇液態奶、酸奶、奶酪、奶粉等,也可以進行自由搭配,比如早晚各一杯液態奶或奶粉,課間補充液態奶、酸奶和奶酪,還可以選擇強化DHA、維生素A、D、益生元等的兒童牛奶/奶粉,保證營養的全面攝入。
  • 推薦|草原上演「奶酪盛宴」 143個團隊同臺競技
    8月26日上午,從各方趕來的牧民和遊客齊聚正藍旗上都鎮忽必烈廣場,由錫林郭勒盟民族傳統乳製品協會、正藍旗察哈爾奶食協會舉辦的「錫林郭勒奶酪」品鑑評選活動暨第十一屆「元上都」皇家察幹伊德文化節、錫林郭勒盟第十五屆搏克排位賽隆重舉行。
  • 直播預告:錫盟奶酪品鑑評選暨第11屆"元上都"皇家察幹伊德文化節
    」品牌知名度,提高「奶業振興行動」 傳統文化引領力和產業承載力,推動察幹伊德產業向規範化、多元化、優質化、市場化、網絡化轉型,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帶動農牧民群眾創業增收,錫林郭勒盟民族傳統乳製品協會、正藍旗察哈爾奶食協會將於8月26日至27日在正藍旗上都鎮忽必烈廣場舉辦「錫林郭勒奶酪」品鑑評選活動暨第十一屆
  • 草原奶食工藝 正藍旗察幹伊德系列之嚼克、夏日陶蘇、胡如達
    胡如達是奶食中的上品。在揉搓乳團時,還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加入白糖、紅糖,或採用方、圓、菱形並刻有各種圖案花紋的模具,做出各種口味香甜、精緻美觀的奶酪。  奶酪可謂牛奶的精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其蛋白質含量高達70.84%,富含胺基酸及其他有益身體的微量元素,是營養豐富,提高免疫力,美容養顏的佳品。
  • 陶高獲得錫林郭勒奶酪品鑑評選活動一等獎
    8月26日下午,錫林郭勒奶酪品鑑評選活動暨第十一屆「元上都」皇家察幹伊德文化節的一項評選內容之一乳製品創新產品展示評選活動在忽必烈廣場蒙古包內舉行
  • 黃油、奶油、奶酪、再制奶酪,一文幫你分清各種乳製品
    乳製品基本上是西餐必不可少的原料,從牛奶到黃油,從淡奶油到奶酪。每個開始做西點的小夥伴經常會分不清楚這些乳製品的區別,經常問這些是否可以相互取代。所以單獨寫一片文章來幫助大家做個區分。其實這些乳製品的種類和製作工藝以及實際用途每個都可以至少可以單獨成一篇。所以本篇文章只著重科普以及大家日常關心的領域重點內容。每種乳製品都從成分、製作原理/工藝,分類方面著手。對製作原理/工藝不感興趣的可以直接跳過。
  • 乳製品知識科普系列宣傳(十七)
    而中國等亞洲國家,由於長期的飲食結構中並沒有乳製品,因此依然保持著高比例的乳糖不耐受基因人群 (Burger et al. 2007)。根據最新的科學數據顯示全球大約有70%的人口帶有乳糖不耐受的基因 (Bayless et al 2017)。
  • 國內奶酪增速位列乳製品行業第一
    □ 暴夢川 第21個世界牛奶日、第23個全國乳品營養周期間,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國際乳聯中國國家委員會攜手業內專家、行業組織以及企業開展了「每日飲奶300g增強身體免疫力」主題活動,旨在宣傳乳製品的營養價值,提升大眾飲奶意識。其中,奶酪作為近年來帶動乳製品行業發展的新增長點,引起了廣泛關注。
  • 牛奶&乳製品-歐洲乳業質量協會參展FHC,推廣高質量的歐洲奶酪
    食品夥伴網訊,中國上海,2018年11月16日- 牛奶&乳製品(Milk & Dairy) - 歐洲乳業質量協會參展FHC2018展會,面向中國消費者和媒體推廣高質量的歐洲乳製品。
  • 乳製品知識科普:「醍醐灌頂」中的醍醐是何種乳製品?
    央廣網北京3月24日消息 在我國一些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仍保留著一些風味獨特的傳統乳製品。這些傳統乳製品種類繁多,加工方法不盡相同,而且也隨著現代食品工業的發展,其製作工藝也在不斷的優化。現僅列舉幾種食用廣泛、影響較大的傳統乳製品。奶皮子奶皮子是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特有的乳製品。其外形厚約1釐米,半徑10釐米左右的餅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