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滿滿「科技範」濃濃海南味

2020-12-14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邵長春 

  特約記者 單雲鵬 

  通訊員 劉澤群

  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項目T2航站樓8月26日順利通過竣工驗收,計劃年內投入運營,8月27日海南日報記者探訪了T2航站樓,提前體驗T2航站樓及其附屬交通設施。

  行李分揀效率大幅提高

  旅客候機可在座位充電

  「各值機島行李投放員注意,開始投放測試行李。」27日,走進美蘭機場二期T2航站樓候機廳,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行李系統進行測試,2000多個行李箱陸續從值機櫃檯過安檢後輸送到一樓的行李裝備地。

  記者記錄了一下,一件重10公斤的行李從值機櫃檯投放,不到5分鐘就能到達一層的行李目的地滑槽內。

  「我們會模擬旅客行李的大小、重量,並對不同材質的行李箱進行測試,像這樣的行李測試已經是第243次了。」美蘭機場二期航站區管理部工作人員李毅說。

  據介紹,美蘭機場二期採用了目前全球最先進的行李處理系統,其分揀能力可達每小時4000件,旅客的行李從辦完值機到行李目的地滑槽最快只需4.5分鐘,用智能化分揀設備代替原有人工分揀後,將大幅提高分揀效率、減少行李分揀出錯機率。

  在候機廳內,記者還看到,美蘭機場二期改變了一期聯排值機櫃檯的布局,5個值機島分布其中,共設有110個值機櫃檯,並且開設32條國內安檢通道,12條國際安檢通道,同時還應用了10臺自助行李託運、25臺人臉識別、一證通關等高新科技設備,全力壓縮旅客辦理乘機、過檢等時間,為旅客創造便捷高效的通關流程,提升旅客出行體驗。

  在候機區域,記者還發現了一些方便旅客的貼心設計。比如配備了USB和普通插座的智能充電座椅,旅客坐在座位上就能給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充電。

  將打造全國最大的

  機場離島免稅商業區

  過了安檢,記者就來到美蘭二期的中央商業大街,這裡的商鋪已經開始裝修。「3個月內要全部完工交給商家。」現場裝修工人馮師傅說。

  機場作為旅客進出海南的第一站,具備天然的商業優勢。而隨著海南離島免稅新政出臺,海南也掀起了免稅購物熱潮。美蘭機場免稅店是目前海南四家免稅店中唯一支持即購即提的離島免稅店。

  據介紹,美蘭機場二期商業面積佔總建築面積的11%,約3.3萬平方米,其中免稅商業面積約1萬平方米,將打造全國最大的機場離島免稅商業區,目前已引進548個品牌商家。

  同時,美蘭機場二期還優化旅客購物動線設計及店鋪布局,可以讓旅客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充分的購物體驗。今後,隨著美蘭機場二期免稅商業區的建成,將為海南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創造有利條件。

  建設綜合交通樞紐

  人流車流更互通

  那麼旅客進出機場是否方便呢?一、二期又如何協調運行?記者了解到,美蘭機場二期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一期、二期並聯運行問題,為了實現這一功能,美蘭機場二期建設了6座環線高架橋。

  「建設環狀的道路和橋梁正好要經過中間的環島高鐵,地下還有航空油管和空管通信光纜,所以我們的設計一定要精細。」美蘭機場二期項目副總指揮苑玉寶說。

  為了確保高鐵、市政交通及機場一期的安全運行,美蘭機場二期項目建設者不斷探索,採用了多點橋梁上跨隧道的設計,簡單來說就是在高鐵隧道上架橋梁。綜合高架橋建好後,一期二期之間僅需3分鐘的車程。

  同時,美蘭機場二期還採取人車分流設計,航站樓和高鐵站、預留的地鐵站都能方便旅客接駁。人流車流互聯互通的同時,更要保證飛機的暢通無阻。

  此外,美蘭機場二期還設計了東西兩條滑行道,專門供飛機滑行。目前東垂直滑行道橋工程已經竣工驗收,實現了東進場路「上通飛機、下通汽車」的交通體系,而西垂直滑行道正在穩步推進中。建成後,一期和二期之間將實現飛機的通行「自由」。

  引入騎樓、船屋、黎錦元素

  環境更有海南韻味

  美蘭機場素有「花園機場」的口碑,美蘭機場二期也延續了這樣的理念,走在美蘭機場二期T2航站樓內,隨處可見花卉、綠植,更將熱帶特有的棕櫚樹等熱帶植物搬進室內。

  「我們希望能將二期航站樓打造成一個室內的天然氧吧,所以航站樓內部園林綠化面積達2.1萬平方米,種植169種、21萬株海南特色植物,綠植種類、數量名列全國各機場前茅。」美蘭機場二期擴建項目園林工程師張敏介紹道。

  在建築設計方面,T2航站樓突出海南熱帶氣候特色,以海口市花三角梅為主題,採用流線化屋面,其中部分屋面利用玻璃屋頂,透光度達50%左右,有效地將海南充足的陽光引進室內。同時建築設計中還引入「騎樓」「船屋」「黎錦」等海南標誌性文化元素,展示海南傳統文化。

  「機場是旅客來到海南的第一站,也是離開海南的最後一站,這裡能給旅客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我們的理念就是要把美蘭機場二期作為海南的名片來設計,讓旅客能感受到濃鬱的海南文化。」美蘭機場二期項目副總指揮潘建說。

  據悉,目前美蘭機場二期已完成校飛、試飛,各設備系統已全面進入聯調聯試階段,將充分做好行業驗收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力爭2020年底通航投運。(本報海口8月27日訊)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土名透出濃濃海南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磊  「《更路簿》上記載的南海各個島礁的名字,都是由最先發現他們的海南老漁民特別是潭門漁民命名的
  • 海南日報數字報-年味濃濃歡樂多多
    我省豐富多樣的旅遊產品、精彩紛呈的旅遊活動為廣大市民遊客提供了具有濃濃年味的旅遊體驗。各市縣紛紛推出具有參與性、觀賞性、娛樂性的文化旅遊產品,及時向社會推薦一批適合不同消費群體的旅遊套餐和旅遊線路。  海口推出春節期間「深度自由行5大主題旅遊產品10條旅遊線路」「一日遊、兩日遊必去景點4條精品線路」,全面提升春節長假優質旅遊供給。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味濃濃 回味無窮
    「我們力圖在有限的時間內全方位展示海南文化精髓。」央視狗年春晚海南分會場舞蹈總監姜鋼說。演出現場熱情的竹竿舞、鬥笠舞,都盡顯海南文化的魅力。  海南風情驚豔亮相  今晚,央視狗年春晚海南分會場格外璀璨,具有海南韻味的歌曲《萬泉河水清又清》《請到天涯海角來》《乘風破浪》唱響神州大地,來自省歌舞團、省民族歌舞團、三亞市歌舞劇院、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三亞學院、海南中學、省文化藝術學校等近千名舞蹈演員將海南少數民族風情、國際旅遊島魅力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農貨「出圈」
    尚南堂海南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郗志強介紹,作為海南的新興本土茶葉品牌,公司採取數位化精準營銷,經大數據分析發現,近年來年輕消費群體數量明顯增長,因此也在主打產品鷓鴣茶的基礎上,多元化精細化滿足年輕群體的需求。  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在今年天貓「雙11」新品牌熱賣榜中,「李子柒」農產品品牌排名躍居第三。在李子柒天貓旗艦店,一款速食螺螄粉成為爆款,月銷售量超90萬單。
  • 海南日報數字報-產品「土味」濃 購買熱情高
    「網際網路+愛心扶貧」公益平臺——海南愛心扶貧網正式上線運營後,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數字跳動著,愛心市集的成交量不斷攀升。  火山巖味雞、富硒黑豬肉鹹鴨蛋粽子、保亭紅毛丹、瓊中蜂蜜、北緯18度紅心火龍果、凍幹芒果乾……海南愛心扶貧網上,海南各市縣獨具特色的「土味」農產品一應俱全,新鮮上線。記者了解到,網站集中展示銷售的均為海南貧困戶或扶貧合作社生產、提供的各類產品和服務。  「網站一上線,訂單量就不斷更新和增長。」
  • 海南日報數字報-來海南 自由購
    9年前,國家在海南開展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試點,如今海南離島免稅新政開始實施。時間在變,時代在變,時局亦在變。站在當下看未來,離島免稅政策之於海南的意義與作用也在不斷與時俱變、尋求更大突破。  免稅店銷售火爆 電子產品受追捧  7月1日,海南日報記者前往三亞國際免稅城,了解新增酒類、手機等免稅商品銷售等有關情況。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油膏溫暖呵護抗疫一線白衣天使
    「椰子油不錯,我們手乾裂,擦上去就好很多了」「我們給抗疫一線的同行們用了,大家感覺不錯」2月22日,在海南第六批援助湖北防控疫情醫療隊向荊州市中醫院捐贈的物品中,不但有N95口罩、護目鏡等防護用品,還有兩箱來自海南島的愛心之物——堯香堂海南椰油膏。這是海南堯香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捐贈的萬盒椰油膏中的一部分。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夜宵江湖
    編者的話:  如果說海南的早餐很特別,那麼海南的夜宵則更「紅」!卸下一天的忙碌與疲勞,在寧靜的夜幕下走進海南喧囂、熱鬧而又煙火氣十足的夜宵「江湖」,是許多海南人和外地遊客的一種嚮往。
  • 海南日報數字報-鍛造海南咖啡真味道
    文\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儘管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海南咖啡便名聲在外,盛名之下的海南咖啡產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早餐海南 人間至味是清歡
    本地食客告訴海南日報記者。  在客人的桌子上,通常還配有一杯糯米酒或地瓜酒。當地人說,這早上的一杯酒,是跟朋友慢聊生活時必不可少的東西。  「為什麼早餐就要吃乳豬?好多人都跟我說早上吃肉,會覺得滿身都是勁,幹活有力。」臨高縣原文體局退休幹部全德亮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早餐吃乳豬的生活習慣源自臨高民間養乳豬的風俗。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早餐海南 人間至味是清歡
    本地食客告訴海南日報記者。  在客人的桌子上,通常還配有一杯糯米酒或地瓜酒。當地人說,這早上的一杯酒,是跟朋友慢聊生活時必不可少的東西。  「為什麼早餐就要吃乳豬?好多人都跟我說早上吃肉,會覺得滿身都是勁,幹活有力。」臨高縣原文體局退休幹部全德亮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早餐吃乳豬的生活習慣源自臨高民間養乳豬的風俗。
  • 海南日報數字報-念好「椰子經」種出「金椰子」
    本報文城8月16日電 (記者王玉潔 傅人意)椰子加工業是海南特色產業,「椰子加工之路要怎麼走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發揮優勢 做足海南房車露營旅遊文章
    本報海口12月22日訊 (記者羅霞 通訊員王金強)海南發展房車露營旅遊潛力如何?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尋辣海南 問椒江湖
    文\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編者的話:  在吃辣成為風尚的當下,渝貴川湘地區確實引領風騷,殊不知以清淡飲食為主的海南卻也有自己獨特的辣椒文化。辣椒是什麼時候傳入海南的?海南現在都種植些什麼辣椒?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紅燭映天涯
    自今年3月17日,2015年度「尋找海南最美教師」評選活動啟動以來,海南日報派出多名精幹記者,奔赴全省各地,發掘、講述三尺講臺上點亮一生精彩的人和事,呈現躬耕在教育一線的教師群體的奮鬥與堅持。截至7月21日,60名由大眾推薦產生的「最美教師」候選人的感人事跡呈現在海南日報教育周刊的版面上。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夫子」趙撝謙
    尤精六書之學,嘗著《聲音文字考》《造化經綸圖》《學範》《歷代譜贊》等書。」明代正德《瓊臺志》如此簡單記載趙謙。其後「附五世孫宏翰《上丘深庵書》略」,依據趙頀和姜英的往來書信,趙謙「五世孫」中並無「宏翰」,按餘姚趙宏泗的輩分,趙宏翰當為「六世孫」。  趙宏翰上書的「丘深庵」,即丘濬。洋洋兩千言,多是時人和後人對趙謙的評價。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到大型紀錄片《遇見海南人》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斬獲國內外12項大獎;從海南日報開啟《絲路話古今、尋夢萬裡行》大型跨國採訪活動,到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期間所彰揚的海南精神、海南文化,讓人更加清晰看到一個開放包容、自信圖強的海南。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式瓊味:創意給美食加味
    不過,近年來,隨著海南旅遊交往不斷密切,世界各地餐飲文化在此交融,不少本土廚師取長補短,通過精心設計、巧手烹飪,打造創新瓊菜,通過創意配料、豐富口感為瓊味加分,讓人們固以為的清淡瓊味增添更多的「記憶點」與「吸睛力」。  到四面環海的海南旅遊,必點菜餚一定有新鮮海味。無論是海鮮酒樓、星級餐廳,亦或是漁家漁排、海鮮廣場,使用水煮、白灼或是清蒸等方式,是處理新鮮上岸的「海貨」的常見方式。
  • 探訪海口美蘭機場二期T2航站樓:滿滿「科技範」濃濃海南味
    海南日報記者 邵長春  特約記者 單雲鵬  通訊員 劉澤群  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項目T2航站樓8月26日順利通過竣工驗收,計劃年內投入運營,8月27日海南日報記者探訪了T2航站樓,提前體驗T2航站樓及其附屬交通設施。 藍天下的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二期T2航站樓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