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把海鮮做足海南味

2020-12-23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徐慧玲

  無論是依山還是傍水,一個地方的美食,往往體現出當地的地理特點和風土人情。廣袤大海是瓊島得天獨厚的自然饋贈。在海南,從美食小街到燒烤排檔到酒樓飯店,甚至是尋常百姓的餐桌上,海鮮都是不可或缺的美味。

  每逢開漁時節,大量鮮香海味登上食客餐桌。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新鮮的海味產品,經過清蒸、爆炒、燻烤、油炸、燉煮等不同烹飪方式,呈現出不同的佳餚特色。三亞益龍海景漁村酒樓,不拘泥於傳統烹飪工藝,嘗試將海鮮與最地道的本土食材相結合,用特色的料理方式做出最地道的海南味,吸引了遊客紛沓而來。

  常言道「七分食材,三分廚藝」,總廚王銳嚴格把關食材的挑選。儋州老鹽焗蝦,與海南傳統的蒸蝦做法略有不同。在食材的挑選上略有講究,必須挑選鮮活的野生麻蝦,其大小以半兩為佳,剪去其須,再從中間劃上一刀去腸線,也便於入味。王銳告訴記者,儋州老鹽是這道菜的關鍵,作為用傳統方法曬制而成的老鹽,鹹中帶甜,還具有消火的功效。

  將10餘只蝦洗淨後,整齊擺放在老鹽之上,蓋鍋,先以猛火加熱10餘分鐘,讓鍋中的老鹽迅速受熱均勻,再以5分鐘的中火,讓蝦裡外受熱,最後以5分鐘的慢火焗至熟。經過高溫,老鹽得到蒸發,由下往上,慢慢滲入蝦肉中,空氣中滿是誘人的鮮香。無需添加其他佐料,蝦、老鹽與火的相逢,即成美味。蝦的肉質鮮嫩卻不腥,蝦殼乾爽易剝,趁熱吃上幾隻,唇齒之間餘留香味。

  傍晚,儘管是寒冬天氣漸冷,但三亞益龍海景漁村酒樓卻仍然洋溢著火熱氣氛,還未到飯點,便座無虛席。「招牌菜疍家紅魚腩肉煲來咯!」隨著服務員一聲熱情的吆喝,滿座的食客們眼裡都泛起了亮光。陶罐蓋子揭開的瞬間,香味順著眾人的鼻腔,撲進心房。嘴裡呼著熱氣,筷子卻不見停歇。「曬乾的鹹紅魚肉質結實、鹹香兼備,五花肉肥而不膩,二者結合,豐盈鮮美,嘗上一口便欲罷不能。」在湖北遊客王南欽看來,語言似乎難以描述出眼前這道菜餚的美味,必需親自品嘗才知箇中滋味。

  疍家紅魚腩肉煲,不加鹽是燉煮的關鍵。紅魚經晾曬風乾帶有天然的鹹味,便是最好的增味品。上好的帶皮五花肉,肥瘦相間,經過1個多小時的慢火燉製,美味慢慢醞釀而成。

  不同地域的食材,為一種美食的誕生提供了條件。深海的馬鮫魚、臨高散養黑豬和用儋州老鹽醃製的蘿蔔乾,不同食材組合碰撞產生了獨特的風味。

  將蘿蔔切成片,曬乾,加以老鹽醃製而成的蘿蔔乾,對於海南人而言,是最為熟悉的家常小菜。炮彈魚頭蘿蔔煲也無需添加太多佐料,將蘿蔔乾鋪在鍋底,加入新鮮的馬鮫魚頭和五花肉,用蒜提味,以姜去腥,烹飪需付出時間和耐心。經過1個多小時的文火慢燉,將溫度傳給食材,讓美味釋放出來。出鍋後,香氣襲來,五花肉的肥美、魚的鮮嫩以及蘿蔔乾的濃烈,三者相互對抗的同時也相互交融,喚起兒時記憶中「媽媽的味道」。

  用簡單的食物,展現本真的生活,讓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裡,盛滿了地地道道的海南味。「生意好的時候,客人來了一批又一批,店裡的包廂都得提前預定,現在我們的新店也在籌備階段,打算明年開門迎客。」三亞益龍海景漁村酒樓已有9年的歷史,好味吸引食客不斷,該店經理黃兆雲語氣中透露著自信。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發揮優勢 做足海南房車露營旅遊文章
    本報海口12月22日訊 (記者羅霞 通訊員王金強)海南發展房車露營旅遊潛力如何?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夜宵江湖
    伊麵湯、炒麵、海鮮面、炒粉、河粉湯,這些粉面,色香味足。「酒香不怕巷子深」,即便可以選擇的夜宵種類很多,也有許多食客願意走進老巷、老店,去品一品正宗的海南夜宵。  有的店門口甚至常常大排長龍,有人願意排上一個小時的隊,就為了和夜色裡的美味來一場相會。
  • 海南日報數字報-聞名遐邇的鋪前海鮮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通訊員 潘高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當然,也孕育出一方美食
  • 海南日報數字報-無法割捨的海南滋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海南人的清晨,從一碗熱騰騰的粉湯開始。佐料豐富的粉湯,鮮、香、鹹,滋味飽滿。但若要說到味道的層次,還需再加一抹辣,才能夠真正讓味蕾得到滿足,打開一天的食慾。
  • 海南日報數字報-產品「土味」濃 購買熱情高
    「網際網路+愛心扶貧」公益平臺——海南愛心扶貧網正式上線運營後,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數字跳動著,愛心市集的成交量不斷攀升。  火山巖味雞、富硒黑豬肉鹹鴨蛋粽子、保亭紅毛丹、瓊中蜂蜜、北緯18度紅心火龍果、凍幹芒果乾……海南愛心扶貧網上,海南各市縣獨具特色的「土味」農產品一應俱全,新鮮上線。記者了解到,網站集中展示銷售的均為海南貧困戶或扶貧合作社生產、提供的各類產品和服務。  「網站一上線,訂單量就不斷更新和增長。」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早餐海南 人間至味是清歡
    凌晨四五點的海尾港,東方未白、燈火未熄,遠航的漁船歸來,海尾碼頭上的夜宵攤正等著做最後一單生意。  「老闆,一份炒粉。」凌晨的餐桌上,一份炒進海鮮和鴨蛋的炒粉,是夜宵,也是早餐,滋味叫醒海上歸來的味蕾,也開啟了海尾漁港一天的熱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早餐海南 人間至味是清歡
    凌晨四五點的海尾港,東方未白、燈火未熄,遠航的漁船歸來,海尾碼頭上的夜宵攤正等著做最後一單生意。  「老闆,一份炒粉。」凌晨的餐桌上,一份炒進海鮮和鴨蛋的炒粉,是夜宵,也是早餐,滋味叫醒海上歸來的味蕾,也開啟了海尾漁港一天的熱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粉
    海南粉白如雪、細如絲,白是大米、番茨粉賦予的美,細軟爽滑則是海南人的溫潤平和之美。一爿小店,一個主廚,一個幫手,諸多食客。市場上購來成粉,細白如中原粉絲,粉絲為乾絲,米粉為軟糯細絲。女人的手戴了手套,一抓,恰好一碗。放火上鐵勺內,水開時粉即熟燙。藍釉邊白細瓷碗盛下,佐以油炸花生米、炒芝麻、肉絲、竹筍以及酸菜等,白雅藍靚,堆紅疊翠。粉細、料足、色紛繁、誘人有形中。
  • 海南日報數字報-鍛造海南咖啡真味道
    文\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儘管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海南咖啡便名聲在外,盛名之下的海南咖啡產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破海鮮排檔宰客之「困」的海南經驗
    曾經出現欺客宰客現象的三亞海鮮排檔,一度讓遊客談之色變。海鮮宰客帶來的慘痛教訓,讓政府監管部門下定決心重典治理。  如今的海南海鮮排檔還宰客嗎?海鮮排檔市場有何變化呢?成為事關民生的海南市場監管第一問。  整治  近10家海鮮店因宰客被取締  幾年前的三亞海鮮市場,因為欺客宰客被眾多遊客所詬病,「海鮮宰客」甚至一度成了三亞的代名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文創美食 品出文化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圖\見習記者 李天平  「大海的波濤」卷送著幾絲茶香入口
  • 海南日報數字報-樂東海鮮三大特色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在海南沿海,每個市縣的海鮮都有著自己的特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廚房」等你來品嘗
    近年來,我省不斷創新旅遊營銷模式,精心策劃不同主題,其中以「美食+旅遊」的方式,打造出一張海南旅遊的新名片。  以食為媒引八方客  8月25日,以「『嗨』在旅途,盡享『口』福」為旅遊促銷主題的海口城市餐廳在成都迎來開業的第三天,當天,餐廳推出「清涼一夏」主題飲品和主打菜品「和樂蟹海鮮粥」「一品鴿」。
  • 海南日報數字報-來海南 自由購
    9年前,國家在海南開展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試點,如今海南離島免稅新政開始實施。時間在變,時代在變,時局亦在變。站在當下看未來,離島免稅政策之於海南的意義與作用也在不斷與時俱變、尋求更大突破。  免稅店銷售火爆 電子產品受追捧  7月1日,海南日報記者前往三亞國際免稅城,了解新增酒類、手機等免稅商品銷售等有關情況。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農貨「出圈」
    尚南堂海南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郗志強介紹,作為海南的新興本土茶葉品牌,公司採取數位化精準營銷,經大數據分析發現,近年來年輕消費群體數量明顯增長,因此也在主打產品鷓鴣茶的基礎上,多元化精細化滿足年輕群體的需求。  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在今年天貓「雙11」新品牌熱賣榜中,「李子柒」農產品品牌排名躍居第三。在李子柒天貓旗艦店,一款速食螺螄粉成為爆款,月銷售量超90萬單。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風與陽光 相戀的海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進入到冬天,北方已經冰天雪地寒風凜冽,可是在海南,反而感覺氣候更好了
  • 板橋海鮮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不管你步入市場的哪個攤位,商販們都會向你介紹自己所賣海鮮的種類、營養、特點和烹飪技巧等。沿著甬道往裡走,就到了蔬菜專售區,案臺上不僅擺放著海南特有的五指山野菜、水芹菜、空心菜,還有一些常見的新鮮蔬菜。這裡海鮮和蔬菜的品種多,選擇的空間大,可以任由你多次挑選,叫賣的小姑娘或阿姨從不會因為你的多次選擇而煩惱,也不因你的多次討價而厭棄,她們的臉上總是洋溢著真誠的微笑,讓人從內心深處喜歡,每個人都恨不得多買些可口的東西上到餐桌上。看,來往穿梭的人們,徜徉於各攤位之間做著自己滿意的選擇。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式瓊味:創意給美食加味
    不過,近年來,隨著海南旅遊交往不斷密切,世界各地餐飲文化在此交融,不少本土廚師取長補短,通過精心設計、巧手烹飪,打造創新瓊菜,通過創意配料、豐富口感為瓊味加分,讓人們固以為的清淡瓊味增添更多的「記憶點」與「吸睛力」。  到四面環海的海南旅遊,必點菜餚一定有新鮮海味。無論是海鮮酒樓、星級餐廳,亦或是漁家漁排、海鮮廣場,使用水煮、白灼或是清蒸等方式,是處理新鮮上岸的「海貨」的常見方式。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味道香飄世界
    之後,同在外交部南樓舉行的冷餐交流會則為所有與會嘉賓們提供了近距離互動的平臺,讓大家在享用海南美食的同時,暢聊海南發展新機遇。而這場耗時數月、精心籌備的海南美食盛宴也成為當日推介活動的一大亮點。伴隨著席間的熱絡交流,海南味道香飄世界。  彰顯海南飲食文化  遵循外交禮儀與活動特點,此次冷餐會持續一個半小時。
  • 海南日報數字報-舌尖海味 鮮潮澎湃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幾乎是將魚蝦蟹貝從海中打撈上來的那一刻,瓊島漁家人便迫不及待地生火支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