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潭門漁民開設「漁家小屋」

2020-12-16 海南日報數字報
  本報嘉積9月15日電 (記者蔡倩)在瓊海市潭門鎮,一家主打「闖海」文化的特色漁家樂——「漁家小屋」預計將於今年國慶期間開業,建成後將具備近300人的餐飲接待能力,並配套10間民宿。

  新建的「漁家小屋」距離瓊海市潭門大橋僅5分鐘車程,是潭門鎮日新村當地漁民所開辦的一處漁家旅遊休閒地,從裡到外都透著濃厚的漁家風情和耕海文化。

  前廳走廊是一面由各式漁網組成的漁網牆,記者注意到,牆上的每張漁網都貼上了標籤,標明漁網類型、適合捕撈的季節等信息。

  在漁家小屋的庭院外牆上,牆面上還有漁家祖訓、漁家順口溜、漁家稱呼等民俗文化。其中一句「活魚逆流而上,死魚順流而下」的訓誡,更反映出潭門漁民世世代代不畏風浪、吃苦耐勞的耕海精神。

  今年4月,潭門大橋開通後,遊客往返博鰲、潭門兩地日漸頻繁。日新村村民陳庭雄四兄弟與表親何聲傳嗅到了商機,在自家的5畝地上開始規劃興建漁家樂。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潭門,面向南海自信微笑
    海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特約  行走海南名鎮  海南日報  光明日報海南記者站 聯合主辦  行 從瓊海市嘉積鎮往博鰲方向走10公裡,抵達一個叫上埇的小集市後,沿左邊的一條柏油公路再走10公裡,便是潭門鎮。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潭門:漁家小鎮闖新路
    2013年4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潭門,鼓勵漁民們造大船、闖大海、抓大魚。省政府、瓊海市政府也鼓勵漁民造大船,支持漁民們到深海抓大魚。  「我和我兄弟購買了兩艘350噸的鋼質船,船上安裝了北鬥導航系統和一些高科技安全保障設備,比以前那些二手船強太多了。」
  • 海南日報數字報-遊南海絲路 品潭門海鮮
    、深厚的漁耕文化以及可歌可泣的漁民愛國文化,專門策劃推出海南(潭門)海鮮美食文化周,希望以特色節慶活動不斷豐富小鎮旅遊新業態、新產品,使潭門作為中國南海第一小鎮的形象更加鮮明、豐滿和美好,並進而帶動當地餐飲、旅遊、購物等相關產業發展,拓寬群眾創業和就業空間,促進農村轉型發展和農民增收,以充足的內驅力推動小鎮城鎮化建設的持續發展。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博鰲潭門:攜手共進未來更美好
    ■ 本報記者 丁平  通訊員 陳德君  10月20日中午12點半,瓊海市潭門鎮漁家小屋像平日一樣
  • 海南日報數字報-潭門魚王:深海潛水捕大魚!
    潭門味道海鮮店的老闆眉飛色舞地向遊客們介紹:這是長期生活在珊瑚石周圍的石頭魚、那兒有產自黃巖島附近海域的老鼠斑、當地漁民稱之為「白雪公主」的珍貴石斑類魚、還有產自潭門港附近海域的大紅對蝦……  品類繁多的各類魚蝦讓遊客嘖嘖稱奇,也讓潭門的船老大和漁民們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在南海上漂了近兩三個月的船老大們,悠哉地坐在街邊大排檔裡喝茶,和熟絡的人們分享著潭門漁民的那些特殊捕魚方法。
  • 海南日報數字報-潭門大橋開通啦———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海南不少旅行社爭相到博鰲、潭門踩線,「博鰲+潭門」兩大明星小鎮是一年來島內各大旅行社重點推出的熱門線路
  • 海南日報數字報-土名透出濃濃海南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磊  「《更路簿》上記載的南海各個島礁的名字,都是由最先發現他們的海南老漁民特別是潭門漁民命名的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麗漁村,如何打造?
    符名林的「無所·歸止」海景民宿,在距離瓊海潭門港數百米的石碗村的海邊。符名林說:「沒有漁村村落和漁業文化,也就沒有民宿的『漁味』和『魚獲』。」  「遊客之所以選擇海邊漁村的民宿,主要是因為可以品嘗當地海鮮美食,了解其悠久的耕海歷史,更重要的是能夠就近體驗趕海習俗。」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千年老漁港 旅遊新「寶地」
    潭門鎮委書記龐飛告訴記者,從8日開始,將進行為期4天的展示、展銷活動,希望能夠吸引更多嘉賓來這裡親自體驗和感受獨特的文化魅力。「我們希望以這樣的方式不斷挖掘、豐富、提升潭門文化,將潭門南海風情小鎮的魅力展現給更多的島內外朋友。」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鍋鮮」裡的潭門味兒
    ■ 本報記者 劉夢曉  要說吃海鮮,在海南可以有很多種吃法。
  • 瓊海潭門「漁二代」轉產轉型:上岸"吃海"生活鮮美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瓊海潭門「漁二代」轉產轉型:上岸「吃海」 生活鮮美  從耕海牧海到發展休閒漁業,吃「旅遊飯」,如今,在瓊海潭門鎮,越來越多的「漁二代」選擇「洗腳上岸」,轉型轉產。  「80後」莫壯森就是其中之一。
  • 海南日報數字報-潭門大橋:新的交通支撐
    瓊海市潭門大橋橫跨潭門港,連接博鰲和潭門兩鎮,是瓊海市重點建設項目。
  • 瓊海潭門:海洋經濟強鎮 濱海邊陲鎮變漁業風情鎮
    潭門,這個位於海南省東部、自古就以漁業聞名的濱海小鎮,這2年間,在海南新聞界的視線裡,可謂聚光度不低。2013年4月伊始,經過了3個月對道路和街道立面進行改造的潭門,舊貌換新顏,以新型城鎮化範例的面孔登上了報端。2013年4月8日,隨著習總書記的到訪,潭門小鎮名聲大噪,以南海之門和愛國重地的形象吸引了國內外的關注。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歡樂時節田園唱牧歌
    有人感慨,短短兩三年間,瓊海仿佛變魔術般推出一個又一個精心打造的旅遊特色小鎮,從博鰲到潭門到中原到大路,從石壁民俗風情到會山的黎苗特色,這裡呈現的是百姓幸福家園與遊客度假天堂渾然一體、合二為一、各得其所,主人與客人、市民和遊客共同享受瓊海田園牧歌式的和諧生活。  鄉村美:鄉愁繚繞最喜悅  歲末的瓊海,滿溢著收穫的喜悅。
  • 潭門港:自古遠航耕深海
    潭門港漁民在碼頭裝卸漁貨。(資料片) 特約記者 蒙鍾德 攝 特約記者 蒙鍾德 攝   在海南眾多的漁港之中,潭門港是很特別的,之所以說它特別,原因有二:一是因為海南大部分漁港的漁民都是從事近岸捕撈,而潭門港漁民是遠航到西沙、南沙;其二,其他地方的漁民都是海上漁民,捕撈作業都是駕駛船隻在海上完成,而潭門的漁民自稱為「海底的漁民」,他們通過潛水到海底去捕撈各種海產。   七月的潭門漁港,港口內停放了數百艘船隻。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有一種味道,叫瓊海
    在剛剛結束的2016海南美食文化節上,瓊海清補涼、八卦陣雞屎藤、芒果腸粉等瓊海美食深受食客們的青睞,每天食客爆滿。中秋小長假即將來臨之際,瓊海再次向遊客發出邀請——請到瓊海遊玩,品嘗原汁原味的瓊海味道。  田園溫泉鵝  肉質鮮美  溫泉鵝近年來異軍突起,熱度和口碑不亞於嘉積鴨。
  • 【習總書記視察海南五周年回訪】瓊海潭門:南海風情小鎮產業轉型...
    5年來,潭門人民牢記囑託,不辱使命,修通了潭門大橋,加快了風情小鎮的建設,越來越多的漁民轉產轉業,吃上了旅遊飯,這個充滿故事的南海小鎮正迸發出新時代的活力……  漁村變美了 村民自家門口開起海鮮檔  3月30日早,又到潭門千年漁港,老碼頭岸邊一片熱鬧景象,市民們正在搶購剛打撈上來的新鮮魚蝦。
  • 視頻海南:航拍瓊海潭門漁港,千年漁港伊水而臥
    潭門千年漁港碧海銀灘,水清沙白,漁港內漁船一溜兒排開,頗為壯觀。潭門的每一絲風,都帶著大海的韻律、漁家的味道,在這裡,人們可以觀賞海景、參與捕撈,更可以品嘗來自南海的肥美海鮮。於是我帶你看最深的藍天與海藍成一片樹與草綠成一洲那漁船划起的一道道浪花似碧波裡泛起的白色珍珠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千年潭門漁港隨著時光的流逝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博鰲到潭門不到10分鐘
    本報嘉積3月19日電 (記者李科洲 蘇慶明 特約記者王儀)讓瓊海市百姓翹首盼望多年的潭門大橋今天正式通車
  • 海南日報數字報-鄉村民宿如何美出新高度
    日前,繼發布《海南省鄉村民宿發展規劃(2018—2030)》後,我省又接連出臺《海南省鄉村民宿管理辦法》和《海南省促進鄉村民宿發展實施方案》,海南鄉村民宿或將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鄉村民宿的寂靜與熱鬧  珊瑚石圍牆的斑駁記錄著時光,隨處可見的漁家元素凸顯出文化韻味……今年端午小長假,三亞西島漁村的「遠方」民宿有些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