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一鍋鮮」裡的潭門味兒

2020-12-02 海南日報
  ■ 本報記者 劉夢曉

  要說吃海鮮,在海南可以有很多種吃法。

  三亞的漁排,在晃悠的疍家人漁船上品味最新鮮的海貨;臨高的土窯海鮮,土窯鎖住的熱量,全都滲入被一層錫紙緊緊裹住的海鮮裡,鮮味卻不流失;在澄邁,體驗過海釣之後,就地將海鮮入鍋,又是邊玩邊吃的樂趣……

  這麼多的吃法中,有一種讓人戀戀不忘,甚至有不少的「吃貨」,專門驅車百裡只為那一口鮮美的海味兒,這就是瓊海的潭門海鮮。

  提起潭門,最著名的是她千年漁港的歷史沉澱。闖海、趕海,早在千年之前,潭門人就在南海的神秘莫測中戰天鬥浪。在潭門老渡口碼頭處,由「潭門故事」的圓柱門、一塊「排港村老渡口」的巨石、一個小亭構成具有濃濃漁鎮風情的獨特風景,同時讓人領略渡口的古老和歷史悠久。

  潭門的海鮮,大約也秉承了這千年悠遠的風味,做法愈發回歸於簡單,味道卻總能吸引無數回頭客。在潭門鎮的富港街,道路兩旁多是貝類工藝品店,要仔細地找,才能找到一個並不起眼的小店——海戀園食店。在這裡,吃海鮮就換了個名字——「一鍋鮮」。顧名思義,鍋子裡儘是新鮮的海鮮。從正門進入海戀園,只覺這是一處普通的大排檔,直到穿越廳堂和後廚,才發現別有洞天。

  榕樹下拼著一張張圓桌,圍著桌子坐滿了人,桌上就是「一鍋鮮」。要說這一鍋鮮裡有什麼,還得仔細看看食店的後廚。鮮魚、海蟹、魷魚、海白、海蝦……這些常見的海貨任由人們觀賞。想吃哪種,就告訴服務員。要是拿不定主意,就點個套餐。各類的海鮮每樣湊一份,就等著下鍋開煮。

  蒸煮是吃海鮮最簡單也最美味的方式,從生到熟,始終留有最原始的風味。剁椒、大蒜碎、小青橘,外加醬油蘸料,這是海鮮火鍋的黃金搭檔,調配出適合的口味。細細觀察食客們的申請,「迫不及待」佔據了大多數。海蝦的鮮嫩、海甘草的爽滑、海蟹的肥美,滑過舌尖、充斥口腔,一滋滋鮮味只做片刻停留,就在貪婪的食慾裡化作味蕾上的絕美體驗,讓人忍不住對美食發動下一輪進攻。

  如果說在大排檔裡品味「一鍋鮮」過於大眾,那就到「潭門海鮮第一家」。這裡是潭門檔次較高的海鮮食店,也是潭門南海文化旅遊休閒度假區。位於潭門碼頭最東邊護港堤壩的北側,也稱「兄弟海岸」。這樣的稱呼,一是呼應潭門108位兄弟護海的英雄傳奇故事,二是也表示「四海皆兄弟」的豪邁情懷。

  一個全是木質裝修「奢華」的酒店,大堂擺設有貝殼、木雕等工藝裝飾品。有包間有散臺,還有一個咖啡吧,在海灘的邊上還有用木板搭建的露天就餐檯。海風吹過來,椰林搖曳,放眼望去,在藍天白雲下海水蔚藍,大海因距離沙灘的遠近,依次呈現深藍、淺藍、淺黃的多層次感,白色的浪花拍打著柔軟的沙灘,被潮漲潮落,溼了又幹,幹了又溼,在黃、白間變換著色彩。

  在這詩意的環境中同樣可以點得「一鍋鮮」,敞開了吃,同樣能吃出最「鮮」的潭門味兒。吃飽後,十指留鮮。一壺熱騰騰的鷓鴣茶,既能中和海鮮的寒氣,還能衝洗口中的腥氣,放眼遠眺,只覺人生遼闊。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潭門,面向南海自信微笑
    海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特約  行走海南名鎮  海南日報  光明日報海南記者站 聯合主辦  行 從瓊海市嘉積鎮往博鰲方向走10公裡,抵達一個叫上埇的小集市後,沿左邊的一條柏油公路再走10公裡,便是潭門鎮。
  • 海南日報數字報-潭門大橋開通啦———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海南不少旅行社爭相到博鰲、潭門踩線,「博鰲+潭門」兩大明星小鎮是一年來島內各大旅行社重點推出的熱門線路
  • 海南日報數字報-遊南海絲路 品潭門海鮮
    、深厚的漁耕文化以及可歌可泣的漁民愛國文化,專門策劃推出海南(潭門)海鮮美食文化周,希望以特色節慶活動不斷豐富小鎮旅遊新業態、新產品,使潭門作為中國南海第一小鎮的形象更加鮮明、豐滿和美好,並進而帶動當地餐飲、旅遊、購物等相關產業發展,拓寬群眾創業和就業空間,促進農村轉型發展和農民增收,以充足的內驅力推動小鎮城鎮化建設的持續發展。
  • 海南日報數字報-潭門魚王:深海潛水捕大魚!
    潭門味道海鮮店的老闆眉飛色舞地向遊客們介紹:這是長期生活在珊瑚石周圍的石頭魚、那兒有產自黃巖島附近海域的老鼠斑、當地漁民稱之為「白雪公主」的珍貴石斑類魚、還有產自潭門港附近海域的大紅對蝦……  品類繁多的各類魚蝦讓遊客嘖嘖稱奇,也讓潭門的船老大和漁民們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在南海上漂了近兩三個月的船老大們,悠哉地坐在街邊大排檔裡喝茶,和熟絡的人們分享著潭門漁民的那些特殊捕魚方法。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潭門:漁家小鎮闖新路
    符名林的民宿叫「無所歸止」,距離潭門港不遠。雖然沒有大景區作為依靠,但這棟只有10來間客房的民宿自2018年5月開業後,已經接待了5000多名遊客,產生經濟效益超過100萬元。  「潭門能有今天,得感謝黨的政策。」符名林說,在黨的政策引領下,潭門發展迅速,不僅硬體條件越來越好,大家的生活越來越舒適,還成為頗受遊客青睞的漁業風情小鎮,改變了眾多潭門人的生活。
  • 海南日報數字報-潭門大橋:新的交通支撐
    瓊海市潭門大橋橫跨潭門港,連接博鰲和潭門兩鎮,是瓊海市重點建設項目。
  • 海南日報數字報-潭門漁民開設「漁家小屋」
    新建的「漁家小屋」距離瓊海市潭門大橋僅5分鐘車程,是潭門鎮日新村當地漁民所開辦的一處漁家旅遊休閒地,從裡到外都透著濃厚的漁家風情和耕海文化。  前廳走廊是一面由各式漁網組成的漁網牆,記者注意到,牆上的每張漁網都貼上了標籤,標明漁網類型、適合捕撈的季節等信息。  在漁家小屋的庭院外牆上,牆面上還有漁家祖訓、漁家順口溜、漁家稱呼等民俗文化。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有一種味道,叫瓊海
    還沒看夠眼前的美景,一桌豐盛的農廚美味已經呈現:或是大名鼎鼎的嘉積鴨、溫泉鵝,或是萬泉河裡的小蝦、小蟹,又或許,就是農家房前屋後原生態的蝦醬炒地瓜葉,原汁原味,健康美味!  在剛剛結束的2016海南美食文化節上,瓊海清補涼、八卦陣雞屎藤、芒果腸粉等瓊海美食深受食客們的青睞,每天食客爆滿。中秋小長假即將來臨之際,瓊海再次向遊客發出邀請——請到瓊海遊玩,品嘗原汁原味的瓊海味道。
  • 海南日報數字報-土名透出濃濃海南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磊  「《更路簿》上記載的南海各個島礁的名字,都是由最先發現他們的海南老漁民特別是潭門漁民命名的
  • 海南日報數字報-剪窗花,享年味兒
    黃海桃說,俗話說:五裡不同俗,十裡改規矩。各地過年都有很多有意思的習俗,雖百花齊放,卻也都代表著一方百姓對新年同樣的期許和盼望。  而對於黃海桃來說,一把剪刀、一張彩紙、一雙靈活的手便能剪出一份別樣文藝的過年方式。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博鰲潭門:攜手共進未來更美好
    「店裡的客人,大多數是從博鰲來潭門吃飯的遊客。我會推薦他們先在店內走一走、看一看,了解漁家風情和耕海文化。」陳庭雄說。  為了吸引遊客,漁家小屋的前廳走廊有漁家祖訓、漁家順口溜、漁家稱呼等民俗文化的介紹。其中一句「活魚逆流而上,死魚順流而下」的訓誡,更是讓遊客直接感受到潭門漁民不畏艱辛、敢闖敢幹的耕海精神。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博鰲到潭門不到10分鐘
    本報嘉積3月19日電 (記者李科洲 蘇慶明 特約記者王儀)讓瓊海市百姓翹首盼望多年的潭門大橋今天正式通車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麗漁村,如何打造?
    ■ 本報記者 陳雪怡 羅霞  8月17日,2019年第五屆瓊海潭門趕海節開幕。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歡樂時節田園唱牧歌
    「中國鄉村旅遊致富帶頭人」:鄭元峰、莫澤海、李家全、王秋香、唐南江、王平;  15家農樂家榮獲「中國鄉村旅遊金牌農家樂」:花梨人家、潭門漁家小屋、草根三味、多文人家、田野炊煙、萬泉河舊事、阿叔農家樂、北仍村鄉愁味道、農廚好味、大路鎮稻花香牛莊、萬泉原鄉人樹上咖啡屋、田園夢想、會山哖嗦苗家樂、潭門海鮮第一家、博鰲老房子;  由國家旅遊局獲評首批「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文創美食 品出文化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圖\見習記者 李天平  「大海的波濤」卷送著幾絲茶香入口
  • 海南日報數字報-泡湯吸氧歸田園
    要想體驗有文化特色的瓊海小清新生活,就要最「in」的玩法:綠道騎行、鄉村休閒和到潭門吃「愛國海鮮」。  在瓊海,開車太快,走路太慢,騎行剛剛好,是時候來一次說走就走的騎行,感受瓊海這個田園城市的田園風光。
  • 視頻海南:航拍瓊海潭門漁港,千年漁港伊水而臥
    潭門千年漁港碧海銀灘,水清沙白,漁港內漁船一溜兒排開,頗為壯觀。在這個千年漁港小鎮裡, 你能觸摸和感受是天堂般的絕美享受!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千年潭門漁港隨著時光的流逝,變化太大。美人在骨不在皮且不說瓊海女子曼妙婀娜光是那「紅色娘子軍」的英勇氣概就足以令人心生敬佩潭門漁港,地處海南省瓊海市東部沿海,距離嘉積城區20公裡。是海南通往南沙群島最近的港口之一,也是國家一級漁港。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旅遊,向深藍邁進
    正是基於這樣的信念,2011年11月麗星郵輪在三亞開啟母港航線時,儘管此前並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海南4家旅行社還是毫不猶豫地成為麗星郵輪在海南的第一批合作社。  「海南地理區位、氣候條件、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完全可以和美國的邁阿密相媲美。」
  • 海南日報數字報-福山:它的顏色不僅僅是咖啡
    海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特約  行走海南名鎮  海南日報  光明日報海南記者站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千年老漁港 旅遊新「寶地」
    潭門鎮委書記龐飛告訴記者,從8日開始,將進行為期4天的展示、展銷活動,希望能夠吸引更多嘉賓來這裡親自體驗和感受獨特的文化魅力。「我們希望以這樣的方式不斷挖掘、豐富、提升潭門文化,將潭門南海風情小鎮的魅力展現給更多的島內外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