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響亮的名字,非鍾南山莫屬。
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臨危受命,奮鬥在抗疫的最前線,肩負著一個國家的命運。
人們難以理解,一個80多歲的老人,何以有這樣的精力,何以有這樣強壯的體魄,去應對如此高強度的工作?
直到網上曝出了鍾南山院士單臂練習啞鈴的圖片,一切的謎題都解開了。一位84歲的老者居然還有著一身的肌肉,很多年輕人都無法與他相比。
毫無疑問,這和鍾老每天堅持運動鍛鍊是有關係的,沒有了運動作為保證,也就沒有如此發達的肌肉。
但鍾老每次在公開場合分享自己的健康秘訣,談到鍛鍊的同時,必不可少地要談到早餐。
他曾經說過:「重視早餐,別吃太飽」,這個理念和我國傳統的「吃飯要吃七分飽」是有著相似之處的。
但鍾老這裡所說的別吃太飽,恐怕和正常人的飽在量上是有差距的。
鍾老曾經公開過自己的早餐食譜,他的早餐食譜包含了水果、雞蛋、麵包、粥和牛奶。
麵包是兩塊,雞蛋是一個蛋黃,加上多個蛋白,而水果是兩個橙子。他喝的牛奶還不是單純的牛奶,是加了纖維餅乾的。
可以看出鍾老的早餐是非常接地氣的,只是這個量恐怕是很多年輕人也吃不下的。
現在有不少年輕人都注重減肥,早餐往往吃的很少,甚至直接省略掉這頓十分重要的早餐。
一位老人還有著如此大的飯量,其身體素質,又怎能不好呢?
早餐和鍛鍊對於鍾老來說是相輔相成的。
鍾老每天運動時間大概在40多分鐘左右,而其所進行的運動又都是中高強度類型的。沒有了豐富早餐,作為能量的來源,就無法保證每天能夠做如此高強度的運動。
而在高強度的運動之下,又促進了身體的消化能力,使得鍾老的食量得以大增。
正是如此,鍾老每每談到長壽,都是把運動和飲食聯繫在一起。
如果長壽是輛自行車,運動和飲食就是兩個輪子,缺一不可,大部分人也都知道這一點,只是難以做到而已。
鍾老的早餐並不難學,而且是可以複製的,絕大多數的家庭都可以吃上一頓這樣的早餐。
可問題在於,即便吃了這樣的早餐,又能怎樣?沒有了運動的幫助,沒有了長期的堅持,一樣無法做到像鍾老這樣的健康長壽。
這也讓我們知道了,在學習早餐吃法的同時,更要學習鍾老背後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