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是我們人類進化最具標誌性的器官,兼具靈巧與力量,還有語言表達能力(手語)。
手的力量很大,可以抓舉上百公斤的重物,也可以讓攀巖者爬上陡峭聳立的巖壁。
其實賦予手部力量的肌肉都在前臂,它們的肌腱經過細細的手腕到達手指,控制手指的屈伸活動。手部本身的肌肉只能做手指合併和分開的動作,力量很小。
在前臂背側,控制我們把手指伸直和手腕背伸的肌肉連接在肘外側的肱骨外上髁上;前臂內側,控制手指屈曲和屈腕的肌肉連接在肘內側的肱骨內上髁上。
肌肉不是直接附著在骨骼上,要通過肌腱才成。肌腱由膠原纖維構成,光滑而緻密,堅韌而強健,能承受很大的拉力和反覆的摩擦。肌腱不容易受傷,可一旦受傷恢復起來時間就比較長。肌腱不能收縮,要靠肌肉收縮牽拉肌腱再帶動骨骼才能產生活動。我們通過健身練得很強壯,其實都是增強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肌腱只是相應增強承受張力。
手臂英文是arm,也有武器、武裝的意思。 armour是裝甲、盔甲(著名運動品牌安德瑪 Under Armour 即"盔甲之下"的意思,軍人的貼身內衣),army是軍隊,都是從手臂衍生出來的。可見手臂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生產、生活,還是戰鬥的武器。雖然有的人手無縛雞之力,但功夫大師的手臂一定是致命的。
手臂還可以投擲石塊、標槍,揮舞刀劍棍棒在戰場上左衝右殺,這是冷兵器時代主要的戰鬥方式。現代人用體育運動取代戰爭,用賽場取代戰場,用球拍取代刀劍,雖然揮舞的方式很相似。
控制我們關節屈曲和伸直的肌肉處於關節相對的兩側,彼此拮抗、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穩定、順暢而準確的動作。比如我們拿一個雞蛋,手指屈曲的同時伸直手指的肌肉也要收縮才能控制力度,否則一下就捏碎了。
我雖沒打過網球,卻打過羽毛球。手握球拍不能太緊,否則喪失靈活性;也不能太松,否則球拍容易掉落。正手擊球時,要屈曲手腕,此時前臂內側的肌肉收縮,肌腱會牽拉肱骨內上髁。反手擊球時,要背伸手腕,此時前臂外側的肌肉收縮,肌腱會牽拉肱骨外上髁。網球強大的衝擊力也會通過球拍傳遞到手和前臂的肌肉,增加肌腱的壓力。
如果想成為優秀的選手,這樣的擊球動作要重複成千上萬次。專業運動員會通過科學的訓練才能達到較高的水平。但新手或業餘選手,由於缺乏專業指導和經驗,動作不規範,常常出現過度運動導致的損傷,損傷後又缺乏正確有效的治療,可能造成肘關節慢性損傷,導致疼痛、無力,影響運動和成績。
網球肘主要指肘外側疼痛,在肘外側的骨突起即肱骨外上髁處有壓痛,我們手握物品並做手腕活動,特別是背伸手腕時疼痛加重,比如端鍋、提重物、抱孩子等,嚴重時端茶杯、轉動門把手、使用螺絲刀和擰乾毛巾時都會疼痛。疼痛可能會沿著前臂背側向手腕放射。患者還會感到手臂無力,是呀,連茶杯都端不起來!
打網球的人比較多見所以稱為網球肘。新手用力不當,過度使用手腕而不是肩肘,總是擊球不中,加大肌腱的牽拉。中老年後開始學習打網球,由於運動劇烈,反應速度和手臂力量的不足也是危險因素。有一半的優秀網球選手患過此病。
其實只要是前臂手腕屈伸旋轉過度都可能導致網球肘,比如木工使用榔頭、瓦匠鏟泥、廚師使用菜刀和端鍋、花匠端花盆,還有新晉爺爺奶奶們抱孩子等。
網球肘也稱肱骨外上髁炎,主要指連接外上髁骨膜的肌腱有慢性炎症。現代研究發現,在這些肌腱中並沒有所謂的炎症,而是肌腱的變性和退化,肌腱變得粗糙、排列混亂、大量微小撕裂,纖維黏連變性等,所以更應該稱為肌腱病。
反覆過度使用超過肌腱的承受能力造成局部損傷,又得不到足夠的休息和康復,損傷不斷積累加重是常見的原因。直接肘部外傷和前臂伸肌用力過猛也常是致病因素之一。
最常見的壓痛點在肱骨外上髁和橈側伸腕短肌起點處,即肱骨外上髁前下約1釐米左右。被動屈腕和伸腕對抗也會產生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