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中秋國慶同日,民間禁忌盤點!

2020-12-07 村長曉佳一

[村長曉佳一]致力於三農社會資訊與問題,想要了解更多三農、社會問題請點擊關注!

又是一年明月夜,八月十五仲秋節。

今年的中秋與國慶在同一天,這是多年不見的情況,雙節之下舉國歡慶,既是慶祝節日的美好,也是慶祝自疫情以來終於可以安心的旅遊、消費,能夠輕鬆的過好這8天的假期。

於是古風盛行,各地的旅遊景點與多處民間地方舉行「拜月儀式」,八月十五中秋也叫做團圓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同樣也叫做「夕月節」就是擊敗中秋的月神。

相傳在古代有個貌醜的女人,名為無鹽,因年幼之時拜月,因而被立為皇后。從此也就有了女子拜月,因月中嫦娥貌美,以期「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因此這些年在景區裡總會有以拜月形式的大典,不知道你發現沒有,這些拜月的人中竟然都是女子,這裡面難道有什麼秘密?

其實在民間早就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說,也就是說在中秋節之夜男子不拜月,年節前臘月二十三灶神上天時,女子不祭拜灶神。主要是因為女子拜月大多指的是祭拜嫦娥,古人認為明月為陰,是女性的象徵,男兒是不能祭拜的。

而灶神大多指炎帝,而炎帝代表著男性,陽剛火烈,因此女子是不能進行祭祀的。同樣除了這個,在八月十五這天還有許多民間的禁忌習俗。

①不宜婚嫁:在我國大多數的農曆八月十五都是不宜婚嫁的,或者說農曆的十五都不適合,從生肖屬相來說十五與大多數的屬相來說都是不合的。但是今年則是不同國慶和八月十五重合,因為國慶屬於大喜,就成了宜婚嫁。

②身體虛弱者不宜賞月,每月十五為陰氣最重之時,這對於身體虛弱之人造成身體傷害。

③不宜房事,月圓之夜男歡女愛很正常,但是每月十五古人都稱為陰日,晚上則為陰時,再行房事的話,對男女身體只有害無益。

④月餅一定要圓,現在人製造月餅都有模具,而古時則是不多,因為一家人要團團圓圓,所以月餅一定不能有缺或者看上去不圓。

⑤女子發不遮額頭,人們認為月光照在天庭上才能得到月神的祝福,如果擋住了則會厄運連連,因此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女子便梳好髮髻,讓月光照在額頭上。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好多民族與地方有著不同的禁忌與儀式,畢竟這是幾千來傳下的傳統。也代表著人們對於美好事物的嚮往,也代表著對於鬼神的敬畏。

不知道你的家鄉,在八月十五還有什麼習俗與禁忌?請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今年中秋日期,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有道理嗎?
    文/豬友巴巴 19年中秋具體日期,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在理? 時至九月,三秋來臨!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新學年也步入正軌。相比中小學來說,步入到了高中階段,父母陪讀現象也開始增多!
  • 古代為什麼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圖片源於網絡)  在民間有很多禁忌和講究,特別是在逢年過節或辦喜事的時候「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便是民間流傳的一種節日講究。 為什麼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呢?男子之所以不能拜月,據說是因為在月亮上住的月神嫦娥,她是女性。況且,這月神長得國色天香,男子拜月不合禮法不說,讓人想來多少有些貓膩。
  • 中秋節禁忌「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是什麼意思?答案很荒唐!
    中秋節禁忌「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是什麼意思?答案很荒唐!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到了這一天都會放假3天,普天同慶,但實際上對於大多數的百姓而言,除了吃月餅,似乎也沒什麼特別的民俗活動。其實在古代,中秋節的活動非常的豐富,但也有很多的禁忌。比如農村就流行一句俗語,說是中秋節這天「男不拜月,女不祭灶」,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男不拜月在古代中秋節這天,除了吃月餅、賞月外,還有拜月、祭月這樣的活動。
  • 古人講「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中秋來了,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可以說中秋節的演變歷程,也是中秋習俗萌芽、發展、定型的過程。2020年中秋節來了,這天有什麼講究呢?民間有很多關於中秋的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便是其中之一。說的是中秋節之夜男子不能拜月;而臘月二十三灶神上天時,古代女子也不能祭拜灶神。
  • 農村生活中的忌諱,「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是什麼意思?
    許多的風俗已經消失,也有許多流傳至今,對於現在也有著不小的影響。聽老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作為一種日常生活中的準則,在各地都有流傳。大概其的意思是,男的不應該祭拜月神,而女要避諱灶神。對於這種說法非常好奇,查閱過許多資料,原來是因為受到了古代的神話故事影響。
  • 為什麼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看看道教的這些神仙就知道了
    古代民間有拜月和祭祀土地神的習俗,為何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呢?原來跟道教的神仙有關。道教是我國唯一的本土宗教,自東漢張道陵祖師正式創立以來已有一千八百餘年的歷史了,道教承載著中華文化,同時也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習慣。中秋節有拜月風俗,拜月,也稱祭月、禮月和供月,是一種禮拜月亮的信仰風俗。
  • 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是何意?臘月廿三馬上到,不妨看一看
    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是何意?臘月廿三馬上到,不妨看一看轉眼就到了年末,大家在感受傳統春節熱鬧氣氛的同時,是不是也感覺得到,年末的規矩比其他時候都多,而且越接近除夕,人們需要做的事也越多。今天我們就通過一句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來了解一下這裡面的規矩,是何意呢?臘月廿三馬上到,不妨看一看。祭灶是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非常廣德傳統習俗,在舊時,基本上家家都設有「灶王爺」神位。
  • 為何古人常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老祖宗的話有沒有道理?
    其中俗語便是中國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這些俗語大多數來自於民間。我們都知道,俗語有的是古人對生活經驗的總結,有的是古人的美好願望,有的是對人生的領悟等等。有些俗語通俗易懂,你只要一看就能知道它的意思;有些俗語帶著奧妙在裡面,需要你去研究探索才知道。在古代,科技還不發達,人們還是比較封建迷信的。
  • 過小年送灶王爺,為何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1月17日是農曆臘月二十三,中國北方民間稱為過小年。臘月二十三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灶、掃塵、吃灶糖的日子。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傳統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
  • 農村俗語「女不祭灶,男不拜月」是什麼意思?祭祀還分男女不同?
    農村俗語「女不祭灶,男不拜月」是什麼意思,有何講究?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衍生了很多特有的風俗,這些風俗體現了古時候對生活美好的期盼,通過各種儀式敬拜各種傳說中神仙,讓自己來年的生活風調雨順,同時在祭拜各種神仙的同時又總結出了很多規矩,女不祭灶,男不拜月,就是根據人們的祭拜風俗結合古代陰陽學說而歸納出的俗語。
  • 為何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說?啥意思?
    今天(1月28日),臘月二十三,又到了「祭灶」的日子。在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這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女子拜月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男人不祭拜月亮,女人不祭拜灶神,為什麼古代農民還有這種要求呢?古人講究封建禮法,八月十五拜月,除夕期間會祭灶神,古人認為月神是嫦娥仙子居住的地方,月亮屬陰,而太陽屬陽,因此只有女人可以祭拜月亮但是男人不可以。
  • 八月十五中秋節快到了,農村都有哪些風俗禁忌,你知道嗎?
    還有兩天就是中秋佳節了,湊巧的是今年的中秋節剛好也是國慶節,兩個節日趕在一起也算是難得了,大家都知道中秋節是團圓日,在咱們農村人心目中,除了過年大概就數中秋節隆重了,只要過年過節,免不了有一些習俗禁忌,中秋節的禁忌有哪些你知道嗎?
  • 中秋節馬上到民間都有哪些有趣的習俗和禁忌?老祖宗傳下的講究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馬上到民間都有哪些有趣的習俗和禁忌?老祖宗傳下的講究 中秋一詞取的是秋季中期的意思,在很久之前也有仲秋節的說法。除此之外,中秋節還有很多雅致的別稱,例如月夕、團圓節、女兒節、八月會等等。
  • 中秋將至,民間都有哪些習俗和禁忌?這些都是老祖宗傳下的講究!
    中秋節的起源與發展中秋節源自於古人對月亮的崇拜。上古時期,月亮特有的陰晴圓缺,在古人看來十分神秘,因此就逐漸形成了「秋夕祭月」的習俗。於是後來民間女子常在中秋這天拜月,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在民間有個說法叫「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意思是說中秋節這天,男人是不能拜月的,而女人則不能祭拜灶神。
  • 古人講:「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臘月23將至,不妨看看
    古人講:「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臘月23將至,不妨看看眼看快到臘月23了,辛苦工作的朋友又可以和家人來一個小團圓了。臘月23也有很多的習俗,比如祭灶王爺等等。當中也有一些禁忌,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呢?
  • 各地農村中秋節傳統習俗和禁忌
    與此同時,作為中秋節這種傳統大節日,自然也少不了節日禁忌,下面我們來了解下各地農村中秋節的節日禁忌。各地農村中秋節有哪些禁忌?1、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相傳月神嫦娥是位大美人,而灶神常常是美男子,所以「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有避嫌之意。
  • 中秋節將至,古人有哪些民俗和禁忌?最好知道一些
    關於月餅,民間流傳著許多有趣的故事。有一則故事說,朱元璋起義反元時由於朝廷查得嚴,沒法給起義軍送消息。 於是,軍師劉伯溫想了個法子,他讓部隊把寫有消息的字條藏在餅裡,借著中秋節歡慶的時機送給各地起義軍。
  • 你所不知道的中秋節來源、習俗與禁忌
    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很多地方形成了燒鬥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留傳到現在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1、賞月,吃月餅。並且,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2、觀潮漢以後,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中秋又一盛事。八月十五,這天,月亮潮汐引發錢塘湖,這是著名的景觀,觀潮之人人山人海。
  • 嫦娥奔月前她就早已存在,為何古人說:男不拜月
    當然了,民間的很多傳統節日也和神話故事分不開,像中秋節這個日子,人們會很自然的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春節這一節日,人們很自然的會想到「年」這個傳說中的惡獸。02曾經在中秋賞月時,一位朋友問我:「月宮的主人真的是嫦娥嗎?」
  • 男不拜月,女性拜月又會怎樣?您看史上的這位醜女,有何意外收穫
    男不拜月,女性拜月又會怎樣?您看史上的這位醜女,有何意外收穫 民間流傳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說法。 為何男性不宜拜月,「源易緣」以前幾期的「中秋說月」系列文章中,曾陸續談到過幾點原因: 一是古人的封建思想,嚴格的禮儀制度;二是古人講究「男女有別,授受不親」的思想,拜月不便;三是神話傳說中月宮神仙,太陰星君、嫦娥仙子嚴肅莊重,都為單身美貌女子,不符合天地陰陽交泰之吉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