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怪陸離市井眾生——「三言二拍」

2020-12-06 神秘莫測的科學

 

  幾乎與西方文藝復興同時,我國也曾出現過一次市民文學浪潮,其代表作就是《金瓶梅》和「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是明末五部白話短篇小說集的簡稱。「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二拍」指《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它們代表了我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至今仍有獨特的魅力。「三言」的編纂者是馮夢龍,「二拍」的編著者是凌濛初。

  馮夢龍與凌濛初馮夢龍(1574—1646),字猶龍,別號墨憨齋主人、龍子猶。

  蘇州府長洲縣人,少有才氣,詩文華美,尤通經學。年輕時一面讀書應舉,一面又出入歌樓妓館,生活放浪,多次應舉不第,內心鬱悶。後來他曾熱戀過的一位歌妓,又嫁給別人。他終於下決心結束了放浪生活。57歲才考取歲貢生,61歲時做福建壽寧縣知縣,65歲離任回蘇州。

  晚年,馮夢龍參加了復社。這是一個政治文學社團,社員以談文學為名,議論政事,許多社員積極參加抗清鬥爭。此社於1633年(崇禎六年)在蘇州虎丘山成立,活動中心就在蘇州。馮夢龍是積極分子,被尊為同社長兄。1644年,李自成起義軍攻陷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殺。馮夢龍感到天崩地裂,悲痛欲絕。他積極支持並參加了南明王朝的抗清鬥爭,最後憂憤而死。

  馮夢龍是我國最傑出的通俗文學家之一。他衝破傳統觀念的束縛,給向來不被正統文人注意的通俗文學以極高的評價。他或記錄、或彙編、或整理、或改訂、或創作,先後出版的各類通俗文學作品達50多種。其中重要的如民歌集《掛枝兒》、《山歌》,演義小說《新列國志》,傳奇《雙雄記》、《精忠旗》等,最著名的就是「三言」。

  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號初成。浙江烏程(今吳興)人。從高祖起,每代人都有著述行世,都有人做官。祖父官至南京刑部員外郎;父親中進士後也曾做官,但38歲即回家賦閒,可謂仕途坎坷。

  凌濛初早年科場順利,24歲時,曾因上書國子監祭酒而名震一時。但後來先後四次鄉試都未通過,只考中副榜。他曾決心與科舉絕交,作《絕交舉子書》。

  但不久又躍躍欲試,請人薦舉。直到50歲後,才以副貢資格得到上海縣丞這一小官。因辦漕運、管鹽場等有功,在1642年(崇禎十五年)升為徐州通判,參與謀劃鎮壓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的一支隊伍來攻城,凌濛初堅持抵抗,但已無力回天,最後憂憤交加,嘔血而死。

  與馮夢龍一樣,凌濛初也是著名的通俗文學家。他留下的各類著作很多,包括詩文集、散曲集、雜劇、傳奇等。最著名的就是小說集「二拍」。

  我國白話短篇小說興盛於宋代。當時,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隨之壯大起來。適應市民的娛樂要求,城市中出現了許多娛樂場所,當時稱為「勾欄」,表演各種伎藝,「說話」就是伎藝之一

。「說話」就是講故事,類似於今天的說書。當時「說話」有四科,其中最重要的是講史和小說。講史依據正史,加以鋪排,講述歷代興亡之事;小說則講當代世態人情,奇聞異事等。講史發展為長篇歷史小說;小說,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當時小說種類繁多,有靈怪、煙粉、傳奇、公案、樸刀、杆棒、妖術、神仙等。還有人記載下其中107 篇的篇名。可以想見,實際的數目遠大於此。

  元代雜劇大盛,小說並未絕跡。但這些白話小說當時很不受重視,甚至還經常遭到查禁。許多作品就這樣消滅了。明代末期,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起來,市民階層更加壯大。城市中的店員、商人、小手工業者,大都識文斷字,需要娛樂。許多書商為了盈利,便刊行許多通俗讀物。正是在書商的要求下,馮夢龍將搜集到的宋、元、明話本,精選出40篇,進行整理、編輯,以《古今小說》之名刊刻,後來又續出兩種,於是將《古今小說》作為總名,三部分別命名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三部每部收40篇,共計120 篇,把當時較好的話本小說搜羅進去。出版後大受歡迎。正是在這樣的刺激下,凌濛初出版了《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每部40篇,因為「三言」已將舊作「搜括殆盡」,剩下的「皆其溝中之斷蕪,略不足陳」。於是,他不再搜羅舊作,而是自己創作,「戲取古今所聞一二奇局可紀者,演而成說。」

  財富與愛情:市民意識的集中表現馮夢龍自述「三言」題名的意義說:「明者,取其可以導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適俗也。恆則習之而不厭,傳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義一耳。」

  他的目的就是用小說勸喻世人,警戒世人,喚醒世人。凌濛初讚揚「三言」「頗存雅道」。總之,他們都強調自己作品的道德教化作用。

  但「三言二拍」中的作品,不但與正統詩文不同,甚至與唐傳奇都有很大不同。它們雖產生於封建社會,卻是商品經濟的產物,有濃厚的市民意識。

  其作者大都為市民藝人或接近市民的文人,其聽眾與讀者也大都是市民。作品反映的是市民的生活、市民的思想感情,因此是典型的市民文學。「三言二拍」

  最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反映新興市民要求發財致富的強烈願望。

  士大夫文學,多表現所謂道德操守和人格境界,「捨生取義」是其核心。而歷代封建政府往往重農抑商,因此,正統的封建文學很少表現人們對利的追求,即使有,也是被否定的。而市民則不同,他們本身就是商品經濟的產物,他們職業的目的就是獲利。表現於作品中,就是對利的羨慕和追求。如《疊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顯靈》就說「徽州風俗,以商賈為第一生業,科第反在次著」,「徽州因是專重那作商的,所以凡是商人歸家,外而親族朋友,內而妻妾家屬,只看你所得歸來的利息為重輕。得利多的,盡皆愛敬趨奉;得利少的,盡皆輕薄鄙笑。」

  《烏將軍一錢必酬陳大郎三人重會》中,有人也說,「男子漢千裡經商」,「你到江湖上做些買賣,也是正經」。這類小說中最著名的是《轉運漢巧遇洞庭紅》。

  它寫商人文若虛一朝發財的經過。作品把文若虛暴富說得津津有味,對那位善於識寶的波斯胡更為羨慕。

  第二,描寫了市民階層的愛情生活,反映了市民階層的愛情觀。最突出的是對男女情慾的大膽肯定和直露描寫。「三言二拍」中的愛情小說大都以凡夫俗女,甚或風塵女子為主人公,描寫他們愛情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如著名的《賣油郎獨佔花魁》就寫賣油郎秦重與名妓美娘的戀愛故事。美娘原名莘瑤琴,秦重之所以傾慕她,就在她容顏嬌麗,體態輕盈。秦重的理想也不過是:「人生一世,草生一秋。若得這等美人摟抱了睡一夜,死也甘心。」

  這算什麼理想?按照封建道德標準,真可謂道德淪喪了。然而,這卻是市民階層的現實理想。作品的全部情節就建立於這個基礎上。但美娘是名妓,要價很高,一個賣油郎哪有這許多錢?為實現這一理想,秦重以「有志者事竟成」鼓勵自己。為這樣的理想,付出這麼大代價,或許讓人感到滑稽可笑,不可思議。然而秦重是那樣真誠。賣油一年有餘,終於湊夠了錢。幾次去找美娘,又沒遇上;好不容易見了面,美娘又喝醉了。秦重精心服侍一夜,滿意而歸。美娘也因秦重服侍周到,難以忘記。後來,美娘被八公子扔在外邊,巧遇秦重,被秦重送回。美娘遂從良與秦重結為夫妻。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也是寫愛情的名篇。書生李甲在京城遇到名妓杜十娘,兩人朝歡暮樂,海誓山盟。但一年以後,李甲的錢花光了,鴇兒開始怠慢他,幾次要十娘打發李甲出院,十娘不肯。為儘快趕走李甲,鴇兒對十娘說,只要李甲能出三百兩銀子,就可帶走十娘。鴇兒以為李甲根本弄不到這麼多銀子。十娘與李甲說及此事,讓他趕快想法,李甲到處去借,分毫未得。杜十娘真心與李甲相愛,便把自己積攢的150 兩銀子送給李甲,讓李甲想法籌辦另一半。在同鄉柳遇春的幫助下,李甲湊夠了另外150 兩銀子,終於贖十娘從良,兩人高高興興,準備回家。但李甲出身名門,雖與十娘相好,卻又怕父親不從。一路鬱鬱不樂。十娘只能多方勸解,並代為想法。但李甲在富商孫富的挑撥下,將杜十娘轉賣給孫富。杜十娘悲憤交加,將自己的百寶箱投入水中,自己也投水而死。作品把一個為一般人蔑視的妓女寫得如此善良,如此動人,在以前作品中是很難見到的。

  曲折的故事:市民娛樂的需要話本是說話人的底本,是供說話藝人對眾講說的,不是供案頭閱讀的。

  要把職業不同、教養不同、興趣不同的聽眾吸引住,使他們不至中途退場,唯一的辦法就是編織曲折的故事。因此,作品運用大量的偶然、巧合,使情節發展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後來的文人擬話本,也繼承了這一特點。如《玉堂春落難逢夫》洋洋兩萬言,篇幅較長,但因為情節曲折,仍有極大的吸引力。

  作品描寫貴公子王景隆和妓女玉堂春的戀愛故事。貴公子王景隆在北京冶遊,愛上妓女玉堂春;後來,花完金銀,就被老鴇王八趕出妓院。依靠金哥的聯繫,玉堂春與公子相會,贈銀三百兩,叫他置辦衣服,並讓他把磚瓦裝在皮箱裡,冒充白銀,再到妓院,果然騙過老鴇王八。半夜玉堂春以金銀首飾換掉箱子裡的磚瓦,開後門放走公子。臨別,兩人發誓永不相棄。第二天,計謀被揭穿,玉堂春大喊大叫,老鴇王八不得已,只好給玉堂春寫了贖身契。王公子回家,發憤讀書,鄉試中舉人第四名,又進京會試,並找玉堂春,但已人去樓空,原來玉堂春已被賣給山西商人沈洪。王公子心灰意懶,不願應試,在朋友的相勸下,乃進考場,中了進士。再說沈洪之妻皮氏,與趙昂私通,見沈洪帶玉堂春回家,便串通王婆買了砒霜,想把他倆毒死。結果,只毒死沈洪。皮氏便誣陷玉堂春,知縣得了趙昂賄賂,把玉堂春屈打成招,下在獄中。正巧王公子調任山西巡撫,私行探明了玉堂春的案情,平反昭雪,懲處了皮氏、趙昂、王婆和知縣,最後與玉堂春團圓。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作品的情節極盡曲折變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閃轉騰挪,扣人心弦,具有極強的吸引力。

  《十五貫戲言成巧禍》的情節也引人入勝。又如《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也大量運用巧合,使情節變化多姿,富有魅力。

  「三言二拍」用當時的通俗白話進行創作,語言通俗易懂,幽默風趣。

  無論在敘事描寫還是抒情寫景方面,都有獨特的風格和強烈的表現力。如《宋四公大鬧禁魂張》,這樣刻畫吝嗇鬼張員外:「這員外有件毛病,要去那蝨子背上抽筋,鷺鷥腿上割股,古佛臉上剝金,黑豆皮上刮漆,痰唾留著點燈,捋松將來炒菜。這員外平日發下四條大願:一願衣裳不破,二願吃食不消,三願拾得物事,四願夜夢鬼交。是個一文不使的真苦人。他還地上拾得一文錢,把來磨做鏡兒,捍做罄兒,掐做鋸兒,叫聲『我兒』,做個嘴兒,放入篋兒。人見他一文不使,起他一個異名,喚做『禁魂』張員外。」

  這樣的意趣精神,是文言小說不可能有的,而類似的例子,在「三言二拍」中卻俯拾即是。

  糟粕與精華並存當然,作為三百六十多年前創作、編定的作品,肯定有許多內容與今天格格不入。比如有些作品樹立所謂忠孝節義的典範,美化矯情釣譽的士人,有的要求遭受汙辱的婦女殉節,今天看來都是相當陳腐的。即使一些較好的作品,今天看來,也往往精蕪雜陳,如不少涉及兩性關係的作品,一方面表現出大膽的反封建戰鬥性,另方面也有不少俗濫的兩性描寫。即使如《喬太守亂點鴛鴦譜》這樣的優秀之作也不能避免。至於當時流行的一些庸俗觀念如聽天由命、輪迴報應之說也影響了不少作品。

  作為我國白話短篇小說的代表作,「三言二拍」在當時影響很大,深受一般讀者喜愛。但由於「三言二拍」總共200 篇,數量太多,難以全讀,並且其中的作品未必事事皆奇,於是,明末清初的抱甕老人從「三言二拍」中精選40篇,編成《今古奇觀》,風行一時,這個集子選擇精當,篇目適中,很適合一般讀者閱讀。

  「三言二拍」不只掀起了白話小說的創作熱潮,也為其它藝術形式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如在「三言」之後,改編的十五貫的戲劇層出不窮,如《十五貫傳奇》、《秦腔十五貫》、《京劇十五貫》等,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還改編成崑劇《十五貫》,成為戲曲革新的代表劇目;《玉堂春落難逢夫》被改編成京劇後,成為保留劇目之一,許多片斷至今仍上演不衰;《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被改編為電影,曾經轟動一時。

相關焦點

  • 三言二拍與明代的短篇小說
    基本知識 1 三言二拍 指的是明代馮夢龍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三部白話短篇小說集,簡稱「三言」。它是中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
  • 佛道思想與三言二拍-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他們的代表作「三言二拍」中,以勸善為核心的佛道倫理價值觀,直接影響到二人在故事選擇、思想表達、價值取向和社會實踐等諸多方面的取捨。    首先,佛道思想影響了「三言二拍」敘事內容的選擇。三言二拍中直接以佛道為題材的故事就有五十多篇,佔全書總數的四分之一強。應該說,這種宗教化傾向敘事內容的選擇是和作者對佛道思想中所具有的宗教倫理功能方面的認同密不可分。    其次,因果報應思想是「三言二拍」勸善意識的基石。
  • 三閒書場‖讀三言二拍:世事洞明三言事、人情練達二拍奇
    三言二拍是三言和二拍的合稱。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二拍,指《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三言的作者是馮夢龍,二拍的作者是凌濛初。他們都是明朝後期的讀書人。三言是馮夢龍搜集的宋元以來民間說書藝人話本並加工及自己創作話本的合集。凌濛初(1580年6月18日~1644年),字玄房,號初成,亦名凌波,一字彼厈,別號即空觀主人。因在家族中排行十九,所以時人又稱之為「凌十九」。浙江湖州府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裡鎮晟舍)人。二拍與三言最大不同,是二拍作品由作者獨立創作完成。三言二拍在當時就已經非常暢銷,出版商獲利很多。
  • [公開課]黃霖:「三言」、「二拍」與明代的短篇小說(上)
    他一生著述甚多,而以「二拍」最有名。「二拍」與「三言」不同,基本上都是個人創作,「取古今來雜碎事可新聽睹、佐談諧者,演而暢之」(《二刻拍案驚奇小引》)。它已經是一部個人的白話小說創作專集。它的問世,標誌著中國短篇小說的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 說盡天下事,明代擬話本小說,三言二拍
    大家好,歡迎來到李嬌桂說事,大事、小事、說盡天下事,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三言二拍反映了明代社會的哪些方面?三言二拍在藝術上有哪些突破?「三言二拍」是明代擬話本小說的代表。「三言二拍」中除了少部分由「話本」改編,大都是馮夢龍和凌檬初獨自創作的「擬話本」。擬話本在藝術上不保持話本不少特色,而且還呈現出自己獨創的特點。細節豐富,刻畫細膩。話本大都為說話人口頭演講,較少細節描寫。而「三言二拍」為文人之作,供人案頭閱讀,作者在描寫人物時,善於運用細節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思想特徵。
  • 2014山東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三言」「二拍」及其作者
    2014山東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三言」「二拍」及其作者 2014公職考試QQ交流群:點擊加入2014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中會出現一些常識性問題例如:世界遺產問題,很多考生對此一籌莫展,接下來三支一扶網為參加三支一扶考試的考生們總結了有關中國文學常識方面的知識:《2014年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三言」「二拍」及其作者
  • 2014年黑龍江招警考試公共基礎 :「三言」「二拍」及其作者
    【導讀】在招警考試公共基礎科目中,名人名作也是在考試所涉及的範圍之內的,所以,廣大考生在備考的時候對這部分內容也是不可以看輕的,今天黑龍江華圖招警考試網為大家分享 「三言」「二拍」及其作者的相關介紹,希望幫助大家順利通過筆試進入招警面試。
  • 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公基知識積累:三言二拍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公基知識積累:三言二拍,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關於「三言二拍」,你知道多少?希望大家及時鞏固、積累。   一、知識回溫   文學常識一直是事業單位考試的重點考察部分,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關於「三言二拍」的一些考點。   「三言」「二拍」是我國古代流傳頗廣的短篇小說集。
  • 2019國家公務員公安類考試公安基礎知識:「三言」「二拍」及其作者
    2019國家公務員公安類考試公安基礎知識:「三言」「二拍」及其作者 甘肅公安輔警司法群 648534106在招警考試公共基礎科目中,名人名作也是在考試所涉及的範圍之內的,所以,廣大考生在備考的時候對這部分內容也是不可以看輕的,今天甘肅中公招警考試網為大家分享 「三言」「二拍」及其作者的相關介紹
  • 「三言二拍」:古人常備枕邊書,大膽地描寫背後是直面欲望的勇氣
    現代讀者眼中的「小黃書」韓寒曾經說,「三言二拍」他是當作小黃書看的。其實不光是韓寒,大多數讀過「三言二拍」的人,都有一個共識,就是「三言二拍」約等於小黃書。如果到豆瓣上看看,基本上的留言就是這樣的三言二拍裡有些篇目,一看名字,就覺得還是挺辣眼睛的,比如在「三言二拍」大約200個故事裡,帶葷的段子也有幾十個。
  • 奇、黃、毀三觀的「三言二拍」和相信愛情的馮夢龍
    這本書是馮夢龍的「一言」,他還有「二言」,即《喻世明言》和《醒世恆言》,這「三言」與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合稱為「三言二拍」。如果「三言二拍」用的是引號的話,指的是這五本風格相似的短篇小說的集合;如果《三言二拍》用的是書名號的,則表示的是從「三言二拍」的近200篇中精選的71篇形成的一本書,可以看作是「三言二拍」的精華版。
  • 寧宗一:「三言」與「二拍」——《明刻三言二拍珍本叢刊》總序
    「二拍」就是他整理、改編和創作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的簡稱。初刻和二刻各四十篇,唯二刻第二十二卷《大姊魂遊完宿願 小姨病起續前緣》與初刻重複,第四十卷為雜劇《宋公明鬧元宵》。所以「二拍」實際共收小說七十八篇,每篇篇目不同於「三言」的單句篇目,兩篇成偶,而是採用了章回小說的駢句形式。這七十八篇小說中大部分是凌濛初自己的創作。
  • 「三言二拍」中多處提到南京
    「三言」是其影響最大的著作。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三部短篇小說集。其中每部短篇小說集各40篇,共120篇,包括三分之一的宋元話本,三分之二的明代擬話本。「三言」中那些優秀作品「極摹人情世態之歧,備寫悲歡離合之致,可謂欽異拔新,恫心戒目」。(《今古奇觀序》)「三言」的出現,不僅使許多宋元話本免予湮沒,而且推動了中國短篇白話小說的發展和繁榮。
  • 古代「狗血」小說:三言二拍,看的停不下來!
    三言二拍寫於明朝,是劇作家、戲曲家馮夢龍寫的小說集,裡面收集了一些民間流傳的故事並加以加工潤色。作者敘述了一個一個單獨的小故事,每一章都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人物,最後再加上作者自己的看法,主旨是勸人向善,宣揚男女平等,諷刺有錢人的欺行霸市,充滿了育教的口吻。為何稱之為」狗血「呢?
  • 波譎雲詭,劍氣甲光,「三言二拍」呈現了一個怎樣的武俠世界?
    「三言二拍」已經呈現出一個波譎雲詭的武俠世界明末有兩位小說大家聯袂出世,「三言」和「二拍」的作者馮夢龍和凌濛初生死都是前後腳,這兩位小說家要比石玉昆早個一百多年。馮夢龍的「三言」出道即揚名立萬,一時書商趨之若鶩,凌濛初也是看到馮夢龍的書「行世頗捷」,見獵心喜,遂寫「二拍」。
  • 新《水滸》遭網友謂「三言二拍」 組圖
    縱觀評價,可謂「三言二拍」:一方面網友「狠拍」新版存在諸多事實不清,臺詞前衛頗為雷人;另一方面,人物、造型和情節則多爭執言論,也不乏讚揚。一拍:事實不清首先是和史實不符。片花開頭有雲「北宋末年,宦官當道」,可是宦官一說到了明朝才有,網友調侃:「明朝宦官表示鴨梨(壓力)很大啊!」
  • 三言二拍中的白娘子,結局並沒有劇中那樣幸福,而是十分悽慘
    三言二拍中的白娘子,結局並沒有劇中那樣幸福,而是十分悽慘。這裡就體現了三言二拍其中的真實性,三言二拍很注重表現人的情慾,宣揚人物慾的合理性,這也是受到了宋明時期程朱理學的影響。雖然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蛇妖的經歷,但是作者想要體現的是普通市民平凡的生活,白娘子的這種行為體現了當時小市民階層的普遍心態和欲望。但是白娘子偷來的錢財卻為許仙招來了禍端,被官府發現後,許仙就被官府所緝拿。
  • 古代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三言兩拍》
    擬話本的作品專集很多,但真正能代表明代對宋元舊篇的整理和擬作新篇的水平,反映出我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最高成就的是「三言二拍」。「三言二拍」其實是「三言」和「二拍」的合稱,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的合集。
  • 你知道什麼是三言二拍四書五經六藝嗎?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作者馮夢龍。馮夢龍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人,生於1574年,卒於1646年,字猶龍、子猶,明代文學家也是著名的戲曲家。二拍即《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作者凌濛初,浙江湖州府烏程縣人,生於1580年6月18日,卒於1644年,字玄房,號初成,別號空觀主人當時的人們也叫他「凌十九」,明代文學家、小說家。
  • 「三言二拍」 (4)
    (原標題:「三言二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