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譎雲詭,劍氣甲光,「三言二拍」呈現了一個怎樣的武俠世界?

2020-12-13 太史叨叨令

一說到武俠小說,金庸大俠的名字立即開啟自閃模式

當年「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左手美酒右手美女的柳永先生大可笑傲江湖,但現在流行的說法是:「凡有華人處,皆能談金庸。」要論起知名度,威名遠播三江五湖,甚至蜚聲四夷海外,金庸還是首屈一指。

遙想金庸先生駕鶴西遊,在海上的無名仙山遇見柳永,雙方一揖到地,隨後坐而論道,信手指點江山,出口斐然成章,天風迴蕩,花落如雨,比之華山論劍,定是別有一番情趣。

因為對金庸多有偏愛,所以太史叨叨令自認為,是他用十五篇精品力作把武俠小說推上了峰巔(瘋癲?呵!),後世亦將鮮有出其右者。在武俠小說圈裡,要是搞一個投票的話,金庸先生當選「武林盟主」的可能性極大,儘管有一部分古龍先生的擁躉略有微詞。

其實,今天太史叨叨令要談的主角也不是金庸,只是提到他,總免不了想過過嘴癮。好了,本篇的主旨是想把武俠小說的根兒刨一刨,因為近期看到一些宋代筆記,裡面時不時也會冒出一兩位深藏不露的大俠,那武俠小說究竟是不是由此起源呢?

咱們按著時間順序往前推:

金庸、梁羽生和古龍幾位被稱為港臺新派武俠小說的代表,既然有「新」,自然有「舊」,舊派武俠小說也曾經在江湖上一呼百應,風行天下,金庸、古龍和梁羽生的寫作當年也深受其影響和啟迪。

舊派中的代表人物當屬還珠樓主,此公一生作品恐怕要比自己的身高高出不少,煌煌四千多萬字何人敢於小覷,曾被譽為「現代武俠小說之王」,代表作為《蜀山劍俠傳》,妙筆生花,花團錦簇,描摹出一個絢麗奇幻的仙俠世界。這部小說中的一些情節設定,後來幾乎成為武俠小說的套路和規定動作。

也有人認為,近代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是平江不肖生。此公本名向愷然,湖南平江人,為上世紀二十年代俠壇首座,卓立南方武俠潮頭。他本人從小文武兼修,造詣深厚。1922年開始創作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開風氣之先,執武俠小說之牛耳。

與他分庭抗禮的是「南向北趙」的趙煥亭,有《奇俠精忠傳》留世。此公早年宦遊各地,搜羅俠客軼聞、又善從前人筆記中取材,雖不諳武術,但對各路武家都用心揣摩,還常到古寺實地踏勘,因此寫來生動逼真。另,舊派中白羽、鄭證因、朱貞木和王度廬諸子也各有千秋。

從《虯髯客傳》到《三俠五義》,武俠小說怎樣星火燎原?

如果一錐子扎到底,論及武俠文學的源頭,越過宋代的話本和筆記,再越過魏晉六朝期間盛行的神異和志怪小說,可以追溯到漢初司馬遷《史記》中的遊俠、刺客列傳。這些遊俠與刺客雖然出身草根,但都是「三重」人士,即重仁義、重信諾、重恩仇,而重義輕生者,免不了暴力違章抗法,為社會上各大「名門正派」所不容,正如韓非所言「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在先秦兩漢,遊俠畢竟游離於主流之外,故武俠篇章尚屬星星之火,可以視之為武俠文學的萌芽。

注意這裡用的是「武俠文學」,還不能正式稱之為「小說」。到唐代傳奇中又湧現出了一批俠義之士,他們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快意恩仇甚至安邦定國。其中,裴鉶所著《傳奇》之《聶隱娘》和《崑崙奴》已具武俠小說雛形。

也有人把袁郊所著的《甘澤謠》之《紅線傳》稱為中國第一部武俠小說。《紅線傳》文辭優雅,燦如珠玉。金庸先生認為結尾極是飄逸有致,既豪邁而又纏綿,明滅隱約,餘韻不盡,是武俠小說的上乘片段。

太史叨叨令則盛讚其中一句——「忽聞曉角吟風,一葉墜露,驚而試問,即紅線回矣。」嗟夫神來之筆,為之絕倒。

個人認為,《紅線傳》偏於玄幻,紅線神乎其技,後世各路大俠們也目瞪口呆,所以仍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武俠小說,而公推的杜光庭《虯髯客傳》,此為唐人傳奇中的名篇,虯髯客武功出神入化,人格卓犖不群,行事高蹈不羈,是否可以稱之為武俠小說的開山之作?

司馬遷《史記》中說:救人危難,周濟貧困,不失信,不背言,合於仁義,即謂之「俠」;而虯髯客絕不同於一般西風白馬快意恩仇的劍客,他是境界高遠的「俠之大者」,武林盟主在他眼裡也許不值一哂,他要圖謀的是江山社稷,所以《虯髯客傳》也還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武俠小說。

忽發奇想,要是把唐傳奇中的人物組合在一起,倒是一套不錯的武俠班底,可惜這些散落的珍珠沒有串成鏈。

要談真正意義上的武俠小說,不能再往前推了,只能再往回看,回到清代的《三俠五義》。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這部從《包公案》生發出來的小說,算是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這書成於清代中後期,作者石玉昆是被後人譽為「單弦之祖」的評話藝術家。

《三俠五義》裡「啟用」的一些武功術語,像什麼點穴、暗器、劍訣、刀法、輕功提縱術,還有一些江湖勾當,比如悶香、百寶囊、千裡火、夜行衣靠、用毒、皮臉面具等等,甚至機關埋伏,比如陷空島和衝霄樓等種種武林名目,恰似開了一個武俠百貨鋪,這些都對以後武俠小說裡的各路豪強的流派與身手產生了重大影響。《三俠五義》之後,武俠作品風起雲湧,高潮迭起。

但太史叨叨令認為,《三俠五義》已經是集大成的標準武俠小說,或者說已經是武俠小說的第一座高峰,再說他是開山鼻祖還是不合適的,那麼在《三俠五義》之前,還有沒有成型的武俠小說呢?

應該說,一定有。

「三言二拍」已經呈現出一個波譎雲詭的武俠世界

明末有兩位小說大家聯袂出世,「三言」和「二拍」的作者馮夢龍和凌濛初生死都是前後腳,這兩位小說家要比石玉昆早個一百多年。馮夢龍的「三言」出道即揚名立萬,一時書商趨之若鶩,凌濛初也是看到馮夢龍的書「行世頗捷」,見獵心喜,遂寫「二拍」。

「三言二拍」暢行於世,在這五部小說合集當中,寫到「俠」的達到十三四篇,應該說是一個不小的比重。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要說俠客,這是大家公認的看家招牌,要不,還有臉叫什麼俠客?

此人好結交天下豪傑,任俠任氣,是個「管閒事的祖宗,撞沒頭禍的太歲」,看到美女京娘遇困,便學那關雲長獨行千裡護送皇嫂與劉皇叔相會的故事,一個承諾便慨然承當護送的使命。後來,京娘願以身相許,趙公也提出將京娘嫁給他,但均被他義正詞嚴拒絕,不能不說他的俠義氣概達到了十二分的爆表值。要說此人也不是生人,大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便是,此出自《警世通言》卷二十一《趙太祖千裡送京娘》。

還有一位名叫尹宗的好漢也有趙匡胤一樣的英雄事跡,因為偶遇被人掠去的萬秀娘,決意將其護送回家。尹宗有八十歲的老娘,百般孝順,老娘一句話,他便是火海刀山也敢闖去。老娘讓他不許貪戀秀娘姿色而起歹念,尹宗竟然在秀娘誘惑之下能夠坐懷不亂。後來,因為寡不敵眾,尹宗為一句諾言甚至斷送了性命。這位本來幹些黑道營生的江湖好漢竟然化身成不顧自身安危的俠義之士,也令人肅然起敬,此出自《警世通言》卷三十七《萬秀娘仇報山亭兒》。

來去無蹤,妙手空空。俠盜,當然也是後世武俠小說裡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喻世名言》卷三十六《宋四公大鬧禁魂張》描寫了一眾出色的「賊人」,或者也可以稱之為「俠盜」。因為這些人也只跟有錢人和官府作對,剛開始推出來一個宋四公,手段好生了得,以為是個賊王,想不到他還鬥不過他的徒弟——青出於蘭的趙正,這廝算是猴精到了精緻,把個賣人肉包子的侯興賢伉儷捉弄得雲山霧罩,後來又移花接木,把官府的人撩撥得死去活來。

有趣的是,《二刻拍案驚奇》也有一篇寫俠盜,同樣出彩,叫作《神偷寄興一枝梅,俠盜慣行三昧戲》,懶龍「不是俗偷兒」,偷錢、偷鸚鵡、偷錫酒壺、偷道士帽子、偷米為人出氣,番番手段不同,總令人匪夷所思。偶遇困境,意外被人鎖進柜子,或學老鼠或學貓,一番折騰竟能化險為夷,安然脫身。更妙的是,此人還懂得適時收手,藏身古寺,賣卜度日,竟得個善終。有分教:懶龍事跡從頭看,豈必穿窬是小人?

曠世高手,遊於化境。武俠小說裡最吸引人的,往往是那些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絕世高人,像風清揚,像掃地僧,總讓人回味無窮。

一身好本事的六扇門高手劉東山,張弓追逃矢無虛發,號稱「連珠箭」,在順城門自誇二十年間不曾遇個對手。後來道上偶遇一位鮮衣怒馬的美少年,少年拿起劉東山的弓,「連放連拽,就如一條軟絹帶」,而劉東山拿起少年的弓,憋得面紅耳赤,「終不能如初八夜月」!少年在談笑間搶走劉東山的百多兩銀子,絕塵而去。

劉東山就此隱姓埋名,開了一家小酒館。三年之後,少年同九位豪客一起出現,個個儀表不俗,食量驚人。少年為當年的事道歉,還他千兩白銀。小說還濃墨重彩描寫了一位「十八兄」,年齡最小,食量卻相當於店中五個人,衣飾華麗,其他豪客也都對他無比恭敬,這位十八兄的功夫究竟達到了何種境界?「十八兄」到底該是位李兄還是木兄呢?呵呵,看官可以小猜一下。這一篇出自《初刻拍案驚奇》卷之三,叫做《劉東山誇技順城門,十八兄奇蹤村酒肆》。

有武功深不可測的美少年,更有高蹈世外的女俠,此出自《初刻拍案驚奇》卷四《程元玉店肆代償錢,十一娘雲岡縱譚俠》。小說中有一位身懷絕技且勇義剛烈的女俠韋十一娘,客店偶見商人程元玉仗義疏財,心生敬意。後來,程元玉的僕人馬匹財物被劫,十一娘援手相救,不僅令盜賊如數歸還財物,還贈送靈藥。十一娘的高行不盡在此,針孔可度,倏忽千裡,其所做作為大都非為私仇,幹的都是剪除貪官、替天行道的事。十年後,程元玉巧遇十一娘弟子青霞,不日間蜀中某官暴卒。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青霞所為也。

「三言二拍」中,另有《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鄭節使立功神臂弓》、《烏將軍一飯必酬,陳大郎三人重會》等篇章,豪士、刺客、遊俠、僧道、捕快各擅勝場,嘆為觀止。

各路人馬已然粉墨登場,甲光金鱗,神搖目奪,如此一來,說「三言二拍」是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不知各位看官尊意何如?

相關焦點

  • 三言二拍與明代的短篇小說
    基本知識 1 三言二拍 指的是明代馮夢龍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三部白話短篇小說集,簡稱「三言」。它是中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
  • 光怪陸離市井眾生——「三言二拍」
    幾乎與西方文藝復興同時,我國也曾出現過一次市民文學浪潮,其代表作就是《金瓶梅》和「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是明末五部白話短篇小說集的簡稱。「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二拍」指《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它們代表了我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至今仍有獨特的魅力。「三言」的編纂者是馮夢龍,「二拍」的編著者是凌濛初。  馮夢龍與凌濛初馮夢龍(1574—1646),字猶龍,別號墨憨齋主人、龍子猶。
  • 佛道思想與三言二拍-光明日報-光明網
    三言二拍中直接以佛道為題材的故事就有五十多篇,佔全書總數的四分之一強。應該說,這種宗教化傾向敘事內容的選擇是和作者對佛道思想中所具有的宗教倫理功能方面的認同密不可分。    其次,因果報應思想是「三言二拍」勸善意識的基石。
  • 說盡天下事,明代擬話本小說,三言二拍
    大家好,歡迎來到李嬌桂說事,大事、小事、說盡天下事,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三言二拍反映了明代社會的哪些方面?三言二拍在藝術上有哪些突破?「三言二拍」是明代擬話本小說的代表。「三言二拍」中除了少部分由「話本」改編,大都是馮夢龍和凌檬初獨自創作的「擬話本」。擬話本在藝術上不保持話本不少特色,而且還呈現出自己獨創的特點。細節豐富,刻畫細膩。話本大都為說話人口頭演講,較少細節描寫。而「三言二拍」為文人之作,供人案頭閱讀,作者在描寫人物時,善於運用細節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思想特徵。
  • [公開課]黃霖:「三言」、「二拍」與明代的短篇小說(上)
    明代的短篇白話小說在宋元話本小說的基礎上有很大的發展,特別是在明代中後期,隨著商業經濟的活躍、思想的不斷開放、印刷業的繁榮,白話短篇小說由編輯到創作,從口頭文學到書面文學的轉化過程中,成績斐然,以「三言」、「二拍」為代表,出現了一大批色彩各異的短篇小說集,呈現一派繁榮的景象。
  • 「三言二拍」:古人常備枕邊書,大膽地描寫背後是直面欲望的勇氣
    現代讀者眼中的「小黃書」韓寒曾經說,「三言二拍」他是當作小黃書看的。其實不光是韓寒,大多數讀過「三言二拍」的人,都有一個共識,就是「三言二拍」約等於小黃書。明代已經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市民文學,對於出版業而言,明代已經有一個相當龐大而固定的消費者基數,並且對於這種脫離於物質之外的精神需求有了充足的購買力和相當水平的鑑賞力。要知道「三言二拍」是和《金瓶梅》同時代的書。
  • 三閒書場‖讀三言二拍:世事洞明三言事、人情練達二拍奇
    三言二拍是三言和二拍的合稱。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二拍,指《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三言的作者是馮夢龍,二拍的作者是凌濛初。他們都是明朝後期的讀書人。三言是馮夢龍搜集的宋元以來民間說書藝人話本並加工及自己創作話本的合集。凌濛初(1580年6月18日~1644年),字玄房,號初成,亦名凌波,一字彼厈,別號即空觀主人。因在家族中排行十九,所以時人又稱之為「凌十九」。浙江湖州府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裡鎮晟舍)人。二拍與三言最大不同,是二拍作品由作者獨立創作完成。三言二拍在當時就已經非常暢銷,出版商獲利很多。
  • 2014山東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三言」「二拍」及其作者
    2014山東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三言」「二拍」及其作者 2014公職考試QQ交流群:點擊加入2014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中會出現一些常識性問題例如:世界遺產問題,很多考生對此一籌莫展,接下來三支一扶網為參加三支一扶考試的考生們總結了有關中國文學常識方面的知識:《2014年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三言」「二拍」及其作者
  • 2014年黑龍江招警考試公共基礎 :「三言」「二拍」及其作者
    【導讀】在招警考試公共基礎科目中,名人名作也是在考試所涉及的範圍之內的,所以,廣大考生在備考的時候對這部分內容也是不可以看輕的,今天黑龍江華圖招警考試網為大家分享 「三言」「二拍」及其作者的相關介紹,希望幫助大家順利通過筆試進入招警面試。
  • 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公基知識積累:三言二拍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公基知識積累:三言二拍,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關於「三言二拍」,你知道多少?希望大家及時鞏固、積累。   一、知識回溫   文學常識一直是事業單位考試的重點考察部分,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關於「三言二拍」的一些考點。   「三言」「二拍」是我國古代流傳頗廣的短篇小說集。
  • 寧宗一:「三言」與「二拍」——《明刻三言二拍珍本叢刊》總序
    馮氏「三言」的編纂正處在一個狂飆突起的時代,正是一個思想世界跌宕起伏的時期。十六世紀與十七世紀交替之際,隨著明王朝命運的日薄崦嵫,朝政專橫腐敗到了極點,社會風氣淫靡墮落到了極限。上上下下一片混濁汙穢的空氣。
  • 2019國家公務員公安類考試公安基礎知識:「三言」「二拍」及其作者
    2019國家公務員公安類考試公安基礎知識:「三言」「二拍」及其作者 甘肅公安輔警司法群 648534106在招警考試公共基礎科目中,名人名作也是在考試所涉及的範圍之內的,所以,廣大考生在備考的時候對這部分內容也是不可以看輕的,今天甘肅中公招警考試網為大家分享 「三言」「二拍」及其作者的相關介紹
  • 奇、黃、毀三觀的「三言二拍」和相信愛情的馮夢龍
    這本書是馮夢龍的「一言」,他還有「二言」,即《喻世明言》和《醒世恆言》,這「三言」與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合稱為「三言二拍」。如果「三言二拍」用的是引號的話,指的是這五本風格相似的短篇小說的集合;如果《三言二拍》用的是書名號的,則表示的是從「三言二拍」的近200篇中精選的71篇形成的一本書,可以看作是「三言二拍」的精華版。
  • 「三言二拍」中多處提到南京
    「三言」是其影響最大的著作。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三部短篇小說集。其中每部短篇小說集各40篇,共120篇,包括三分之一的宋元話本,三分之二的明代擬話本。「三言」中那些優秀作品「極摹人情世態之歧,備寫悲歡離合之致,可謂欽異拔新,恫心戒目」。(《今古奇觀序》)「三言」的出現,不僅使許多宋元話本免予湮沒,而且推動了中國短篇白話小說的發展和繁榮。
  • 古代「狗血」小說:三言二拍,看的停不下來!
    三言二拍寫於明朝,是劇作家、戲曲家馮夢龍寫的小說集,裡面收集了一些民間流傳的故事並加以加工潤色。作者敘述了一個一個單獨的小故事,每一章都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人物,最後再加上作者自己的看法,主旨是勸人向善,宣揚男女平等,諷刺有錢人的欺行霸市,充滿了育教的口吻。為何稱之為」狗血「呢?
  • 新《水滸》遭網友謂「三言二拍」 組圖
    縱觀評價,可謂「三言二拍」:一方面網友「狠拍」新版存在諸多事實不清,臺詞前衛頗為雷人;另一方面,人物、造型和情節則多爭執言論,也不乏讚揚。一拍:事實不清首先是和史實不符。片花開頭有雲「北宋末年,宦官當道」,可是宦官一說到了明朝才有,網友調侃:「明朝宦官表示鴨梨(壓力)很大啊!」
  • 湖州味道|湖州人凌濛初與「二拍」的文學世界(上)
    今人在閱讀時需要注意的是,「三言」「二拍」與今天市場上通行的個人單獨署名的小說創作有著諸多差異:馮夢龍與凌濛初在嚴格意義上並不能算是「三言」「二拍」的作者,他們的主要貢獻是對舊有民間話本故事的匯集、編輯及白話加工工作。
  • 三言二拍中的白娘子,結局並沒有劇中那樣幸福,而是十分悽慘
    三言二拍中的白娘子,結局並沒有劇中那樣幸福,而是十分悽慘。在這部電視劇中,趙雅芝所飾演的白娘子,以她自己善良溫柔的形象,早就深刻地銘記在了每一個觀眾的心中。在新白娘子傳奇的電視劇中,白娘子和許仙上演了一出十分美好的人妖戀情,最終二人不僅雙雙成仙,他們還生出了傳說中文曲星下凡的兒子許士林,許士林長大成人之後還考中了狀元,娶了如花似玉的表妹碧蓮。其實關於白娘子和許仙的愛情故事,自古以來就一直是民間的一個很美好的傳說。
  • 古代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三言兩拍》
    擬話本的作品專集很多,但真正能代表明代對宋元舊篇的整理和擬作新篇的水平,反映出我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最高成就的是「三言二拍」。「三言二拍」其實是「三言」和「二拍」的合稱,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的合集。
  • 「三言二拍」 (4)
    (原標題:「三言二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