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狗血」小說:三言二拍,看的停不下來!

2020-11-24 歷史播放機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業餘時總喜歡看一些電視劇或者小說來放鬆一下,近年的」雷劇「」狗血劇「也是層出不窮。古代的人們也喜歡看一些傳奇和小說,接下來,咱們一起來看看古人的」狗血「小說吧。

三言二拍寫於明朝,是劇作家、戲曲家馮夢龍寫的小說集,裡面收集了一些民間流傳的故事並加以加工潤色。作者敘述了一個一個單獨的小故事,每一章都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人物,最後再加上作者自己的看法,主旨是勸人向善,宣揚男女平等,諷刺有錢人的欺行霸市,充滿了育教的口吻。

為何稱之為」狗血「呢?三言二拍裡有很多曲折的出人意料的故事,例如裡面有一個故事寫道,一個男僕受到他人挑唆,去引誘自家夫人,並與之私通,怕事情敗漏,本想殺人滅口,不料被人撞破。婦人的丈夫經商在外,身邊的丫鬟竟是男僕的妹妹,最終的結果是惡有惡報。短短的篇幅中,作者構思精巧,將事情講的流暢清晰,令人佩服。

看來,無論是那個年代,人們都需要一些小說或者電視劇來打一下無聊的時間。但是,小編建議啊,選擇一些有質量有內涵的電視劇來看比較好,那些製作不精,劇情低俗的劇,不僅沒有營養,還有可能將自己的」三觀「帶偏,你們認為呢?

相關焦點

  • 三言二拍與明代的短篇小說
    基本知識 1 三言二拍 指的是明代馮夢龍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三部白話短篇小說集,簡稱「三言」。它是中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
  • 光怪陸離市井眾生——「三言二拍」
    「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二拍」指《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它們代表了我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至今仍有獨特的魅力。「三言」的編纂者是馮夢龍,「二拍」的編著者是凌濛初。  馮夢龍與凌濛初馮夢龍(1574—1646),字猶龍,別號墨憨齋主人、龍子猶。
  • 說盡天下事,明代擬話本小說,三言二拍
    大家好,歡迎來到李嬌桂說事,大事、小事、說盡天下事,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三言二拍反映了明代社會的哪些方面?三言二拍在藝術上有哪些突破?「三言二拍」是明代擬話本小說的代表。「三言二拍」中除了少部分由「話本」改編,大都是馮夢龍和凌檬初獨自創作的「擬話本」。擬話本在藝術上不保持話本不少特色,而且還呈現出自己獨創的特點。細節豐富,刻畫細膩。話本大都為說話人口頭演講,較少細節描寫。而「三言二拍」為文人之作,供人案頭閱讀,作者在描寫人物時,善於運用細節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思想特徵。
  • 「三言二拍」:古人常備枕邊書,大膽地描寫背後是直面欲望的勇氣
    現代讀者眼中的「小黃書」韓寒曾經說,「三言二拍」他是當作小黃書看的。其實不光是韓寒,大多數讀過「三言二拍」的人,都有一個共識,就是「三言二拍」約等於小黃書。不過,在準備過程中,凌濛初發現馮夢龍的這個猶龍不是白叫的,「三言」幾乎囊括領域內全部可用之材。不得已,他開始搜羅古代和當代具有一定熱度的話題,親自撰寫。「三言」和「二拍」的區別在於,「三言」大部分內容在於馮夢龍對素材的編輯、歸納及修改,是文人對民間「故事的再改造,二拍」基本是凌濛初(文人)的獨立創作的。
  • [公開課]黃霖:「三言」、「二拍」與明代的短篇小說(上)
    明代的短篇白話小說在宋元話本小說的基礎上有很大的發展,特別是在明代中後期,隨著商業經濟的活躍、思想的不斷開放、印刷業的繁榮,白話短篇小說由編輯到創作,從口頭文學到書面文學的轉化過程中,成績斐然,以「三言」、「二拍」為代表,出現了一大批色彩各異的短篇小說集,呈現一派繁榮的景象。
  • 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公基知識積累:三言二拍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公基知識積累:三言二拍,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關於「三言二拍」,你知道多少?希望大家及時鞏固、積累。   一、知識回溫   文學常識一直是事業單位考試的重點考察部分,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關於「三言二拍」的一些考點。   「三言」「二拍」是我國古代流傳頗廣的短篇小說集。
  • 佛道思想與三言二拍-光明日報-光明網
    對此,馮夢龍說道:「崇儒之代,不廢二教,亦謂導愚適俗,或有藉焉。以二教為儒之輔可也。」(《醒世恆言·序》)馮夢龍、凌濛初順應時代潮流和三教合一的發展趨勢,在編選與創作小說時,精心擇取了大量與佛、道有關並能夠集中表現佛道倫理思想的內容,並以此作為改編和創作文學作品的基礎,編撰出新的文學作品。三言二拍中直接以佛道為題材的故事就有五十多篇,佔全書總數的四分之一強。
  • 三閒書場‖讀三言二拍:世事洞明三言事、人情練達二拍奇
    三言二拍是三言和二拍的合稱。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二拍,指《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三言的作者是馮夢龍,二拍的作者是凌濛初。他們都是明朝後期的讀書人。馮夢龍一心考取功名,奈何屢試不第,遂致力於小說、戲曲、民歌的搜集、整理、創作。三言是馮夢龍搜集的宋元以來民間說書藝人話本並加工及自己創作話本的合集。凌濛初(1580年6月18日~1644年),字玄房,號初成,亦名凌波,一字彼厈,別號即空觀主人。因在家族中排行十九,所以時人又稱之為「凌十九」。浙江湖州府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裡鎮晟舍)人。
  • 古代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三言兩拍》
    擬話本的作品專集很多,但真正能代表明代對宋元舊篇的整理和擬作新篇的水平,反映出我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最高成就的是「三言二拍」。「三言二拍」其實是「三言」和「二拍」的合稱,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的合集。
  • 寧宗一:「三言」與「二拍」——《明刻三言二拍珍本叢刊》總序
    因此,我們不妨這樣看,儘管「三言」還不是宋、元、明三代話本小說的全集,但它幾乎把當時廣泛流行的膾炙人口的作品網羅無遺了。正因為如此,馮夢龍的同時代人,另一位著名小說家凌濛初在他的《拍案驚奇》的序言中就明確指出:獨龍子猶所輯《喻世》等諸言,頗存雅道,時著良規,一破今時陋習。
  • 2014年黑龍江招警考試公共基礎 :「三言」「二拍」及其作者
    【導讀】在招警考試公共基礎科目中,名人名作也是在考試所涉及的範圍之內的,所以,廣大考生在備考的時候對這部分內容也是不可以看輕的,今天黑龍江華圖招警考試網為大家分享 「三言」「二拍」及其作者的相關介紹,希望幫助大家順利通過筆試進入招警面試。
  • 從三言二拍到三國水滸,從說書唱戲到四大名著,古代小說的進化
    文學載體的形式有很多,但從敘述內容上,大致可以通俗地分為講故事的和不講故事的。講故事的很好理解,今天咱們把它叫做小說。不講故事的基本就是那些經史子集類,比如四書五經,把那些道家、儒家等經典思想歸納為簡潔有力的語言,指導人、家庭、社會的運轉方式。
  • 2019國家公務員公安類考試公安基礎知識:「三言」「二拍」及其作者
    2019國家公務員公安類考試公安基礎知識:「三言」「二拍」及其作者 甘肅公安輔警司法群 648534106在招警考試公共基礎科目中,名人名作也是在考試所涉及的範圍之內的,所以,廣大考生在備考的時候對這部分內容也是不可以看輕的,今天甘肅中公招警考試網為大家分享 「三言」「二拍」及其作者的相關介紹
  • 2014山東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三言」「二拍」及其作者
    》,「三言」「二拍」的概念,「三言」「二拍」的內容,「三言」「二拍」作者簡介。「三言」「二拍」及其作者:一、「三言」「二拍」的概念:「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傳奇短篇小說集及擬話本集的合稱。二、「三言」「二拍」的內容:「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的合稱。作者為明代馮夢龍。「二拍「則是中國擬話本小說集《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的合稱。作者凌濛初。
  • 「三言二拍」中多處提到南京
    「三言」是其影響最大的著作。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三部短篇小說集。其中每部短篇小說集各40篇,共120篇,包括三分之一的宋元話本,三分之二的明代擬話本。「三言」中那些優秀作品「極摹人情世態之歧,備寫悲歡離合之致,可謂欽異拔新,恫心戒目」。(《今古奇觀序》)「三言」的出現,不僅使許多宋元話本免予湮沒,而且推動了中國短篇白話小說的發展和繁榮。
  • 波譎雲詭,劍氣甲光,「三言二拍」呈現了一個怎樣的武俠世界?
    司馬遷《史記》中說:救人危難,周濟貧困,不失信,不背言,合於仁義,即謂之「俠」;而虯髯客絕不同於一般西風白馬快意恩仇的劍客,他是境界高遠的「俠之大者」,武林盟主在他眼裡也許不值一哂,他要圖謀的是江山社稷,所以《虯髯客傳》也還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武俠小說。
  • 三言二拍中,同為花魁的杜十娘和莘瑤琴,為什麼結局大不相同?
    三言二拍中,同為花魁的杜十娘和莘瑤琴,為什麼結局大不相同?莘瑤琴經典人物形象明代兩位小說家馮夢龍和凌濛初所編纂的「三言二拍」,是古代白話文小說的巔峰之作,在這五本短篇白話文小說集當中,作者為我們展示了自宋明以來的市井文化,其中的主角大多為普通小市民形象,有許多形象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奇、黃、毀三觀的「三言二拍」和相信愛情的馮夢龍
    這本書是馮夢龍的「一言」,他還有「二言」,即《喻世明言》和《醒世恆言》,這「三言」與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合稱為「三言二拍」。如果「三言二拍」用的是引號的話,指的是這五本風格相似的短篇小說的集合;如果《三言二拍》用的是書名號的,則表示的是從「三言二拍」的近200篇中精選的71篇形成的一本書,可以看作是「三言二拍」的精華版。
  • 三言二拍中的白娘子,結局並沒有劇中那樣幸福,而是十分悽慘
    三言二拍中的白娘子,結局並沒有劇中那樣幸福,而是十分悽慘。白娘子的傳說根據現有的史書來查證,最早的時候起源於宋朝,然而形成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的話,是在明朝作家馮夢龍先生所編寫的《警世通言》中,在這部小說集中,有一篇名字叫做《白娘子永鎮雷峰塔》。這篇文章中的結局,可能沒有電視劇裡的那樣美好,但是這個故事也同樣的精彩,接下來就來聽小編講一下吧。在這個故事中,男主角並不是叫許仙,而是叫許宣。和電視劇裡的劇情一樣,白娘子和許宣相逢在一個雨季。
  • 「三言二拍」 (4)
    (原標題:「三言二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