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法院起訴,究竟要不要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14 金陵訟師

經常接待要到法院打官司的當事人,我都跟他們說,可以考慮起訴的時候一併申請財產保全,然後,當事人就會問,什麼是財產保全,律師你覺得要不要財產保全呢?財產保全要不要交錢啊?今天這篇文章正好就這個問題解釋一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訴訟中的財產保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00條規定: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通俗一點說就是,財產保全就是「未雨綢繆」。

比如,債務人欠你10萬元錢,你剛到法院起訴的時候,債務人的銀行卡上正好有10萬元錢。法院向債務人送達傳票以後,債務人知道你起訴了,債務人不想還你錢,就把銀行卡上的10萬元錢全部揮霍一空了。這樣,即便你最後拿到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申請強制執行,也沒辦法執行到錢了。

而如果你在起訴的時候一併申請了財產保全,那麼法院就會在向債務人送達傳票之前對債務人的銀行帳戶進行查封、凍結,這樣,債務人就沒辦法揮霍那10萬元錢了,待法院判決生效後,進入執行程序,法院就可以直接把這10萬元劃給你了。

可以看出,財產保全實際上是一種防範性措施。

那我們起訴究竟要不要申請財產保全呢?

結合多年的律師行業從業經驗,我是建議當事人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均申請財產保全。因為財產保全可以達到如下效果:

一旦查封、凍結到債務人的資產,便可有效保障後續生效判決的強制執行,不讓生效法律文書成為一紙空文。查封、凍結債務人帳戶可能會對債務人形成一定壓力,迫使債務人儘快還款。比如債務人向銀行貸款,但債務人帳戶被查封凍結了,銀行一般就不敢放款了,必須等債務人把債務糾紛解決以後才能放款。但有一種情況下可以不申請財產保全,就是債務人已經被列入失信黑名單,債務纏身,即便申請財產保全,也不會查封到財產,債務人的債務情況,可以通過執行信息公開網或者裁判文書網查詢一下。

那申請財產保全要不要交納什麼費用呢?

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可能發生兩個費用。

第一個就是向法院交納的保全費,頂額是5000元,無論申請保全多大價值的標的。這個費用通常是由訴訟的敗訴方來承擔,也就是說,如果你贏了官司,這個錢還是由對方來出,你只是先預付。

第二個就是擔保費用,這個屬於或有費用。依據規定,申請財產保全,申請人需要提供財產保全擔保,我們可以拿房子、現金擔保都行。實踐中,有些人不想拿房子、現金擔保,就會購買保險公司出具的保函來提供擔保,目前實踐中採用保函擔保的方式已經比較廣泛。既然是保險公司擔保,自然就會產生相應的費用,擔保費用一般是按照擔保數額的大小來收費,擔保金額越高,收費也就越貴。

也有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對方欠我錢,我申請財產保全還要提供擔保呢?

這是因為法院作出生效判決之前,究竟誰是對的還是個未知數,法院也不知道誰是對的。如果申請人保全錯誤是會給被申請人造成損失的,但這個鍋肯定不能由法院來背,所以,必須申請人拿出財產來擔保,以保障被申請人可能被侵害的權益。

具體如何申請財產保全,可參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財產保全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相關焦點

  • 到法院起訴,為什麼要注意申請財產保全?事關保護你的利益!
    當他人欠錢不還,不能協議離婚等產生民事糾紛的,大多數的人都會採取法律的途徑去解決,但是其中一個程序值得注意的是在訴訟前先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什麼是財產保全?為什麼要申請財產保全?其實這都是和保護你的利益有關,這個程序怎麼保護你的利益呢?
  • 被人起訴了財產被保全,怎麼撤銷財產保全?
    在財產訴訟關係中,為了之後判決的財產執行,一般原告會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財產保全既然有申請肯定也存在撤銷的,那怎麼撤銷財產保全?財產保全後怎樣處理?針對這幾個問題下面法律快車小編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什麼是財產保全,申請財產保全應對債務人轉移財產有效嗎?
    這就是訴前財產保全,即在提起訴訟前或申請仲裁前向法院申請。申請財產保全雖說可以避免債務人轉移財產,但想要法院認可必須要滿足條件:1、需要採取財產保全的申請必須是給付之訴,即申請人提起案件的訴訟請求具有財產給付內容。
  • 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需要交納多少錢?
    2015-06-12 11:08:41 | 來源:北京法院網 | 作者:張雪薇
  • 打官司如何申請財產保全更有效
    大家都知道,打官司是需要時間的,通常情況下,民事案件從受理到作出判決,簡易程序需要3個月,普通程序需要6個月,若需申請強制執行,又要一段時間。如果在這段時間內,權利義務人隱匿、轉移或者揮霍爭議中的財產,那麼就會導致生效判決無法執行。
  • 財產保全申請錯誤的後果這麼嚴重,究竟怎麼做才不會賠錢呢?
    一、起訴「財產保全申請錯誤」案例分析對於很多當事人來說,他們通常都會認為:如果申請人起訴被駁回了,就說明財產保全申請錯誤了,但其實不然。起訴被駁回不一定就說明申請人財產保全申請錯誤。我們用一個案例來說明一下。2007年底,甲公司向乙公司轉帳160萬元。
  • 起訴前或判決生效後、申請執行前,能否申請財產保全
    一、作為執行依據的法律文書生效後至申請執行前,債權人是否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向哪裡的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保全費由誰承擔?,債權人可以向有執行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保全債務人的財產。
  • 行政機關申請執行前的財產保全問題研究
    為了保證具體行政行為實現,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防止被執行人逃避執行義務,最高法院在《解釋》第92條中規定:「行政機關或者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權利人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前,有充分理由認為被執行人可能逃避執行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採取財產保全措施」根據這一規定,行政執行案件申請財產保全應當具備以下特徵:  一、財產保全的申請一般在申請強制執行前提出,對財產保全的申請與強制執行的申請同時提出的
  • 為了防止被告轉移財產,如何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
    有的當事人在訴訟中打贏了官司,到執行階段才發現被告早已經將名下財產轉移,打官司忙了一兩年,交了好幾萬訴訟費,結果卻執行不到一分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事人不知道如何申請財產保全。本文總結申請法院進行財產保全的正確操作流程如下,僅供參考。
  • 起訴離婚,可以向法院申請查封房產嗎?財產保全應當注意幾個問題
    在辦理離婚案件中,經常被問到是不是可以查封房產,實際上這就是一個訴訟中的財產保全問題,今天,我們就圍繞這一話題,簡要分析一下離婚案件中,訴訟中財產保全應當注意的一些問題。第一,什麼是訴訟財產保全?訴訟財產保全是指在訴訟中,一方為了防止另一方當事人轉移、隱匿、變賣財產,依法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法院依法對相關財產作出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以保證判決生效後能夠順利執行到位的這麼一項制度。第二,訴訟中的財產保全什麼時候申請?訴訟中財產保全發生在民事案件受理後、法院尚未作出生效判決前,不管一審,還是二審程序中,如果案件尚未審結,就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 二審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一審法院考慮因兩個子女並不在國內居住而老人的小保姆還需要在該房屋居住且沒有住房,判決該房屋歸小保姆所有,小保姆給付兩個子女每人八十萬元的房屋折價款。一審判決後,兩個子女發現小保姆就將房屋在二手房交易網站進行出售,想轉移財產,兩子女遂委託本律師提起上訴。在二審未開庭前,本律師向二審法院提出此申請後,二審法院承辦法官指出應當向一審法院申請並履行相應程序。
  • 財產保全是什麼?財產保全的四大須知你知道嗎?
    財產保全是什麼?財產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關係人起訴前或者當事人起訴後,為保障將來的生效判決能夠得到執行或者避免財產遭受損失,對當事人的財產或者爭議的標的物,採取限制當事人處分的強制措施。在民事案件審理過程中,一方當事人有可能會轉移財產使案件以後難以執行或給當事人造成損害的,對方當事人可向法院提出對其財產進行保全,禁止其財產的轉讓或責令其不能再轉讓財產的。實踐中,法院也可以主動裁定進行財產保全措施。
  • 錯誤申請訴前財產保全導致的損害賠償,法院如何認定?
    民事訴訟法規定了財產保全以訴訟為前提,保全的財產應當是本案相關的財物,並不得超過訴訟請求的範圍,據此可以總結出財產保全錯誤的常見類型有如下三類:第一,當事人據以申請財產保全的前提錯誤,即申請人未在法定期限內起訴或訴訟請求沒有得到法院的支持。
  • 申請財產保全,你選訴前還是訴中?
    一、如何選擇訴前保全還是訴中保全? 決定申請財產保全後,是申請訴前財產保全比較好?還是立案後申請訴中財產保全比較好?有許多當事人及律師同仁們會提出這個問題? 筆者的建議是:訴前訴中,各有利弊,要看申請條件是否滿足,也要看當事人需求或訴訟策略需要。
  • 審判中保全的財產在執行中其他申請執行人能否
    【案情】  甲欠乙債務100萬元、欠丙債務80萬元和欠丁債務50萬元,乙將甲起訴到法院時提出財產保全申請,並提供了100萬元現金擔保。法院根據乙的財產保全申請,依法凍結了甲在銀行帳戶上的存款500萬元中的100萬元。丙、丁起訴甲時未向法院提出財產保全申請。法院經審理後,分別作出判決:甲歸還乙100萬元、歸還丙80萬元和歸還丁50萬元。上述三份判決生效後甲未履行判決確定的付款義務,乙向法院申請執行,請求執行其在訴訟中保全乙的存款100萬元。
  • 你該知道的訴前財產保全常識!
    財產保全,俗稱的凍結財產,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關係人起訴前或者當事人起訴後,為保障將來的生效判決能夠得到執行或者避免財產遭受損失,對當事人的財產或者爭議的標的物,採取限制當事人處分的強制措施。財產保全可以分為訴訟保全、訴前保全、執行前保全三種。本文主要介紹一下訴前財產保全。
  • 仲裁機構移交法院財產保全的執行程序問題
    至於仲裁過程中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的裁定究竟應由審判庭作出還是由執行機構作出,相關法律均沒有明確規定,各地法院在司法實踐中自行掌握,有的法院由立案庭作出裁定直接由執行組執行,也有的由審判庭或由執行庭作出裁定。而《執行規定》第3條第(3)項中已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有關規定作出的財產保全裁定由執行機構負責執行。
  • 訴訟時申請財產保全,執行時能否優先受償?
    劉某、李某先後向法院提起訴訟。因為劉某先向法院起訴,案件先行處理,但是方某沒有履行判決義務,劉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時,李某的案件還在訴訟階段,但是李某起訴時申請對方某的車輛進行了訴訟保全。待李某的案件也進入執行階段時,雙方均要求對方某的工資進行扣劃,同時李某提出因其在訴訟階段申請了財產保全,所以享有優先受償權。
  • 重慶市高法院精準實施民事財產保全
    人性化的良法善治自2016年6月以來,全市法院共辦理民事財產保全案件191213件,保全金額2787.8億元。訴前保全不起訴率為25%;訴訟案件保全後主動撤訴率12%;保全的執行案件自動履行率達34%,切實發揮了民事財產保全制度功效,有力促進了矛盾糾紛妥善化解。
  • 財產保全那些事兒
    ,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關係人起訴前或者當事人起訴後,為保障將來的生效判決能夠得到執行或者避免財產遭受損失,對當事人的財產或者爭議的標的物,採取限制當事人處分的強制措施。在案件訴訟過程中,申請執行人為防止梧州市某木業有限公司轉移財產,逃避債務,故向法院提出財產保全申請,申請查封該公司名下11臺生產機器。該院受理當事人的申請後,經審查立案,裁定對申請財產進行查封,即移交龍圩區法院保全中心進行實施。為及時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執行法官馬上組織幹警奔赴現場對該批機器進行查封,為下一步查封財產的評估拍賣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