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商鐵律:「唯有惶者方能生存!」保持憂患意識,生意才能做長遠

2021-01-17 人生智慧全解讀

經商鐵律:「唯有惶者方能生存!」保持憂患意識,生意才能做長遠

「唯有惶者方能生存!」這是華為老總任正非的一句經典語錄。任正非可以說是中國企業家群體中最具憂患意識的一位,儘管華為多年來一直保持著高速發展、創造了無數輝煌的成績,但任正非始終強調華為人要有憂患意識。

所謂憂患意識,說的是從公司長遠和全面發展考慮,在取得成績的時候,要能保持低調,要去思考自身還有哪些不足和需要改進的方面;在陷人困境時,又要不放棄自己的信念,要儘可能去尋找未來發展的機會。有了這種全面的考慮視角,必然可以最大程度規避風險,把生意做長遠,使公司獲得最有利的發展。

來看一個商業案例:

1980年,浙江海寧人朱張金初中畢業,開始販賣領帶、襪子,做一些小生意。到了1988年 ,朱張金拿出自己的2.5萬元積蓄並借了 19.5萬元,讓村裡出面買下了一家製革廠。村裡害怕承擔責任,聲明「所有虧損與村裡無關,所有贏利歸朱張金所有」。

對於高價買殼經營,當時很多人都不看好,但十多年後,這家名為卡森的企業卻越做越好 ,成為中國皮革行業中響噹噹的龍頭企業。對於所有這一切,朱張金認為他靠的不是運氣,而是他敏銳的洞察力和強烈的憂患意識。

1995年下半年,朱張金在莫斯科成立了一家分公司,當地出現了搶購卡森皮衣的風潮,卡森皮衣在浙江海寧成立檢控中心,統一提供羊皮、款式、輔料,讓海寧60個皮衣加工廠為它專門加工,這一年卡森公司淨賺1800萬元。

當海寧老鄉也紛紛北上搶奪俄羅斯賣羊皮衣市場時,朱張金卻果斷轉身做起了豬皮生意。1994年,國內皮革行業經歷低谷,小公司倒閉,卡森憑藉反其道而行的豬皮策略,獨闢蹊徑,在行業不景氣、出現眾多倒閉的情況下,卡森當年贏利750多萬元。

1997年4月,朱張金到香港參展,他又發現了一個情況,展會上中國、韓國、斯洛維尼亞公司展出的大多是豬皮製品,而美、英、德等發達國家公司展出的卻是牛皮製品,這又給深具憂患意識的他提了一個醒。從香港回來之後,朱張金馬上宣布:停止豬皮生產線,上牛皮生產線。

朱張金認準了牛皮市場,就不給自己留任何退路,當時有家公司要下100萬平方英尺的豬皮訂單,這個單子意味著100萬元的利潤,但朱張金依然沒有接,因此許多人都說朱張金瘋了。然而,在此之後,卡森的牛皮沙發等家具卻暢銷美國,2003年 2 月,經美國最大家具經銷商推薦,卡森牛皮革沙發順利進入白宮。

「現在許多公司看我搞牛皮革賺了錢,又要開始跟風,而我已在一年前開始考慮上別的項目了。」面對競爭,朱張金顯得信心十足。

如果僅僅將自己的步伐停留在任何一次成功之中的話,那朱張金就不會有後來長遠的發展,也就不能取得更為巨大的成功。每次面對成功時,正是依靠憂患意識,促使朱張金不斷去探尋更多發展空間。當大家對高價買殼經營不看好的時候,他這樣做了,當大家都在搶佔俄羅斯羊皮市場時,他又將自己的中心轉向其他行業。正是憑藉自己對未來經營的考慮,才使他能夠一步步走向自己巨大的成功。

「唯有惶者方能生存!」做生意,如果缺乏憂患意識,喜悅的時候,可能會失去警惕心,在悲傷的時候,又會放棄掉一些可能的機會,公司經營必然會受到嚴重影響。所以,憂患意識是老闆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作為老闆,需要對公司經營有更全面和長遠的考慮,如此,才能把生意做得長遠。(百家號獨家內容)

相關焦點

  • 任正非:「唯有惶者方能生存!」(深度好文)
    在中國企業界群落中,要論起危機意識之強烈和對危機認識之深刻,華為任正非無疑是數一數二的,在華為多年來保持高速發展、創造無數令人振奮的成績的同時,任正非始終強調華為要時刻保持危機意識,即他那句著名的語錄——「唯有惶者方能生存!」
  • 猶太人為什麼很會做生意?牢記這五大經商鐵律,就不愁賺不了錢!
    猶太人的五大經商鐵律,一旦悟透,做什麼生意都能賺錢,學習下吧;猶太人為什麼很會做生意?牢記這五大經商鐵律,就不愁賺不了錢!一、靠勤奮只能賺小錢,用腦子才能賺大錢猶太人之所以被譽為「世界第一商人」,擁有著超越其他民族的賺錢能力,並不是靠勤奮換來的,儘管他們也不缺乏勤奮,但在經商做生意上,他們更注重動腦子。
  • 經商鐵律:做生意,生存和壯大的最好方式,是打敗你的競爭對手
    經商鐵律:做生意,生存和壯大的最好方式,是打敗你的競爭對手。正所謂勝者做大,敗者出局!想做大生意,就別怕「樹大招風」,無論國外還是國內都是如此。來看一個經典的商業案例。連續的勝利使林恩的野心更大了,他想做更大的生意,與更強的對手較量,此後,他就把下一個目標瞄準了休斯·福特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公司主要是製造飛機和飛彈,在全球範圍內都有著相當雄厚的資本實力。林恩不畏強手,多方籌措資金,一方面向休斯·福特股份公司的股東私下收購股份,另一方面又從股市直接公開收購,雙管齊下,成功地收購了該公司40%的股份,成為最大的股東。
  • 經商鐵律: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才能賺別人賺不到的錢
    創業做生意,經驗很重要,絕不能忽略,不過,比起經驗,理念更加的重要。生意場上,經驗可以讓一個人很好的生存,但理念卻能讓一個人抓住本質,實現質的突破,在認知和思維高出他人一籌,甚至能夠讓一個身無分文的人白手起家。
  • 經商鐵律:做生意要想賺大錢,需懂得散財之道!財,不散,則不聚
    這可以說是一條經商鐵律,許多生意人也都明白這條鐵律中的深刻含義,但是他們所缺乏的是踐行。而那些悟性較高的生意人,由於能夠意識到經營人心的重要意義,並將其當作自己經營和管理的一項重任,忠實履行這項責任,最終,他們的事業都走向了輝煌,在這方面,蒙牛創始人牛根生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
  • 胡雪巖一生的教訓:經商從不違背這3條鐵律,日後生意越做越大
    胡雪巖一生的教訓:經商從不違背這3條鐵律,日後生意越做越大對於經商的人來說,胡雪巖這個人名是耳濡目染的,甚至有些人還會誇大他的實際意義,關於他的一生,肯定也暗藏著各種經商之道,經驗和教訓往往是相輔相成的。
  • 經商鐵律:做生意,善於通過一件事做好廣告和宣傳,賺錢就不難
    經商鐵律:做生意,善於通過一件事做好廣告和宣傳,賺錢就不難。這件事就是社會活動,尤其是引人注目的社會活動。民間有句俗語:「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在電影中,這句俗語也經常出現。本文不討論這句俗語是否正確、有沒有道理,而是強調,從經商做生意的角度來說,有一種賺錢方法就叫「修橋補路」。這一賺錢方法的要點是利用引人注目的社會活動為自己做宣傳,架起通向顧客心靈的橋梁。在這裡,修橋補路只是一種泛指,像各種公益慈善活動,以及其他引人注目的社會活動,都在這個範疇。以下就分享一個靠「修橋補路」賺錢的故事,激活經商思維,看懂的都是高手!
  • 經商鐵律:做生意,具備兩種能力,即使身處逆境,也能絕處逢生!
    商業的鐵律:做生意的時候,遇到危機的時候要有兩種能力。即使在逆境中,你總能發現自己身處困境,賺錢並不難。這兩種能力,一是認清大局,二是敢於冒險。此外,這兩種能力經常被結合使用。在商業上,如果你處在危機或逆境中,如果你不能把握大勢,你就很容易不敢冒險;如果你不敢冒險,看清楚大局是沒有用的,生存是非常困難的。考慮一個典型的商業案例:1987年,劉瑞旗開始擔任恆源祥公司總經理。他上任時,正是絨線市場疲軟、行業普遍低迷的時期。
  • 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
    1949年3月,在即將取得革命勝利前夕,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鄭重提出「兩個務必」,要求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強調奪取全國勝利只是萬裡長徵走完第一步,提醒共產黨人不要當李自成。新中國成立後,面對一系列國內外嚴峻挑戰,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保持憂患意識,維護了國家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
  • 李嘉誠做生意、賺大錢的四大經商理念!若能領悟,賺錢不難
    學習李嘉誠有三重境界,一重境是單純的崇拜,喜歡聽其言,觀其行;二重境是模仿,模仿他的方法論;三重境則是領悟,領悟其做生意、賺大錢的經商理念,這也是學習李嘉誠的最高境界。以下總結出李嘉誠做生意、賺大錢的四大經商理念!其中蘊含商業大智慧,若能領悟,賺錢不難。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都要有憂患意識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當然這句話不是讓我們沒有憂患時,去創造憂患,而是我們要時刻保持憂患意識,也就是一種居安思危的意識。《左傳》有云:「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 經商鐵律:做生意,真正厲害的人,反而不喜歡玩「陰謀」,真奇怪
    商場如戰場,也少不了謀略的運用,不過,如果你注意觀察的話,應該會發現,做生意,真正厲害的人,反而不喜歡玩「陰謀」,這看起來很奇怪,其實一點也不怪,甚至可以說是一條經商鐵律。以下分享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會告訴你:做生意,玩「陰謀」不如用「陽謀」,讀完受益匪淺!
  • 居安思危,有備無患:新冠狀病毒非常時期再提憂患意識
    居安思危,有備無患:新冠狀病毒非常時期再提憂患意識兩千多年前,儒學大家孟子在《孟子·告子下》寫到:「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就告誡人們要有憂患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八個字更是為後人所熟知。
  • 經商鐵律:做生意,要想做大做強,需擁有果斷的魄力,忌優柔寡斷
    經商鐵律:做生意賺錢,要想做大做強,需擁有一樣東西,忌一樣東西,需擁有的是果斷的魄力,忌的是優柔寡斷。做生意,離不開做決策,這些決策,有些只是日常性的,有些則會影響到生意的做大做強,需要經營者進行全盤的考慮。
  • 寺廟能不能經商做生意?
    今天晚上我主講的話題是:寺院能不能經商?經商對不對?寺院做生意是不是就說明師父沒有修行?是不是就說明師父道德敗壞?我們不妨換一種表達方式,師父穿著破衣服,水電費都交不起,出門車票也買不起,你們來到寺廟沒吃的沒住的,這樣的師父是不是就有修行呢?就有道德?反過來,師父的衣食住行都很齊全,寺廟的設施很現代,甚至比你們家、比你們的企業還現代,是不是師父就沒有修行、沒有道德呢?
  • 可貴的憂患意識
    「憂患意識」的字眼並不陌生,「居安思危」的警醒也時有所聞。但是,當你在「兩會」上聽到溫總理用凝重的聲音強調「要增強憂患意識」,代表、委員在討論中不時流露出憂患意識時,仍不能不從心裡產生震撼。  憂患意識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它以危機感為基礎,寄託著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使命感,從而成為支撐民族振興的動力。
  • 張振飛:《易經》中的憂患意識
    原標題:《易經》中的憂患意識 孟子曾告誡我們要謹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歷來的聖賢們也大多提醒我們勿忘憂患,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當中憂患意識的重要作用。苦難之於人生就好像植物成長中的甘露,沒有它的滋養便不可能成長成才,更遑論凌雲壯志、指點江山。
  • 韓正:沒有憂患意識是最大的憂患
    ■談憂患意識  憂患意識要落實到行動上  韓正講話指出, 「沒有憂患意識是最大的憂患。」面對形勢的發展、中央的要求、群眾的期盼,上海肩負著更加艱巨繁重的任務,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克難奮進。
  • 胡雪巖經商做生意的四大成功秘訣!來學習一下吧
    以下就圍繞這些素質分享胡雪巖經商做生意的四大成功秘訣!蘊含賺錢大智慧,來學習一下吧。,做到穩操勝券;其二,將通權達變的智慧與長遠的眼光相結合,胡雪巖經商做生意,善於盤算整個局勢,從大方向、大趨勢來評判生意,以其長遠的眼光決定某一項生意可做或可不可做,從而贏得先機和主動權,進而取得全局和長遠的勝利。
  • 毛澤東的憂患意識
    原標題:毛澤東的憂患意識   毛澤東的憂患意識,是在對中國傳統憂患意識批判繼承的基礎上,在革命實踐中與具體實際結合的過程中形成的因此,毛澤東稱中共中央入駐北平是「進京趕考」,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憂患意識。   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和執政興國的實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