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看管的店也能賺錢 泉州「80後」開無人看管桌遊小店
如今規模擴大,正在探索自主繳費新模式
新開的店依舊吸引不少顧客
東南早報(微博)訊(早報記者 龔翠玲 文/圖)因為想打造一個大家一起玩樂的場地,一個「80後」年輕人在華僑大學廈門和泉州校區學生街先後開起無人看管的桌遊店,沒有服務員,沒有收銀臺,店裡只有1000餘把鑰匙和自動投幣的投幣箱。如今在泉州市區,這個年輕人還和「90後」的弟弟擴大規模,開了一家比原先的規模大兩三倍的桌遊店。
之前小店的投幣率達到90%,「90後」阿青說,希望大家都喜歡這種方式,使之成為泉州這座文明城市的又一註腳。
白天免費開放 還配備卡隨意開門
靜靜開著的小店,每個到訪者都是它的主人翁,店裡的桌遊隨便挑選。你還擁有店裡的鑰匙,可以自由進出。近日記者無意中知曉有這樣一家桌遊店,它的模式就是早有耳聞的「烏託邦式」。
阿青是這家店的負責人之一,一個陽光大男孩,掌握很多種桌遊的玩法。據阿青介紹,以前他的工作是電子商務,但是受哥哥曉峰的影響,便和他一起開始籌劃這家店。據他介紹,這家店約300平方米,白天免費開放,殺人遊戲、大富翁等200多種桌遊可以任意挑著玩,食品自願購買,晚上則需交費。「因為剛開業,現在還是人工收費。目前正在探索一款手機APP,以後玩家來店裡,只要下載APP就可以通過它開關門,直接通過它自主繳費。」阿青說。
「我們就想創造個不一樣的空間,培養顧客的主人翁意識,這裡沒有店員的時候,任何時段你可以自由刷卡進入,沒有強制收費,玩家完全靠自覺付費,沒有局限。」阿青說這些的時候有些興奮,他說來這裡的人不再是過客,他們可以隨意交流,找到歸屬感。
曾經的小店 90%的人自覺投幣
據阿青介紹,其實這個店的模式10年前就已經在哥哥曉峰腦海裡成型了。曉峰在華僑大學廈門校區讀書時,便開了個七八十平方米的桌遊小店。「當時分發了1000多把鑰匙,要去的人就自己開門進去,一次10元,自覺給錢。」
後來曉峰畢業回到泉州,便把在廈門的桌遊小店關了,在華僑大學泉州校區附近開了一家類似的店。「泉州這家店採用自由投幣的方式,沒有強制收費,全靠來訪者自覺。」阿青說,開這樣的店,就是對每個人的信任大考驗,也是一種冒險。但從以前的經驗來看,大部分來訪者都自覺愛護店裡的物品,90%的人都會自覺投幣,只有少數人會少投或者不投。
桌遊玩家認可 願意自覺繳費
「因為原來開的這種桌遊小店還是有盈利,所以現在我們就開了這家面積更大的店,投入的資金也多了很多。」阿青說,「在很多大城市,這種消費觀比較早出現,希望這裡的人也能認同這樣一種消費理念。」
小林是一個資深桌遊玩家,他說桌遊玩家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理性消費,不願把錢花在場地上,通常喜歡「蹭」,比如在咖啡店點杯咖啡玩或者在朋友家玩。
「雖然說我們比較偏向理性消費,可是真有一個自主繳費的場合,我們反倒會很自覺地繳費。」小林說,這種店對玩家來說有一種隱性的道德約束,他希望這樣的場所一直存在下去,並且越來越多。
■相關連結
據了解,無人看管模式的小店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早就出現,經營情況也還樂觀。
廈門島內沙坡尾有一家無人看管的咖啡店,沒有收銀臺,沒有服務員,店內茶、咖啡機等全套設備供顧客自己動手。咖啡店開業一年來,店裡的東西沒有少,反而增多了。而在廈門集美也有這樣一家無人看管的舊書店,據了解,這家書店原先有店員看管,自從實行無人看管後,反而吸引了更多的顧客,收入和以前相比還增加了。
(東南早報(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