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審批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合同未必無效

2020-12-11 沈勝國律師

裁判要旨

當事人未經審批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根據協議約定內容和實際履行情況,如轉讓行為並不損害國家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人民法院不宜僅因違反審批程序規定而認定轉讓協議無效。

轉讓人為獲取超出合同約定的更大利益,怠於辦理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的相關行政審批手續,且以未經審批為由在訴訟中主張轉讓協議無效的,有悖誠實信用原則,人民法院對該主張不予支持。

裁判理由

最高人民法院審查認為,本案焦點問題是:……(二)案涉教育資產轉讓協議的效力問題……

(二)關於案涉教育資產轉讓協議的效力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四十條:「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時,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審批。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準予轉讓的,應當由受讓方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並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之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時應當經過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審批。

本案中,湖北二師與永隆公司籤訂的教育資產轉讓協議中包括劃撥土地使用權及房產。協議籤訂時,該劃撥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尚未經有審批權的人民政府審批。就案涉系列協議的效力,本院認為:

第一,雖然案涉教育資產轉讓協議中所涉劃撥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尚未經有審批權的人民政府審批,違反了相關程序規定,但不宜依此對案涉教育資產轉讓協議的效力作否定性評價,需根據協議約定內容和當事人的實際履行情況等因素綜合判斷。

鑑於案涉劃撥土地使用權系由湖北二師直接轉讓至永隆公司出資成立的武昌工學院名下,繼續作為教育用地使用,未改變該劃撥土地的辦學用途;同時,協議履行過程中,湖北二師已先後向湖北省教育廳、湖北省財政廳如實申報了資產轉讓的對象、區位、範圍和價格等重要事項,上述部門均同意該資產轉讓並作出同意補辦資產轉讓手續的復函;此外,案涉教育資產轉讓協議對轉讓稅費的負擔作了明確約定,並無規避法律監管和行政審批,謀取不正當利益的情形。

故,案涉教育資產轉讓協議雖涉及對劃撥土地使用權的轉讓,但並未損害國家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不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

第二,案涉教育資產轉讓協議系基於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而訂立,根據合同的實際履行情況,永隆公司已經依照協議約定支付了7367萬元,僅餘1000萬元尾款依約需待湖北二師辦理案涉相關房地產權屬變更登記後支付。

湖北二師在自身合同目的已基本實現的情況下,未依約履行辦理案涉教育資產權屬變更登記的義務;其後,單方主張案涉教育資產價值應為12023.57萬元,並表示如永隆公司同意此價格,則案涉相關房地產過戶工作可如期進行;嗣後,又在本案訴訟中主張因案涉劃撥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未經審批,協議無效,無法辦理相關房地產過戶手續。

湖北二師作為案涉劃撥土地使用權人,對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需經有審批權的人民政府審批應是明知的。在永隆公司已依約支付協議約定價款,湖北省教育廳和湖北省財政廳亦已審批同意湖北二師轉讓案涉教育資產並補辦轉讓手續後,湖北二師怠於依法辦理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的相關行政審批手續,且以自身原因造成的案涉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未經有審批權的人民政府審批為由在訴訟中主張合同無效,其目的在於獲取超出合同約定的更大利益。湖北二師的做法有悖於誠實信用原則。

綜上,基於案涉教育資產轉讓已經過湖北省教育廳和湖北省財政廳審批同意,永隆公司已依照協議約定支付了款項;永隆公司在案涉劃撥土地上投資成立的工商學院(後轉設為武昌工學院)已獲得教育部批准並招生辦學多年等實際情況,原審法院認定案涉教育資產轉讓協議有效並無不當。

案例索引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湖北永隆置業投資有限公司合同糾紛再審審查案;案號:(2019)最高法民申5003號;合議庭成員:張淑芳、萬會峰、謝勇;裁判日期: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案例來源:裁判文書網;上傳時間:2020年5月21日。

往期文章

原告訴請履行合同,被告反訴合同無效,人民法院對反訴不予受理

合同履行完畢後,當事人請求確認合同效力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最高法院:保證期間超過兩年的約定有效

讓與擔保合意達成後,債務人請求確認無效,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法院:以抵債方式購買的房屋可排除金錢債權人的強制執行

相關焦點

  • 從物權行為無因性視角,簡析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效力
    既然最高院的解釋規定未經批准的劃撥用地使用權轉讓合同都是無效的,這是否意味著,劃撥用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有違《合同法》52條所規定之情形?綜上所述,在劃撥用地使用權轉讓合同不違反《合同法》第52條規定的情況下,《最高院關於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的解釋》第11條認定凡是未經政府審批的使用權轉讓合同都是無效的結論是值得商榷的。
  • 最高院:未經批准轉讓劃撥土地上的房屋是否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規定:「土地使用權人未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與受讓方訂立合同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的,應當認定合同無效。但起訴前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應當認定合同有效。」
  • 案例分析|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登記屬首次登記還是轉移登記
    2011年6月,杜某與鐵礦公司籤訂《土地分割協議》,明確約定鐵礦公司將其擁有的1370平方米國有土地及相關房屋轉讓給杜某,並就轉讓土地進行分割並重新辦證。市國土部門與杜某籤訂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將鐵礦公司宗地內糧店所佔用的1370平方米土地出讓給杜某,國土部門開展地籍調查、宗地指界時,相鄰用地單位市供銷社提出異議並拒絕指界,市國土局向供銷社作出《違約缺席指界通知書》。
  • > 劃撥土地
    土地使用權補辦出讓是國土資源管理的一項行政審批事項,也是和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一項日常工作。土地使用權租賃協議不得與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劃撥土地使用權出租補辦出讓合同規定的內容牴觸。  土地使用權轉讓房地產如何審批?
  • 被誤讀的法條:未取得土地使用權證而轉讓土地,合同不當然無效
    恆昌公司在取得三宗土地的使用權證後過戶至御豪假日酒店指定的人名下。御豪假日酒店將其在協議中的全部權利義務轉讓給李炳紅。截止一審起訴時,恆昌公司既未取得三宗土地的使用權證書,亦未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同意轉讓。
  • 土地使用權劃撥的範圍是什麼,怎麼規定的?
    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2條,土地使用權劃撥,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物權法》規定: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採取出讓或者劃撥等方式。
  •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四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四十條 土地使用權期滿,土地使用權及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由國家無償取得。土地使用者應當交還土地使用證,並依照規定辦理註銷登記。   坤達公司申請再審稱,1.交投集團不是租賃標的物的合法佔有人,屬於非法處分他人財產,其對外籤訂的租賃合同無效,無權索要租賃費。2.涉案土地使用權類型為劃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四十條規定,交投集團未經批准擅自將不具有國有土地使用證的土地出租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應認定合同無效。
  • 什麼是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
    作者:北京京坤律師事務所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無償取得的或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取得的沒有使用期限限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與出讓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相比,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一般不需要支付費用或者支付補償安置費用。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是無償的,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人無需支付出讓金,一般不需支付費用的,但對集體土地徵收後劃撥使用的,一般需支付補償安置費用。
  • 濟南:不得轉讓未完成開發投資總額25%以上的建設用地使用權
    一是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未按出讓合同約定支付全部土地出讓金或者未取得不動產權證書的;二是未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投資開發,屬於房屋建設工程,未完成開發投資總額25%以上的,或者屬於成片開發土地,未形成工業用地或者其他建設用地條件的;三是司法和行政機關依法裁定、決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轉讓的;四是權屬有爭議的;五是依法收回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六是共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的;七是抵押存續期間
  • 呈貢區人民政府國有土地使用權劃撥審批結果公示呈貢區人民政府
    原標題:呈貢區人民政府國有土地使用權劃撥審批結果公示呈貢區人民政府   呈貢區人民政府國有
  • 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變更為國家作價出資(入股)國有土地使用權
    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變更為國家作價出資(入股)國有土地使用權指經國有資產投資主體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批准,將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變更為國家作價出資(入股)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行為。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變更為國家作價出資(入股)國有土地使用權,是企業改制中涉及的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處理方式之一。
  • 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哪些取得方式
    (3)劃撥土地使用權改變用用途,《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書》或法律、法規、行政規定等明確應當收回土地使用權,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 (4)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書》或法律、法規、行政規定等明確應當收回土地使用權,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 (5)出讓土地使用權改變用途,《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書》或法律、法規、行政規定等明確應當收回土地使用權
  • 土地使用權的出讓和轉讓有什麼區別?這裡都說清楚了
    雖然說中國地大物博,但是中國的人口分布不均勻,東南沿海分布的人口密集西北地區地廣人稀,從而導致土地資源並不是那麼充足。我國的土地是只有國家所有與集體所有兩種所有權方式,出讓與轉讓的都是土地使用權。那麼土地使用權的出讓和轉讓有什麼區別?接下來請隨小編來仔細了解一下。
  • 高法負責人就《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
    針對《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前房地產市場出現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投資合作建房等問題,最高人民法院於1995年12月27日曾出臺了《關於審理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前房地產開發經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以下簡稱《解答》),考慮到當時的實際情況,《解答》對因欠缺法定條件進行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合作建房等行為作出補救性規定,即將違法行為補辦合法手續的時間放寬至一審訴訟期間,避免了大量無效合同的出現。
  • 你知道土地使用權轉讓繳納稅費是這樣算的嗎?
    當土地使用權擁有者在轉讓土地的時候,有一點大家肯定有疑惑的就是關於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由誰來承擔,要承擔多少?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土地使用權轉讓者和土地轉讓權受讓者都需要繳納一定的稅費,那麼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如何繳納呢?以下由法律快車小編為您介紹一下。
  • 上海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上海市土地使用權出讓辦法》等法律法規,根據 府土用(200 ) 號文訂立合同如下:第一條 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土地所有權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 擬IPO企業土地使用權獲取方式及募投項目各環節用地手續問題
    一、土地使用權獲取方式及流程(一)土地使用權獲取方式土地使用權的一般獲取方式分為三種:出讓、劃撥、轉讓,具體的土地使用權出讓方式如下:1、劃撥土地的特點(3)無償性劃撥土地使用權直接由政府的批准行為產生,在交納徵用補償安置費後即可取得土地使用權,不需要向國家交納出讓金和籤訂任何合同。只是需要進行登記以確定土地使用權的範圍並表明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
  • 京師上德律師團隊解讀關於土地使用權證劃撥相關特點的有關問題
    3、無償性對於劃撥土地的使用權,因為是直接由政府的批准行為產生。所以京師上德律師團隊在這裡表示,在交納徵用補償安置費後即可取得土地使用權,不需要向國家交納出讓金和籤訂任何合同。只是需要進行登記以確定土地使用權的範圍並表明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
  • 新疆對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有了新規範
    《意見》明晰了  不同權能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轉讓條件  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轉讓后土地用途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經市、縣(市)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保留原劃撥用地方式,辦理不動產轉移登記手續;轉讓后土地用途不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市、縣(市)自然資源部門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出讓方案
  • 轉讓土地使用權賣方需要交哪些稅,是什麼?
    那麼轉讓土地使用權賣方需要交哪些稅,是什麼?網友諮詢:轉讓土地使用權賣方需要交哪些稅,是什麼?【點擊下方小程序,直接諮詢法律問題】北京市摩文律師事務所金洪濤律師解析:土地使用權轉讓注意事項:1、土地使用者轉讓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