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折損人「陰德」的5件事,看看你做過幾個?

2020-12-19 明月天心

人生最大的苦,莫過於沒有福報。福報積攢很難,損耗卻很容易。人的很多福報,其實都是不知不覺間被自身的惡業消耗掉了。人的福氣就像一個聚寶盆,你消耗得越快,卻又不知道往裡面積攢,福報就會很快耗盡,福盡則人亡。福報是爭不來、搶不來,算不來,也求不來的,唯有靠人行善積德,一點一點積攢而成。就如《易經》裡說得: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行善不見善,前世有虧欠;作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一個陰德厚重的人,利益的不但是自己,更是惠及子孫後代。有陰德的人,必有天佑。與陽善相比,暗地裡做好事所積攢的「陰德」,福報更大。「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不作惡,就不會感召惡果。以下這5件事,折損人的「陰德」,看看你做過幾個?

一、不孝順父母

「百善孝為先」,孝是世上最大的善。《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裡說道: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於一劫中,說不能盡。父母恩重難報,對父母的孝順就是對佛菩薩的恭敬。「堂上雙親你不孝,一心拜佛有何用」?佛教是勸人向善的,若連最起碼的孝道都做不到,何談信仰?對佛菩薩再虔誠,對父母不孝的人,再拜多少年佛,也是愚痴人。

《賢愚經》裡講:慈心孝順供養父母,計其功德殊勝難量。所以者何?我自憶念過去世時,慈心孝順供養父母,乃至身肉濟活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為天帝,下為聖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孝順父母功德殊勝難量,我們要多做功德回向給父母,使父母離苦得樂。有人說,出家修行人無法孝順父母,是不孝嗎?當然不是。出家是大善、大功德,「一人出家、九祖生天」,功德無量。

二、殺生、墮胎,造殺業

佛教最初是沒有吃素這一規定的,後來隨著漢傳佛教不斷深入發展,吃肉就要殺生,不符合佛教慈悲心的精神,遂後來大乘佛教規定出家人禁食肉類,戒殺吃素。殺生的業報很大,現世報多表現為多病短命,面相嗔恚、沒有福氣,且多易感召災禍。

殺生就是害自己,為自己召感惡緣冤債。殺業太重者,要墮入地獄惡道受苦。包括,現代社會許多女性墮胎,看似無可厚非,實則這個業報很大。為了自身利益殺害有情生命,欠下這個惡債,就會感召各種障礙不順。世間萬般皆是因果,種惡因造惡業,必受其苦。今生修得此人身,實屬不易,不要造業墮三途,愚痴無知。

三、造口業,扯是非

佛教裡關於造口業的惡果比較嚴重的就是要墮入拔舌地獄,尤其指那些平時愛扯是非、造謠,背後嚼舌根這類人。愛說是非者,就是是非人,這種人我們一定要遠離。凡是人群中以取笑別人,以別人是非為自身談資的人,都是無福之人,和這種人接觸,只會消耗我們自身的福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遠離造口業之人。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這是佛門對大眾的一種警示。不說、不聽、不看,管住嘴、修己心,慎言止語,才是智慧人生。人的嘴是福禍之門,既能吸引福氣,也能感召災禍。「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言多必有失,失去的是自己的福報。

四、邪淫

「邪淫」是萬惡之首,是諸多惡業中最重的一個,也是最消耗人陰德福報的一種惡行。它主要表現為世間不正當的男女關係和行為。俗話說「色字頭上一把刀」,淫慾心太重,最終灼燒的是自己的福報。一時貪戀,終身後悔。一時縱慾,萬劫不復。戒律雖一時束縛,但換得的卻是終身的大自在和大解脫。

因而,《楞嚴經》裡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若不斷淫,必落魔道。斷除不了邪淫,就沒有善根慧命,苦海輪迴,無休無止。《普門品》裡道: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五、嫉妒

嫉妒來源於內心的自私、貪吝,總想得到更多,貪婪、懷疑,等等,這是非常消耗人福報的一種念頭。我們每個人這一生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你該得到的東西,別人搶不走;不屬於你的東西,你搶也搶不來。嫉妒讓人迷失心智,生出各種惡念,心不好,命運也會越來越差。世間一切皆由人心念感得,心正,則一切正;心壞,則一切壞。要想得到,就去付出。

感恩閱讀與分享,祝大眾吉祥。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最折損人「陰德」的5件事,看看你做過幾件?
    「前世因,今生果」,前世沒有積好陰德,今生的命就會很苦。命不好,再不好好修行,人生就會更苦。人生福報有定數,過早耗盡,苦難跟著就來了。雖然人的命一出生既定,已無法改變,但是人的運勢卻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而得到改善。
  • 佛教:最積陰德的十二件事,你做過幾件!
    何謂陽善,何謂陰德?在《了凡四訓》一書中云:「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從這句話當中,其不光告訴了我們陰德是什麼,也告訴了我們陽善是何物。那麼如何積攢「陰德」其實這是有方法的。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最積陰德的十二件事,並看看你做過幾件?
  • 做這2件積累「陰德」的事,享一生富貴,看看你做過嗎?
    佛教有云:財布施,得財富。對於行善來講,積陰德是最好的方式,常做以下這2件積累「陰德」的事,享一生富貴,看看你做過嗎? 第一、廣行布施,結善緣。 布施就是給予,布施的功德也並不是在於錢財的多少,給陌生人一個微笑,安慰孤寡老人都是布施。功德的大小就在於布施的存心,布施就是行善,那行善不為人知,就是陰德。行善圖名利,想到得到別人的讚揚,就是陽德。
  • 有損陰德的6件事,儘量少做,看看你做過幾個?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要積陰德,尤其是老一輩的人常用它來勸人行善,那究竟什麼是積陰德呢?陰德就是幫別人做了好事,卻不為人所知,是為別人好卻不掛在心上,生活中有不少事情是有損陰德的,看看你做過嗎?一、以惡先行
  • 佛教:3件最積陰德的事,你能做到幾個?
    《了凡四訓》積善之方中說道: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一個人行善若欲為人所知,雖然帶有功利主義的性質,比如那些以贏得利益和名聲的慈善機構,但因為也間接做了好事,所以是「陽善」,享受世人的讚譽。但是「陰德」就不一樣了,陰德是背地裡偷偷做好事不留名,沒有人知道,這樣的人他所積攢的福德,因果給他記功,功德無量!
  • 生活中,有3件事,容易折損「陰德」,看看你做過嗎?
    老話講:「陽德享世名,陰德天報之。」人生一場,總要做點積德的事,就算不為自己,也要為子孫積福。個人的命運,乃至一生的吉兇禍福,都與自己的積德向善息息相關。《易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所以說,想要人生吉祥,就要積德行善。
  • 損耗「陰德」的三件事,最好不要去做!
    種善因,得善果,如果經常種惡因,就會感召惡果,在佛家看來,這三件事最損陰德,最好不要去做,看看你有沒有做過?第一件事:殺、盜、淫。殺生、偷盜、邪淫,在佛教看來,是最損陰德的三件事,在佛教的基礎戒律中,殺盜淫排在前三位,殺生、偷盜和邪淫的果報極其嚴重。
  • 「積德行善,必有善報」:積陰德的5種善事,看看你做過幾種?
    人活著最重要的,不是積累多少財富,而是要多積陰德。  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就叫陰德,這樣得的福報才大。
  •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做好事就是行善,行善就有德,多做好事,就叫積德,積德越厚,人越有福,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積德很有講究。有陰德和陽德之分,俗話說: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
  • 易損陰德的十件事,你做過幾件?哪怕做過一件,都可能招來災禍
    所以,多積陰德就是在不知不覺中在為自己的子孫後代做福報。一個人是否會得到福報,還是迎來災禍,其實都跟自己有關。如果經常做的是積陰德的事情,福報自然而來。如果做得是損陰德的事情,那麼災禍當然去找你了。《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想要積累自己的陰德,那麼損陰德的事情就不要做了。
  • 佛教:最損「陰德」的十件事,別再做了,因果報應很大!
    一個人若前世積有陰德,陰德會護佑人逢兇化吉、轉危為安。因果通三世,前世因,今生果;今生因,來生果。因果循環,真實不虛、絲毫不爽。一個人最大的福報不是家財萬貫,而是陰德厚重。與其為子孫留有錢權,不如多為他們積陰德。「陰德天佑之」,陰德厚重之人,自有善神護持。「莫疑積德天不見,百年頃刻回頭見」,戒惡修善,是利益他人,更是救贖自己。
  • 佛教:這5件事,損人「陰德」,別再做了,因果不空!
    「凡為善而人知之者,即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者,即為陰德」,一個人行善做好事,如果帶著一定的功利心,想要得到世人的認可和讚譽,這種行善雖有福德,但功德未必很大,若是德行與事實不符,則必有災殃。但若一個人暗地裡偷偷做好事,而不欲為人所知,這樣「陰功」就會很大,會被善神天佑。
  • 佛教:最積陰德的十種善事,看看你做過幾種?
    世間之事,皆有陰陽之分?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經常積德行善,必有善報。積德一定要多積陰德,行善一定要不求回報,佛法認為,這十種善事最積陰德,看看你做過幾種?第一、廣結善緣。廣結善緣就是要與人為善,凡事都要學會推己及人,自己不願意的事情,不要強加給他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要多結善緣,就能積累陰德。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四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佛教宗義再多,歸結起來不外乎「因果」二字。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所謂「命運」,其實就是個人因果業力的顯現。一個人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會感召來什麼樣的「果」報。佛法就是因果,信佛就是信因果,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不信因果。因果,不論你信與不信,都如影隨形。「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敬畏因果,不造惡業,才能遠離諸災。
  • 佛教:最損耗「陰德」的5件事,今後別再做了,不然因果難饒人
    「陰德」就是福報,那些有德行、樂於助人的人福報更多,人生才能少了些困苦折磨。福禍是握在自己手裡,你願意做善事就能積累福報,反之壞事做多了也會消耗「陰德」,從而被禍事纏身。佛教講究因果報應,造的什麼業就會有什麼果,福報是求之不得的,如果心不誠,就算去寺廟上再多的香、磕再多的響頭,也不會增加福報。畢竟「神通不敵業力」,每個人的因果不虛,只能靠自己去改變。信佛不是為了讓佛祖為自己消災,也不是縱容大家的惡行,它是為了讓我們明因果,不去造業,自己不去反省自己,別人是改變不了你的。
  • 這十件事,最積陰德,你做過幾件?
    行善被人知道了,就是陽德;行善不被人知道,就是陰德。陽德享世名,陰德天報之。常行善事,不求回報,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沒有想讓人知道的念頭,這就是積陰德。下面這十件事,最能積累陰德,看看你做過幾件?一,孝順父母。
  • 這5件事最積陰德,哪怕做過一件,也是功德無量
    時間久了,行善的行為自自然然,陰德就會積累得很大,不但可以讓你遠離災禍,延長你的壽命,增加你的財富,還可以惠及子孫。很多人就問:到底什麼樣的事才能積陰德呢?對照自己,下面五件事你做了幾件,有一兩件你也很有福哦!
  • 善有善報,十件最積陰德的事,陰德會福澤子孫,你做了件
    善有善報,十件最積陰德的事,陰德會福澤子孫,你做了件。佛教是主張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舉頭三尺有神明,因果報應,如影隨形。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做好事善事被人知道,叫陽德,不被認知道叫陰德。
  • 佛說:因果不饒人,折損「陰德」的4件事,你做過幾件?
    過去曾經積攢有陰德,不但利益自己,也可以庇佑子孫後代。錢財萬貫終歸無常,也終會有耗盡的一天,積攢錢財,不如積攢善行,那是累世的福田。「陰德天報之」,陰德厚重之人自有天佑,暗中有善神護持。那麼什麼是「陰德」的?指人暗地裡行持好事,持戒修善,而不欲為人所知,沒有功利心。世人皆習慣向外境去尋找能夠改變人生命運的好風水,殊不知最厲害的風水就在我們自己身上。
  • 這十件事,非常損陰德,看看你做過嗎?
    什麼陰德呢?「陰」,就是暗中地;「德」,就是功德福報,意思就是在人們不知道的情況下積累的功德福報。換句話說,如果被人知道了,那就不是「陰德」了,那就變成「陽善」了。大家都希望自己多積陰德,不要損陰德,下面列舉的這十件事,非常損陰德,希望大家不要去做!